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混合肽段诱导的DBA/1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雪娇 刘嘉琳 +4 位作者 杨飞 娄永富 王强 陈冬志 孟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6,共8页
目的:利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单一肽段及混合多肽片段免疫DBA/1小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分析其主要评价指标及特点,为探讨RA的免疫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h GPI325-339、h GPI469-483多肽片段和h GPI325-... 目的:利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单一肽段及混合多肽片段免疫DBA/1小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分析其主要评价指标及特点,为探讨RA的免疫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h GPI325-339、h GPI469-483多肽片段和h GPI325-339单一肽段分别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后,于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造模,并从体重变化、足踝关节症状评分、足踝关节病理改变、外周血及脾组织CD4+T细胞的表达、外周血i NKT细胞比例以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等方面进行模型鉴定及分析。结果:模型小鼠在造模第8天,后爪最先出现红肿,逐渐加重累及四肢,第14天红肿达到高峰,足踝肿胀,行动不利,此后开始逐渐缓解;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足踝关节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为主,浆细胞少量出现,混合肽段的炎症状况明显强于单肽片段。与健康对照组和单肽片段模型组相比,混合肽段模型组体重增长缓慢;外周血、脾脏CD4^+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炎症高峰期外周血i NKT细胞比例下降明显(P<0.05),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混合GPI肽段诱导的RA模型小鼠在免疫学特征,特别是i NKT细胞免疫病理方面与RA患者尤为接近,可作为RA免疫机制研究和治疗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1小鼠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类风湿性关节炎 INKT细胞
下载PDF
DBA/1小鼠与C57BL/6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琴 刘燕 +1 位作者 邓乔文 邱一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在不同品系小鼠(DBA/1小鼠和C57BL/6小鼠)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寻找出一种适合制备CIA模型的小鼠品系。方法:用鸡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乳剂分别免疫DBA/1小鼠和... 目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在不同品系小鼠(DBA/1小鼠和C57BL/6小鼠)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寻找出一种适合制备CIA模型的小鼠品系。方法:用鸡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乳剂分别免疫DBA/1小鼠和C57BL/6小鼠诱导CIA,进行关节外观的观察及关节炎临床评分。结果:免疫后第31天,DBA/1小鼠出现关节红肿,关节炎临床评分升高,在第39天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关节红肿等急性炎症现象有所减退。用改进方法免疫的C57BL/6小鼠于第21天开始出现关节红肿、临床评分升高现象。结论:在制备CIA模型时建议首选DBA/1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dba/1小鼠 C57BL/6小鼠
下载PDF
DBA/1小鼠胶原诱发关节炎模型的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瑞敏 王明丽 +2 位作者 朱诗白 白慧玲 马远方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CIA),分析其发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病理学变化。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牛Ⅱ型胶原,在DBA/l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100μL,3周后重复注射等量抗原,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变化,如足爪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CIA),分析其发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病理学变化。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牛Ⅱ型胶原,在DBA/l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100μL,3周后重复注射等量抗原,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变化,如足爪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体重变化等,对发病关节及小鼠脾脏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从首次免疫后28d开始,胶原免疫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7周左右肿胀达到高峰,小鼠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和骨骼破坏、滑膜增生等较为典型的变化;脾脏生发中心增多,红髓充血;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结论用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DBA/l小鼠CIA模型,发生率为100%。该模型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关节炎指数、踝关节和脾脏病理等是评价CIA模型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牛Ⅱ型胶原 dba l小鼠 特征
下载PDF
