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型氧化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殷永泉 由丽娜 +3 位作者 刘文军 姜鹏 苏元成 刘翔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共4页
以济南水质净化二厂为例分析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对该厂2004年水质指标CODCr、BOD5、SS、TP、NH3-N的进出水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1#氧化沟和3#氧化沟的MLSS、MLVSS、SV的月平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用DE型氧化沟处理... 以济南水质净化二厂为例分析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对该厂2004年水质指标CODCr、BOD5、SS、TP、NH3-N的进出水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1#氧化沟和3#氧化沟的MLSS、MLVSS、SV的月平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用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de型氧化沟 水质指标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的脱氮、除磷过程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宏林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1期34-37,52,共5页
通过对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 DE型氧化沟不同断面、不同水深处的水质指标测定分析 ,了解到沟内的混合液基本上处于完全混合状态 .氧化沟高效率脱氮除磷的原因在于高浓度。
关键词 de型氧化钠 生物处理 硝化 反硝化 脱氮 除磷
下载PDF
ASM2d模型改良及在DE型氧化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彦雪 李伟 赵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对国际水质污染与控制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2d号模型(ASM2d)进行优化,使之能够模拟含有菌胶团的污水处理工艺。使用改良后的ASM2d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有机物、氮和磷在DE型双沟式氧化沟中的降解过程,发现优化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这些... 对国际水质污染与控制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2d号模型(ASM2d)进行优化,使之能够模拟含有菌胶团的污水处理工艺。使用改良后的ASM2d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有机物、氮和磷在DE型双沟式氧化沟中的降解过程,发现优化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这些物质的降解过程。依据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出各组分在DE型氧化沟中1个周期4个阶段的转化速率,该结果有助于深入分析有机物、氮及磷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污水组分 数学模 污水处理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分析与控制
4
作者 张洛红 雷亚婷 黄延民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二沉池突发性漂泥现象,测试并分析了其进水量、进水水质、pH值、微生的含量、水温等.结果表明,由于进水水量波动较大、进水水质异常及控制运行不当,引起了二沉池污泥反硝化.通过调整进水水...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二沉池突发性漂泥现象,测试并分析了其进水量、进水水质、pH值、微生的含量、水温等.结果表明,由于进水水量波动较大、进水水质异常及控制运行不当,引起了二沉池污泥反硝化.通过调整进水水量、氧化沟曝气量、回流量、剩余量等措施,有效抑制了二沉池污泥的上浮.以期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二沉池污泥上浮 反硝化
下载PDF
污染物在DE型氧化沟中降解过程分析
5
作者 段跟定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分析和总结了DE型双沟式氧化沟按时间顺序降解有机物、氮和磷的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主要作用是聚磷菌释放磷和反硝化除氮;第二阶段为快速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第三、四阶段有机物、氨氮和磷的浓度均较低,尽管溶解氧浓度较高,但由... 分析和总结了DE型双沟式氧化沟按时间顺序降解有机物、氮和磷的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主要作用是聚磷菌释放磷和反硝化除氮;第二阶段为快速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第三、四阶段有机物、氨氮和磷的浓度均较低,尽管溶解氧浓度较高,但由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硝酸盐氮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工艺流程 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茂法 姚俊芹 +4 位作者 杨立新 王卫华 刘俊磊 陈建 王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634-2636,共3页
以采用DE型氧化沟工艺的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选用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基础上,对DE型氧化沟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影响DE型氧化沟对BOD5、COD的去除效果,平均水温为15.9℃的3、4月份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 以采用DE型氧化沟工艺的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选用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基础上,对DE型氧化沟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影响DE型氧化沟对BOD5、COD的去除效果,平均水温为15.9℃的3、4月份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6.6%;而平均水温上升到21.5℃的5、6月份BOD5、COD的去除率上升至96.5%和90.0%。由于聚合硫酸铁的作用,SS去除不受温度的限制,达到92.0%的良好去除效果。DE型氧化沟对TN、NH3-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分别为19.65和4.91 mg/L。DE型氧化沟对TP的去除效果不佳,在添加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情况下,出水TP均值也仅为1.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 去除率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去除有机物及营养物质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振锋 赵凯 赵颖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DE型氧化沟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营养物质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DE型氧化沟工艺的特点及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DE型氧化沟对有机物及营养物质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有机物 营养物质 硝化菌 反硝化菌
下载PDF
西安市西南郊污水处理厂DE型氧化沟工艺设计探讨
8
作者 谢纯德 王社平 +1 位作者 马耀平 高荣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5期1163-1169,共7页
