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DLA模型模拟钢中夹杂物集团凝聚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宏 温娟 +3 位作者 张炯明 王新华 佐佐木康 日野光兀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47,共5页
为探索钢水中大量粒子的凝聚过程,应用分形理论的DLA模型,对粒子集团凝聚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凝聚体与钢中簇状类型夹杂物的形状相似.根据分形理论可以认为它们的凝聚过程遵守同一规则.大量粒子凝聚时先是各自凝聚... 为探索钢水中大量粒子的凝聚过程,应用分形理论的DLA模型,对粒子集团凝聚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凝聚体与钢中簇状类型夹杂物的形状相似.根据分形理论可以认为它们的凝聚过程遵守同一规则.大量粒子凝聚时先是各自凝聚成小集团,然后再合并成大集团.形成相等尺寸的粒子集团所需时间不同,初始条件相同形成的粒子集团形状不同.粒子凝聚速度随其移动步长和粒子浓度增大而加快,夹杂物粒子平均移动步长主要受钢水粘度和粒子尺寸影响.粒子集团大小分布随凝聚时间和粒子平均移动步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dla模型 夹杂物 凝聚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应用DLA模型对钢中夹杂物凝聚过程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宏 郭洛方 +2 位作者 潘永红 佐佐木康 日野光兀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12-316,共5页
应用分形理论的DLA模型,在三维条件下模拟了钢水中夹杂物的自然凝聚行为.结果表明,三维条件下的凝聚过程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凝聚体平行于X-Y平面分层切割,各个断面上形状都有很大的区别,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夹杂物应该与模拟结果类似;... 应用分形理论的DLA模型,在三维条件下模拟了钢水中夹杂物的自然凝聚行为.结果表明,三维条件下的凝聚过程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凝聚体平行于X-Y平面分层切割,各个断面上形状都有很大的区别,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夹杂物应该与模拟结果类似;单体凝聚模式下,随粒子间距离增加,两粒子的平均凝聚比率都按照乘幂曲线下降;集团凝聚模式下,凝聚体数量随凝聚时间的分布类似于随机理论中F分布曲线,单体粒子的数量在凝聚过程中逐渐减少;无外力条件下出钢脱氧后夹杂物粒子的平均凝聚速度要比TD和LF后期大20倍左右,中间包里小夹杂物自然凝聚成为大夹杂物的可能性不大;由集团凝聚过程可凝聚条件的探讨可知,夹杂物粒子能否凝聚取决于粒子浓度和扩散系数的组合关系,粒子凝聚曲线呈指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dla模型 三维模拟 钢中夹杂物
下载PDF
DLA和DBM模型与城市生长的分形模拟——关于城市分形形态模拟方法的一个理论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况颐 陈彦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国外学者先后将 DLA模型和 DBM模型引入城市地理学领域用以模拟城市生长的分形形态 ,并认为在城市扩展模拟方面 DBM较之 DLA模型更为优越 .本文经过对比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 ,DLA作为 CA模型的特别形式适于一般城市分形形态的模拟 ,而 DB... 国外学者先后将 DLA模型和 DBM模型引入城市地理学领域用以模拟城市生长的分形形态 ,并认为在城市扩展模拟方面 DBM较之 DLA模型更为优越 .本文经过对比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 ,DLA作为 CA模型的特别形式适于一般城市分形形态的模拟 ,而 DBM则更适合于模拟交通网络 .由于城市生长是用地扩展和交通渗透的双重互动过程 ,在应用中最好通过综合集成技术将 DLA和 DBM联结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分形模拟 dla DBM 细胞自动机 城市地理学 城市生长 用地扩展
下载PDF
不同实验条件下粘性指进的DLA模拟与分数维
4
作者 刘建华 张建华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利用随机网格结构上的改型DLA模型,计入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吸附几率以反映流体相界面的表面张力,模拟Hele-Shaw实验装置中不同流体、不同浓度、不同粘度比、不同上下板间距等多种实验条件下的粘性指进现象。通过调节模型参量及控制DLA集... 利用随机网格结构上的改型DLA模型,计入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吸附几率以反映流体相界面的表面张力,模拟Hele-Shaw实验装置中不同流体、不同浓度、不同粘度比、不同上下板间距等多种实验条件下的粘性指进现象。通过调节模型参量及控制DLA集团的无序性和开放性,可以很好地改变DLA集团的结构,控制DLA集团的形貌,得到与实验相符的指进图形,并计算出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分形维数D随粘度增加而减小,同时也随Hele-Shaw实验装置的上下板间距减少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指进 dla模拟 分形 分数维
下载PDF
基于DLA模型的花式纱线真实感模拟算法
5
作者 郭炜杰 张瑞林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年第5期46-49,45,共5页
主要研究了分形生长理论的基本模型——扩散有限凝聚(DLA)模型,分析并实现了DLA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对模型演变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形式多样的凝聚效果。并且将DLA模型结合纱线和织物模拟相关技术和结论,用双侧线性DLA模型算法生成纱... 主要研究了分形生长理论的基本模型——扩散有限凝聚(DLA)模型,分析并实现了DLA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对模型演变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形式多样的凝聚效果。并且将DLA模型结合纱线和织物模拟相关技术和结论,用双侧线性DLA模型算法生成纱线毛羽模版,与基础纱线进行纹理合成,对纱线毛羽效果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模拟。用这种方法能够较为逼真的反应出花式纱线不规则、随机多变且局部自相似的毛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dla模型 花式纱线 真实感模拟 光照模型
下载PDF
