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角化不良1家系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敏 刘琬 常建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检测1个先天性角化不良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家系中三代共7位成员外周血DNA,设计先天性角化不良7个热点基因:TERC,NOLA3,TERT,WRAP53,TINF2,NHP2和DKC1的高通量测序靶向捕获探针,然后在Illumina GAII测序平台上进行高通量测... 目的检测1个先天性角化不良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家系中三代共7位成员外周血DNA,设计先天性角化不良7个热点基因:TERC,NOLA3,TERT,WRAP53,TINF2,NHP2和DKC1的高通量测序靶向捕获探针,然后在Illumina GAII测序平台上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应用ANNOVA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可疑变异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再对PCR产物进行正向引物测序,Chromas分析结果,并与NCBI(GRCh37)比对,最后人工读图分析结果。结果患者及其母亲、二姐和外甥女均检测出DKC1基因第12号外显子的c.1156 G>A(A386T)突变,家庭其他成员及正常对照未见此突变;患者为该突变的半合子,其母亲、二姐及外甥女均为该突变的携带者,呈杂合状态。结论本研究检测到先天性角化不良1家系中的DKC1基因第12外显子c.1156 G>A(A386T)突变,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基因 dkc1 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角化不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分析:附1例报告
2
作者 袁姗姗 陆一丹 +3 位作者 吴翠玲 李惠萍 戈慧 张玉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角化不良症(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DC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外周血DNA,PCR扩增DC的7个热点基因,包括DKC1、TERT、TERC、TINF2、NOP10、NHP2、WRAP53,进行DNA测序... 目的探讨先天性角化不良症(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DC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外周血DNA,PCR扩增DC的7个热点基因,包括DKC1、TERT、TERC、TINF2、NOP10、NHP2、WRAP53,进行DNA测序和基因分析。结果患儿外周血标本检测出DKC1基因中一个半合子变异:c.85-15T>C。其母亲为相应变异杂合携带者,并出现部分先天性角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如指(趾)甲变形等。结论当低龄患儿出现典型皮肤黏膜改变、骨髓衰竭、肿瘤易感性、有肿瘤家族史时,应考虑到DC可能。早期行相关基因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骨髓衰竭 dkc1基因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DKC1基因沉默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柳正春 蔡锐 +2 位作者 张凯丽 阮国柱 刘美莲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降低角化不良蛋白基因(DKC1基因)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通过shRNA技术建立DKC1基因低表达的细胞模型,并利用RT-PCR、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将细胞分为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降低角化不良蛋白基因(DKC1基因)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通过shRNA技术建立DKC1基因低表达的细胞模型,并利用RT-PCR、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将细胞分为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实时PCR检测相对端粒长度,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克隆形成率,并利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生物学相关参数(D0、Dq、N、SF2)及放射增敏比(SER)。结果以慢病毒为载体的DKC1干扰序列(Lv-shDKC1)转染HeLa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干扰组DKC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1.330±4.112)%(t=25.53,P<0.05)、(35.520±3.804)%(t=4.833,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端粒酶活性从0.900±0.044、0.897±0.031降到0.713±0.021(F=31.44,P<0.05),相对端粒长度从4.233±0.306、4.633±0.379降到2.667±0.404(F=39.15,P<0.05),而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间端粒酶活性和相对端粒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存活分数(SF2)(0.571±0.006)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861±0.009)及阴性对照组(0.807±0.002)(F=1812,P<0.05),SER为1.508。结论干扰DKC1的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缩短相对端粒长度而发挥放射增敏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放射增敏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c1基因 人宫颈癌HELA细胞 放射敏感性 慢病毒 SHRNA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一个新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琴 王汉平 +7 位作者 吴玉才 谢健晋 许志萍 许剑荣 孙广政 方瑞华 毛平 曾仁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5-307,共3页
目的检测一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KC)患者DKC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DKC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然后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的验证在100例无相关遗传性... 目的检测一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KC)患者DKC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DKC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然后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的验证在100例无相关遗传性疾病的无关男性中进行。结果患者DKC1基因的第12号外显子呈异常的DHPLC洗脱峰,家庭其他成员及正常群体对照未见此异常洗脱峰。测序结果显示患者DKC1基因第12外显子的1236位碱基由G→T,导致W412C突变,家庭其他成员及正常群体对照均未见此突变。结论我们检测到的患者DKC1基因W412C是一个新的散发性突变,它可能导致患者先天性角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不良 先天性 基因 dkc1 突变
原文传递
幼儿先天性角化不良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一例
5
作者 姚嘉茵 邓钧 +7 位作者 娄晓盈 李思涛 彭翔 古霞 郝虎 肖昕 黄艳 郅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351-352,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先天性角化不良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的儿童病例,并且就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特征展开讨论。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dkc1基因 巨细胞感染 结肠炎 骨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