以西安市西南郊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的DE型氧化沟工艺设计为例,参照德国和国内现有的设计规范,对DE型氧化沟系统的容积、需氧量、构筑物的水力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其结论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污水厂时参考。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二级生化处理 工艺设计 水力计算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的应用及交替模式处理工艺初探
9
作者 吕英俊 《市政技术》 2011年第6期87-89,112,共4页
以江苏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DE型氧化沟工艺的应用情况为例,分析研究了交替式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运行时序、交替模式。针对不同地区进水水质存在差异的情况,只需要设置合适的运行时序、调整交替模式就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交替式污水... 以江苏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DE型氧化沟工艺的应用情况为例,分析研究了交替式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运行时序、交替模式。针对不同地区进水水质存在差异的情况,只需要设置合适的运行时序、调整交替模式就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交替式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节能、控制灵活、占地少等特点,是现有污水厂升级改造的首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de型氧化沟 交替模式 运行时序 升级改造
下载PDF
碱性DE型无氰镀锌液挥发气体毒性的研究
10
作者 安景玉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1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无氰镀锌 镀锌液 气体毒性 de型
下载PDF
丰田A43DE型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自检
11
作者 贺西永 《实用汽车技术》 2005年第4期i015-i015,共1页
丰田车电控自动变速系统上,装有故障自检系统。当超速主开关位于打开位置,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或车辆行驶中。当超速开关(O/DOFD指示灯闪动时,则表示此系统有故障。该灯位于仪板上。
关键词 丰田A43de型汽车 电控自动变速器 故障现象 变速杆 节气门 变速档位 制动信号
下载PDF
DE型氧化沟的运行效果及交替模式处理工艺
12
作者 吕英俊 《中国市政工程》 2011年第5期28-30,88-89,共3页
通过分析江苏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DE型氧化沟工艺的进、出水水质及其交替工况,研究了交替工作式污水处理技术的机制、运行时序、交替模式。交替式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城市污水是可行的,并且还具有节能、控制灵活、占地省等特点。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运行时序 交替模式
下载PDF
改进型底曝氧化沟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琦 周远涛 +3 位作者 郭佳伟 马杰 赵梁 杨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为研究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厂的3组(6道)表曝DE氧化沟出水水质进一步提标改造的可行方案,以现有构筑物土建结构改动最小为出发点,表曝改底曝为前提,引申出维持现有双沟交替运行,以及将3组沟改为2组、三沟交替运行2种改造思路。在此基础上... 为研究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厂的3组(6道)表曝DE氧化沟出水水质进一步提标改造的可行方案,以现有构筑物土建结构改动最小为出发点,表曝改底曝为前提,引申出维持现有双沟交替运行,以及将3组沟改为2组、三沟交替运行2种改造思路。在此基础上制作实验模型,模拟将表曝DE氧化沟改为底曝,并对改底曝后的氧化沟分别进行双沟和三沟交替运行的小试实验。研究发现,改为底曝后,双沟、三沟交替模式下系统均能稳定运行,同等条件下出水各项指标均小于改造前。之后再加装MBBR填料,整体改造后的2种运行模式生物沉淀池出水中的氨氮和COD均能稳定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出水水质要求(即氨氮≤1.5 mg/L,COD≤30 mg/L),总氮能达到12 mg/L以下,总磷能达到1 mg/L以下。双沟和三沟交替运行2种模式均可以作为DE氧化沟提标改造的备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双沟、三沟交替运行 底曝
下载PDF
剥离黏液层改性污泥回用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
14
作者 上官一将 文正红 +2 位作者 贾燕茹 杨成建 李志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3,共8页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资源化回收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关于剥离EPS后污泥就地回用至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甚少。通过对剥离黏液层改性后的污泥进行考察发现,改性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活性,具...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资源化回收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关于剥离EPS后污泥就地回用至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甚少。通过对剥离黏液层改性后的污泥进行考察发现,改性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活性,具备较好的底物降解能力;且相较于原泥,改性污泥的胞外蛋白质与胞外多糖质量比[m(PN)/m(PS)]由1.37提升至1.84,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了25.97%,絮凝性能提升,因此改性污泥可回用于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并改善其性能。进一步地,研究了改性污泥连续回用至DE型氧化沟系统对其性能及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用天数的增加,污泥的m(PN)/m(PS)升高,系统内污泥开始颗粒化,粒径大于200μm的颗粒污泥占比达到了30%以上,污泥颗粒化持续增强。因此,连续回用剥离黏液层改性污泥至DE型氧化沟系统,可以促使系统内污泥颗粒化,从而为连续流氧化沟系统的污泥颗粒化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层 改性污泥 回用 颗粒污泥 de型氧化沟
下载PDF
前置厌氧段DE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军 饶世雄 《山西建筑》 2010年第6期180-181,共2页
介绍了DE型氧化沟工艺,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前置厌氧段DE氧化沟工艺流程,分析了污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表明DE氧化沟具有良好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的脱氧效果和除磷效果。
关键词 de型氧化沟 厌氧段 工艺 运行效果
下载PDF
New predictors of in-stent re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eluting stent 被引量:20
16