基于DLA的虚拟植物根系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春艳 马学强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传统的根系研究模型注重于根系外观形态的模拟,而将根系的生理生态结合起来的模拟方法则较少。对于农业信息技术而言,根系生理生态的研究模型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林业领域。文中在研究了DLA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DLA模型... 传统的根系研究模型注重于根系外观形态的模拟,而将根系的生理生态结合起来的模拟方法则较少。对于农业信息技术而言,根系生理生态的研究模型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林业领域。文中在研究了DLA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DLA模型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LA模型,用于植物须根系的向水性模拟。该模型结合参数可控方法体现了植物须根系向水性的动态生长过程,一定程度上符合实际植物的生长机理,并在VC++6.0上给出了模拟效果图。模拟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能够逼真、细腻地模拟须根系的向水性生长形态。最后指出了改进DLA算法关于根系建模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a 分形 虚拟植物 根系模拟
下载PDF
絮凝体DLA模型仿真及其废水处理 被引量:9
7
作者 蒋文天 邱祖民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9,共7页
以MATLAB为平台,编写二维扩散限制凝聚(DLA)模型程序,模拟絮体的生成,计算分形维数,空隙率等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凝聚粒子数目从200增加到20000,回旋半径法计算的模拟絮体分形维数从1.75下降到1.30,盒子算法的模拟絮体分形维数从1.7... 以MATLAB为平台,编写二维扩散限制凝聚(DLA)模型程序,模拟絮体的生成,计算分形维数,空隙率等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凝聚粒子数目从200增加到20000,回旋半径法计算的模拟絮体分形维数从1.75下降到1.30,盒子算法的模拟絮体分形维数从1.70下降到1.40,模拟絮体的空隙率则从0.75上升到0.95。分析模拟结果发现,由于已凝聚粒子的屏蔽作用,模拟絮体的结构呈现内部致密,外部疏松的特点。以印钞浓缩废水为例,以硫酸铝作为絮凝剂,发现絮体的实际平均分形维数在1.3647~1.5048之间,且随废水浓度增加而减少,与模拟结果一致。找出了获得致密或疏松絮体的条件,从而有益探索絮凝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dla模型 絮凝体 MATLAB 仿真 印钞浓缩废水 硫酸铝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爆破参数仿真优化
8
作者 熊有为 朱建国 +2 位作者 刘福春 张军 陈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急倾斜极薄矿脉留矿法开采爆破空间规整平齐是实现小型采矿机器人高效通行和稳定作业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狭小空间爆破光面控制效果,采用离散元方法和黏结颗粒模型耦合仿真方法,开展了不同炮孔参数条件下急倾斜极薄矿脉爆破模拟,以爆... 急倾斜极薄矿脉留矿法开采爆破空间规整平齐是实现小型采矿机器人高效通行和稳定作业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狭小空间爆破光面控制效果,采用离散元方法和黏结颗粒模型耦合仿真方法,开展了不同炮孔参数条件下急倾斜极薄矿脉爆破模拟,以爆破空间轮廓规整性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急倾斜极薄矿脉炮孔布置方式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排距和孔距条件下,矩形方式布孔的爆破规整性系数最高,矩形+间隔空孔布孔方式爆破规整性系数次之,之字形炮孔布置方式爆破效果最差;结合爆破经济性指标和采场断面规整性系数综合考虑,对于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推荐采用矩形+间隔空孔装药的爆破方式,炮孔排距0.4 m,孔距0.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机械化开采 留矿法 爆破 离散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Bayes算法与数值模拟的缓倾斜破碎薄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9
作者 王小林 李泽琛 +5 位作者 郭进平 刘亚雄 芦永利 卢皎旭 卢才武 顾清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为实现某锰矿顶板破碎低品位缓倾斜薄矿体安全高效经济开采,首先根据开采条件设计出5种技术可行的采矿方法,然后基于贝叶斯(Bayes)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建立涵盖技术和经济共17项评价指标的采矿方法优选体系进行采矿方法优选。... 为实现某锰矿顶板破碎低品位缓倾斜薄矿体安全高效经济开采,首先根据开采条件设计出5种技术可行的采矿方法,然后基于贝叶斯(Bayes)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建立涵盖技术和经济共17项评价指标的采矿方法优选体系进行采矿方法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浅孔进路V型掏槽后退/前进采矿法、中深孔进路V型掏槽/平行抛掷采矿法和浅孔接钎头斜向掏槽采矿法的综合得分依次为0.524、0.193、0.214、0.228和0.221,浅孔进路V型掏槽后退采矿法最优。最后采用MIDAS数值模拟对优选出的采矿方法的4种不同跨度采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其采场跨度12 m时可在采场稳定性和矿石回收率之间取得较好平衡。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安全指标的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思路,可为该矿山选出安全高效采矿方案,并可供类似矿山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顶板破碎 采矿方法 设计与优选 数值模拟 采场跨度
下载PDF
