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 immunoadsorption for 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被引量:1
1
作者 Xue-Mei Tang Zong-Yi Zou +3 位作者 Xiao-Dong Zhao Xue-Lan Chen Yu Zhang Qiu L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2年第4期386-391,共6页
We present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DNA immunoadsorption (DNA-IA) therapy on clinical symptoms as well as indicators in pediatric case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follow up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 We present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DNA immunoadsorption (DNA-IA) therapy on clinical symptoms as well as indicators in pediatric case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follow up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s. 16 SLE cases were treated by DNA-IA for 3 times every other day. We observed the changes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munological indicators,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alteration of these indicators 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e Index (SLEDAI) scores, 24 h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autoantibodies, serum IgG and complement C3. 1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within 3 months after DNA-IA therapy, 12 case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proved (92.3%). SLEDAI scores in 10 cases decreased from (16.20 ± 12.54) to less than 5 (76.9%), 8 cases of ANA, anti-DNA antibodies were negative (61.5%), 13 cases with IgG level in serum recovered to normal (10.39 ± 4.38) g/L, C3 level rose to normal (1.06 ± 0.23) g/L. 3 to 6 months after I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in all cases got maximum improved. 9 months after IA, SLEDAI score in 2 cases (15.4%) rose to more than 5, anti-DNA antibody in 2 cases (15.4%) became positive, and 1case (7.7%) with serum C3 decreased again. 2 cases died from 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within 3 to 6 months after IA.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during DNA-IA. We recommend that DNA immunoadsorp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 for active childhood-onset SLE, which could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eliminate ANA and anti-DNA antibodies. Combining with corticosteroids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DNA-IA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ctivity of disease and protect vital organs function in the short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immunoadsorption (dna-i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CHILDHOOD-ONSET AUTOANTIBODY
下载PDF
血液净化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鱼强 刘岐焕 +2 位作者 程范军 刘晓红 张有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DNA免疫吸附配合泼尼松片、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DNA免疫吸附配合泼尼松片、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试验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肾功能指标及抗核抗体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1)。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血尿素氮(5.31±1.25)mmol/L、血清肌酐(98.58±21.17)μ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尿素氮(7.23±1.33)mmol/L、血清肌酐(128.38±25.7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NA(1.62±0.41)、抗ds-DHA抗体(0.9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21±0.69和1.21±0.62(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抗核抗体敏感性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联合DNA免疫吸附配合泼尼松片、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连续性血液净化 dna免疫吸附 泼尼松片 环磷酰胺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淑珍 刘光珍 +1 位作者 王世荣 李德谦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0期541-544,共4页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柱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免疫吸附组各16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龙)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柱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免疫吸附组各16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龙)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DNA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吸附,每半月1次,连续6次。治疗前及免疫吸附末次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血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清除效果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肾功能等影响程度,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A抗体滴度吸附后明显下降[1:2000及1:300,P<0.001];抗ds-DNA抗体吸附后明显下降[(36.5±10.4)IU/ml及(19.4±10.3)IU/ml];免疫球蛋白显著下降(P<0.05);血常规、血沉、补体等无明显影响。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较少,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成为狼疮性肾炎多靶点疗法新的联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dna免疫吸附 血液吸附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床边DNA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佩玲 谢伦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多系统受累。目前,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进行抗炎、免疫抑制治疗,抑制新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多系统受累。目前,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进行抗炎、免疫抑制治疗,抑制新的抗体产生,但对已产生的抗体无特异性清除效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使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护理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间质性肺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雪珍 庄宇 刘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间质性肺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狼疮间质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强龙+泼尼松+环磷酰胺冲击...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间质性肺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狼疮间质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强龙+泼尼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DNA免疫吸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高分辨CT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补体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单位肺泡容积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ANA、抗ds-DNA水平、高分辨CT评分低于对照组,而C3水平高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C、FVC%、FEV1/FVC、DLCO/VA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免疫吸附疗法可提高狼疮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间质性肺炎 dna免疫吸附疗法 肺功能 免疫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莉 万琦 +4 位作者 陈盼 张蓉 江涛 李荣达 毛捷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清除作用以及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LE患者,选择体内抗dsDNA抗体高滴度阳性的活动期SLE患...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清除作用以及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LE患者,选择体内抗dsDNA抗体高滴度阳性的活动期SLE患者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抗体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吸附治疗后给予免疫抑制剂,随访至少12周。结果:吸附治疗后患者体内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下降,平均降幅(66.4%±12.8%),高滴度抗核抗体的患者显著减少。随访中,33例患者病情维持稳定,3例患者在1~2年后,抗dsDNA抗体再次上升,重复行DNA免疫吸附治疗,病情稳定。