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a scoping review
1
作者 Xin Fan Mei Wang Xiang-Shu Cui 《Nursing Communications》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Objective:To analy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thought intervention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Objective:To analy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thought intervention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studies.Methods:Using the scoping review method as a guide,computer searches of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Wanfang Database,China Vipers Full Text Database and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were conducted to collect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s in stroke patient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to January 2023,and the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and the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two investigators independently.Results:The search yielded 964 publications,and a total of 19 were included.The time of publication,study site,study population,study design,study length,and type of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Conclusions:Positive thinking-based intervention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and can reduce somatic pain,enhance their social integration,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However,interventions in the areas of self-compass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adoption of tailoring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 STROKE negativ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scoping revie
下载PDF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2
作者 朱姝 韩启群 《海外英语》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Since the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by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they apply Chinese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English writ-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English writing ... Since the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by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they apply Chinese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English writ-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English writing from the levels of lexis,syntaxand discourse.The aim is to pursue some efficient methods of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transfer English WRITING thinking pattern
下载PD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Effects on Discourse Organization in EFL Writing
3
作者 石媛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年第4期92-93,共2页
Based on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s of thinking, this essay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 the effects of their discrepancies on the discours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 English writi... Based on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s of thinking, this essay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 the effects of their discrepancies on the discours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 English writing, then explain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se effects and proposes that teachers should impart to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 of thinking so that Chinese students can be better helped to organize their compositions on the English discourse patterns and compose idiomatic English wri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s of thinking discourse organizatio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negative transfer
下载PDF
系统思维下复工与防疫悖论解决的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凤彬 安百宇 张雪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7-1157,共11页
基于系统整体观和动态观,以复工与防疫之间的张力为焦点悖论,探寻化解悖论的创新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将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纳入一个包含多要素的系统分析框架中进行历时性过程分析,使悖论系统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内生动力能得到较全... 基于系统整体观和动态观,以复工与防疫之间的张力为焦点悖论,探寻化解悖论的创新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将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纳入一个包含多要素的系统分析框架中进行历时性过程分析,使悖论系统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内生动力能得到较全面深入的刻画和阐释。对六阶段演化过程纵贯的分析性归纳显示,把焦点悖论置于一个包含生者、中介者、成者、催化者和当下未涉者的立体化框架中,以“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看待复工与防疫这一矛盾体,可以揭示系统螺旋式演进历程中悖论张力增减变化的轨迹与动力机制。通过细化和拓新有关悖论长链式解决路径的研究,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在现实难题应对中的独有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悖论 系统思维 否定之否定 螺旋式上升 过程研究
下载PDF
发展的悖论和发展理论的境域 被引量:3
5
作者 严翅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4-69,共6页
