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铁林 段传志 +4 位作者 韩志安 汪求精 赵刚 苏正 徐如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19例病人中,17例病人应用微 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对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单纯应用颈动脉压 迫法治... 目的探讨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19例病人中,17例病人应用微 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对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单纯应用颈动脉压 迫法治疗。结果19例中,10例治愈;4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应用颈动脉压迫法及微导管栓塞技 术是治疗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 诊断 DSA davfs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宏磊 罗祺 +4 位作者 王长坤 许侃 臧培卓 李尚勇 关靖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硬脑膜 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诊断 davfs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奕 刘建民 +1 位作者 洪波 黄清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的不同类型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动脉入路在供血动脉内采用低浓度NBCA胶、弹簧圈、游离纤毛钢圈、PVA等栓塞治疗 ;经静脉入路在瘘口静脉端用弹簧圈栓塞 ,或直接开颅手术夹闭瘘口、静脉窦...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的不同类型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动脉入路在供血动脉内采用低浓度NBCA胶、弹簧圈、游离纤毛钢圈、PVA等栓塞治疗 ;经静脉入路在瘘口静脉端用弹簧圈栓塞 ,或直接开颅手术夹闭瘘口、静脉窦表面颅骨钻孔后直接穿刺作静脉窦内栓塞及静脉内支架植入等方法治疗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DAVF 32例。结果  8例前颅凹底DAVF ,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 ,2例治愈 ,3例临床好转 ;3例 (1例经静脉入路治疗失败后 )前颅凹底入路行开颅瘘口直接夹闭治愈。 1 4例海绵窦区DAVF ,7例经眼上静脉入路海绵窦内栓塞治愈 ,4例经动脉入路 ,治愈 1例 ,好转 3例。 5例横窦区DAVF ,2例经静脉入路窦内栓塞治愈 ,2例动脉入路栓塞后好转 ,1例行窦孤立手术治愈。 4例多处瘘口的上矢状窦DAVF ,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经多次治疗 ,临床好转。 1例左侧颈静脉孔区DAVF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经多次治疗治愈。结论 前颅凹底DAVF以直接手术行瘘口夹闭疗效好 ,经动脉入路低浓度胶栓塞可治愈但需注意危险吻合 ;海绵窦区DAVF经静脉入路栓塞多可治愈。横窦区DAVF静脉入路栓塞瘘口静脉端效果好 ;复杂性DAVF治疗困难 ,目前联合多种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临床改善。将治疗策略定在针对瘘口的静脉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 手术治疗 动脉入路
下载PDF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除寒 吴中学 +8 位作者 刘爱华 李佑祥 杨新健 张友平 张静波 姜鹏 吕明 贺红卫 尹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43-345,348,共4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经静脉入路 颅前窝底 栓塞治疗 疗效分析 引流静脉 DAVF 颅内出血 血管内治疗 特殊亚型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刚 王宪荣 高伯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 治疗 病理 探讨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方法选择与疗效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冷冰 周良辅 +3 位作者 宋冬雷 毛颖 徐斌 王启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49-351,共3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治疗方法 初步 疗效 DAVF 血管疾病 治疗手段 血管构筑 医院选择 复旦大学
下载PDF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附14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建军 凌锋 +1 位作者 张鹏 宋庆斌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评估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有效性。 方法 14例DAVF病人,其中海绵窦区8例,横窦、乙状窦区5例,Galen 静脉1例,均经静脉途径栓塞。 结果 随访时间1个月~4年,临床治愈10例,症状缓解4例。影像学:瘘口... 目的 评估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有效性。 方法 14例DAVF病人,其中海绵窦区8例,横窦、乙状窦区5例,Galen 静脉1例,均经静脉途径栓塞。 结果 随访时间1个月~4年,临床治愈10例,症状缓解4例。影像学:瘘口完全消失8例;部分消失6例,但血流明显缓慢。 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静脉栓塞 DAVF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3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成侃 王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本文报道我科对连续收治的10例侧窦区(横窦和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的初步经验。方法所有病人先进行脑血管造影,确诊为侧窦区DAVF后立即对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造影术并用NBCA胶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0... 目的本文报道我科对连续收治的10例侧窦区(横窦和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的初步经验。方法所有病人先进行脑血管造影,确诊为侧窦区DAVF后立即对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造影术并用NBCA胶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0位病人进行16次栓塞治疗(有6例行2次),共对23根供血动脉进行了栓塞。其中8例采用NBCA胶,另2例采用PVA颗粒进行栓塞。8例栓塞后获得解剖学和临床治愈,另2例虽获临床治愈,但造影中仍可见少量病灶残留。4例伴有搏动性耳鸣和杂音者在首次栓塞后其症状和体征消失,其中1例搏动性耳鸣在第一次部分栓塞后2个月复发,但在第二次栓塞后消失。