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对龙牙百合多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蒙 刘成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4.6 cm×100 cm的层析柱,以多糖主峰的对称性、宽度和多糖得率为指标,筛选最佳上样量、流速和吸附时间,研究龙牙百合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探索快速、大量提纯百合多糖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 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4.6 cm×100 cm的层析柱,以多糖主峰的对称性、宽度和多糖得率为指标,筛选最佳上样量、流速和吸附时间,研究龙牙百合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探索快速、大量提纯百合多糖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分离多糖工艺条件为上样量2 g、洗脱流速2 mL/min、吸附时间5 min,分离得2种多糖LLP1、LLP2,得率分别为33%、19.5%,总得率为52.5%,主峰尖锐、对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多糖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纯化
下载PDF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俊睿 陈敏 +1 位作者 梁新乐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8-450,共3页
[目的]为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和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介质,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流速和洗脱方式等对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 [目的]为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和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介质,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流速和洗脱方式等对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纯化层析条件。[结果]DEAE-Sephalose^TM Fast Flow分离纯化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最佳层析条件为:选择20mmol/L,pH值为5.0醋酸钠一醋酸缓冲体系,3ml/min的流速,进行分步洗脱(100、200~300和1000mmoL/L NaCl的三步洗脱),可较好地实现刺芹侧耳发酵液木质素降解酶初分,该纯化操作目标蛋白回收率达85%,纯化分离因素为2.71。[结论]该技术在分离纯化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上可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UROTUS eryngii-Co60-7 木质素降解酶 离子交换层析 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low blockage formation in fast reactor
3
作者 Wen-Hui Jin Song-Bai Cheng Xiao-Xing Li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Various sources of solid particles might exist in the coolant flow of a liquid metal cooled fast reactor(e.g.,through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lant and impurities,air,or water,through corrosion of structura... Various sources of solid particles might exist in the coolant flow of a liquid metal cooled fast reactor(e.g.,through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lant and impurities,air,or water,through corrosion of structural materials,or from damaged/molten fuel).Such particles may cause flow blockage accidents in a fuel assembly,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coolant flow,which potentially causes a local temperature rise in the fuel cladding,cladding failure,and fuel melt.To understand the blockage formation mechanism,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simulated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by releasing different solid particles from a release device into a reducer pipe using gravity.Through detailed analyses,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e.g.,particle diameter,capacity,shape,and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and th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particle release nozzle)on the blockage characteristics(i.e.,blockage probability and position)was examined.Under the current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blockage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aforementioned parameters.The ratio between the particle diameter and outlet size of the reducer pipe might be one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governing the occurrence of blockage.Specifically,increasing the ratio enhanced blockage(i.e.,larger probability and higher position within the reducer pipe).Increasing the particle size,particle capacity,particl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and particle release nozzle diameter led to a rise in the blockage probability;however,increasing the particle release nozzle height had a downward influence on the blockage probability.Finally,blockage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non-spherical particles case than that of spherical particles.This study provides a large experimental database to promo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blockage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validation process of fast reactor safety analysis c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 cooled fast reactor flow blockage Granular jamming Experimental study
