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汽油加氢装置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研究
1
作者 杏长鑫 《炼油与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介绍了DCC工艺技术特点及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II)工艺装置情况,分析了DCC汽油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比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NHTDC、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HDO... 介绍了DCC工艺技术特点及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II)工艺装置情况,分析了DCC汽油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比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NHTDC、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HDO、壳牌公司、Axens公司等专利加氢技术在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应用情况,通过对DCC汽油加氢装置的少量改造,优选合理的催化剂及工艺方案,以硫质量分数为200~300μg/g、氮质量分数为40~60μg/g的DCC-Plus汽油为原料,能够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μg/g、氮质量分数小于1μg/g、溴价小于0.5 gBr_(2)/(100 g)的产品,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进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dcc)汽油 国Ⅵ车用汽油标准 全馏分选择性加氢 芳烃抽提
下载PDF
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宏恩 张登前 +1 位作者 宋启凤 刘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
通过对DCC汽油性质的深入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长期生产运行数据表明,以硫质量分数为50~350μg/g、氮质量分数为19~69μg/g、溴值为20~71gBr_2/(100g)的DCC汽油为原料,可以... 通过对DCC汽油性质的深入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长期生产运行数据表明,以硫质量分数为50~350μg/g、氮质量分数为19~69μg/g、溴值为20~71gBr_2/(100g)的DCC汽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出硫、氮质量分数小于1μg/g、溴值小于0.5gBr_2/(100g)的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进料要求的产品,并且在DCC汽油硫含量、氮含量和溴值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装置可长周期稳定运转,可以满足芳烃抽提装置对进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汽油 加氢 芳烃抽提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DCC重汽油加氢脱硫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勇 宋金文 +1 位作者 汪道明 孙爱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针对DCC汽油硫含量高及硫和烯烃分布的特点,通过绝热床300mL、5L以及安庆分公司炼油厂I套加氢装置的工业化试验证明:在反应压力2.50~3.65MPa,空速1.0~2.0h-1,氢油体积比400~800,床层平均温度230~260℃的条件下,采用FH98催化剂和床... 针对DCC汽油硫含量高及硫和烯烃分布的特点,通过绝热床300mL、5L以及安庆分公司炼油厂I套加氢装置的工业化试验证明:在反应压力2.50~3.65MPa,空速1.0~2.0h-1,氢油体积比400~800,床层平均温度230~260℃的条件下,采用FH98催化剂和床层中间补冷油、冷氢的控温技术进行DCC重汽油(大于90℃馏分)加氢脱硫反应,加氢生成油硫含量小于600μg/g。DCC加氢重汽油与小于90℃、经碱洗抽提脱去低分子硫醇硫的DCC轻汽油调合,调合油的RON大于95、MON大于80,抗爆指数损失0.35个单位,达到了DCC重汽油加氢生成油辛烷值损失少、抗爆指数损失小于2个单位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汽油 加氢脱硫 工艺条件 催化剂 调合组分
下载PDF
DCC重汽油结焦性评价
4
作者 产圣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焦化汽油作为参比对象,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评价方法,对催化裂解装置主分馏塔一级冷后汽油在加氢脱硫过程中的结焦性进行了评价。从静态挂片结焦增重、动态反应前后动态测试管出口油样温差、烯烃减少幅度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催化裂解装... 以焦化汽油作为参比对象,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评价方法,对催化裂解装置主分馏塔一级冷后汽油在加氢脱硫过程中的结焦性进行了评价。从静态挂片结焦增重、动态反应前后动态测试管出口油样温差、烯烃减少幅度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催化裂解装置主分馏塔一级冷后汽油的结焦倾向小于焦化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汽油 结焦性 评价
下载PDF
镁改性对Ni-Mo/Al_(2)O_(3)体系催化剂烯烃选择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宋国良 穆展鹏 +5 位作者 杨霞霞 李子涵 朱金剑 张景成 杨文汝 马文琪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6,共7页
为探究助剂改性对催化加氢催化剂烯烃芳烃选择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镁含量的系列Mg-Al_(2)O_(3)载体,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Ni-Mo/Mg-Al_(2)O_(3)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NH_(3)-TPD和H_(2)-TPR... 为探究助剂改性对催化加氢催化剂烯烃芳烃选择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镁含量的系列Mg-Al_(2)O_(3)载体,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Ni-Mo/Mg-Al_(2)O_(3)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NH_(3)-TPD和H_(2)-TPR等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的镁助剂与氧化铝载体有效结合改善了催化剂的孔道织构特性,降低了催化剂的酸性,改善了活性组分的分布形态,促进了更多活性更高的NiMoS-Ⅱ型相的生成。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使用催化裂解汽油(DCC汽油)作为评价原料,探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及催化剂对芳烃和烯烃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镁助剂改性的催化剂,产物加氢脱硫脱氮率能达到99.9%,并且当镁助剂引入量为3%(质量分数)时,烯烃饱和率大于99%,芳烃损失率仅为7.2%。镁助剂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能力,通过对Mg助剂含量的控制可以调变催化剂的烯烃芳烃选择性能,对目前催化加氢催化剂选择性能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改性 Ni-Mo/Mg-Al_(2)O_(3) dcc汽油 加氢脱硫 NiMoS-Ⅱ型 烯烃芳烃选择性
下载PDF
汽油芳构化降烯烃ZSM-5型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郭洪臣 王祥生 +5 位作者 杨付 张培青 徐舟波 王刃 赵乐平 胡永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通过催化剂表征和小型固定床反应发现,减小沸石晶粒度和提高沸石表面L酸B酸比值,或者适当采用高氢油比,可以提高ZSM-5沸石在汽油芳构化降烯烃反应中的活性稳定性.而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及减小汽油进料空速则可以提高汽油中烯烃的芳构化程度... 通过催化剂表征和小型固定床反应发现,减小沸石晶粒度和提高沸石表面L酸B酸比值,或者适当采用高氢油比,可以提高ZSM-5沸石在汽油芳构化降烯烃反应中的活性稳定性.而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及减小汽油进料空速则可以提高汽油中烯烃的芳构化程度.连续300h的小试运转表明,FCC和DCC汽油中的烯烃在一种晶粒度为20~50纳米的改性纳米ZSM-5沸石上可有效地转化为芳烃,降烯烃幅度达20个体积百分点以上,改质后汽油的辛烷值、组成和沸程等指标均满足新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dcc汽油 降烯烃 芳构化 ZSM-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