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K4基因在小鼠的表达研究及其在DFNA4基因搜寻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纵亮 王秋菊 +4 位作者 郭维维 韩明鲲 兰兰 赵翠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基因MARK4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尤其耳蜗)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育期耳蜗中的表达变化,研究该基因与听觉系统功能的关系,为DFNA4型耳聋基因的定位克隆提供有意义的线索。方法分别取成年(30天)健康NIH小鼠... 目的探讨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基因MARK4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尤其耳蜗)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育期耳蜗中的表达变化,研究该基因与听觉系统功能的关系,为DFNA4型耳聋基因的定位克隆提供有意义的线索。方法分别取成年(30天)健康NIH小鼠的五种组织(心、肝、肾、脑、耳蜗)以及不同发育期(出生后6、11、15、30天)健康NIH小鼠的耳蜗组织,提取各组织的总RNA,针对小鼠MARK4基因的mRNA序列(NM_172279),设计引物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了解MARK4基因与DF-NA4型耳聋基因座的定位关系。结果①成年小鼠(30天)五种组织中,除心脏组织外其余四种组织均有MARK4基因的表达,以肝、肾中表达量较高,而耳蜗和脑组织中表达稍弱,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②处于新生期(6天)、幼年期(11、15天)、成年期(30天)的小鼠,其耳蜗组织中均有MARK4基因的表达,以新生期表达量最高,生长至成年期时较前稍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③MARK4基因位于人类1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恰位于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的定位区域。结论MARK4基因在成年小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在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提示该基因与听觉功能相关,可能在小鼠听觉系统的发育过程中产生作用。MARK4基因无论从位置上还是功能上考虑,均是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极好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4基因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dfna4基因 定位克隆
下载PDF
COCH基因与DFNA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金霞 张桂茹 张明辉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COCH基因 突变 耳聋 dfna9
下载PDF
一个中国DFNA9家系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
3
作者 孙勍 马丽涛 +7 位作者 单希征 许剑 仇春燕 陈艾婷 冀飞 康东洋 张昕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携带COCH基因新突变的一个中国DFNA9家系成员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详尽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视眼动、冷热试验、旋转试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评价有无听力... 目的分析携带COCH基因新突变的一个中国DFNA9家系成员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详尽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视眼动、冷热试验、旋转试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评价有无听力及前庭损害。结果该家系患者听力学检查表现为以高频下降为主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前庭功能检查正常。结论中国DFNA9家系的所有vWFA2结构域突变携带者一生中均无前庭障碍的症状,详尽的前庭功能检查正常。中国DFNA9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DFNA9存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 dfna9 前庭功能
下载PDF
KCNN4及KPTN基因在中国DFNA4型耳聋中的突变检测
4
作者 纵亮 韩东一 +4 位作者 兰兰 郭维维 赵亚丽 袁虎 王秋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3-677,共5页
目的应用位置候选基因法了解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定位区域内的两个基因KCNN4、KPTN与该家系耳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一个6代相传、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定位于DFNA4座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成员,针对候选基因KCNN4、KPTN... 目的应用位置候选基因法了解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定位区域内的两个基因KCNN4、KPTN与该家系耳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一个6代相传、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定位于DFNA4座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成员,针对候选基因KCNN4、KPTN的全部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反应、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或多态性位点的检测与鉴定。结果两种基因的各对引物均有较好的扩增效果,直接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在KCNN4基因的所有编码区未检测到突变;在KPTN基因外显子10的编码区鉴定出一处同义突变(2154G/A,P302P),该突变不与家系的耳聋表型共分离,为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93424)。结论该中国DFNA4家系的耳聋表型不是由其定位区域内的KCNN4、KPTN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所导致,但这两个基因仍是极好的耳聋候选基因,其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dfna4型
下载PDF