下载PDF
Study on Separation of Phycoerythrin by Q-Sepharose Fast Flow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彬 王翠芹 +3 位作者 高敏 张轶 顾铭 王长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8期1641-1644,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process for separation of phycoerythrin by using Q Sepharose Fast Flow resin and verity its feasibility for scale-up. [Method] Elution gradient, sample volume and...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process for separation of phycoerythrin by using Q Sepharose Fast Flow resin and verity its feasibility for scale-up. [Method] Elution gradient, sample volume and flow rate were optimiz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eparation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e scale-up process was verified. [Result]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separation of phycoerythrin by using Q Sepharose FF resin was investigated: 30 ml of laver extract was loaded to the Q Sepharose FF column with a bed volume of 8 ml; subsequently, the column was stepwise eluted with 0-0.10-0.35-1.00 mol/L NaCI solution (pH 6.0) at a constant flow rate of 1 ml/min; the elution peak under 0.35 mol/L NaCI solution was collected, and the recovery rate and purity coefficient (A565/A280) of phycoerythrin were determined as 44.3 and 1.15,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process, 75 ml of phycoerythrin extract was loaded to the Q Sepharose FF column with a bed volume of 20 ml for separation, whil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eparation result. [Conclusion] Phycoerythrin can be well separated from laver extract by using Q Sepharose FF resin and the process is feasible for scale-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Q Sepharose fast flow PHYCOERYTHRIN SEPARATION Scale-up
下载PDF
层析凝胶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5’-混合脱氧单核苷酸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光柱 陈枢青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针对5’-混合脱氧单核苷酸的理化特性,研究利用DEAE Sepharose Fast F low凝胶分离纯化5’-混合脱氧单核苷酸。方法上样缓冲液采用20 mmol/L Tris,pH9.0,上柱量≤7.5mg/mL.gel,上柱流速5mL/m in,洗脱缓冲液采用20 mmol/LTris+0.025m... 目的针对5’-混合脱氧单核苷酸的理化特性,研究利用DEAE Sepharose Fast F low凝胶分离纯化5’-混合脱氧单核苷酸。方法上样缓冲液采用20 mmol/L Tris,pH9.0,上柱量≤7.5mg/mL.gel,上柱流速5mL/m in,洗脱缓冲液采用20 mmol/LTris+0.025mol/L NaC l,pH 9.0,洗脱流速0.5mL/m in。结果实验结果发现dCMP,dAMP,dTMP的收率为95%以上,dGMP的收率为85%以上,所获得的混合脱氧单核苷酸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脱氧单核苷酸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收率 纯度
下载PDF
Startup scheme optimization and flow instability of natural circulation lead-cooled fast reactor SNCLFR-100 被引量:4
6
作者 Wen-Shun Duan Ze-Ren Zou +1 位作者 Xiao Luo Hong-Li Che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91-200,共10页
Owing to 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of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flow instability can easily occur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a natural circulation lead-cooled fast reactor,especially during the startup phase.A compre... Owing to 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of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flow instability can easily occur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a natural circulation lead-cooled fast reactor,especially during the startup phase.A comprehensive startup scheme for SNCLFR-100,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circuits,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It references existing more mature startup schemes in various reactor types.It additionally considers the restriction conditions on the power increase in other sche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d-based coolant.On this basis,the multi-scale coupling code ATHLET-OpenFOAM was used to study the flow instability in the startup phase under different power-step amplitudes and power duration tim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bvious flow instability phenomena wer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startup schemes,such as the short-term backflow phenomenon of the core at the initial time of the startup.Moreover,an obvious increase in the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to the peak value at the later stage of a continuous power rise was observed,as well as continuous oscillations before reaching a steady state.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scheme with smaller power-step amplitude and a longer power duration time requires more time to start the reactor.Nevertheless,it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afe and stable startup of the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irculation Lead-cooled fast reactor Startup scheme flow instability Multi-scale coupling
