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B7-2瘤苗与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路静 赵军 +6 位作者 宋谦 崔自由 赵国强 黄幼田 杨洪艳 赵继敏 董子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研究人B7-2瘤苗和负载了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免疫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3-B7—2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获得... 目的:研究人B7-2瘤苗和负载了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免疫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3-B7—2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获得单核细胞(Mo).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分化,第3d加入EC9706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3d,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转染和未转染的EC9706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融合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胞膜上定位表达.脐血来源的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对转染pEGFP—N3-B7—2的EC9706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F=21.672,P=0.000).结论:人B7—2瘤苗和DC瘤苗体外联合应用,诱导出明显的杀伤食管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B7—2 dc瘤苗 体外联合诱导 食管癌 治疗
下载PDF
DC瘤苗制备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曼 陈宝安 李翠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07-309,313,共4页
关键词 dc瘤苗 制备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下载PDF
DC瘤苗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史蓉华 王昕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评估受DC融合性细胞瘤苗刺激的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性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层,经分离培养后获得成熟DC,再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对融合细胞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 目的评估受DC融合性细胞瘤苗刺激的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性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层,经分离培养后获得成熟DC,再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对融合细胞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的DC融合性细胞瘤苗。应用混合淋巴反应对DC融合性细胞瘤苗激活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选择DC融合性细胞瘤苗激活T淋巴细胞最强的1组,与SGC7901胃癌细胞混合培养,检测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性。结果200ml外周血制成的1U白膜可以获得(3.87±0.31)×107个DC细胞,成熟DC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PEG诱导融合,可获得纯净DC融合性细胞瘤苗。DC融合性细胞瘤苗可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都是在效靶比10∶1时刺激能力最强,2种T淋巴细胞经DC融合性细胞瘤苗刺激后其增殖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融合性细胞瘤苗激活的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2.76)%和(77.70±3.55)%,2种静息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0.45±2.12)%和(21.31±2.86)%,DC融合性细胞瘤苗体外激活T细胞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健康志愿者DC制备的DC融合性细胞瘤苗在体外表现出对自体/异体T淋巴细胞具有相同的刺激效应,激活后的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dc融合性细胞 增殖性 杀伤性
下载PDF
DC瘤苗推动肿瘤免疫治疗
4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8-18,共1页
解放军第309医院牛旗教授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培育系统,体外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树突状细胞(DC),并负载患者自身的肿瘤抗原,通过胸腔和腹腔注射等方式进入患者体内,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清除肿瘤细... 解放军第309医院牛旗教授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培育系统,体外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树突状细胞(DC),并负载患者自身的肿瘤抗原,通过胸腔和腹腔注射等方式进入患者体内,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清除肿瘤细胞。这种携带着患者个体的特异肿瘤抗原信息的功能性DC就被称之为DC瘤苗。目前对DC瘤苗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dc瘤苗 特异性抗肿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反应 抗原 309医院 树突状细胞 单核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及其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峻 何炳荣 +2 位作者 孙宏高 邵传森 沈建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治疗作用,进一步探索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IL-18和/或gp100-DC,制备DC瘤苗,以ELISA、RT-PCR、FACS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所制备的DC瘤苗的效果,以...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治疗作用,进一步探索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IL-18和/或gp100-DC,制备DC瘤苗,以ELISA、RT-PCR、FACS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所制备的DC瘤苗的效果,以黑色素肿瘤动物模型鉴定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DC瘤苗,IL-18/gp100-DC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明显强于IL-18-DC或gp100-DC瘤苗。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18和gp100共转染能显著增强DC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保护作用 抗肿免疫 白细胞介素-18 制备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TH1型细胞因子 IL-18 dc瘤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
6
作者 李胜 李占元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dc瘤苗
下载PDF
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瘤苗预防肝癌术后转移复发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建 陈敏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 C)瘤苗预防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价值。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D 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刺激活化,经自体肝癌细胞... 目的探讨人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 C)瘤苗预防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价值。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D 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刺激活化,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 C制备瘤苗。将3 0例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D C瘤苗治疗组1 5例,对照组1 5例。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肿瘤转移复发率及生存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DC瘤苗治疗后外周血CD 3+、CD4+/CD 8+及自然杀伤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 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水平(P<0.05)。DC瘤苗治疗后血清IL-1 0水平明显下降(P<0.0 5)。随访18个月,DC瘤苗治疗组的转移复发率为13.3 3%,明显低于对照组53.33%(P <0.05);而治疗组的生存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肝癌术后行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瘤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为肝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裂解物致敏 转移复发 树突状细胞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预防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外周血单核细胞 血清IL-10 dc瘤苗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转移 CD^8+ 术后生存率 对照组 治疗组 复发率 治疗后
原文传递
金雀异黄素和DC疫苗对H22癌细胞抑制作用
8
作者 李万里 刘素芳 +1 位作者 何坚 杨静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和树突状细胞瘤苗(DC疫苗)对荷瘤小鼠H22癌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22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和树突状细胞瘤苗(DC疫苗)对荷瘤小鼠H22癌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22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GEN DC疫苗诱导凋亡的H22细胞;与1640对照组凋亡率(3.019±0.327)比较,GEN DC组总凋亡率(14.488±1.660)明显增高;GEN DC疫苗诱导可上调H22细胞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而下调bcl-2基因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和DC疫苗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GEN) 树突状细胞(dc) H22肝癌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T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岩松 陈文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314,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微小残留病的存在,使骨髓瘤易复发。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MM的热点之一。国外报道用凋亡的骨髓瘤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微小残留病的存在,使骨髓瘤易复发。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MM的热点之一。国外报道用凋亡的骨髓瘤细胞或分泌的异常单克隆Ig,即M蛋白脉冲DC,得到DC瘤苗,再回输体内,可以观察到骨髓瘤特异的抗瘤效应。本实验体外诱导培养DC,负载骨髓瘤细胞全抗原或分泌的M蛋白,探讨负载抗原的DC对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自体、异体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树突状细胞介导 细胞活性 T细胞 骨髓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dc瘤苗 体外诱导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