无一例病人在栓塞后出现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侧窦区DAVF是一个安全、有效和微侵袭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侧窦 栓塞治疗 DAVF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兔硬脑膜动静脉瘘模型的血管造影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庆 李铁林 +5 位作者 段传志 苏正 杨绮帆 汪求精 韩志安 尹方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 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模型,探讨其血管影像变化。方法 将60只中国本兔分为假手术组(A组)、 单纯结扎组(B 组)、颈外静脉-颈总动脉吻合组(C组)和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吻合组(D组),制作DAVF... 目的 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模型,探讨其血管影像变化。方法 将60只中国本兔分为假手术组(A组)、 单纯结扎组(B 组)、颈外静脉-颈总动脉吻合组(C组)和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吻合组(D组),制作DAVF模型,并对其行血管造影。结果 C组、D组分别有4只和1只动物出现阳性体征,其静脉压力与直径均显著增加;血管造影证实存在DAVF,循环时间延长,尤其是静脉期明显延长。结论 通过手术将颈动静脉直接吻合,可以引起显著的静脉系高压,并诱发DAVF,其影像特点为循环时间延长,尤其是静脉期明显延长,提示静脉窦及整个头面部静脉系统压力明显增高,血液回流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脉脉瘘 动物模型 血管造影 DAVF
下载PDF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军 高宇 张朝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总结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收集确诊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5例,并复习相关国外文献。结果此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42岁,均以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目的总结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收集确诊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5例,并复习相关国外文献。结果此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42岁,均以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方式起病,有明显颈强。1例有一过性意识丧失,伴二便失禁。5例头CT检查均正常,均由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颅内及脊髓血管造影诊断为颈部脊髓DAVF,5例均通过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获得治愈。结论颈部脊髓DAVF是SAH的一个罕见的病因,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对可疑DAVF的病例应行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及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脊髓MRI作为无创筛选检查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颈部脊髓 硬膜动静脉瘘(DAVF)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生机制和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爱华 吴中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 硬脑膜 发生机制 DAVF 血栓形成 动静脉交通 新血管生成 经静脉入路 经静脉途径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正确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学 正确诊断率 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疾病 DAVF 血管构筑 栓塞材料 介入栓塞
下载PDF
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八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怀瑞 白如林 +2 位作者 黄承光 李宾 卢亦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513-516,共4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开颅手术治疗 颅前窝底 DAVF 横窦-乙状窦 颅内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栓塞危险性
下载PDF
CE-MRV与3D-T1增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利娜 陆璐 钱银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3D-T1增强及CE-MRV序列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20年临床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患者49例,这些患者均进行3D-T1增强及CE-MRV扫描,对于不同序列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49例患者中3D-T1增强... 目的探讨3D-T1增强及CE-MRV序列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20年临床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患者49例,这些患者均进行3D-T1增强及CE-MRV扫描,对于不同序列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49例患者中3D-T1增强显示49例血栓,CE-MRV显示45例血栓。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血栓的长度,其中3D-T1增强测得的血栓长度约22.22mm±13.08mm,CE-MRV测得的血栓长度约19.21±13.18m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血栓进行分段研究,3D-T1增强显示上矢状窦血栓28例,下矢状窦3例,横窦41例,直窦13例,乙状窦41例;CE-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26例,下矢状窦血2例,横窦35例,直窦10例,乙状窦36例,分别测得血栓长度的平均值,其中下矢状窦、横窦、直窦及乙状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D-T1增强中能显示出CVST的并发症-硬脑膜动静脉瘘为0例,CE-MRV显示硬脑膜动静脉瘘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1增强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显示较CE-MRV更加准确、全面,但是仅CE-MRV能显示出CVST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硬脑膜动静脉瘘,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将CE-MRV与3D-T1增强相结合更有诊断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 血栓 硬脑膜动静脉瘘 CVST DAVF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民 洪波 许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1,共1页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临床上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残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现有的外科治疗方法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为此,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血...