下载PDF
快掘面风流动态调控参数与压抽比对粉尘运移的影响及降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晓燕 李相斌 +5 位作者 陈龙 裴晓泽 付浩然 王天舒 张红兵 薛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西某矿快掘面为例,建立了风流—粉尘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井下验证;分析了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中出风口偏角、出风口缩放口径、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及风量压抽比4个参数对风流与粉尘场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最佳调控净化方案。结果表明:各参数对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影响程度的显著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量压抽比、出风口偏角、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出风口缩放口径。确定的最佳调控净化方案为出风口距离端头10 m、出风口偏角20°、出风口缩放口径1.0 m及风量压抽比1。设计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准确性及净化效果测试验证,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8.91%,净化后司机处粉尘浓度由327.22 mg/m^(3)降低至156.47 mg/m^(3),降低了52.18%,粉尘扩散距离由39.74 m缩短至25.91 m,缩短了34.80%,有效改善了快掘面的空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快掘面 空气净化 风流动态调控 数值模拟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时间匹配算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5-1197,共13页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在传统常规串行交错(CSS)时间匹配算法及现有改进方案子循环常规串行交错(SCSS)的基础上,提出SCAS时间匹配算法,采用自适应方案确定计算时间窗及预定耦合点,并引入指数平滑法对其精度进行保证;最后,该文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建立二维瞬态单分区分匝绕组模型,并将所提算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与传统CSS算法相比SCAS算法的流场及温度场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45%,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在效率方面,SCAS算法总体计算效率较CSS算法提高了近20倍。同时,为了说明所提算法的工程价值,该文搭建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模型的温升实验平台,将SCAS时间匹配算法应用于该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SCAS算法与实验达到稳态时最大绝对误差为2.7 K;在计算效率上,本文所提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算法提升约46倍,计算步数约为传统的1/47,减少了计算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 混合变步长 二维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下载PDF
池式钠冷快堆堆内自然循环余热排出设计研究
9
作者 周志伟 薛秀丽 +3 位作者 林超 余新太 杨勇 杨红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7-1824,I0001,共9页
基于装量功率比约为1 t/MW的较典型池式钠冷大功率快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采用ERAC程序,对两组4种不同事故余热排出系统(DHRS)输入条件下,反应堆在紧急停堆后堆内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HRS启用到其对堆芯产生... 基于装量功率比约为1 t/MW的较典型池式钠冷大功率快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采用ERAC程序,对两组4种不同事故余热排出系统(DHRS)输入条件下,反应堆在紧急停堆后堆内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HRS启用到其对堆芯产生显著冷却效应,需要较长时间,在千秒量级。在该段时间内,堆芯余热的排出依靠反应堆固有的热工流体安全特性。随后,在堆内关键温度上升到限值之前启用DHRS带出池内热量,使堆内关键温度处于下降趋势即可满足安全要求;相比将独立热交换器(DHX)布置在冷池,将其布置在热池时,热池温度及主容器壁温相对要低,这有利于主容器的温度控制,其效果要优于布置于冷池。另外,不同布置会对堆芯盒内、盒间流流量产生影响,但总体上对堆芯的冷却效应影响不大;池式钠冷快堆余热排出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固有热工流体安全特性,降低对DHRS的时效性要求。可以考虑将全部的DHX都布置在热池,并缩小设备体积、降低散热功率设计值,或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选用其他更经济便捷的有效方式等,以此大幅降低余热排出设备投入成本,降低反应堆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的商用快堆、一体化快堆等池式液态金属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快堆 钠冷快堆 自然循环 余热排出 固有安全 热工流体安全特性 盒间流
下载PDF
钠冷快堆小栅板联箱压降对组件流量分配影响研究
10
作者 林超 高鑫钊 +1 位作者 周志伟 余新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9-1865,共7页
钠冷快堆堆芯采用大栅板联箱、小栅板联箱和组件的三级流量分配方式,小栅板联箱的压降影响组件的流量分配,进而影响堆芯的安全,因此进行钠冷快堆小栅板联箱压降对组件流量分配影响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小栅板联箱压降造成组件流量分配... 钠冷快堆堆芯采用大栅板联箱、小栅板联箱和组件的三级流量分配方式,小栅板联箱的压降影响组件的流量分配,进而影响堆芯的安全,因此进行钠冷快堆小栅板联箱压降对组件流量分配影响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小栅板联箱压降造成组件流量分配偏差的机理,提出了理论计算模型和堆芯组件优化设计的方法,并针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堆芯进行了组件压降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了CEFR燃料组件流量分配负偏差。结果表明,在进行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堆芯布置分析组件压降设计值的优化方向,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组件的最优设计压降,将小栅板联箱压降对组件流量分配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本文结果可为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堆芯 小栅板联箱 热工水力 流量分配
下载PDF
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流-热耦合快速计算
11
作者 刘云鹏 高艺倩 +4 位作者 刘刚 胡万君 王文浩 王博闻 高成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7-2909,I0032,共14页