结论:DNA免疫吸附可以在短期内明显清除抗dsDNA抗体,有助于快速缓解病情,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助于实现疾病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抗DSdna抗体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蔚蔚 戴欢欢 吉小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1例SLE患者进行48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心理、饮食、血管通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21例患者纳差和乏力... 目的探讨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1例SLE患者进行48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心理、饮食、血管通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21例患者纳差和乏力症状改善,免疫吸附治疗2周后复查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ds-DN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2例血小板减少。结论 DNA免疫吸附是治疗SLE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治疗顺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林育梅 方蘅英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5期2257-2258,共2页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规范预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留置导管护理。[结果]16例病人共进行48次DNA280免疫吸附治疗;...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规范预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留置导管护理。[结果]16例病人共进行48次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第1次治疗出现穿刺处渗血2例、轻微胸闷2例。[结论]加强护理是保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免疫吸附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dna免疫吸附 护理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申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9期124-125,共2页
目的:对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共收治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 目的:对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共收治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精神状况、Ig G、Ig A以及Ig 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NA免疫吸附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显著改善健康状况,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dna免疫吸附 免疫球蛋白 安全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毅 王铁丹 +2 位作者 辛平 杨彦 郭贤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用以化学键联结的DNA—VT树脂对大鼠进行全血灌流,观察该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同时测定DNA-VT树脂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吸附DNA抗体的能力。结果表明,DNA-VT树脂血液相容性良好,能有效清除DNA抗体,可望应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狠疮。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免疫吸附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萍 谢长好 +1 位作者 李志军 赵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7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过免疫吸附治疗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ds-DNA)、...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过免疫吸附治疗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SLE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的变化;观察患者在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G(IgG)及SLE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M(IgA、IgM)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较吸附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如下:胸闷心悸4例,血压轻度下降2例,腹痛2例及面部潮红2例,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较为肯定,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中有害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给予相应治疗后可以得到改善,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dna双链抗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余毅 王铁丹 +3 位作者 王宗发 杨彦 郭贤权 俞耀庭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3,共5页
用共价键联结的DNA-VT树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NA抗体阳性血浆进行模拟灌流和对被动注射抗DNA抗体的大鼠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抗DNA抗体。本文研究了DNA-VT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及体内、外吸附抗DNA抗体的效能,同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 用共价键联结的DNA-VT树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NA抗体阳性血浆进行模拟灌流和对被动注射抗DNA抗体的大鼠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抗DNA抗体。本文研究了DNA-VT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及体内、外吸附抗DNA抗体的效能,同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DNA-VT树脂物理性能良好,血液相容性理想,能有效地清除抗DNA抗体,有希望应用于临床治疗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免疫吸附
下载PDF
不同免疫吸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志武 姚国乾 +3 位作者 李靖 肖琼 汪婧 徐友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7期380-384,共5页
目的比较A蛋白免疫吸附、PH350免疫吸附、DNA免疫吸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选择免疫吸附治疗的方式分为3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 目的比较A蛋白免疫吸附、PH350免疫吸附、DNA免疫吸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选择免疫吸附治疗的方式分为3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活动指数、器官功能等。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显著下降(均P<0.05),其中A蛋白吸附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免疫球蛋白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观察时间的延长,不同方法的狼疮活动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免疫吸附治疗方法均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较好的病情控制效果,但A蛋白对自身抗体清除更彻底。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A蛋白 PH350 dna免疫吸附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狼疮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颖 吴玉斌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狼疮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内科对9例重症狼疮患儿采用血液灌流DNA免疫吸附柱对每例进行3次吸附。观察其临床表现、对ANA、ds-DNA等自身...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狼疮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内科对9例重症狼疮患儿采用血液灌流DNA免疫吸附柱对每例进行3次吸附。观察其临床表现、对ANA、ds-DNA等自身抗体的清除效果,对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清离子、血沉的影响。结果DNA免疫吸附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A抗体滴度吸附后明显下降[(2515.56±1772.62)及(477.89±272.31),P<0.001];抗ds-DNA抗体被完全清除,其它自身抗体也被清除;免疫球蛋白IgG吸附后下降明显[(14.47±5.07)g/L及(8.53±1.30]g/L,P<0.001];血清补体有上升趋势,24h尿蛋白有下降趋势;对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清离子、血沉无明显影响,有4例血小板下降。结论DNA免疫吸附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重症狼疮患儿体内抗ds-DNA和ANA抗体等免疫物质,使患儿度过免疫风暴导致的危重期,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净化 dna免疫吸附 儿童
原文传递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颖 孙娟 +1 位作者 马玲 谢长好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2044-2046,共3页
目的分析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5月间收治SLE并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27例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A... 目的分析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5月间收治SLE并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27例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补体C4]、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等)以及SLE活动度评分(SLEDAI)的差异,并总结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以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前血清ANA水平为(439.51±127.40)U/ml,抗ds-DNA抗体水平(206.11±94.37)U/ml,而治疗后血清ANA和抗ds-DNA抗体依次为(348.07±115.24)U/ml和(124.56±70.83)U/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C4水平、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平均SLEDAI评分为(14.08±3.24)分,免疫吸附治疗后SLEDAI评分为(6.77±2.85)分,较治疗前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280免疫吸附治疗能有效降低SLE患者血清损伤性抗体水平,帮助缓解症状,改善疾病活动程度,是SLE的有效治疗手段;与此同时,应充分做好治疗前准备、治疗中观察与处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工作,提高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吸附 抗核抗体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