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对96例精神分裂症与96例对照DISC1基因外显子的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龙逢 王筱静 +1 位作者 陈星 陈刚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ISC1(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以求发现突变。方法使用聚合酶联反应对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96例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进行扩增,使用LightScanne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系统进行DI...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ISC1(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以求发现突变。方法使用聚合酶联反应对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96例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进行扩增,使用LightScanne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系统进行DISC1基因全部的13个外显子的突变检测,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熔解曲线。结果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ISC1基因外显子中未发现突变。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外显子的初步突变筛查未能发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disc1 基因 突变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下载PDF
DISC1 Ser704Cys基因型与脑白质完整性无显著性相关:一项中国较大样本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英文)
2
作者 刘冰 李永辉 +2 位作者 侯冰 于春水 蒋田仔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1期77-80,共4页
近来一项87例英国健康人群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报告了DISC1 Ser704Cys显著调控脑内的大范围的白质完整性。然而,此类研究的结果在独立样本中的可重复性尤其重要。我们用一组较大样本的健康中国汉族人群,同时采集了遗传学资料和弥散磁共振... 近来一项87例英国健康人群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报告了DISC1 Ser704Cys显著调控脑内的大范围的白质完整性。然而,此类研究的结果在独立样本中的可重复性尤其重要。我们用一组较大样本的健康中国汉族人群,同时采集了遗传学资料和弥散磁共振影像学数据,然后开展了同样的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分析)研究,然后在我们的样本中没有发现DISC1 Ser704Cys与白质完整性的任何显著性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DISC1 Ser704Cys与脑白质完整型的显著性关联。因此,此相关很有必要在更进一步独立样本中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弥散磁共振影像 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 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分析 白质完整性
下载PDF
DISC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君 赵天 +1 位作者 韩玉英 叶海虹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2-447,共6页
人染色体t(1;11)(q42.1;q14.3)的平衡易位可能导致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DISC1)基因断裂,这一突变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高度相关。DISC1属于细胞骨架蛋白,可能与超过200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元分化、迁移、突触形成及可塑性等... 人染色体t(1;11)(q42.1;q14.3)的平衡易位可能导致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DISC1)基因断裂,这一突变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高度相关。DISC1属于细胞骨架蛋白,可能与超过200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元分化、迁移、突触形成及可塑性等,对早期神经系统发育和成年期神经元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就近期DISC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1 精神分裂症 神经发生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伟 闫俊 +5 位作者 王力芳 曲梅 阮燕燕 卢天兰 岳伟华 张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与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4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1例正常对照者DISC1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与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4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1例正常对照者DISC1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1多态性的关联。结果:DISC1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821597(等位基因A>G,χ2=6.009,P=0.014;基因型:χ2=6.505,P=0.039)和rs821616(等位基因A>T,χ2=7.063,P=0.008;基因型:χ2=6.928,P=0.031)均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由上述2个SNPs组成的多个单体型均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如AT(χ2=7.065,P=0.008,OR=1.42,95%CI=1.10~1.83)和GA(χ2=6.009,P=0.014,OR=0.80,95%CI=0.68~0.96)]。上述2个SNPs组成的风险单体型AT间PANSS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但与精神分裂症症状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关联研究
下载PDF
DISC1基因rs82163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国芹 杨程青 +12 位作者 赵静 朱明环 郭向晴 鲍晨曦 贾思 徐阿红 介勇 汪作为 张晨 何永光 吕钦谕 禹顺英 易正辉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5年第6期348-355,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 gene,DISC1)中不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研究评估了SNP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 背景:既往研究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 gene,DISC1)中不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研究评估了SNP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目的:探讨DISC1基因中rs821633位点的SNP和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及首发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TaqM an基因分型技术对315例19岁之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早发性")、407例19岁后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非早发性")和482名健康对照进行DISC1基因rs821633位点的SNP检测。我们使用生存分析研究rs821633(C)位点的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rs821633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早发性(X^2=7.17,df=1,p=0.007;X^2=7.20,df=2,p=0.032)和晚发性(X^2=5.36,df=1,p=0.022;X^2=6.58,df=2,p=0.04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著较高。然而,C/C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型的携带率在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没有显著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rs821633(C)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证实了DISC1基因rs821633位点多态性的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未发现rs821633(C)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disc1基因 传递不平衡检验 单核苷酸多态性 首发年龄 中国