DBA/1小鼠胶原诱发关节炎模型的特征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承京霞 韩春光 +2 位作者 王琼 徐江平 刘永学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建立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DBA/1小鼠模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予以分析,为相关药物疗效评价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在DBA/1小鼠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100μl混... 目的 建立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DBA/1小鼠模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予以分析,为相关药物疗效评价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在DBA/1小鼠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100μl混合乳剂,3周后再重复注射等量乳剂,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如肿胀程度、炎症指数和体重变化等,对中晚期发病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在首次免疫后28d左右,胶原注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5~6周肿胀厚度达到最高为(3.42±0.34)mm,小鼠的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表现出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和骨骼破坏等较为典型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上述表现明显减轻。结论 DBA/1小鼠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而且发生率为100%,该模型在临床发病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适用于开展RA防治药物或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发关节炎 动物模型 dba/1小鼠
下载PDF
补肾强督方对DBA/1小鼠组织形态学及Wn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文雪 阎小萍 +4 位作者 金玥 周童亮 张兰 陶庆文 孔维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对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模型DBA/1小鼠关节韧带及附着点骨化程度和DKK1/Wnt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强督方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补肾强督方低、中、...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对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模型DBA/1小鼠关节韧带及附着点骨化程度和DKK1/Wnt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强督方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设6只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补肾强督方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低、中、高浓度的补肾强督方,所含生药重量分别为11.25、22.5、45 g/(kg·d),0.2 m L/只,每日1次;阳性药物组灌胃塞来昔布胶囊0.8 mg/只,0.2 m L/只,每日1次;模型组及空白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灌胃12周。定期观察小鼠体重、饮食、大便、毛发等情况。每两周评价1次小鼠关节炎体征。处死后取小鼠跟腱部位进行大体观察,对跟腱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跟腱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DKK1、Wnt5a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炎体征评分明显升高,而补肾强督方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跟腱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正常组无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软骨及骨形成、炎性细胞及附着点成纤维样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小鼠跟腱组织多见散在淋巴细胞浸润,软骨及骨形成较少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组织标本骨化评分升高,补肾强督方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DKK1蛋白表达降低,Wnt5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强督方高、中剂量组DKK1蛋白表达升高,Wnt5a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可能通过抑制经典Wnt通路来延缓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模型DBA/1小鼠关节炎及骨化程度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督方 dba/1小鼠 组织形态学 WNT通路
原文传递
含笑内酯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华 王建 +8 位作者 王迟鹃 张丽媛 常国强 蔺亚妮 张洪菊 张玉娟 张海瑞 李庆华 庞天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含笑内酯对类风湿关节炎DBA/1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4组: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Nor组)、诱导发病并注射甲氨蝶呤药物的甲氨蝶呤治疗组(MTX组)、诱导发病并注射含笑内酯的实验组(MCL组)和诱导... 目的探讨含笑内酯对类风湿关节炎DBA/1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4组: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Nor组)、诱导发病并注射甲氨蝶呤药物的甲氨蝶呤治疗组(MTX组)、诱导发病并注射含笑内酯的实验组(MCL组)和诱导发病并注射DMSO的模型对照组(Con组),用牛Ⅱ型胶原法诱导MTX、Con和MCL组小鼠发病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二次免疫注射24 h后开始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并对小鼠体重和关节炎发病情况进行隔天观察,给药28次后停止用药,眼球取血、蛋白芯片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处死小鼠取爪子及膝盖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构建了DBA/1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各组小鼠之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炎评价显示MCL组低于Con组(P<0.01),高于MTX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Nor组小鼠组织正常,Con组受累关节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组织等症状,MCL组与MTX组受累关节仅出现轻于Con组的炎症细胞侵润、滑膜增生等症状;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共显示出6种细胞因子:C5/C5a、TIMP-1、M-CSF、sICAM-1、IFN-γ和BLC;Con组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中C5/C5a、TIMP-1和M-CSF表达量降低,经含笑内酯治疗的MCL组中这些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仅仅在MCL组中检测到BLC表达。结论含笑内酯对小鼠DBA/1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C5/C5a、TIMP-1、M-CSF和BLC等因子在这一过程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内酯 类风湿关节炎模型 dba 1 甲氨蝶呤