定位于5q31-5q32的DFNA52的20个候选基因的突变筛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卜枫啸 彭聿 +10 位作者 王树辉 潘琼 胡正茂 龚惠勇 张静 邬玲仟 梁德生 潘乾 冯永 夏昆 夏家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了克隆定位于5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D5S2056和D5S638之间约8.8 cM的区间内的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52(OMIM:607683)的致病基因,文章根据基因在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筛选出20个候选基因,设计合成了扩增20个基因外显子及外... 为了克隆定位于5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D5S2056和D5S638之间约8.8 cM的区间内的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52(OMIM:607683)的致病基因,文章根据基因在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筛选出20个候选基因,设计合成了扩增20个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的引物,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区共发现了45个单核苷酸多态,其中42个变异在多态数据库已报道,其余3个为新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序列变异与疾病表型无共分离现象,排除了这些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症遗传性耳聋 听力下降 dfna52 候选基因
下载PDF
EYA4突变致DFNA10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楷文 关静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EYA4(Eye absent 4)(OMIM:603550)基因是Eya家族蛋白中的一员,编码转录激活因子相关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组织特异性分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EYA4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eyaHR和非保守的eyaVR两个功能域,eyaHR参与SIX/DACH蛋白之间的相互... EYA4(Eye absent 4)(OMIM:603550)基因是Eya家族蛋白中的一员,编码转录激活因子相关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组织特异性分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EYA4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eyaHR和非保守的eyaVR两个功能域,eyaHR参与SIX/DACH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eyaVR参与转录激活及机体固有免疫功能。EYA4致病突变会导致DFNA10型遗传性耳聋,临床表现为双侧对称的、迟发性、进展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初期常累及中频听力,呈谷型或平坦型听力曲线。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报道与DFNA10型耳聋相关EYA4的18种致病突变,多数突变引起EYA4翻译提前终止形成截短蛋白,单倍体剂量不足导致的失能效应是EYA4致聋的原因,EYA4的下调会引起内耳细胞的Na+/K+-ATP酶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听觉障碍。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鉴定更多的致病突变位点及深入的功能实验有助于进一步探索EYA4精确的致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A4 dfna10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DFNA5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李茵佳 杨雪佳 +1 位作者 李玉杰 周素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4期1934-1943,共10页
目的:对DFNA5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及预测。方法:通过HPA、TCGA、Oncomine、CCLE和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DFNA5基因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DFNA5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目的:对DFNA5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及预测。方法:通过HPA、TCGA、Oncomine、CCLE和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DFNA5基因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DFNA5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DFNA5在正常人体中的分布没有显著组织特异性,在肝脏中的表达量略高于中位值;DFNA5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蛋白表达量在甲状腺肿瘤中为最高,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则位于17种常见肿瘤组织中的第6位;核酸表达水平则是在神经胶质瘤中最高,在肝癌中的RNA表达水平与大多数肿瘤类型无显著区别。生存分析中,DFNA5基因与患者的生存时间表现为负相关(P = 0.002),且与患者的性别分布有关,DFNA5的表达水平对于女性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P = 0.00013),但对于男性患者的影响不显著(P = 0.051)。结论:DFNA5在正常机体中的表达分布没有明显组织特异性;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状况不一,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于癌旁组织;蛋白分布定位于细胞质基质,其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生物信息学 dfna5 预后
下载PDF
DFNA2遗传异质性的听力学证据
8
作者 贺楚峰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第6期377-377,共1页
遗传性耳聋具有遗传异质性,即某种临床表型的遗传性耳聋可由几种不同的致病基因所致,其在听力学和耳科学方面的临床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关键词 dfna2 遗传异质性 听力学证据 遗传性耳聋 致病基因
下载PDF
DFNA20/26型耳聋致聋基因ACTG1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9
作者 谢丹丹 陈磊 孙志强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58-264,共7页
目的分析两个渐进性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探讨DFNA20/26型耳聋致聋基因突变和听力学表征。方法收集详细家族史信息,完善听力学等临床检查;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致聋突变;检索DFNA20/26型耳聋既往文献,总结ACTG... 目的分析两个渐进性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探讨DFNA20/26型耳聋致聋基因突变和听力学表征。方法收集详细家族史信息,完善听力学等临床检查;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致聋突变;检索DFNA20/26型耳聋既往文献,总结ACTG1基因突变和相应听力表型。结果2个家系共4例耳聋患者均表现语后渐进性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基因检测发现家系1耳聋患者携带ACTG1基因c.721G>A杂合变异,家系2先证者携带c.773C>G变异;DFNA20/26型耳聋表现为语后渐进性听力损失,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个10年期,听力损失以初始累及高频为主的下降型曲线常见,并随年龄增加最终进展为全频的重度-极重度聋(约1 dB/年)。结论ACTG1:c.721G>A杂合变异为家系1耳聋患者致聋病因,家系2 ACTG1:c.773C>G为本文首次报道。DFNA20/26型耳聋突变谱和听力学表型的阐述可为后续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dfna20/26 ACTG1
