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X3X/NF-κB通路介导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早期神经元凋亡
1
作者 郝广志 郇宇 +2 位作者 韩雨薇 董玉书 梁国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研究DDX3X/NF-κB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小鼠早期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的方法构建SAH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表达DDX3X靶向shRNA的重组慢病毒(Lv-shDDX3X)预先敲低脑内DDX3X的表达,... 目的:研究DDX3X/NF-κB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小鼠早期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的方法构建SAH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表达DDX3X靶向shRNA的重组慢病毒(Lv-shDDX3X)预先敲低脑内DDX3X的表达,或者通过NF-κB抑制剂NF-κB-IN-1(简称IN-1)抑制NF-κB信号通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质DDX3X和NF-κB(p65)的表达,通过TUNEL/Neu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结果:SAH术后24 d小鼠神经功能显著障碍(P<0.05),皮质中DDX3X表达显著增加而NF-κB(p6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预先敲低DDX3X后,小鼠神经功能显著恢复,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AH组(P<0.05);当在敲低DDX3X表达的同时使用IN-1抑制NF-κB活性,则小鼠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TUNEL/NeuN染色显示敲低DDX3X表达后小鼠脑组织中TUNEL阳性的死亡神经元数量少于SAH组(P<0.05),而如果在敲低DDX3X表达的同时使用IN-1抑制NF-κB活性,则TUNEL阳性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不明显。结论:DDX3X/NF-κB通路介导了SAH后早期脑损伤小鼠的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D-box RNA解旋酶3(ddx3X) NF-ΚB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凋亡 小鼠
下载PDF
DDX3解旋酶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成温玉 张杨 +4 位作者 贾童 魏子怡 雷霆宇 张博昕 杨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DEAD-box多肽3(DDX3)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参与所有涉及RNA代谢的生物学过程。DDX3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参与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以及蛋白翻译等过程,发挥促进病毒增殖的功能。同时DDX3也被证实可作为天然免疫重要成分,诱... DEAD-box多肽3(DDX3)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参与所有涉及RNA代谢的生物学过程。DDX3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参与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以及蛋白翻译等过程,发挥促进病毒增殖的功能。同时DDX3也被证实可作为天然免疫重要成分,诱导I型IFN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DDX3被认为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良好靶点。为了系统性地理解DDX3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本文就DDX3在促进HIV-1增殖、抗HIV-1感染和靶向DDX3的HIV-1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x3解旋酶 1型艾滋病病毒 病毒增殖 抗病毒
原文传递
RNA解旋酶DDX3与转移性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胡金飞 胡望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0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探讨RNA解旋酶DDX3与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就诊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转移性乳腺癌(Ⅳ期)的患者共83例,经RT-PCR技术检测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NA解旋酶DDX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转移性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RNA解旋酶DDX3与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就诊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转移性乳腺癌(Ⅳ期)的患者共83例,经RT-PCR技术检测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NA解旋酶DDX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通过RT-PCR检测结果显示,RNA解旋酶DDX3在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0.49±0.0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0.23±0.02)(t=4.956,P<0.05)。同时,RNA解旋酶DDX3在转移部位、转移部位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R/PR)状态临床因素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t/F值分别为8.013、9.227、8.246,均P<0.05),而在年龄、是否绝经、癌组织类型临床因素中不存在明显差异(t/F值分别为1.432、0.914、1.107,均P>0.05)。DDX3的表达水平≥0.45在术后3年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表达水平<0.45者(χ2=8.121,P<0.05)。同时,DDX3的表达水平≥0.45者的平均复发时间也短于其表达水平<0.45者,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5,P<0.05)。利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转移部位、转移部位数、DDX3的表达量是转移性乳腺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7、1.203、2.886,均P<0.05),术后辅助放化疗是保护因素(OR=0.779,P<0.05)。结论 RNA解旋酶DDX3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RNA解旋酶DDX3的检测可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解旋酶ddx3 乳腺癌 转移性 生存率 COX回归
下载PDF
DDX3和CK1ε在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箐 原萌 +5 位作者 刘焕彩 梁婵婵 林宝勇 张雅雯 周风华 陈燕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RNA解旋酶DDX3和酪蛋白激酶1ε(CK1ε)在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DDX3与CK1ε表达改变在AL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SOD1-G93A转基因小鼠进行试验,分别于发病早期(95 d)、中期(108 d)、晚期(122 d)... 目的:观察RNA解旋酶DDX3和酪蛋白激酶1ε(CK1ε)在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DDX3与CK1ε表达改变在AL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SOD1-G93A转基因小鼠进行试验,分别于发病早期(95 d)、中期(108 d)、晚期(122 d)取材。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检测DDX3和CK1ε在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元的共定位关系。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DDX3和CK1ε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每组均选择同年龄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结果:与野生型鼠相比,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DDX3蛋白和mRNA早期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中、晚期表达均升高;CK1ε蛋白在ALS小鼠发病早期没有明显改变,中、晚期表达升高,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ALS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均可检测到DDX3和CK1ε阳性细胞,且与神经元共表达。ALS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内DDX3与CK1ε免疫反应性较同龄野生型鼠明显增强。结论:DDX3与CK1ε表达异常与ALS大脑皮层病变密切相关,参与了ALS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转基因小鼠 大脑皮层 RNA解旋酶ddx3 酪蛋白激酶1ε 小鼠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DEAD-box蛋白家族RNA解旋酶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马玉滨 燕速 +1 位作者 于鹏杰 高博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患者DEAD-box蛋白家族RNA解旋酶3(DDX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胃癌患者,采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DDX3蛋白及mRNA,分析DDX3...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患者DEAD-box蛋白家族RNA解旋酶3(DDX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胃癌患者,采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DDX3蛋白及mRNA,分析DDX3的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DX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1.4%)高于癌旁组织(8.6%),差异有显著性(χ~2=30.6122,P=0.000)。DDX3 mRNA表达吸光度值(1.48±0.19)高于癌旁组织(1.05±0.23),差异有显著性(t=11.8809,P=0.000)。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与DDX3表达阳性率有关,胃癌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者DDX3表达阳性率较高。DDX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DDX3的高表达与老年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D-box蛋白家族RNA解旋酶3(ddx3) 胃肿瘤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研究埃可病毒30型感染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冀琛 张国艳 +4 位作者 张珂艺 杨倩 刘志军 孙强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
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是一种全球传播的B组肠道病毒,常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暴发有关,分析E30在感染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了解该病毒的复制周期以及宿主感染机制。本研究通... 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是一种全球传播的B组肠道病毒,常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暴发有关,分析E30在感染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了解该病毒的复制周期以及宿主感染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E30感染RD细胞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共检测到的128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730个下调基因和551个上调基因。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表明,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活化、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等。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其中9个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发现DEAD-box解旋酶3(DEAD-box RNA helicase 3,DDX3)表达上调,这与转录组学分析一致。利用RK-33(DDX3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抑制DDX3的表达,发现RK-33能够抑制E30的复制,并且qPCR结果显示在抑制DDX3的表达后,GTP酶激活蛋白结合蛋白1(GTPase-activating protein-binding protein1,G3BP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表达也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本研究的结果提示DDX3表达可能影响E30复制,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索E30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RNA-SEQ DEAD-box解旋酶3(ddx3) 差异表达基因 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