下载PDF
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重要脏器病理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晴晴 郑康 +5 位作者 赵雨坤 刘学 邱雪梅 樊丹平 吕爱平 何小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高峰期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20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牛II型胶原混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模型。造模后每周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于第6...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高峰期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20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牛II型胶原混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模型。造模后每周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于第63天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各组织和踝关节,利用HE染色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Beta 1,TGF-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DBA/1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HE染色结果表明,除了踝关节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外,CIA小鼠的肺部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中有炎性浸出物,而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病变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的肺组织。结论: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其踝关节呈现严重的病理变化,其肺部也出现明显的炎症,且与类风湿关节炎肺部并发症的病理变化有相似之处,这些结果提示该模型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肺部病变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 dba/1小鼠 脏器病理变化
下载PDF
小鼠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小岱 马连华 +2 位作者 许峥 叶辉 张霆 《医学研究杂志》 2001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为RA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必要手段。方法用牛Ⅱ型胶原加佐剂免疫动物。结果实验组小鼠后肢体积增大率为80%,有病理改变者为89.8%。结论用牛Ⅱ型胶原加佐剂免疫DBA/1小鼠可...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为RA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必要手段。方法用牛Ⅱ型胶原加佐剂免疫动物。结果实验组小鼠后肢体积增大率为80%,有病理改变者为89.8%。结论用牛Ⅱ型胶原加佐剂免疫DBA/1小鼠可成功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1 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莲花 栾慧杰 +7 位作者 单宏颖 杨波 何娟 虎义平 戴嘉婧 万汇娟 方崇州 王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23,共8页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DBA/1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及防己黄芪汤组(5.4 g·kg^(-1))。CIA组及防己黄芪汤组第1天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于...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DBA/1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及防己黄芪汤组(5.4 g·kg^(-1))。CIA组及防己黄芪汤组第1天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于第21天以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并于二次免疫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给药28 d。第22天开始观察CIA小鼠的关节红肿等症状并进行关节炎评分,第49天取材后,进行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IA小鼠关节滑膜中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IA小鼠关节滑膜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IA小鼠关节滑膜中成熟血管和不成熟血管的情况。同时,提取大鼠胸主动脉环,采用VEGF(20μg·L^(-1))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微血管的生长,加入不同浓度防己黄芪汤(0.25,0.5,1 g·L^(-1))作用后,显微镜下观察防己黄芪汤对VEGF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微血管生长情况并进行拍照统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小鼠炎症关节红、肿及畸形明显,临床关节炎评分、发病率、关节滑膜炎症、血管新生情况显著升高,关节滑膜中的血管密度,CD31和VEGF的阳性表达量、不成熟血管的数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CIA组比较,防己黄芪汤组小鼠炎症关节的红、肿及畸形明显改善,临床关节炎评分、发病率、关节滑膜炎症、血管新生情况显著降低,关节滑膜中的血管密度,CD31和VEGF的阳性表达量、不成熟血管的数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组比较,VEGF能显著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微血管的生长(P<0.01);与VEGF组比较,防己黄芪汤(0.25,0.5,1 g·L^(-1))可显著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环微血管的生成(P<0.01)。结论:防己黄芪汤可有效缓解CIA小鼠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关节炎评分及发病率,同时具有抑制CIA小鼠关节滑膜中及大鼠胸主动脉环中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dba/1小鼠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大鼠胸主动脉环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骨与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莫淡雅 刘春芳 林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小鼠骨与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Ⅱ型胶原尾根皮下2次免疫诱导DBA/1 小鼠建立CIA模型,第1次免疫后14~42 d,各给药组分别灌服雷公藤甲素(8.18、 16.36、32.72 μg/kg)和甲氨蝶吟(0.1 mg/kg)...