原文传递
PLS1基因突变致非综合征型耳聋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熊奕康 王海伟 +1 位作者 黄海龙 徐两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1,共5页
PLS1基因(OMMI:602734)编码PLS1蛋白。PLS1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捆绑蛋白,在横结肠、小肠末端和内耳细胞中均有表达,参与微绒毛的组成,有助于维持静纤毛的稳定性。研究发现,PLS1基因突变将导致其表达的PLS1蛋白被破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 PLS1基因(OMMI:602734)编码PLS1蛋白。PLS1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捆绑蛋白,在横结肠、小肠末端和内耳细胞中均有表达,参与微绒毛的组成,有助于维持静纤毛的稳定性。研究发现,PLS1基因突变将导致其表达的PLS1蛋白被破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轻度至重度进行性高频感音性耳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报道了数例PLS1基因碱基替换突变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病例。我们对PLS1基因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1 dfna76 非综合征型耳聋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WFS1基因相关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牛志杰 唐芬 +2 位作者 韦京妤 何光耀 唐安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6,共4页
WFS1基因位于染色体4p16.1,编码一种内质网跨膜Wolfram蛋白,参与调节内质网钙离子的动态平衡,在蛋白质转运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WFS1基因突变与多种遗传性疾病相关联,存在听力损失症状的类型主要为隐性遗传Wolfram综合征1型、显... WFS1基因位于染色体4p16.1,编码一种内质网跨膜Wolfram蛋白,参与调节内质网钙离子的动态平衡,在蛋白质转运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WFS1基因突变与多种遗传性疾病相关联,存在听力损失症状的类型主要为隐性遗传Wolfram综合征1型、显性遗传的Wolfram相似综合征以及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聋(LFSNHL)DFNA6/14/38。Wolfram综合征1型临床表型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包括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以及耳聋。Wolfram相似综合征报道很少,与Wolfram综合征1型主要的区别点在于其显性遗传模式。WFS1基因是引起非综合征LFSNHL最常见的致病基因。我们综述WFS1基因关联的遗传性耳聋相关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FS1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dfna6/14/38 Wolfram综合征1型
下载PDF
一个迟发性耳聋家系的DFNA5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诺扬 陈灿明 +3 位作者 童鸣 李茜 刘琍 胡苏玮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确定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19396个基... 目的确定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19396个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寻找可能的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候选变异并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先证者DFNA5基因第8内含子存在1个单碱基缺失杂合变异(c.1183+1delG p.?),该变异为父源性。结论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了1个迟发性NSHL家系的致病变异,为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na5基因 非综合征性耳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原文传递
IVS8 + 1 DelG, a Novel Splice Site Mutation Causing DFNA5 Deafness in a Chinese Family 被引量:6
13
作者 Mei-Na Li-Yang Xiao-Fei Shen +4 位作者 Qin-Jun Wei Jun Yao Ya-Jie Lu Xin Cao Guang-Qian X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8期2510-2515,共6页
Background: Nonsyndrornic hearing loss (NSHL)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in which more than 90 causative genes have currently been identified. DFNA5 is one of the deathess genes that known to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Background: Nonsyndrornic hearing loss (NSHL)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in which more than 90 causative genes have currently been identified. DFNA5 is one of the deathess genes that known to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NSHL. Until date, only five DFN.45 mut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eight families worldwide.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pathogenic mutation causing DFNA5 deafness in a five-generation Chinese family. Methods: Alter detailed clinical evaluations of this family, the genomic DNA of three affected individuals was selected for targeted exome sequencing of 101 known deafness genes, as well as mitochondrial DNA and microRNA regions. Co-segreg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hearing loss and the candidate variant was confirmed in available family members by direc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Sanger sequencing. Real-time PCR (RT-PCR) was pert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the pathogenic mutation on messenger RNA splicing. Results: Clinical evaluations revealed a similar deafness phenotype in this family to that of previously reported DFNA5 