急倾斜脉群钨矿开采过渡区围岩力学环境变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钟文 林圣杰 +4 位作者 欧飞 邱金铭 张泽群 曾槟 赵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随着现代化采矿工艺的发展,急倾斜脉群矿体正由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向更高效的阶段矿房法转变,采区围岩力学环境扰动规律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2种采矿方法接替的开采过渡区,可能存在围岩力学环境分布规律的盲区。基于声发射测定的初始地应... 随着现代化采矿工艺的发展,急倾斜脉群矿体正由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向更高效的阶段矿房法转变,采区围岩力学环境扰动规律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2种采矿方法接替的开采过渡区,可能存在围岩力学环境分布规律的盲区。基于声发射测定的初始地应力采用FLAC3D软件模拟研究了过渡区开采中段采区围岩的力学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上部采区经浅孔留矿法回采出矿后,采区上下盘围岩受到拉应力作用且存在采场边帮松脱的趋势,单脉采场间围岩受应力作用不均匀导致上下端位移交错分布,采区上下盘围岩及单脉采场间围岩以剪切塑性区为主,有发生剪切破坏的风险。②下部采区经阶段矿房法回采出矿后,采区的应力集中现象更加明显,采场顶板出现沉降趋势,采区上下盘围岩向竖直方向变形且两采区位移较连续,采区的顶底板主要为拉伸塑性区且上下盘围岩存在较大范围的剪切塑性区,预示着采区围岩可能同时存在张拉和剪切破坏风险。③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废石嗣后充填能够有效抑制应力集中现象。矿山在开采过渡区生产时应严格控制上下部相邻采场的开采、充填时序,避免超前开采,进而最大程度抑制应力集中导致的围岩变形、失稳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脉群矿 开采过渡区 围岩 力学环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PS视角的自动网联汽车虚拟仿真评测框架开发
11
作者 郑国荣 张尊栋 +3 位作者 杨紫淏 冯佳 杨灿宇 韩天欣 《智能城市》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为更好地评估和优化自动网联汽车系统的性能,利用OMNeT++和SUMO平台进行联合仿真,构建自动网联汽车虚拟仿真评测框架。评测框架中,SUMO用于生成交通道路网络和现实交通需求,OMNeT++基于真实地图为车辆网络搭建无线通信场景。结果表明,... 为更好地评估和优化自动网联汽车系统的性能,利用OMNeT++和SUMO平台进行联合仿真,构建自动网联汽车虚拟仿真评测框架。评测框架中,SUMO用于生成交通道路网络和现实交通需求,OMNeT++基于真实地图为车辆网络搭建无线通信场景。结果表明,自动网联汽车虚拟仿真评测框架能够评估自动网联汽车系统的网络性能,为系统的优化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veinS V2X通信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李超群 詹焱青 +3 位作者 汪忠明 高永新 仇鹏 姚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6-2654,共9页
为了探究伴侧支血管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出现典型症状的原因,对一典型伴侧支血管的髂静脉血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调节多孔介质模型的黏性阻力系数模拟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发展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析和对比了两个阶段的压力梯... 为了探究伴侧支血管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出现典型症状的原因,对一典型伴侧支血管的髂静脉血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调节多孔介质模型的黏性阻力系数模拟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发展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析和对比了两个阶段的压力梯度、血液螺旋度和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阶段的左髂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压力梯度为107 Pa,远大于第二阶段的31 Pa,但小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判断标准266 Pa。在第三阶段,侧支血管代替了左髂静脉进行回流。随着血流路径的改变,侧支血管和右髂静脉的血液螺旋度和壁面切应力远大于第二阶段。左髂静脉的长期堵塞,改变了红细胞的输运路径,延长了输运时间。尽管伴侧支血管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能够进行下肢回流,患者仍呈现典型症状的原因可能是较大的压力梯度、较大的血液螺旋度、异常壁面切应力以及红细胞的输运迟滞长期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血液螺旋度
下载PDF
方解石脉影响岩石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
13
作者 程晓雪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论文通过三轴实验得到峰值应力和杨氏模量随方解石充填缝倾角的变化关系,并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需考虑的岩石材料参数非均质性、基元划分精度等条件,采用岩石真实破裂分析系统RFPA2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构建了含方解石脉填充的砂岩模型,... 论文通过三轴实验得到峰值应力和杨氏模量随方解石充填缝倾角的变化关系,并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需考虑的岩石材料参数非均质性、基元划分精度等条件,采用岩石真实破裂分析系统RFPA2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构建了含方解石脉填充的砂岩模型,探究了方解石脉不同生长角度、宽度和岩样非均质度对岩体破裂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脉生长角度越趋于施加载荷方向、宽度越大、非均质度越高,岩石稳定性越低,破裂更快更彻底;由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密度大、埋深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生成的裂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运条件,数值模拟得出破裂模式合理解释了该区油气藏资源丰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脉 破裂模式 岩石力学性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石英含量及方解石脉倾角对页岩破坏特征影响数值模拟
14
作者 余俊 邬忠虎 +2 位作者 蓝宝锋 杨先超 晏旭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23-28,共6页