下载PDF
闽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表达与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志忠 陈彬彬 +1 位作者 徐象珍 吕海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前后体内DISC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利培酮血药浓度,分析不同血药浓度对应的DISC1基因表达量,探讨利培酮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闽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和血细...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前后体内DISC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利培酮血药浓度,分析不同血药浓度对应的DISC1基因表达量,探讨利培酮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闽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和血细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测量利培酮血药浓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ISC1基因的表达。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之后,体内DISC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ΔCt=7.82),与服用利培酮之前的表达水平相比(ΔCt=1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8,P<0.05);利培酮血药浓度的标准浓度<130者17例,>130者12例,其对应的平均ΔCt值分别为8.61和6.7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1,P<0.05)。结论利培酮血药浓度与DIS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利培酮可能通过促进DISC1基因表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1 MRNA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与DISC1基因rs4658971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盖关臣 郭素芹 +5 位作者 邵荣荣 李文强 郭芳 张红梅 郭敬华 李玉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 soft signs,NSS)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rs465897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146例为患者组,154名健...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 soft signs,NSS)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rs465897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146例为患者组,154名健康儿童为儿童对照组,以及160名健康成人为成人对照组。使用剑桥神经科检查软体征测试分量表评估患者组及儿童对照组的NSS,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患者组及成人对照组DISC1 rs4658971多态性。结果患者组NSS中运动协调因子所有9项条目,以及左右皮肤书写感测验、右侧镜像运动1、扫视时头移动、眼睛闪烁等条目的阳性率均高于儿童对照(均P<0.05);NSS总分、运动协调分、感觉整合分、脱抑制分均高于儿童对照(均P<0.05)。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左右序列对指运动、左右拳手掌测验、左右皮肤书写感测验、右侧镜像运动1、扫视时头移动、眼睛闪烁的阳性率,及NSS总分、运动协调分、感觉整合分、脱抑制分高于CC型患者(均P<0.05)。患者组与成人对照之间DISC1 rs465897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儿童有明显的神经系统软体征。携带T等位基因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神经系统软体征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DISC1基因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机制研究
8
作者 吴文悦 吴倩 +2 位作者 肖文彪 龙泓羽 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5,共6页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广泛表达于脑组织,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如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均发挥调控作用。DISC1基因不仅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的发生与...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广泛表达于脑组织,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如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均发挥调控作用。DISC1基因不仅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的发生与发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肖波教授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展示我们研究团队相关成果,总结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非MeSH词) 神经元 干细胞 综述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对DISC1基因突变小鼠神经元突起的影响
9
作者 孙玉浩 温小雨 +2 位作者 李卓娴 徐丽静 夏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DISC1Esv 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发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Tet-off系统调节DISC1Esv 1基因在小鼠原代神经元中的表达,在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干预下,利用荧光免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原代神经元树突长度及兴...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DISC1Esv 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发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Tet-off系统调节DISC1Esv 1基因在小鼠原代神经元中的表达,在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干预下,利用荧光免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原代神经元树突长度及兴奋性神经突触的影响情况.结果:在DISC1 Esv 1基因过表达的原代神经元中,其树突长度、兴奋性神经突触均有减少,经过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治疗后可显著改善原代神经元的树突长度、兴奋性神经突触的数量.结论:加味温胆汤对DISC1 Esv 1基因导致的神经元发育异常具有修复作用,加味温胆汤可能是通过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胆汤 Tet-off系统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Esv1亚型转基因小鼠 原代神经元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不同亚型抑郁症患者DISC1基因rs821616多态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翟金国 陈敏 +4 位作者 苏中华 李武 于青 李君 刘传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和不同亚型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性,验证DISC1基因是否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同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60例精... 