families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late-onset bearing loss. Molecular analysis identified a novel splice site mutation in DFNA5 intron 8 (IVSS+ 1 delG). The mutation segregated with the hearing loss of the family and was absent in 120 unrelated control DNA samples of Chinese origin. RT-PCR showed skipping of exon 8 in the mutant transcript. Conclusions: We identified a novel DFNA5 mutation IVS8+1 delG in a Chinese family which led to skipping ofexon 8. This is the sixth DFNA5 mutation relates to hearing loss and the second one in DFNA5 intron 8. Our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support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FNA5-associated hearing loss represents a mechanism of gain-of-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na5 Hearing Loss: Mutation: Targeted Genomic Capture
原文传递
一个POU4F3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聋1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14
作者 丁仲军 毛宝宏 +6 位作者 张钏 倪亚莉 王肃旸 许文婧 王译萱 苟芳丽 刘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进行性听力减退的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以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分析,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并在家系成员中进行检测。结果该家系共4...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进行性听力减退的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以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分析,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并在家系成员中进行检测。结果该家系共4代,现有患者6人,均表现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先证者男,36岁,6岁时发病,检测到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聋15型(DFNA15)相关基因POU4F3 c.337C>T(p.Q113*)杂合变异,该家系中其它5例患者(Ⅱ-2、Ⅲ-2、Ⅲ-4、Ⅲ-5和Ⅲ-7)均检测到该杂合变异,而4例听力正常成员(Ⅲ-1、Ⅲ-3、Ⅲ-6、Ⅳ-2)未检测到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对该变异进行致病性评级,变异证据为PVS1+PM2+PP1,属致病变异。结论该家系为一种罕见的由POU4F3基因杂合变异引起的DFNA15型耳聋家系,且可能存在遗传早现现象,POU4F3基因c.337C>T(p.Q113*)变异是该家系耳聋的遗传学病因,可对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4F3 dfna15 基因变异
下载PDF
LMX1A突变致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厚媛 石元贞 段世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4-919,共6页
LMX1A是LIM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LIM-homeobox)之一,编码LIM同源盒转录因子,是决定许多细胞分化及器官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内耳的结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基因包含两个LIM结构域和一个同源结构域,LIM结构域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的... LMX1A是LIM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LIM-homeobox)之一,编码LIM同源盒转录因子,是决定许多细胞分化及器官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内耳的结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基因包含两个LIM结构域和一个同源结构域,LIM结构域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同源结构域与DNA结合有关。该基因具有基因多效性,不同突变可分别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性耳聋,临床表现多变,包括重度-极重度听觉丧失、渐进性听力损失等不同的听力表型,部分患者可伴有前庭功能障碍。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报道的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LMX1A的变异型共有10种。其中,单倍体剂量不足导致的部分功能丧失是LMX1A变异致聋的主要原因,LMX1A的表达下调会影响内耳发育及毛细胞形态的长期维持,从而导致听觉障碍。对该基因的功能学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听觉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相关遗传性耳聋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X1A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 dfna7 基因突变 表型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悍军 陶然 +9 位作者 程静 杨淑芝 曹菊阳 于黎明 洪梦迪 冯国鄞 戴朴 袁慧军 韩东一 贺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9-1494,共6页
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定位了5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autosomaldominantnon-syndromicsensorineuralhearingloss,DFNA)基因位点,20个DFNA相关基因被克隆。文章收集了一个DFNA巨大家系,家系中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 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定位了5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autosomaldominantnon-syndromicsensorineuralhearingloss,DFNA)基因位点,20个DFNA相关基因被克隆。文章收集了一个DFNA巨大家系,家系中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共170人,对73名家族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调查、全身检查和耳科学检查,提示39人有不同程度的迟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未见前庭及其他系统的异常。应用ABI公司382个常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将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于14q12-13处D14S1021-D14S70之间约7.6cM(3.18Mb)的区域,最大LOD值为6.69(D14S1040),与已知DFNA9位点有4.7cM(2.57Mb)的重叠区,DFNA9致病基因COCH位于重叠区域内。下一步拟进行COCH基因的突变筛查,以揭示该家系耳聋的分子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dfna9 连锁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GSDMDC家族的基因功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乔 张令强 贺福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600,共5页