应用数值分析软件RFPA2D-DIP对不同石英含量及方解石脉倾角页岩试样在单轴压缩下的力学特征及裂缝扩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石英含量与方解石脉倾角α对试样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破裂模式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英含量相... 应用数值分析软件RFPA2D-DIP对不同石英含量及方解石脉倾角页岩试样在单轴压缩下的力学特征及裂缝扩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石英含量与方解石脉倾角α对试样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破裂模式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英含量相同的情况下,α=0°、α=15°和α=90°时,抗压强度较高;α从15°至30°时,试样的抗压强度大幅降低;当α在30°~75°时,受到的滑移作用较明显,试样的抗压强度较低。α=0°时,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将α增加到30°后,相同倾角下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石英含量增加而减小。α=0°、α=15°、α=30°和α=90°的试样破坏模式较为复杂,对应的分形维数较大,便于裂缝在试样中扩展,促进复杂缝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石英含量 方解石脉 数值模拟 破裂模式 分形维数
下载PDF
Changes of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Rabbit Femoral Vein aft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勇 姚永杰 +2 位作者 孙喜庆 吴兴裕 朱庆生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3年第5期223-230,248,F003,共10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rabbit femoral vein. Methods: After seting up the Head-Down Tilt (-20°) (HDT) model to simul...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rabbit femoral vein. Methods: After seting up the Head-Down Tilt (-20°) (HDT) model to simulate weightlessness, 24 healthy male New-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DT-21d group, HDT-10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 in each. Femoral venous strips and rings were used to make uniaxial tensile test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circumferential specimens of the vessels. At last we observ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femoral vein wall in 3 groups. Results :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oad stress, both longitudinal and circumferential strains of vein samples from 3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 01). With the decrease of unload stress, strains decrease obviously (P<0. 01). The unloaded longitudinal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strain from 3 groups increased much than those of the loaded. Under the same stress (longitudinal 0-2. 0 g, circumferential 0. 5-1. 0 g) , HDT-21d group and HDT-10d group increased obviously in tlie longitudinal or circumferential strain (load and unload) than control, and HDT-21d increased much than that of HDT-10d. The contents and structures of femoral vein walls of HDT-rabbits changed significantly. Some endotheli-um cells of femoral vein became short, columnar or cubic even fell off. Smooth muscle layers became thinner. Conclusion:The compliance of femoral veno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weightlessness-simulation and increased much obviously after 21d-HDT than that of 10 d. The structure of femoral vein wall changed obviously. The changes may be one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femoral vein compli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ghtlessness simulation COMPLIANCE femoral vein STRESS-STRAIN mi-crostructure tensile test
下载PDF
Novel Method Employing Accelerated-Oscillated Wave Saline Solutions to Unblock Blood Vessels—Physics and Fluid Dynamics Perspectives and Simulations 被引量:1
16
