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iantai Zhiyi's Theory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Dharma
1
作者 Haiyan Shen Brikha H. S. Nasoraia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2期237-256,共20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Master Zhiyi (538-597) of Chinese Tiantai Buddhism's theory of the Subtlety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Dharma. By means of interpreting the title "the Subtle Dharma of the Lotus Su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Master Zhiyi (538-597) of Chinese Tiantai Buddhism's theory of the Subtlety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Dharma. By means of interpreting the title "the Subtle Dharma of the Lotus Sutra," he is able to adhere to the One Buddha-vehicle as the unifying force to incorporate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to classify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Zhiy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itle of the Lotus Sutra begins with the word "Dharm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uddha teaches dharma, for dharma is the doctrine of truth or reality. He divides dharma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Dharma of Sentient Beings, (2) Dharma of Bud- dha, and (3) Dharma of Mind. These three categories of dharma are regarded as constituting the doctrin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Through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dharma the Buddha expounds in his teaching is confirmed to be subtle and inconceivable. The meaning of the subtlety is defined by Zhiyi as being vast in substance, superior in placeness, and eternal in function, These three aspects of the subtlety are spoken of in terms of the Ten Dharma-realms be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Ultimate Truth. As this Ultimate Truth is constituted by the Relativity of the nine realms and the Ultimate of the Buddha-realm, the Buddha's teaching that functions to lead beings to enter the realm of Buddha is made evident. Owing to the fact that both of the nine realms and the Buddha-realm belong to the Dharma-realm, and the dharmadhatu is the Ultimate Truth, Zhiyi maintains that the nine realms as the Relative contains the Ultimate, and the Buddha-realm as the Ultimate contains the Relative. The integrated reality of the Relative and the Ultimate of the Ten Dharma-realms renders the dharma of the Ultimate Truth inconceivable and subtle. Coinciding with the subtlety that is defined by these three aspects in terms of vast substance, superior placeness, and eternal function, these three categories of dharma are linked with those three aspects of the subtlety. The Dharma of Sentient Beings that concerns the Ten Dharma-realm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Ten Suchnesses) indicates the vastness of substance the Buddha's teaching is based upon, in terms of the Ultimate Truth. The Dharma of Buddha that concerns the Buddha's knowledge of the Relative and the Ultimate indicates the superiority of placeness the Buddha' s teaching can lead to in terms of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The Dharma of Mind that concerns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Ultimate Truth indicates the length of function the Buddha's teaching can benefit, in term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Hence, by Zhiyi's definition, the subtlety refers to the dharma, and the dharma is subtle, whereby the Ultimate Truth is presented as an integrated reality of On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tai Buddhism Master Zhiyi Subtlety of dharma Ten dharmarealm Ultimate and Relative Truth dharma of Buddha dharma of Sentient Beings dharma of Mind