发展理论展示的思想境域,仍然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为典型范例的逻辑图式,“传统现代”的历史链式是其主要的论证基础。“世界体系论”和“依附理论”只是在这同一块逻辑基地上、按不同价值取向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及... 发展理论展示的思想境域,仍然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为典型范例的逻辑图式,“传统现代”的历史链式是其主要的论证基础。“世界体系论”和“依附理论”只是在这同一块逻辑基地上、按不同价值取向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作了不同的描述。它们在面对诸如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发展与代价、效率与公平、人与自然、开放与依附等一系列传统悖论时,主要是在西方工业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理论思路和政策出路。所谓“时序论”、“拐点论”、“闭锁论”、“周期论”等解决悖论的思路,视域不一,结论各异,但它们在基本的方法论上几近一致,即体现为线性思维、链式否定和命定式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国家 发展经验 效率与公平 工业化国家 二元结构 境域 发达国家 定式 结论 西方
下载PDF
英汉否定词缀演变对比探讨——以“iN”和“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媛 程晓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
否定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语言表征方式之一,承载着人类辨识客观世界是与非的思考,其背后隐藏着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规律。本文通过对英汉否定词缀演变过程的对比研究,主要发现有二:一是否定的语义和用法演变以空间认知为基础;二是时空性... 否定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语言表征方式之一,承载着人类辨识客观世界是与非的思考,其背后隐藏着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规律。本文通过对英汉否定词缀演变过程的对比研究,主要发现有二:一是否定的语义和用法演变以空间认知为基础;二是时空性虽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但在英汉否定词缀的演变过程中,英语词缀越来越受制于时间性思维方式,而汉语词缀却依然体现出强空间性思维。对英汉否定现象与本质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推动否定理论研究,而且对于一语和二语否定语言习得也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 否定词缀 演变对比 认知 思维
下载PDF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104,共14页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黑格尔书写哲学史的基本线索。恩格斯在不同于黑格尔的意义上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建构了哲学派性的判析框架。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框架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黑格尔书写哲学史的基本线索。恩格斯在不同于黑格尔的意义上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建构了哲学派性的判析框架。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框架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围绕着思维与存在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本身,中国哲学界四种代表性观点颇具特色,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尝试。在与四种代表性观点相互关联和相互区别的意义上,能在论以“能在”概念为核心阐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在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视域中重构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能在论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仍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即第一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需要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性和否定性过程中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以生存实践为基础的“能在”概念就是把握思维与存在统一性和否定性过程的存在论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思存关系 能在论 统一性 否定性
下载PDF
论陈凯歌影片的意象创造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0,共5页
陈凯歌执导的影片不仅具有精心铸造的叙事话语、声画语言和个性风格韵味,并且运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反思传统文化和人性,完成影片意象美的创造,体现出主创者在电影创新与审美追求上的起步、腾跃与求索。
关键词 双项对立 意象之意 意象之象
下载PDF
论中西艺术否定观的差异及其元思维底线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东 朱逸宁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39-43,共5页
中西艺术形态和风格的差异是由中西艺术否定观决定的。中国艺术否定观对待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相通"、"合一",而西方则认定为"距离",这样的艺术观念差异从元思维来看,则又逃不过中国的"天人合一&qu... 中西艺术形态和风格的差异是由中西艺术否定观决定的。中国艺术否定观对待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相通"、"合一",而西方则认定为"距离",这样的艺术观念差异从元思维来看,则又逃不过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元思维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否定观 差异 元思维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实践中的应用
10
作者 白君礼 胡静峰 陈得宽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1年第1期30-34,共5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文章主要论述了批判性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决策、服务管理、馆员能力与态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并强调指出:要有理由有根据地怀疑,不能无限度怀疑;批判性思维只能保证结果在当前条件下...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文章主要论述了批判性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决策、服务管理、馆员能力与态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并强调指出:要有理由有根据地怀疑,不能无限度怀疑;批判性思维只能保证结果在当前条件下最优,不能保证结果是正确的;要防止理科思维的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 应用 批判性思维 肯定性和否定性统一
下载PDF
小说《恶心》的思与诗
11
作者 马小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70,共5页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意义的诗性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是追问人生价值的哲学言说。小说《恶心》就是思与诗密切相依的典范。它昭示了人如何从萨特哲学对本质所界定的事实性否定命题通向对存在所设想的价值性肯定命题。
关键词 事实 否定 价值 肯定
下载PDF
逻辑递归性及其哲学思考
12
作者 张秉福 《桂海论丛》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递归性是人的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动力机制。借助递归的思维路径,人们可以用简单的、自明的低层次要素描述、构造、说明复杂的整体,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递归问题丰富和补充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否定之否... 递归性是人的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动力机制。借助递归的思维路径,人们可以用简单的、自明的低层次要素描述、构造、说明复杂的整体,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递归问题丰富和补充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原理,并与复杂性科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递归性 思维运动 否定之否定原理
下载PDF
试析英汉翻译中的正说与反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继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38-43,共6页
以英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不同民族群体的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思想内容的迥然不同的表达模式。本文拟从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入手 ,通过比照英汉翻译中正说与反说的现象 。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思维差异 肯定与否定