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小鼠骨与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Ⅱ型胶原尾根皮下2次免疫诱导DBA/1 小鼠建立CIA模型,第1次免疫后14~42 d,各给药组分别灌服雷公藤甲素(8.18、 16.36、32.72 μg/kg)和甲氨蝶吟(0.1 mg/kg),定期观察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42 d取材,观察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变化,并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对破骨细胞特异性染色后进行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显著降低CIA小鼠的临床积分和发病率,减轻关节滑膜、软骨和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X光片的骨破坏程度,改善关节间隙,增加膝关节和腰椎骨密度,降低膝关节的骨髓腔和炎性肉芽组织中TRAP阳性细胞的数量。结论雷公藤甲素对CIA小鼠的关节炎症和骨破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骨与关节破坏 dba/1小鼠
下载PDF
冰水潮湿诱发的脾虚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的影响及参苓白术散的“以方测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明珠 黄琳 +2 位作者 李海昌 温成平 何志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81-6784,共4页
目的:探究冰水潮湿诱发的脾虚证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病情的影响。方法:首先予饮用冰水和潮湿环境[湿度(80±5)%]诱发DBA/1小鼠脾虚证,再采用牛源性Ⅱ型胶原建立CIA模型,后予以参苓白术散颗粒治疗,比较不同处理下各组DBA/1小鼠... 目的:探究冰水潮湿诱发的脾虚证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病情的影响。方法:首先予饮用冰水和潮湿环境[湿度(80±5)%]诱发DBA/1小鼠脾虚证,再采用牛源性Ⅱ型胶原建立CIA模型,后予以参苓白术散颗粒治疗,比较不同处理下各组DBA/1小鼠的脾虚证及关节炎病情差异。结果:DBA/1小鼠饮用冰水和处于潮湿环境30 d后,血清α淀粉酶、胃泌素和胰蛋白酶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P<0.05),表明小鼠出现脾虚证;与CIA模型组小鼠比较,冰水潮湿组小鼠体内血清IL-6、G-CSF和关节炎症评分(第65天)上调(P<0.05);参苓白术散治疗后,与冰水潮湿组比较,可上调α淀粉酶和胃泌素(P<0.05),缓解关节炎症状及下调血清anti-CⅡ抗体、G-CSF和IL-6水平(P<0.05,P<0.01)。结论:饮用冰水和外部潮湿环境可成功诱发小鼠脾虚证,且脾虚证加重CIA小鼠关节炎病情,参苓白术散可缓解脾虚证CIA小鼠关节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脾虚证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参苓白术散 dba/1小鼠 动物模型 以方测证
原文传递
积雪草苷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中Th17/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栾慧杰 何莲花 +3 位作者 何娟 单宏颖 虎义平 王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3,共8页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DBA/1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CIA组,甲氨蝶呤组(MTX组,0.5 mg·kg^(-1)),积雪草苷低、中、高剂...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DBA/1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CIA组,甲氨蝶呤组(MTX组,0.5 mg·kg^(-1)),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5,15,45 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构建CIA模型,分别于第1天给予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进行一次免疫,第21天给予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进行二次免疫,并在二次免疫当天开始给药,MTX腹腔注射方式给药,积雪草苷灌胃方式给药,每天1次,共给药28 d。第49天小鼠取材后,小鼠关节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Th17细胞标志物IL-17和Treg细胞标志物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小鼠关节组织CD4+T细胞中IL-17和FoxP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淋巴结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小鼠关节结构严重紊乱,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骨侵蚀严重(P<0.01);小鼠关节组织CD4及IL-17阳性染色明显增多,且积分吸光度IA值显著升高(P<0.01),FoxP3阳性染色减少且IA值显著降低(P<0.01),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小鼠淋巴结中Th17细胞表达比例明显增高(P<0.01),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CIA组比较,MTX组和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小鼠关节结构均相对正常,骨侵蚀、骨破坏较轻,关节面相对完整光滑;MTX组和积雪草苷中、高剂量组小鼠关节组织中CD4阳性染色减少且IA值明显降低(P<0.05);MTX组和积雪草苷各剂量组IL-17阳性染色明显减少且IA值明显降低(P<0.05,P<0.01);积雪草苷中、高剂量组FoxP3阳性表达明显增加且IA值明显升高(P<0.05,P<0.01);MTX组和积雪草苷中、高剂量组Th17/Treg值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淋巴结组织中,积雪草苷各剂量组Th17细胞表达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积雪草苷可抑制CIA小鼠Th17细胞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从而调节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dba/1小鼠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核糖体蛋白S2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枭宇 梁超 方肇勤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0-453,共4页