目的探讨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和不同亚型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性,验证DISC1基因是否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同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60例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组),96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抑郁症1组),124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抑郁症2组)和10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分析DIS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21616与精神分裂症和不同亚型抑郁症的关联性。结果分裂症组T/T、A/T、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5%、28.0%、69.5%,T、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和90.4%;抑郁症1组分别为3.1%、24.0%、72.9%、15.6%和84.4%;抑郁症2组分别为2.4%、23.4%、74.2%、15.3%和84.7%;对照组分别为1.0%、16.0%、83.0%、17.0%和83.0%。经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检验,四组之间基因型总体比较Chi—Square=8.072,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之间等位基因总体比较)x2=8.564,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经Mann—Whitney检验(双尾),基因型(Z=-2.802,P=0.005)和等位基因(Z=-2.837,P=0.005)分布在分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与不同亚型的抑郁症均无关联,不支持DISC1基因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同致病基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disc1基因 多态性 关联研究
原文传递
氟西汀对DISC1转基因小鼠应激后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静 李晗 +2 位作者 张晨 洪武 崔东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10期685-688,共4页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双重应激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转基因小鼠抑郁和焦 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C57BL/6野生型新生小鼠及C57BL/6 LBD-DISC1转基因新生小鼠各16只,分别 随机分为野生应激组、野生对照组和DISC1应激组、DISC1...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双重应激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转基因小鼠抑郁和焦 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C57BL/6野生型新生小鼠及C57BL/6 LBD-DISC1转基因新生小鼠各16只,分别 随机分为野生应激组、野生对照组和DISC1应激组、DISC1对照组,每组8只。应激组小鼠进行母婴分离 和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后,4组小鼠使用氟西汀治疗4周,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 验测定小鼠行为。结果 氟西汀治疗后各组小鼠旷场实验中心区域移动距离和强迫游泳静止时间之间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SC1应激组的糖水偏好度和体重仍偏低(P< 0.01)。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双重应 激诱导的DISC1转基因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但不能缓解其快感缺乏和体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应激 disc1基因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基于miRNA-219,NR2B,DISC1,CaMKⅡγ探讨温胆汤干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媛 朱金华 +3 位作者 陈静 田真真 张米兰 万红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额叶组织miRNA-219,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γ(CaMKⅡ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温胆汤高、...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额叶组织miRNA-219,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γ(CaMKⅡ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氯氮平组,每组10只。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温胆汤溶液40,20,10 g·kg^(-1),氯氮平组灌胃氯氮平0.0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给药21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左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0.6 mg·kg^(-1),建立急性精神分裂症模型。依照SAMS和HOFFMAN标准对大鼠的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额叶皮层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额叶组织NR2B,DISC1,CaMKⅡ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额叶组织miRNA-219,NR2B,DISC1,CaMKⅡγ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评分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层大部分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或溶解;模型组额叶组织NR2B,DISC1,CaMKⅡ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iRNA-219,NR2B,DISC1,CaMKⅡγ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各组大鼠在50,60 min时的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温胆汤高、中剂量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细胞排列较为紧密,核固缩和溶解有不同程度减轻;温胆汤高、中剂量组额叶组织NR2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温胆汤中、低剂量组DISC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温胆汤各组CaMKⅡ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温胆汤各组额叶组织miRNA-219,NR2B,DISC1,CaMKⅡ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温胆汤可以通过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表现,减轻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细胞核固缩和溶解程度,升高miRNA-219,NR2B,DISC1,CaMKⅡγ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改善精神分裂样症状和防治精神分裂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精神分裂症 miRNA-219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
原文传递
基因DISC1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武宁强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1-83,共3页
本文就基因DISC1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disc1 基因 精神疾病
原文传递