下载PDF
否定性——儿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前提问题 被引量:14
14
作者 苏慧丽 于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4,共9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否定之否定为核心内质,基于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人的否定性精神特征的认知能力。控制取向、求齐取向与结果取向的教育约束了儿童的否定性精神发展,限制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抑制了儿童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否定之否定为核心内质,基于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人的否定性精神特征的认知能力。控制取向、求齐取向与结果取向的教育约束了儿童的否定性精神发展,限制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抑制了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基于儿童的否定性精神特征与儿童年龄特征,以情境创设、逻辑引导、对话省思为基本维度的教学策略更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同时为儿童思维的发展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向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 儿童 批判性思维 前提性 实践障碍
下载PDF
瓦解逻辑——阿多诺哲学思维方式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梅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瓦解逻辑实际上是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哲学思想理论背后的异质性哲学思维方式。阿多诺通过规定了的否定倒转了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解构了同一性逻辑思维哲学对辩证法的束缚和制约,提供了非同一物从同一性哲学思维方式中解放出... 瓦解逻辑实际上是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哲学思想理论背后的异质性哲学思维方式。阿多诺通过规定了的否定倒转了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解构了同一性逻辑思维哲学对辩证法的束缚和制约,提供了非同一物从同一性哲学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的逻辑保证,并通过对否定本身(即否定持续性状态和客体优先性)的论证,确立了异质性哲学思维方式,为非同一物提供了存在的空间。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并不完全否定形而上学及同一性哲学思维逻辑,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拯救,但是由于其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其逻辑思维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规定了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 非同一物 异质性思维方式
下载PDF
Think的否定转移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表现形式
16
作者 彭健 陈丛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本文在分析典型学习型词典中"think"一词否定转移的表现形式基础上,结合学习型词典"用法详细"的特点,提出了学习型英汉词典中"think"一词在例证、用法、说明等语用信息载体中表现形式的设想,以期为我国... 本文在分析典型学习型词典中"think"一词否定转移的表现形式基础上,结合学习型词典"用法详细"的特点,提出了学习型英汉词典中"think"一词在例证、用法、说明等语用信息载体中表现形式的设想,以期为我国自主编撰的学习型英汉词典在"think"一词否定转移的表现形式方面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K 否定转移 学习型英汉词典 表现形式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下刑事诉讼文明进程的路径与方向
17
作者 李祥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第7期98-103,共6页
刑事诉讼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法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受经济基础的支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刑事诉讼文明进程经历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阶段,在唯物辩证法的视角下... 刑事诉讼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法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受经济基础的支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刑事诉讼文明进程经历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阶段,在唯物辩证法的视角下,这三个过程呈现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此为视点,单靠立法并不能推动我国诉讼法律文明的前进,关键要让司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明 经济基础 法治思维 否定之否定
下载PDF
论重玄学对佛教否定思维方式的吸收和转换
18
作者 黄家庭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佛教否定思维方式源于古印度独特的思想背景,运用了否定性强烈的语词,侧重于逻辑推理;老子"玄之又玄"所蕴含的否定意味充溢着浓浓的感性成分,偏向于感性直观。由"玄之又玄"到"重玄双遣"的形上探求过程中... 佛教否定思维方式源于古印度独特的思想背景,运用了否定性强烈的语词,侧重于逻辑推理;老子"玄之又玄"所蕴含的否定意味充溢着浓浓的感性成分,偏向于感性直观。由"玄之又玄"到"重玄双遣"的形上探求过程中,可以窥出其中否定思维形态的感性成分不断减少、逻辑推理成分不断增强的内在替变。而这一变化,是随佛法东渐而传入的否定思维方式所激发的结果,也是重玄学对佛教否定思维方式的吸收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玄学 遮诠 否定 思维方式
下载PDF
论《肇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及其与儒家思维之关联
19
作者 张彤磊 《普陀学刊》 2023年第2期121-132,339,共13页
通过辨析“迁”与“不迁”“真”与“不真”“知”与“不知”“涅槃有”与“涅槃无”的辩证关系,本文论证出《肇论》四篇在整体上具有《中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同时认为,僧肇忽视了《中论》严格的论证过程而直接将《中论》论证... 通过辨析“迁”与“不迁”“真”与“不真”“知”与“不知”“涅槃有”与“涅槃无”的辩证关系,本文论证出《肇论》四篇在整体上具有《中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同时认为,僧肇忽视了《中论》严格的论证过程而直接将《中论》论证的核心结论作为阐发自己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判断标准,使《肇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具有了直言判断的性质,隐含着儒家思维方式的印记;并且潜在地将《中论》彻底否定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肯定式思维方式。《肇论》“四句否定”对般若中观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衔接与转换,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深度展开,也反映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某些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论》 “四句否定” 直言判断 儒家思维
下载PDF
语言开启思维:语言奇点与思维初始基因
20
作者 赵汀阳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5-841,共17页
本文以Fedorenko等(2024)提出的新论点为切入点,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如何以功能主义、溯因推理和反事实验证三种方法去发现作为语言创始点的语言奇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语言功能转变。其中着重分析了基于否定词的出现而得以开发的可能性... 本文以Fedorenko等(2024)提出的新论点为切入点,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如何以功能主义、溯因推理和反事实验证三种方法去发现作为语言创始点的语言奇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语言功能转变。其中着重分析了基于否定词的出现而得以开发的可能性、未来性、无穷性、选择性、自反性等多种思维功能。结论是,语言奇点就是语言功能的反转点;在语言奇点之后,语言成为了思维的必要形式,思维成为了语言的根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语言奇点 交流 思维 否定词 自反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