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RPs)不仅在细胞内参与合成蛋白质,还具有多种核糖体外功能。核糖体蛋白S26(RPS26)位于核糖体小亚基,其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RPS26的研究主要在参与核糖体装配等核糖体功能方面,以及... 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RPs)不仅在细胞内参与合成蛋白质,还具有多种核糖体外功能。核糖体蛋白S26(RPS26)位于核糖体小亚基,其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RPS26的研究主要在参与核糖体装配等核糖体功能方面,以及参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直接或间接调控重要的抑癌基因p53表达等核糖体外功能方面。多篇报道证实RPS26基因突变可引起戴-布二氏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而RPS26基因与Ⅰ型糖尿病的关系仍有争议。探索RPS26参与NMD机制在DBA发生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认识DBA发病机理,同时也可为完善SMaRT(spliceosome-mediated mRNA trans-splicing)技术等基因疗法提供帮助。此外,RPS26在癌症中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26(RPS26)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 P53蛋白 戴-布二氏贫血(dba) Ⅰ型糖尿病(T1D) 癌症
下载PDF
癫痫猝死模型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逸青 吴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癫痫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是癫痫患者在发作期或发作间期突发的无法解释的死亡,其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呼吸抑制、致命性心律失常、自主功能障碍等。但发病机制仍未... 癫痫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是癫痫患者在发作期或发作间期突发的无法解释的死亡,其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呼吸抑制、致命性心律失常、自主功能障碍等。但发病机制仍未能完全阐明,为更深入、客观、科学的认识,进行SUDEP模型研究。文中对SUDEP模型包括DBA模型、Dravet综合征模型、Kv1.1型钾通道模型、家族性长QT综合征模型等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猝死 dba模型 Dravet综合征模型 Kv1.1型模型 家族性长QT综合征模型
下载PDF
Differenti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hree Purified Omega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Mouse
15
作者 Pamela Izaret Pérez-Martínez Víctor Gabriel Hernández +2 位作者 Oscar Rodríguez-Espinosa Patricia Arce-Paredes Oscar Rojas-Espinosa 《Modern Research in Inflammation》 2016年第3期31-44,共14页
Background: The Mediterranean Diet (MD) has been linked to a reduced risk of developing degenerative diseases, including atherosclerosis, heart stroke, diabetes, arthritis and cancer. However, only a few scientific in... Background: The Mediterranean Diet (MD) has been linked to a reduced risk of developing degenerative diseases, including atherosclerosis, heart stroke, diabetes, arthritis and cancer. However, only a few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have attempted to validate this impression. The ingredients of the MD include significant amounts of omega (ω3, ω6, and ω9)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UFAs). A few studies of these UFAs in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arthritis have yielded controversial results, but a general belief regarding their beneficial effects has prevaile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relevant UFAs, namely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rachidonic Acid (AA), and Oleic Acid (OA) (ω3, ω6, and ω9, respective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using a murine model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 Methods: DBA-1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chicken collagen type II (CII) and were subsequently treated with ω-UFAs for 53 days. Dexamethasone (DEXA) was used as a positive anti-inflammatory agent.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s was evaluated through several parameters: inflammation indices, antibody levels, cell prolifera- 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tested substances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a greater anti-  inflammatory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articular damage. Oleic acid (ω9) was the most efficient anti-inflammatory UFA, followed by DHA and then AA. DEXA completely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whereas the untreated CII-immunized mice developed the most severe articular damage. DBA-1 mice with CII-induced arthritis constitute an adequat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arthritis and its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GEN CIA dba-1 Mice Omega-UFAs DEXAMETHASONE ANTI-INFLAMMAT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