作者 Jian-Long WANG Zheng QIN +6 位作者 Zhi-Jian WANG Dong-Mei SHI Yu-Yang LIU Ying-Xin ZHAO Li-Xia YANG Wan-Jun CHENG Yu-Jie ZHO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7-145,共9页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ad become the major therapeutic procedu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but the high rate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R) still remained an unsolved clinica...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ad become the major therapeutic procedu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but the high rate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R) still remained an unsolved clinical problem in clinical practice. Increasing evidences suggested that diabetes mellitus (DM) wa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ISR, but the risk predictors of ISR in CAD patients with DM had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 predicto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ISR in diabetic patients following coronary stenting with drug-eluting stent (DES). Methods A total of 92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diagnosed CAD and underwent coronary DES implantation at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in China were consecutively enroll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2. Of these, 440 patients underwent the second angiography within ≥ 6 months due to the progression of treated target lesions. Finally, 368 of these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followed up by angiography after baseline PCI. According to whether ISR was detected at follow-up angiograph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ISR group (n = 74) and the non-ISR group (n = 294).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SR in patients with DM were explored by multivariate Cox's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A total of 368 patients (260 women and 108 men) with a mean ages of 58.71 ± 10.25 years were finally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ISR occurred in 74/368 diabetic patients (20.11%) by follow-up angiography.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os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R and non-ISR group were similar. Patients in the ISR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LDL-C), triglyceride (TG) and uric acid (UA) levels, more numbers of target vessel lesions, higher prevalence of multi-vessel disease, higher SYNTAX score, higher rate of previous but lower rate of drinking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the non-ISR group.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SR in patients with DM after DES implantation included VLDL-C (HR = 1.85, 95% CI: 1.24-2.77, P = 0.002), UA (per 50 μmol/L increments, HR = 1.19, 95% CI: 1.05 1.34, P = 0.006), SYNTAX score (per 5 increments, HR = 1.34, 95% CI: 1.03-1.74, P = 0.031) and the history ofPCI (HR = 3.43, 95% CI: 1.57-7.80, P = 0.003) by the multivariate Cox's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Conclusions The increased serum VLDL-C and UA level, higher SYNTAX score and the history of previous PCI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SR in patients with DM after coronary DES implantation. It provided new evidence for physi- cians to take measures to lower the risk oflSR for the better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after 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In-stent restenosis Uric acid SYNTAX score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下载PDF
Enhanced Side-Channel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by Considering Combinational Logic
17
作者 LIU Junrong GUO Zheng +4 位作者 GU Dawu YU Yu LU Haining GU Haihua BAO Sig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6期1-10,共10页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hybrid power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not only the registers but also part of the combinational logic.By doing knownkey analysis with this hybrid model,power side-channel...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hybrid power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not only the registers but also part of the combinational logic.By doing knownkey analysis with this hybrid model,power side-channel leakage caused by correct keys can be detected.In experiment,PRINTcipher and DES algorithms were chosen as analysis targets and combinational logic s-box unit was selected to build power template.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e of more than 20%after considering s-box's power consumption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of keys can be obtained with just half number of power traces.In addition,the side channel-leakag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our method also shows better effectiveness that can identify the correct ke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analysis leakage detection combinational logic known-key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