原文传递
《六祖坛经》成“经”与禅宗经典观念的创新
2
作者 圣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1,177,178,共11页
《坛经》的形成是不断增补的过程,其编辑体例存在模仿翻译佛经的现象。但是,称为“坛经”之初,慧能的本意或许是借鉴唐代佛教、道教的仪轨文本称呼。授无相戒与说法是两种不同的宗教行事,前者具有内部传承的特征,后者则是公开的。因此,... 《坛经》的形成是不断增补的过程,其编辑体例存在模仿翻译佛经的现象。但是,称为“坛经”之初,慧能的本意或许是借鉴唐代佛教、道教的仪轨文本称呼。授无相戒与说法是两种不同的宗教行事,前者具有内部传承的特征,后者则是公开的。因此,《坛经》才会有《施法坛经》和《六祖法宝记》两种不同的称呼。《坛经》成“经”后,慧能、神会等用《坛经》统摄教法传播、正法亲证、师资相传。神会门人采取“秘本”式登记管理维持《坛经》的内部传承,遭到佛教界批判。可以说,《坛经》成为“经”是佛教中国化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国佛教之南方转向和唐宋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惠能 正法 师资相传
下载PDF
“正法”与“异言”之博弈: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正名”问题讨论
3
作者 方仪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216,共10页
“正名”不仅是中国思想史内部的重要问题,也是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重大问题。佛经翻译中的“正名”,以出世救赎为主旨,主要包括经目名称的翻译以及经文名义的统一两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佛典之正法、佛弟子声闻所听闻之法、译人所悟之法、... “正名”不仅是中国思想史内部的重要问题,也是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重大问题。佛经翻译中的“正名”,以出世救赎为主旨,主要包括经目名称的翻译以及经文名义的统一两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佛典之正法、佛弟子声闻所听闻之法、译人所悟之法、译主个人语言习惯以及译场众僧文义之勘定等诸多问题,大致可从经名译名、翻译名义及其所涉佛法智慧和名相等不同层面进行论述。经名译名的确立,旨在明确新出经文在内容上的完备性,以儒家思想中的“名实相当”为原则去强调“正法”是有本可依的佛祖圣言。翻译名义的斟酌包括创造新的指称或故意隐去译经僧不想彰显的内容,旨在消除“异言”,在汉地重新建构佛典原文的“正法”。佛经翻译中的“正名”问题,表面上是因梵、胡、汉不同语言差异引起的翻译策略论争,实则是译经僧在译经过程中寻求和建构“正法”的历史。在佛经汉译过程中,“正法”和“异言”之间存在博弈,这一方面昭示了佛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信仰和知识体系在汉地发生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揭示了儒、释、道等不同思想在汉地经由语言转换实现的会通和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译名 佛经汉译 正法
下载PDF
从诃梨勒到诃子:中印文化交流视域下的本草“中国化”
4
作者 陈宪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共13页
诃梨勒作为一味产自印度、伊朗等地的果药,经由丝绸之路上的胡商、胡僧从海陆两种途径进入中国。经过中医吸收与创新,来自域外的诃梨勒不仅化身为中医治病救人的常用方剂药诃子,而且还融进先民的宗教、饮食、染色等日常生活,丰富了中原... 诃梨勒作为一味产自印度、伊朗等地的果药,经由丝绸之路上的胡商、胡僧从海陆两种途径进入中国。经过中医吸收与创新,来自域外的诃梨勒不仅化身为中医治病救人的常用方剂药诃子,而且还融进先民的宗教、饮食、染色等日常生活,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就物质文化内涵而言,因为诃梨勒融入了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元素,所以其早已超越药材本身的价值,成为丝绸之路以及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物质文化符号,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事物强大的吸纳与创新能力,是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梨勒 中医医药 丝绸之路 敦煌写卷 佛教医学 弘法僧医
下载PDF
佛、佛法并非佛教专有名词
5
作者 苏崇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48-151,共4页
佛、佛法的概念出现于古印度。佛的最初含义指的是觉悟了的人,佛法的含义指的是觉悟了的人所用的使自己以及他人觉悟的方法。这两个概念最初产生于婆罗门教,到了后来被新兴的沙门思潮所广泛采用。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自己的著述中也表... 佛、佛法的概念出现于古印度。佛的最初含义指的是觉悟了的人,佛法的含义指的是觉悟了的人所用的使自己以及他人觉悟的方法。这两个概念最初产生于婆罗门教,到了后来被新兴的沙门思潮所广泛采用。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自己的著述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只要不违背释迦牟尼的教义,能让人脱离轮回的思想或宗教都可以称之为佛法。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均深入探求彼岸世界,形成了自己信仰中的佛、佛法的概念。因此,佛、佛法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佛、佛法的外延和内涵远远大于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法 佛教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海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6