作者 Stephon Stewart Dineshen Chuckravanen 《Open Journal of Biophysics》 2021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This research assesses the speed of blood flow across blood vessel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eins in terms of Reynold’s number (laminar flow vs. turbulence flow) and in terms of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 when bein... This research assesses the speed of blood flow across blood vessel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eins in terms of Reynold’s number (laminar flow vs. turbulence flow) and in terms of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 when being injected with high-speed saline particles. The authors propose a novel technique to generate accelerated-waved particles built from saline solution to enable the unblocking of partially-blocked healthy-walled veins, and to restore normal operations of these veins. The novel technique encompasses a pump that accelerates saline solutions into the blood stream of the vein and these oscillated waves break down the fats or deposits inside the veins in order to help the blood to flow freely without any obstruction. This research simulated the vein with blood stream u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in in terms of vein diameter, blood density, venous blood flow, 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blood at the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The speed of the overall blood flow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accelerated saline droplet solution was determined as well as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of the accelerated particles in order to cleanse the inside of the vein. Results are promising in terms of not altering significantly the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stream and also in terms of efficacy of the length of the vein which is being cleaned using this accelerated particl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E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imulations Sound-Waved Particle Fluids Unblocking Blood Vessels veinS
下载PDF
深松铲叶脉状内通道分支出口流速影响因素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景立 荆海洋 +3 位作者 刘敏 冯伟志 郭颖杰 徐天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0-87,共8页
针对叶脉状内通道深松铲内部结构的液体流速变化会影响深松铲的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效果的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内通道孔径、孔间距、孔数)和工作参数(主通道入口流速)对分支... 针对叶脉状内通道深松铲内部结构的液体流速变化会影响深松铲的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效果的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内通道孔径、孔间距、孔数)和工作参数(主通道入口流速)对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的影响。首先利用仿真方法开展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试验因素的水平范围值,其次开展Box-Behnken试验,以各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最大值为目标值,对叶脉状内通道多分支出口管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取值,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分支出口流速之间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孔径为6 mm、孔间距为110 mm、孔数为4、主通道入口流速为7 m/s。在此工况下,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为3.264 m/s。按最优参数组合条件对叶脉状内通道进行设计加工并进行相应的物理试验,试验结果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2.971 m/s,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8.97%。由此,检验了叶脉状内通道结构优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为具有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深松铲叶脉状内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铲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叶脉状内通道 出口流速
下载PDF
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情景模拟场景的编排和验证
18
