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主义与认同政治——来自闽南一个宗族社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4期76-90,共15页
通过呈现与讨论民族志资料,论证了传统主义、政治合法性与认同政政治是如何胶着缠绕于闽南一个回民宗族的生活当中。既聚焦历史资源如何成为一种工具服务于认同政治,也论证民族表述是如何被追求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社区通过恢复宗族... 通过呈现与讨论民族志资料,论证了传统主义、政治合法性与认同政政治是如何胶着缠绕于闽南一个回民宗族的生活当中。既聚焦历史资源如何成为一种工具服务于认同政治,也论证民族表述是如何被追求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社区通过恢复宗族活动来强化家族主义。借用布迪厄关于"亲属制度的社会使用"概念,丁姓精英与族亲在民族认同建构的框架里振兴宗族活动,可视为传统主义和现代性之间的互惠交换。具体而言,这又是相关能动性力量积累象征资本的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埭 丁姓 传统主义 认同政治 宗族 互惠
下载PDF
论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丁俊晖成功的启示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0,1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丁俊晖成功的例子,结合当前我国“举国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全新的竞技体育模式———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给当前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带来有益的启示。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体育职业化改革... 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丁俊晖成功的例子,结合当前我国“举国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全新的竞技体育模式———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给当前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带来有益的启示。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体育职业化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社会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竞技体育模式 丁俊晖
下载PDF
从案例分析看家庭培养竞技人才方式——以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为个案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国海 袁桂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11期27-28,共2页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丁俊晖模式"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本文以丁俊晖获得成功为典型案例,从社会学角度对丁俊晖的成材之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培养 斯诺克 优秀运动员 丁俊晖
下载PDF
从《韵会定正》论《洪武正韵》的得失——兼论明太祖“中原雅音”的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治民 赵金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8-659,共12页
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洪武正韵》均是以明太祖"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的要求加以编纂的,但均未得到其认可。问题在于明太祖对"中原雅音"未作明确的说明,所以宋濂、汪广洋等对什么是"中原雅音"就很难捉摸... 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洪武正韵》均是以明太祖"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的要求加以编纂的,但均未得到其认可。问题在于明太祖对"中原雅音"未作明确的说明,所以宋濂、汪广洋等对什么是"中原雅音"就很难捉摸,而《韵会定正》是在明太祖对八十韵本《洪武正韵》"字义音切未能尽"而需"重加校正"情况下进呈的,深得其认可而加以刊行。本文以存于《永乐大典》中的部分《韵会定正》为标准,从释义和注音两方面衡量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的得失,进而略窥明太祖的"中原雅音"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正韵》 八十韵本 《韵会定正》
下载PDF
近代回族报人丁竹园的职业观及其社会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琴 王晶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9-82,共4页
丁竹园是近代回族社会早期重要报人的代表,他主张白话办报、为民办报,言论自由办报。他身体力行,撰文立说,发表演说,创办刊物,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是近代回族社会杰出的回族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对丁竹园生平活动、办报职业观、社会... 丁竹园是近代回族社会早期重要报人的代表,他主张白话办报、为民办报,言论自由办报。他身体力行,撰文立说,发表演说,创办刊物,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是近代回族社会杰出的回族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对丁竹园生平活动、办报职业观、社会实践及其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评述他的先进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报人 丁竹园
下载PDF
《坛经》心理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青琬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3,共6页
“见性”是《坛经》心理学思想的主题 ,其目标是成就佛、菩萨等伟大人格。“自性论”是见性的前提 ,它把外在崇拜转化为人的内在自觉。自性范畴尚未分化 ,但其表征有显有隐 ,其显是自我意识 ,其隐是无意识。成佛就是“意识到无意识” ,... “见性”是《坛经》心理学思想的主题 ,其目标是成就佛、菩萨等伟大人格。“自性论”是见性的前提 ,它把外在崇拜转化为人的内在自觉。自性范畴尚未分化 ,但其表征有显有隐 ,其显是自我意识 ,其隐是无意识。成佛就是“意识到无意识” ,成佛后的“境界”是人的一种澄明的心态。《坛经》“顿悟论”的认知心理思想是见性的最佳途径 ,其中关于“根性”的差异心理思想是顿悟的依据。顿悟发生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界处 ,是有限的心植根于无限之中。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是其认知心理的一个侧面 ,顿悟实际上也有阶段和方面。《坛经》“定慧一体论”的心灵训练和心理卫生思想是见性的措施保证。作为一种思想和方法 ,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又可转化为现代人健心和心理治疗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心理学 “见性” 自我意识 无意识 自性论 境界 顿悟 定慧一体论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和丁宝臣等五大报人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巨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以新闻传媒形式开启民智,唤起回族人民爱国兴教提供了组织准备。《正宗爱国报》、《回文白话报》,以及《清真学理译著》等回族报刊的出现,显示了回族人民参与社会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其自我教育,逐步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为此后回族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回族报刊,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史,以至中国报刊史上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回族报刊 丁宝臣 《正宗爱国报》