作者 赫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民族地区法文化活态和社会治理机制的探讨将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重要的法律资源和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6个民族自治县...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民族地区法文化活态和社会治理机制的探讨将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重要的法律资源和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6个民族自治县,这6个县拥有大量少数民族聚居区;此外五指山市、东方市、三亚市均有比较集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黎族、苗族、回族为代表的族群在民族地区大量存在,这些民族地区还存在着隐形的家族组织和一系列的法文化活态,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民族地区法文化活态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善治”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民族地区治理模式、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发挥族群自治功能等路径可以为海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海南民族地区 社会治理 法文化活态
下载PDF
DHARMA GOES WEST
7
作者 刘珏 《The World of Chinese》 2015年第1期90-91,共2页
An interview with Master Tongzhi,abbot of Dongchan Temple in New York对话纽约东禅寺住持通智法师HOW DID YOU FIND YOURSELF IN THE US?I studied Mahayana Buddhism at 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and when I graduated in 1... An interview with Master Tongzhi,abbot of Dongchan Temple in New York对话纽约东禅寺住持通智法师HOW DID YOU FIND YOURSELF IN THE US?I studied Mahayana Buddhism at 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and when I graduated in 1994 I had the chance to be officially sent abroad by the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rma GOES WEST DOWN World
原文传递
瞿昙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初探
8
作者 伯果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86-97,共12页
瞿昙寺壁画分为两大系统,即藏传佛教密宗图像和汉传佛教传记、经变图像,技法上也体现出汉藏两种风格。其中该寺瞿昙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为明代汉式风格,是研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流变和明代河湟地区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珍... 瞿昙寺壁画分为两大系统,即藏传佛教密宗图像和汉传佛教传记、经变图像,技法上也体现出汉藏两种风格。其中该寺瞿昙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为明代汉式风格,是研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流变和明代河湟地区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珍贵资料。文章通过文献对照和实物分析对瞿昙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做了初步探讨。首先对壁画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其次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瞿昙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出自北宋惟白撰写的《文殊指南图赞》,跟山西崇善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一脉相承。由于画面人物不多,瞿昙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更多地将精力放在画面场景的设计上,讲究画面的构图均衡和空间处理,整个画面充满田园情调,带有浓郁的“人文画”气息。根据瞿昙殿及其他主要建筑的具体建成时间,初步判断瞿昙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年代应在1391年至1430年之间。至于画师身份,从壁画图像范式、人物造型、场景风物和笔墨技法看,应该是汉族画师,可能来自河湟地区周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昙寺 善财童子 五十三参 入法界品
下载PDF
基于Massflow的达摩沟泥石流模拟与危险性分析
9
作者 杨鑫 孟华君 +2 位作者 路璐 王宇 吴季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6-152,共7页
达摩沟小流域历史上曾发生泥石流灾害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该小流域主沟堆积大量煤矸石,主沟两侧坡面堆积有较多崩、坡积物。为分析泥石流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在无人机摄影测量和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 达摩沟小流域历史上曾发生泥石流灾害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该小流域主沟堆积大量煤矸石,主沟两侧坡面堆积有较多崩、坡积物。为分析泥石流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在无人机摄影测量和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达摩沟小流域泥石流发育条件,基于改进MacCormack-TVD有限差分法,采用Massflow软件对10,20,50,100 a一遇4种降雨概率条件下达摩沟暴发泥石流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达摩沟小流域在不同降雨概率下的泥石流危险性。结果表明:①在此4种降雨概率下,大部分区域的泥石流流速维持在0~3 m/s,泥深保持在0~4 m的水平,而峰值流量最大可达19 m/s,泥深最大可达3.85 m;②在100 a一遇的降雨强度下,达摩沟高危险性地区占16.54%,中风险地区占49.27%,低风险地区占34.19%;③模拟结果较好地符合泥石流的时空发育特征,展现了降雨强度对泥石流运动的影响规律,可为泥石流的预警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 Massflow 数值模拟 达摩沟
下载PDF
论大慧宗杲的诗禅观
10
作者 倪缘 张勇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77-83,118,共8页