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临床上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残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现有的外科治疗方法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为此,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对支架的选择、定位、输送、成形和固定等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在支架植入治疗肌纤维发育不良性动脉狭窄和DAVF等疑难病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数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治疗 基础研究 临床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肌纤维发育不良 外科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治疗 支架植入治疗 性动脉狭窄 生命安全 治疗效果 实践探索 DAVF 脑卒中 发病率 复发率 并发症 疑难病
下载PDF
表现为丘脑性痴呆的多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并直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项正兵 吴凌峰 +2 位作者 柴文 吴晓牧 曹文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f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脉与静脉窦或皮质静脉的直接异常交通,DAVF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好发于50-60岁,临床表现多为波动性耳鸣、眼部症状、非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1]...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f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脉与静脉窦或皮质静脉的直接异常交通,DAVF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好发于50-60岁,临床表现多为波动性耳鸣、眼部症状、非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1]、癫痫、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其中表现为丘脑性痴呆罕见,目前文献仅见20余例,合并直窦血栓形成的病例更少见,在DAVF中,多发性DAVF约占6%-9%,多发性DAVF合并直窦血栓形成致丘脑性痴呆,文献未曾报道,现报道一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窦血栓形成 多发性 痴呆 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DAVF 颅内血管畸形
下载PDF
DAVF引起丘脑性痴呆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春梅 连亚慧 +3 位作者 孔德瑞 吴立山 张博 高佩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40-841,共2页
DAVF(dual 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指硬脊膜动脉与硬脊膜静脉、大脑静脉窦和皮质静脉之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DAVF占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0%~15%[1]。硬脊膜动静脉窦发生位置接近直窦,可导致双侧丘脑损伤,临床上丘脑损伤的患者会出现丘脑... DAVF(dual 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指硬脊膜动脉与硬脊膜静脉、大脑静脉窦和皮质静脉之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DAVF占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0%~15%[1]。硬脊膜动静脉窦发生位置接近直窦,可导致双侧丘脑损伤,临床上丘脑损伤的患者会出现丘脑性痴呆的症状。而绝经是每个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以及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进而发展到阿尔茨海默病。文献中关于DAVF的报告较少,由于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因此早期误诊的概率较高。本文记载了1例DAVF导致双侧丘脑损伤的罕见病例,早期在妇科门诊以绝经期激素水平异常进行激素替代诊治,后来由于精确的诊断为DAVF并积极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VF 丘脑性痴呆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与解剖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实 李颖 +1 位作者 (亻儿)之挺 常万兴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硬脑膜动脉瘘(dural arteriovenons fistalas DAVF),1931年Tonnis和Olivecrona等做过首例报道,因诊断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造成许多漏诊或误诊。近20多年来,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问世和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技术... 硬脑膜动脉瘘(dural arteriovenons fistalas DAVF),1931年Tonnis和Olivecrona等做过首例报道,因诊断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造成许多漏诊或误诊。近20多年来,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问世和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使本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由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挽救了许多重危病人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解剖学 DAVF 供血动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
19
作者 胡安常 郭道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DAVF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后天性硬膜动静脉瘘的发病因素和治疗进展
20
作者 朱刚 王宪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DAVF 硬膜动静脉瘘 治疗进展 后天性 发病因素 血管发育 颅内血管 数学 学者 沟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