该文针对采用传统数值方法进行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升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训练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以迅速地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升及热点。首先,根据流热耦合原理筛选输入变量,并运用流热耦合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 该文针对采用传统数值方法进行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升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训练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以迅速地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升及热点。首先,根据流热耦合原理筛选输入变量,并运用流热耦合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结果,并将之制作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同时,详细讨论3个对网络训练影响最显著的超参数;其次,将归一化后的训练集输入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设置超参数最佳组合;最后,将预测集输入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及反归一化操作,预测绕组热点与Fluent仿真结果相差仅0.44 K,单次仿真时间从200 s缩短为0.07 s。预测结果与实验温度平均误差最大为2.31 K,最小为0.98 K,预测方差为0.31左右。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快速获得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及热点,可满足变压器温度热点数字孪生的实时性仿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t神经网络 流热耦合 绕组温升 快速计算 数字孪生
下载PDF
上钠腔设计对大型MOX燃料快堆冷却剂沸腾瞬态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熙司 李新宇 +3 位作者 霍兴凯 徐李 刘一哲 薛方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6-1875,共10页
钠空泡反应性效应是钠冷快堆核设计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多群节块扩散法,采用微扰理论对1000 MWe钠冷快堆具有上钠腔结构的MOX燃料堆芯的总钠空泡反应性、空间分布、物理分项进行计算。基于钠空泡反应性的计算结果,利用中国... 钠空泡反应性效应是钠冷快堆核设计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多群节块扩散法,采用微扰理论对1000 MWe钠冷快堆具有上钠腔结构的MOX燃料堆芯的总钠空泡反应性、空间分布、物理分项进行计算。基于钠空泡反应性的计算结果,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钠冷快堆堆芯瞬态分析程序对1000 MWe钠冷快堆进行了无保护失流事故的瞬态分析,分别对具有上钠腔设计的堆芯和无上钠腔结构的堆芯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钠腔设计大大缓解了钠冷快堆冷却剂沸腾瞬态的事故后果,为钠冷快堆堆芯的安全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钠空泡反应性 微扰理论 MOX燃料 无保护失流事故 冷却剂沸腾
下载PDF
钠冷快堆关键热工水力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杨红义 薛秀丽 +7 位作者 周志伟 林超 李虹锐 高鑫钊 余新太 马晓 肖宇白 罗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7-1816,共20页
钠冷快堆因其高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和固有安全性,以及能够实现闭式燃料循环以减少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也是目前国际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国际钠冷快堆及热工水力领域的发展历程... 钠冷快堆因其高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和固有安全性,以及能够实现闭式燃料循环以减少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也是目前国际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国际钠冷快堆及热工水力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并指出了当前钠冷快堆热工水力领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本文针对热工水力研究领域的三个关键核心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冷却剂钠的流动换热特性、堆芯热工水力分析方法,以及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的设计与验证。总结了国际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遇到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钠冷快堆技术在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技术挑战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未来钠冷快堆的热工水力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推动我国钠冷快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热工水力 自然循环 盒间流 固有安全 非能动安全 固有热工流体安全性 湍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POD-αATS的油浸变压器瞬态温升降阶自适应变步长计算方法
14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6-6666,I0030,共12页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其次,采用POD降阶算法改善传统瞬态计算中存在的条件数过大及方程阶数过高的问题;同时对于瞬态计算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提出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αATS变步长策略;然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结构建立二维八分区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110 kV绕组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全阶定步长算法在流场和温度场中的精度几乎相同,且流场计算效率提升约45倍,温度场计算效率提升约38倍,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温升实验中同样得到验证,说明该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及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TS变步长算法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下载PDF
池式钠冷快堆复杂空间内流动与传热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15
作者 张钰浩 赵海琦 +4 位作者 沈熙昊 袁晓晓 宋海洁 陆道纲 隋丹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1-283,共13页