下载PDF
明清陈埭回族丁氏家族符号演变与文学独异性探析
8
作者 翟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3-29,共7页
明清泉州陈埭回族丁氏家族伴随着科场上的频频折桂,家族性质也从重商的乡绅之家渐渐发展成为重文的士绅望族,拥有了具有家族特色的庞大文学梯队。中晚明至清初,自八世丁仪到十三世丁炜、丁兄弟,丁氏家族六代十余人皆有诗文流传,丁炜、... 明清泉州陈埭回族丁氏家族伴随着科场上的频频折桂,家族性质也从重商的乡绅之家渐渐发展成为重文的士绅望族,拥有了具有家族特色的庞大文学梯队。中晚明至清初,自八世丁仪到十三世丁炜、丁兄弟,丁氏家族六代十余人皆有诗文流传,丁炜、丁兄弟二人更是文名远扬。清代中晚期,丁氏族人丁廷兰组织的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社团鹏霄榭为家族文学的延续开启了新的模式。陈埭丁氏家族文学创作不仅绵延二百多年,而且有着自己的独异性:紧随文坛风尚,崇尚冲和平淡、清新自然的诗风,文学体裁多样化,凸形与线形发展轨迹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家族文学 陈埭丁氏 回族 鹏霄榭 文学独异性
下载PDF
清代《都察院则例》版本探析
9
作者 刘正刚 徐玉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清代都察院是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都察院则例》是乾隆时纂修会典则例时有关都察院那一部分的底本,因纂修进度不同而出现二卷本和六卷本。两者初藏于清宫内阁大库,1910年京师图书馆落成,从内阁大库移至京师图书馆。但六卷本的卷二(一... 清代都察院是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都察院则例》是乾隆时纂修会典则例时有关都察院那一部分的底本,因纂修进度不同而出现二卷本和六卷本。两者初藏于清宫内阁大库,1910年京师图书馆落成,从内阁大库移至京师图书馆。但六卷本的卷二(一册)仍遗留在故宫,1949年流入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朝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都察院则例 版本
下载PDF
徜徉于历史探赜与现实观照之中——评导夫《丁鹤年诗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纪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导夫新著《丁鹤年诗歌研究》立足历史语境和现实视野,对元末明初著名的回族诗人丁鹤年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从而在历史阐释、文献考索和艺术批评之中揭示了丁鹤年其人其诗的文学史意义。该著堪称是回族文学研究的一项新收获,颇有学术价值。
关键词 回族文学 丁鹤年 历史阐释 文献考索 艺术批评
下载PDF
夹闭术与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昊 陈岷辉 +2 位作者 陈立珂 杨呈浩 蓝美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9-30,34,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及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开颅夹闭术治疗30例(夹闭组),栓塞治疗15例(栓塞组)。入院时、术后1、2、3...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及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开颅夹闭术治疗30例(夹闭组),栓塞治疗15例(栓塞组)。入院时、术后1、2、3、7 d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rScO_2。结果夹闭组术后2、3 d rScO_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栓塞组术后1、2、3、7 d rScO_2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3 d,夹闭组rScO_2明显低于栓塞组(P<0.05),但术后7 d两组rScO_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栓塞治疗比较,开颅夹闭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早期rScO_2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栓塞治疗 夹闭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山西省阳高县袁家皂丁氏回族民俗生活调查研究
12
作者 毛巧晖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39-43,共5页
回族是一个“大杂居 ,小聚居”的民族 ,他们分布很广 ,遍及中国各地。在袁家皂 ,回族人数极少 ,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中 ,但他们通过民俗传承、家族训导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近几年 ,随着当前传媒 ,特别是大同市政府对回族文化的... 回族是一个“大杂居 ,小聚居”的民族 ,他们分布很广 ,遍及中国各地。在袁家皂 ,回族人数极少 ,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中 ,但他们通过民俗传承、家族训导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近几年 ,随着当前传媒 ,特别是大同市政府对回族文化的宣传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家皂 丁氏回族 民俗生活 文化传统 民族意识
下载PDF
三世诗家世所无——丁日昌三世诗歌创作考
13
作者 冯建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5-36,89,共3页
丁日昌是我国洋务运动的主将,历来学者多从史家角度论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贡献。该文致力于介绍丁日昌、其子丁乃潜、丁惠康及其孙丁韵初三代的诗歌创作情况。
关键词 丁日昌 丁乃潜 丁惠康 丁韵初
下载PDF
戍求鼎铭文与商代会礼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雪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7,124,共9页
会礼为先秦宾礼之一,指会合军队讨伐叛逆之礼,其实质是一种军事会盟。戍求鼎铭文记载了商代的会礼,对于探讨会礼的史实,考察典籍记载会礼的真实性具有较大价值。铭文中,"会"指会礼,"会西方"指会同西方诸侯,"省... 会礼为先秦宾礼之一,指会合军队讨伐叛逆之礼,其实质是一种军事会盟。戍求鼎铭文记载了商代的会礼,对于探讨会礼的史实,考察典籍记载会礼的真实性具有较大价值。铭文中,"会"指会礼,"会西方"指会同西方诸侯,"省"指军事征伐,"戍求"指带领军队参与会同的职官。铭文内容为王命宜子与一方诸侯会同军队以行征伐,与典籍记载的会礼相合。此外铭文中的"省"为"九伐"之一,与典籍记载中会礼的目的为行"九伐之法"相合。这说明商代已经存在成型的会礼,且与典籍记载的周代会礼有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礼 军事 会盟 戍求鼎 九伐之法