作者 孙超 颜士岩 +1 位作者 蔡蓉 汪保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8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拟编排和验证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救治的高保真临床模拟场景。方法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构建模拟场景,以帮助学习者增加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诊断和救治的知识,包括识别症状/体征、抢救和... 目的研究拟编排和验证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救治的高保真临床模拟场景。方法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构建模拟场景,以帮助学习者增加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诊断和救治的知识,包括识别症状/体征、抢救和后续治疗。由6名评委进行内容验证,以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3名住培医师进行场景测试。通过内容效度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评委满意度>0.90认为是满意的。结果观察到该模拟场景是合适的,评估结果显示该模拟场景的条理性、严谨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得分分别为92分、93分、94分和92分。并根据评委和参与测试学员的建议,在文本条理性、严谨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方面对场景和测试进行了一些调整。结论被验证的模拟场景有望成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促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情景模拟 高保真 角色扮演 住培医师 食道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下载PDF
人体姿态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流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超群 詹焱青 +3 位作者 汪忠明 高永新 仇鹏 姚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人体姿态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流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例含侧支代偿的盆腔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计算机断层影像重构髂静脉几何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牛顿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描述静脉嵴对血流场的影响,获取... 目的探究不同人体姿态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流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例含侧支代偿的盆腔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计算机断层影像重构髂静脉几何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牛顿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描述静脉嵴对血流场的影响,获取髂静脉壁面压力分布和切应力分布;运用离散相模型,探究3种人体姿态下红细胞在左髂静脉的滞留情况。结果平卧状态下压迫区域两端的压力梯度最低,而坐姿和行走状态下髂静脉呈现高压状态。3种姿态下局部最大壁面切应力均出现在侧支血管狭窄处和右髂静脉血流交汇区,其中坐姿状态下切应力最小,平卧状态下最大。坐姿状态下左髂静脉血液的滞留时间最长,为52.2 s;平卧状态下最短,为14.8 s;行走状态为23.8 s。结论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静脉嵴的影响与血管造影图像高度吻合。坐姿和行走状态下的下肢静脉高压现象与临床结果一致,平卧状态能够缓解高压状况。从髂静脉的壁面切应力和血液滞留时间来看,人体在3种姿态之间不断转换,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瘀滞交替出现,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人体姿态
下载PDF
模拟化教学在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蕾 高昌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155-159,共5页
目的 探讨在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模拟化教学技术的效果,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手段。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专业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的住院医生4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 目的 探讨在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模拟化教学技术的效果,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手段。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专业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的住院医生4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名。观察组采用模拟化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气管内插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气管内插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和误穿动脉发生率、教学中操作失败案例、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实际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观察组穿刺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误穿动脉例数、操作失败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在麻醉专业住培医生的培训中采用模拟化教学技术,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有利于麻醉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化教学 麻醉专业 医学教学 气管内插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