钠冷快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重要堆型之一。池式钠冷快堆安全裕量大,但结构较为复杂,其堆内一回路循环流动呈多尺度、复杂空间、多路径、三维流动等特点,给池式钠冷快堆计算与实验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快速发... 钠冷快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重要堆型之一。池式钠冷快堆安全裕量大,但结构较为复杂,其堆内一回路循环流动呈多尺度、复杂空间、多路径、三维流动等特点,给池式钠冷快堆计算与实验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本文对池式钠冷快堆复杂空间内流动与传热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进行综述。对于全堆一体化整体计算,获取池式钠冷快堆典型对称/非对称工况下的三维温度场分布及关键热工参数瞬态变化,评价其余热排出能力;对于局部部件或区域精细化计算,获取局部三维流动与传热特征参数,也为全堆一体化计算提供关键输入。相关研究为池式钠冷快堆安全稳定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钠冷快堆 池式复杂空间 多路径流动 传热特性 三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6000t自由锻造水压机改油压机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薛菲菲 田怀前 +2 位作者 杨大祥 柴星 张宗元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本文提出了6000t自由锻造水压机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6000t自由锻造水压机升级改造的路径及改造后主要参数,阐述了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自由锻造水压机 油压机 升级改造 高压、大流量系统 快速锻造控制
下载PDF
生态净养对淡水养殖鱼类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胥晴 原居林 +3 位作者 倪蒙 邹松保 刘梅 顾志敏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净养 鱼肉品质 评价指标 流水 禁食 土腥味
下载PDF
基于储能参与的电网连锁跳闸主动防控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鹏飞 熊小伏 +2 位作者 朱继忠 何祥桢 南东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系统惯性降低及触发连锁跳闸风险因素的增多,使得防范连锁跳闸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储能的电网连锁跳闸抑制方法。利用储能的快速响应特性,在潮流转移初期即投入储能调控电网潮流,可快速抑制导线... 新型电力系统中系统惯性降低及触发连锁跳闸风险因素的增多,使得防范连锁跳闸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储能的电网连锁跳闸抑制方法。利用储能的快速响应特性,在潮流转移初期即投入储能调控电网潮流,可快速抑制导线温升,为后续水火电机组及其他慢速响应的备用电源参与调控赢得时间。文中提出了基于网络动态最大电气介数、风险扫描和需量计算的“三要素法”储能配置决策方法,包括构建反映网络薄弱环节和时变风险的连锁跳闸防控预案,解决了连锁跳闸抑制的储能资源时空选择问题;基于输电线路动态热特性,提出了储能与水火电协同调控时的储能功率和容量计算方法,确定了防范连锁跳闸所需要的储能资源规模。针对IEEE 30节点网络给出了N-1和N-2故障计算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跳闸 快速响应 潮流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动态热特性 储能
下载PDF
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小婷 杨健维 +2 位作者 廖凯 何正友 向悦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引入交通流理论描述交通路网,建立电动汽车快充负荷时空分布模型;考虑配电网调度和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弹性需求,构建源-荷互动下的快充电... 为了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引入交通流理论描述交通路网,建立电动汽车快充负荷时空分布模型;考虑配电网调度和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弹性需求,构建源-荷互动下的快充电价定价架构,并基于潮流追踪法从时空双维度推导快充电价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计及电动汽车负荷弹性响应特性,以提升配电网的负荷均衡性为目标,建立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并通过迭代算法求解该定价策略。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引导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快充,激励电动汽车用户与配电网友好互动,提升负荷的时空分布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时空分布 快充电价 交通流 负荷均衡 弹性响应 源-荷互动 配电网
下载PDF
The fast method and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he fract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 couple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the generalized second-grade fluid 被引量:1
20
作者 Xiaoqing Chi Hui Zhang Xiaoyun Jia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919-950,共32页
In this paper,we first establish a new fract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MHD)couple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a generalized second-grade fluid.This coupled model consists of a fractional momentum equation and a h... In this paper,we first establish a new fract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MHD)couple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a generalized second-grade fluid.This coupled model consists of a fractional momentum equation and a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with a generalized form of Fourier law.The second-order fractional backward difference formula is applied to the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and the Legendre spectral method is used for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The fully discrete scheme is proved to be stable and convergent with an accuracy of O(τ^(2)+N-r),whereτis the time step-size and N is the polynomial degree.To reduce the memory requirements and computational cost,a fast method is developed,which is based on a globally uniform approximation of the trapezoidal rule for integrals on the real line.The strict convergence of the numerical scheme with this fast method is proved.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we simulate the unsteady fractional MH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the generalized second-grade fluid through a porous medium.The effects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n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MHD couple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generalized second-grade fuid fast method convergence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