下载PDF
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探
15
作者 黄圣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福建省的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领域,党建工作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三个代...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福建省的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领域,党建工作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福建省的实际出发,解决重点难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非公有制经济 党建工作 基层组织工作 “三个代表” 企业 党建氛围
下载PDF
环形耦合谐振腔光波导的耦合率对光学延时线的影响
16
作者 赵辉 丁迎春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3,共2页
本文根据Bloch理论研究了耦合谐振腔光波导(CROW)的群速度、延迟时间及存储容量随耦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耦合谐振腔光波导(CROW)的群速度、延迟时间及存储容量随着耦合率的增大而降低,而色散随耦合率的增大而增大。还运用传输矩... 本文根据Bloch理论研究了耦合谐振腔光波导(CROW)的群速度、延迟时间及存储容量随耦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耦合谐振腔光波导(CROW)的群速度、延迟时间及存储容量随着耦合率的增大而降低,而色散随耦合率的增大而增大。还运用传输矩阵的方法,研究了环形耦合谐振腔透过率随耦合率的变化规律。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耦合率对透过率无影响,考虑损耗时,透过率则随耦合串的减小而减小。对衰减系数为0.995,耦合率为0,235情况下的CROW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CROW中含64个谐振腔时,延迟时间能达到100ps,透过率可达到-27dB,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腔光波导 耦合率 延迟时间 透过率 传输矩阵
下载PDF
一起用解磷啶抢救野八角茴籽中毒病人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天凤 何青 解文豪 《光明中医》 2008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为寻求抢救"野八角茴籽"中毒危重病人的特效药物。方法调查6例"野八角茴籽"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抽搐、牙关紧闭、瞳孔缩小、口吐白沫、全身发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烦躁、乏力、昏迷等症状。全血胆碱脂... 目的为寻求抢救"野八角茴籽"中毒危重病人的特效药物。方法调查6例"野八角茴籽"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抽搐、牙关紧闭、瞳孔缩小、口吐白沫、全身发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烦躁、乏力、昏迷等症状。全血胆碱脂酶下降40%—70%,与有机磷中毒症状基本相似,临床无特效抢救药物,为了抢救病人,我们大胆提出用解磷啶救治野八角茴籽中毒病人的救治方案。结果用药8小时后病人开始清醒,用药21小时后病人可以下床走动,4天后痊愈,观察3天无异常后出院。结论用解磷啶挽救了6例野生八角茴籽中毒的危重病人,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啶 野八角茴籽中毒 抢救 症状 诊断
下载PDF
明末清初杭州回族丁澎家族的史料及其谱系重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春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19-236,共18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收集了明末清初杭州回族丁澎家族的基本史料,对人物名字、生卒年代、人物关系等予以必要的辨析和考证,得出一幅包含30多人的谱系图。
关键词 丁澎 家族 谱系 杭州 回族
下载PDF
从定位法看中国传统乘除运算的变迁
19
作者 王思琛 萨日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乘除定位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积或商每一位的数量级和单位的方法,目前发现最早的记录出现于南宋杨辉的《算法通变本末》。时至明代,筹算逐渐为珠算更替,吴敬、王文素和程大位等学者进一步将定位法归纳为完整的珠算定位系统。欧洲笔算传入... 乘除定位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积或商每一位的数量级和单位的方法,目前发现最早的记录出现于南宋杨辉的《算法通变本末》。时至明代,筹算逐渐为珠算更替,吴敬、王文素和程大位等学者进一步将定位法归纳为完整的珠算定位系统。欧洲笔算传入后,中算家结合东西方传统定位法,发展出中西合璧的笔算定位法。通过梳理乘除定位法的发展变迁史,从算理视角分析可知,不同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式导致了定位法的不同表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乘除运算及数本身的不同认知。同时,以定位法之变迁窥见乘除算法在不同运算工具体系下的演变过程,说明筹算向珠算的转变模式并非只是计算工具的简单改变,而是伴随着数学规则和范式的一种内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法 杨辉 王文素 珠算 位值制
原文传递
战国魏“合阳鼎”新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良宝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3,共3页
In the Collection of Bronze Inscriptions of Yin-Zhou Period there is a bronze ding tripod,which can be named Heyang ding of the 24th year.Judged by the loc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Heyang mentioned in its inscriptions,... In the Collection of Bronze Inscriptions of Yin-Zhou Period there is a bronze ding tripod,which can be named Heyang ding of the 24th year.Judged by the loc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Heyang mentioned in its inscriptions,it must have been cast in the 24th year of Wei State Prince Hui’s Qianyuan reign (346 BC).The two inscriptions are both made in the Wei State,and the lid inscription is impossible to have been added after the ding transferred from the Wei to the Zhao State.This vessel can be taken as a standard bronze of the Wei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阳鼎 魏惠王 战国中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