DISC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上海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颖 赵静 +11 位作者 胡国芹 吕钦谕 郭向晴 徐阿红 朱明环 介勇 鲍晨曦 李君 贾思 张晨 卢卫红 易正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DISC1)rs821633,rs100073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提取中国上海汉族441例 AD 患者和749名健康对照组的 DNA,采用 Taqman 探针 SNP 基因分型技术测定 DISC1基因 SNP rs82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DISC1)rs821633,rs100073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提取中国上海汉族441例 AD 患者和749名健康对照组的 DNA,采用 Taqman 探针 SNP 基因分型技术测定 DISC1基因 SNP rs821633和 rs1000731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检测两组受试者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中 rs821633不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给予舍弃,rs1000731符合 Hardy- Weinberg 平衡定律纳入,rs1000731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两组受试者中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ISC1基因SNP rs1000731与 AD 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disc1 基因
原文传递
PDE4在DISC1突变诱发的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舒 王允山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是多种精神疾病中的一个关键的遗传学危险因素。DISC1能够与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这可能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关键分子机制。PDE4能够水解cAM...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是多种精神疾病中的一个关键的遗传学危险因素。DISC1能够与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这可能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关键分子机制。PDE4能够水解cAMP,DISC1可通过调节PDE4的活性进而发挥调节cAMP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功能。已有研究证实,在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中,DISC1和PDE4基因表达均发生了变化。DISC1突变导致其表达产物与PDE4的相互作用减弱,结果之一是降低脑PDE4的活性。DISC1与PDE4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改变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等疾病症状产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E4 disc1 精神分裂症
原文传递
Reduced Firing of Nucleus Accumbens Parvalbumin Interneurons Impairs Risk Avoidance in DISC1 Transgenic Mice
16
作者 Xinyi Zhou Bifeng Wu +12 位作者 Wenhao Liu Qian Xiao Wei He Ying Zhou Pengfei Wei Xu Zhang Yue Liu Jie Wang Jufang He Zhigang Zhang Weidong Li Liping Wang Jie Tu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325-1338,共14页
A strong animal survival instinct is to approach objects and situations that are of benefit and to avoid risk.In humans,a large propor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are accompanied by impairments in risk avoidance.One of th... A strong animal survival instinct is to approach objects and situations that are of benefit and to avoid risk.In humans,a large propor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are accompanied by impairments in risk avoidance.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nes involved in mental disorders is 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and animal models in which this gene has some level of dysfunction show emotion-related impairments.However,it is not known whether DISC1 mouse models have an impairment in avoiding potential risks.In the present study,we used DISC1-N terminal truncation(DISC1-N^(TM))mice to investigate risk avoidance and found that these mice were impaired in risk avoidance on the elevated plus maze(EPM)and showed reduced social preference in a three-chamber social interaction test.Following EPM tests,c-Fos expression levels indicated that the nucleus accumbens(NAc)was associated with risk-avoidance behavior in DISC1-N^(TM)mice.In addition,in vivo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following tamoxifen administration showed that the firing rates of fast-spiking neurons(FS)in the NA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DISC1-N^(TM)mice than in wild-type(WT)mice.In addition,in vitro patch clamp recording reveal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action potentials stimulated by current injection was lower in parvalbumin(PV)neurons in the NAc of DISC1-N^(TM)mice than in WT controls.The impairment of risk avoidance in DISC1-N^(TM)mice was rescued using optogenetic tools that activated NAcPV neurons.Finally,inhibition of the activity of NAcPV neurons in PV-Cre mice mimicked the risk-avoidance impairment found in DISC1-N^(TM)mice during tests on the elevated zero maze.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s confirm an impairment in risk avoidance in DISC1-N^(TM)mice and suggest that reduced excitability of NAc^(PV) neurons is respon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1 Risk avoidance PARVALBUMIN Nucleus accumbens
原文传递
Co-immunolocalization of Disc1 and Gas7 protein in adult mice brain
17