GSDMDC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全新的含有Gasdermin结构域的蛋白超家族,包括DFNA5、DFNA5L、GSDM、GSDML和MLZE五个成员。研究表明GSDMDC家族可能与组织器官发育以及肿瘤,耳聋和脱发等遗传疾病相关,因而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中,对该家族... GSDMDC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全新的含有Gasdermin结构域的蛋白超家族,包括DFNA5、DFNA5L、GSDM、GSDML和MLZE五个成员。研究表明GSDMDC家族可能与组织器官发育以及肿瘤,耳聋和脱发等遗传疾病相关,因而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中,对该家族的DFNA5基因研究报道相对较多,它是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性耳聋致病基因之一,并可能与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相关。但对DFNA5基因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对Gasdermin结构域的空间结构、特点、相互作用蛋白和生理功能也知之甚少。将来的研究将揭示此家族各成员的确切生理功能及其与疾病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DMDC家族 dfna5 肿瘤 耳聋 脱发
下载PDF
NLRP3基因变异致听力损失的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侃 王浩然 +7 位作者 吴玉森 兰兰 熊芬 谢林怡 王洪阳 关静 王大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明确特殊临床表现的双侧听力损失患者的致病原因,并寻求治疗方法。方法回顾病例临床资料和听力学检查结果,计算听力阈值变化速率,绘制遗传学图谱,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进行家系内Sanger验证,依据ACMG指南确定... 目的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明确特殊临床表现的双侧听力损失患者的致病原因,并寻求治疗方法。方法回顾病例临床资料和听力学检查结果,计算听力阈值变化速率,绘制遗传学图谱,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进行家系内Sanger验证,依据ACMG指南确定变异致病性。结果3例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病例1表现为慢性婴儿神经系统皮肤和关节综合征,伴混合性耳聋。病例2和病例3表现为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2的听力阈值变化速率为左耳2.25dB/year,右耳4.25dB/year,病例3为左耳5.75dB/year,右耳3dB/year。病例1~3分别携带NL RP3变异:p.D303N、p.R918Q和p.M521T,其中p.D303N、p.R918Q为已知致病变异,是这两个家庭中的新发变异;p.M521T新发现的为疑似致病变异,在家系中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在家系其他成员中共分离。结论NLRP3基因变异可引起不同类型的双侧迟发型听力损失,部分病例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等特殊的临床表现,听力下降速度快,不同致病变异表型异质性大,新发变异多见,增加了遗传学诊断的难度,抗IL-1治疗是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CINCA dfna34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遗传性听力损失
下载PDF
PTPRQ基因的内耳功能及突变致聋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雅琪 梅雪霜 +2 位作者 杨炜强 邹松峰 胡洪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2-327,共6页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Q(Receptor typ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Q,PTPRQ)作为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能催化不同的底物,参与多种细胞内的功能。PTPRQ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和显性非综合征性耳聋DFNB84A型和DFNA73型耳聋的发...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Q(Receptor typ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Q,PTPRQ)作为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能催化不同的底物,参与多种细胞内的功能。PTPRQ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和显性非综合征性耳聋DFNB84A型和DFNA73型耳聋的发生,两型耳聋的临床表型差异提示了其致病机制的不同。在内耳,PTPRQ主要位于前庭及耳蜗毛细胞纤毛基底部,参与耳蜗毛细胞纤毛束的成熟,对维持纤毛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报道的与PTPRQ突变相关的耳聋家系有14个,多数隐性突变是因截短或缺失而影响了PTPRQ的酶结构域的功能,但是PTPRQ的显性突变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有关该基因显、隐性突变致病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可为相关病例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纤毛束 PTPRQ DFNB84A dfna73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致聋基因KCNQ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小旦 曲春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84-288,共5页
KCNQ4基因是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2的致病基因,自从1999年其第一个突变被发现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23种突变被发现。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新突变不断被挖掘出来。本文对所有已经发现的KCNQ4基因... KCNQ4基因是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2的致病基因,自从1999年其第一个突变被发现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23种突变被发现。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新突变不断被挖掘出来。本文对所有已经发现的KCNQ4基因突变及其相关致聋机制进行了逐一介绍,以使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dfna2 KCNQ4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