大慧宗杲虽以禅法名世,但其诗禅观依然不可忽视。他认为在诗禅关系中,悟应当是中心,诗以明禅,悟以助诗。因此,诗禅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宗杲看来,诗歌就是禅悟的活动,也是时时提撕的对象。宗杲的创作中既不乏禅林常见的诗颂,又有... 大慧宗杲虽以禅法名世,但其诗禅观依然不可忽视。他认为在诗禅关系中,悟应当是中心,诗以明禅,悟以助诗。因此,诗禅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宗杲看来,诗歌就是禅悟的活动,也是时时提撕的对象。宗杲的创作中既不乏禅林常见的诗颂,又有融世情与禅思,乃至单纯表达世情的作品。这正是其诗禅观的实践。而宗杲所强调的悟,又适时地为僵硬的诗坛注入了新的因素。南宋诗学中学诗以悟与悟以成诗强调了自性发扬、活法与自然等方面。而这两个重要的诗学范畴的形成离不开宗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 诗禅观 以悟为则 活法 悟入
下载PDF
坚贞的人有福了:论《莎维德丽》中宗教的“生活化”
11
作者 欧阳灿灿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莎维德丽》中莎维德丽凭借言行谨守达摩规范,将家人解救出困境,获得了幸福,这个故事形象地体现了印度教以宗教精神指导生活实践、将宗教与生活相融合的特色,主人公莎维德丽也可视为宗教指导、影响生活的达摩精神的象征。《莎维德丽》... 《莎维德丽》中莎维德丽凭借言行谨守达摩规范,将家人解救出困境,获得了幸福,这个故事形象地体现了印度教以宗教精神指导生活实践、将宗教与生活相融合的特色,主人公莎维德丽也可视为宗教指导、影响生活的达摩精神的象征。《莎维德丽》展示的宗教生活化的心理基础是以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苦难,其理论路径是在言行实践中,将宗教的神人垂直关系转化为生活中以超脱而又坚毅的精神履行面向他人的社会职责;《莎维德丽》宗教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以宗教精神服务于主宰人的神学—宇宙体系,从根本上看它又是反世俗的。总之,《莎维德丽》显示了宗教指导生活的可行性、路径及宗教能够带来世俗福祉的巨大力量,是展现印度教生活化特色的重要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维德丽》 宗教“生活化” 达摩 “反世俗”
下载PDF
契嵩“心”本体的建立与诠释
12
作者 刘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契嵩的“心”本体是在宋代儒释会通的语境下建立和展开的。首先,契嵩将“心”这一概念抽象化、超越化、普遍化,说明其横竖周遍、绝言离相、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外部情状和灵觉、寂净、圆融的内在特征,构建起“心”的形而上基础;其次,... 契嵩的“心”本体是在宋代儒释会通的语境下建立和展开的。首先,契嵩将“心”这一概念抽象化、超越化、普遍化,说明其横竖周遍、绝言离相、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外部情状和灵觉、寂净、圆融的内在特征,构建起“心”的形而上基础;其次,契嵩以儒家“性情”概念作为前理解,对性与情所做的规定,解释说明了心的基本特性,“性”指向了心的真如不变,而“情”的存在则解释了心的圆融义;最后以华严法界观为认识方法,解释了清净无漏的“心”本体与世间生灭法的关系,并为儒释对话提供了思想支点,解决了心的归依问题,完成理论的逻辑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心”本体 华严 性情 法界
下载PDF
晋唐时期中土僧人西行求律及贡献
13
作者 梁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0-47,共8页
佛法东传,经论先行传译,汉晋以来翻译出了大量佛经。但因对佛典翻译不善,佛典不齐备等因素,为广寻完备的佛教原典,汉地僧人踏上了西行求法道路。戒律是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但在中土戒律的传译相对滞后,律藏残阙,律典传译不足,维持... 佛法东传,经论先行传译,汉晋以来翻译出了大量佛经。但因对佛典翻译不善,佛典不齐备等因素,为广寻完备的佛教原典,汉地僧人踏上了西行求法道路。戒律是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但在中土戒律的传译相对滞后,律藏残阙,律典传译不足,维持僧团的制度不完备,对律藏的迫切需求下,从东晋法显西行专门求取律典开始,晋唐时期不少中土僧人西行求法,带回并翻译律典。从法显携归并翻译出《摩诃僧祇律》及其他戒本开始,到唐代求法僧义净远赴印度求取律典,翻译并完善中土的诸部律典,建立起了完整的有部律典,使得中土佛教得以建立并保存系统的说一切有部律典。中土僧人的西行求律,为唐代律宗的兴起,对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唐 佛教 僧人 西行求法 戒律
下载PDF
巴式漆器制作技艺传承考略
14
作者 田赤 朱黎 《中国生漆》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巴国是先秦时西南的一个方国,境内盛产生漆,生漆生产和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宝笋坝、宝轮院船棺葬和涪陵小田溪战国土坑墓都出土过巴国漆器。巴国灭亡后,巴式漆器制作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余绪不绝。明清以来,恩施一带的漆人对生漆品质... 巴国是先秦时西南的一个方国,境内盛产生漆,生漆生产和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宝笋坝、宝轮院船棺葬和涪陵小田溪战国土坑墓都出土过巴国漆器。巴国灭亡后,巴式漆器制作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余绪不绝。明清以来,恩施一带的漆人对生漆品质即有着较高的鉴别技能,髹漆技术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式漆器 髹饰技艺 达摩会
下载PDF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
15
作者 羊娜 《工业信息安全》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分为超个人法益说和个人法益说,超个人法益说混淆了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并且面临着刑法保护正当性的质疑;个人法益说片面、不具体,在论证中陷入将前置法保护法益直接作为刑法保护法益的误区。法益的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分为超个人法益说和个人法益说,超个人法益说混淆了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并且面临着刑法保护正当性的质疑;个人法益说片面、不具体,在论证中陷入将前置法保护法益直接作为刑法保护法益的误区。法益的分歧根源于学者解读刑法时所坚持的价值立场不同。法秩序统一的内核是目的论的统一,刑法作为保障法,应当确保刑法与前置法在价值立场的统一。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以保护信息自决权为核心,在法秩序目的论统一的立场下,刑法应当保护信息自决权。信息自决权说不仅能为刑法条文所容纳,而且符合个人信息独立保护的发展趋势,能够实现刑法保护的周延因而具备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信息自决权 超个人法益说 个人法益说