作者 Udaya Kumar 《Brain Science Advances》 2022年第1期70-77,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eck the potential interaction of two neurodevelopmental proteins, Disc1 and Gas7, in the adult mice brain. Methods: Twenty-four male Swiss albino mice were used for the...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eck the potential interaction of two neurodevelopmental proteins, Disc1 and Gas7, in the adult mice brain. Methods: Twenty-four male Swiss albino mice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The mice were 12 weeks ol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co-immunofluorescence were performed on the coronal sections of mice brain and immunoblotting 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were done on the whole brain lysate. Results: Data from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co-immunofluorescence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and co-localization of Disc1 and Gas7 proteins in soma and projections of the brain cells. Immunostaining was observed in cerebral cortex, hypothalamus, midbrain, pons, medulla oblongata and CA3 of hippocampus of the brain. The data from Immunoblotting 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validates the presence and interaction of Disc1 and Gas7 protein in whole brain lysate. Conclusion: Data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interaction of Disc1 and Gas7 protein in adult brain.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Disc1-Gas7 protein interaction in brain development and neuro-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1 Gas7 co-immunolocalization co-immuno-fluorescence CO-IMMUNO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DISC1 genetics, biology and psychiatric illness 被引量:5
18
作者 Pippa A. THOMSON Elise L.V. MALAVASI +3 位作者 Ellen GRüNEWALD Dinesh C. SOARES Malgorzata BORKOWSKA J. Kirsty MILLA 《Frontiers in Biology》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31,共31页
精神病学的混乱是高度可继承的,并且在许多,个人们多半从基因和环境的联合效果产生。向是影响的基因之一精神分裂症,双极的混乱和消沉冒险的 DISC1 的证据点的实质的身体,和 DISC1 的功能的研究因而有潜力关于导致主要精神病的小径... 精神病学的混乱是高度可继承的,并且在许多,个人们多半从基因和环境的联合效果产生。向是影响的基因之一精神分裂症,双极的混乱和消沉冒险的 DISC1 的证据点的实质的身体,和 DISC1 的功能的研究因而有潜力关于导致主要精神病的小径揭示大部分。这里,我们考察 DISC1 在发展和成年大脑在多重批评小径之上通过效果影响疾病风险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精神病 生物学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情感障碍 关键路径 抑郁症
原文传递
过表达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兆涛 徐如祥 +2 位作者 马全红 王业忠 姬云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7-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比较正常人和AD患者脑组织中DISC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C57胎鼠神经元,分为GFP组、GFP+...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比较正常人和AD患者脑组织中DISC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C57胎鼠神经元,分为GFP组、GFP+Aβ组、DISC1+Aβ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树突棘。取2月龄的C57小鼠,海马注射对照病毒和DISC1过表达病毒,切脑片后Aβ处理,膜片钳技术检测长时程增强(LTP),评价突触可塑性。将C57小鼠分为WT+GFP组、TG+GFP组、TG+DISC1组三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中小鼠脑中Aβ斑块沉积;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正常人比较,AD患者大脑中DISC1的表达量减少(P <0.05);与GFP组比较,GFP+Aβ组树突棘数量减少,而DISC1+Aβ组较GFP+Aβ组树突棘数量增多;Aβ处理后,小鼠脑切片的LTP减弱,而过表达DISC1后再行Aβ处理,LTP较只用Aβ处理增强;TG+DISC1组较TG+GFP组小鼠海马中的Aβ斑块减少(P <0.05),且寻找平台的时间更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更多(P <0.05)。结论过表达DISC1对APP/PS1转基因AD小鼠突触可塑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够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转基因小鼠 突触可塑性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Ad/CMV-hTGF-β1 Treats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s Degeneration in Vivo
20
作者 詹子睿 邵增务 +6 位作者 熊晓芊 杨述华 杜靖远 郑启新 王洪 郭晓东 刘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6期599-601,624,共4页
Summary: To investigat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Ad/CMV-hTGF-β1 gene for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odel. 60 Japanese white rabbits were selected to form the L5-L6 Anterior-Lateral-Anulus-Fibrosus-Inci... Summary: To investigat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Ad/CMV-hTGF-β1 gene for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odel. 60 Japanese white rabbits were selected to form the L5-L6 Anterior-Lateral-Anulus-Fibrosus-Incision-Induced model in order to simulate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36 rabbits, whose corresponding intervertebral discs were injected with 20 μl (10×106 pfu)of Ad/CMV-hTGF-β1 gene, constituted the therapy group, 12 were injected with 20 μl (10×106 pfu)of Ad/CMV-LacZ gene as comparison group, while 12 were only injected with equivalent capacity of saline for empty comparison group. 3 weeks after injection, examples were taken for investigation of HE staining, MRI,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earch TGF-β1. Wide distribution of TGF-β1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research in the degenerated annulus fibrosus after injection. Western Blotting research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GF-β1 content in intervertebral discs treated with TGF-β1 gene than comparison groups. MRI signal transformed from low to comparatively high and that intervertebral disc pathological degree improved. Ad/CMV-hTGF-β1 gene transfection is a potential method to increase TGF-β1 content and revers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TGF-β1 RABBIT genetic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