下载PDF
拉喇嘛益西沃开启上路弘法的政治理念研究
16
作者 仁青东智 更尕昂秀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2期31-40,共10页
拉喇嘛益西沃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推动佛教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为弘扬佛法而进行的诸举措为研究吐蕃王朝分裂时期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现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只是将其以宗教人士、以弘法者和学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外,很少结合后... 拉喇嘛益西沃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推动佛教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为弘扬佛法而进行的诸举措为研究吐蕃王朝分裂时期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现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只是将其以宗教人士、以弘法者和学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外,很少结合后弘期的社会思潮反思其政治理念。文章主要以吐蕃王朝解体后,形成地方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第三代古格王拉喇嘛益西沃汲取吐蕃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从而进行一系列弘扬佛教和社会整治举措,使古格王朝政教两方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与发展等情况,并据此提出拉喇嘛益西沃大力推动上路弘法,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喇嘛益西沃 上路弘法 政治文化 政教合一
下载PDF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二十八部众”护法神众考释
17
作者 黄国清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166-192,304-305,共29页
《大悲心陀罗尼经》是源自印度的汉译经典,须结合印度文化与佛教文化来索解其教义。《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是在此经汉译文句基础上,对护法神众给出坛城的制作规范,将五十余位护法神众化约为“二十八部众”。本文运用佛教藏经与印度... 《大悲心陀罗尼经》是源自印度的汉译经典,须结合印度文化与佛教文化来索解其教义。《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是在此经汉译文句基础上,对护法神众给出坛城的制作规范,将五十余位护法神众化约为“二十八部众”。本文运用佛教藏经与印度神话资料对《大悲心陀罗尼经》偈颂所列护法神众进行逐一考释,辨析他们的身份及探索其宗教形象与护法职能。析分出来的五十三位护法神众,除了常见的梵天、帝释、四大天王与天龙八部,印度宗教的许多神祇与鬼类也被纳入体系,在佛教经典中给出佛教立场的描写。还原《大悲心陀罗尼经》偈颂所含摄的护法神众,并无损于“二十八部众”的既成佛教文化观念,而是提供另一种依据经典及宽广视域的解读方式,拓展对千手观音菩萨经典与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大悲心陀罗尼经 二十八部众 印度神话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旅游展演·行为实践·社会交流——以丽江玉水寨“东巴法会”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光映炯 黄静华 光映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8-165,共8页
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 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在增进社会交流中获得所需资本和利益转换并稳固特定的社会秩序。而"旅游展演"则在旅游场景中建构起一套"音声—行为—交流"舞台化呈现的活态机制,不仅透视出旅游社会生活的结构,也凸显出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法会 仪式 旅游展演 行为实践 社会交流
下载PDF
新疆和田达玛沟遗址出土壁画修复试验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樊再轩 薛止昆 +2 位作者 唐伟 艾力.阿不都拉 殷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126,共5页
达玛沟遗址的壁画由于长期处于高湿和可溶盐含量较高的埋藏环境,加上出土后存放条件所限,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已产生了多种病害。为了长期保存这批珍贵遗产,选择有典型病害的三块壁画进行修复试验并重新制作轻质可移动的支撑体,为后续... 达玛沟遗址的壁画由于长期处于高湿和可溶盐含量较高的埋藏环境,加上出土后存放条件所限,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已产生了多种病害。为了长期保存这批珍贵遗产,选择有典型病害的三块壁画进行修复试验并重新制作轻质可移动的支撑体,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经修复后的壁画安全稳定,便于陈列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玛沟 出土壁画 修复试验
下载PDF
教师幸福:一种基于师德的心性能力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又红 黎钰林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66-69,120,共5页
教师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是以德性能力为灵魂的主体心性能力。师德不只是外在规范,更是教师师性与德性的契合而成的一种内在品性。作为一种品性,师德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幸福能力强的教师具有以教育为乐... 教师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是以德性能力为灵魂的主体心性能力。师德不只是外在规范,更是教师师性与德性的契合而成的一种内在品性。作为一种品性,师德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幸福能力强的教师具有以教育为乐的职业境界,具有健全的主体意识和合理的内在尺度,具有创造的激情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幸福 师德 师性 德性 心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