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聚合酶θ:易错的多功能DNA末端修复分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瑶 陈国江 +3 位作者 冯健男 石艳春 王晶 郑源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DNA聚合酶θ(DNA polymerase theta,Pol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DNA修复酶。它在选择性末端连接(alternative end-joining,Alt-EJ)途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常参与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损伤修复。在正常生理状... DNA聚合酶θ(DNA polymerase theta,Pol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DNA修复酶。它在选择性末端连接(alternative end-joining,Alt-EJ)途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常参与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损伤修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Polθ主要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然而,在恶性肿瘤发生时,Polθ表现出异常高表达水平,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变过程。研究表明,抑制Polθ活性可导致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的肿瘤细胞发生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SL)。因此,已经开发出多种针对Polθ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此外,敲除或抑制Polθ活性还能增加HR修复效率,从而提高外源基因靶向整合效果。本文综述了Polθ及其介导的Alt-EJ修复机制在生物学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靶向Polθ在肿瘤治疗和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θ dna双链断裂修复 基因组稳定性 肿瘤抑制 靶向整合
下载PDF
XRCC1 and DNA polymerase β in cellular protection against cytotoxic DNA single-strand breaks 被引量:17
2
作者 Julie K Horton Mary Watson +3 位作者 Donna F Stefanick Daniel T Shaughnessy Jack A Taylor Samuel H Wilso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8-63,共16页
关键词 dna 脱氧核糖核酸 细胞毒素 保护方法
下载PDF
Maternal gene Ooep may participate i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mediated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in mouse oocytes
3
作者 Da-Jian He Lin Wang +5 位作者 Zhi-Bi Zhang Kun Guo Jing-Zheng Li Xie-Chao He Qing-Hua Cui Ping Zhe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87-395,共9页
DNA damage in oocytes can cause infertility and birth defects.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are highly deleterious and can substantially impair genome integrit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mediated DNA DSB r... DNA damage in oocytes can cause infertility and birth defects.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are highly deleterious and can substantially impair genome integrit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mediated DNA DSB repair plays dominant roles in safeguarding oocyte quantity and quality.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key players of the HR repair pathway in oocytes. Here, we identified oocyte-specific gene Ooep as a novel key component of the HR repair pathway in mouse oocytes. OOEP wa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ATM) kinase activation and Rad51 recombinase (RAD51) focal accumulation at DNA DSBs. Ooep null oocytes were defective in DNA DSB repair and prone to apoptosis upon exogenous DNA damage insults. Moreover, Ooep null oocytes exhibited delayed meiotic maturation. Therefore, OOEP played roles in preserving oocyte quantity and quality by maintaining genome stability. Ooep expression decreased with the advance of maternal age, suggesting its involvement in maternal 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oep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ATM RAD51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RAD52调控乳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
4
作者 黄溥婉 陈思龙 +2 位作者 唐喜军 伍湘峰 李莉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究TMP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调控蛋白表达与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的相关性。方法:CCK8法测定TMP对乳腺癌BT474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TM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分析TMP对损伤后细胞DSBs... 目的:探究TMP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调控蛋白表达与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的相关性。方法:CCK8法测定TMP对乳腺癌BT474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TM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分析TMP对损伤后细胞DSBs累积情况的影响;Isce-I内切酶系统检测TMP对修复通路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DSBs修复通路相关染色体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TMP通过使细胞阻滞在G_(1)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BT474细胞增殖,显著减少体内由Zeocin导致的细胞拖尾DNA含量(P<0.05);TMP显著增加BT474细胞对RAD52、ERCC1、XRCC4以及DNA LigⅣ蛋白募集,减少对KU80蛋白募集,促进了SSA以及NHEJ通路修复活性(P<0.05)。结论:TMP通过阻滞BT474细胞停留在G_(1)期使其发挥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TMP通过增强损伤缺口对各个通路的关键染色体结合蛋白募集,促进SSA与NHEJ修复通路活性从而减少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修复 川芎嗪 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DNA repair and DNA damage tolerance 被引量:29
5
作者 Xuan Li Wolf-Dietrich Heyer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9-113,共15页
相应再结合(HR ) 包括在脱氧核糖核酸双 stranded 裂缝(DSB ) 的修理工作的一系列互连的小径并且内部海滨交叉连接(ICL ) 。另外,再结合在阻止或碎的复制叉的恢复为 DNA 提供批评支持,贡献脱氧核糖核酸损坏的忍耐。蛋白质的一个中央... 相应再结合(HR ) 包括在脱氧核糖核酸双 stranded 裂缝(DSB ) 的修理工作的一系列互连的小径并且内部海滨交叉连接(ICL ) 。另外,再结合在阻止或碎的复制叉的恢复为 DNA 提供批评支持,贡献脱氧核糖核酸损坏的忍耐。蛋白质的一个中央核心,最非常 RecA 相当或相同的事物 Rad51,催化代表 HR 的关键反应:相同搜索和脱氧核糖核酸海滨侵略。再结合的多样的功能在对与核心蛋白质一起执行补加的功能的上下文特定的因素的需要被反映。适当地修理复杂脱氧核糖核酸损坏并且解决 DNA 应力的无能导致 genomic 不稳定性并且贡献癌症病原学。在 BRCA2 重组基因的变化引起倾向到胸和卵巢的癌症以及 Fanconi 贫血症,癌症倾向症候群在脱氧核糖核酸的修理由一个缺点描绘了内部海滨交叉连接。再结合的细胞的功能对癌症的基于 DNA 的治疗形式也适切,它指向由是为再结合小径的底层的脱氧核糖核酸损害的直接或间接的正式就职复制房间。这评论集中于关于 DSB 和 ICL 修理以及复制叉支持的 HR 的机械学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脱氧核糖核酸 损害机理 基因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及同源重组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冲慧 米阳 +4 位作者 任飞飞 孙向东 周潇潇 王万聪 夏兴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木犀草素后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及GFP阳性率;彗星实验检测木犀草素对DSBs...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木犀草素后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及GFP阳性率;彗星实验检测木犀草素对DSBs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损伤标志性蛋白γH2AX和HR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募集情况。结果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胃癌细胞内ROS含量;用I-Scel质粒转染DR-GFP后木犀草素处理组GFP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少于未加木犀草素组;但彗星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处理后人胃癌AGS细胞后增加彗星尾炬;经木犀草素处理后,胃癌细胞中DNA的γH2AX上调,修复关键蛋白Rad51的表达下调;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木犀草素处理人胃癌AGS细胞后HR修复蛋白Rad51在DNA损伤位点的募集减少。结论木犀草素能够促进人胃癌细胞DSBs,并抑制其HR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dna损伤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修复 胃癌细胞
下载PDF
DNA DAMAGE AND REPAIR IN RADIOSENSITIVE MAMMALIAN CELLS
7
作者 KokiSato Takeko Odaka Kiyomi Equchi-Kasai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159-159,共1页
We have selected four mouse cell mutantshypersensitive to the lethal effect ofionizing radiation.They show cross-sensitivity to bleomycin and otherchemicals but not to ultraviolet light.
关键词 ultraviolet LETHAL dna repair MUTANT Induction PARENT breakS STRAND gamma
下载PDF
DETECTION OF STRAND BREAKS OF DNA IN HUMAN EARLY CHORIONIC VILLUS CELLS INDUCED BY DIAGNOSTIC ULTRASOUND USING ^(32)P-LABELED ALU HYBRIDIZATION
8
作者 王彩凤 李旭 张蕴璟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if strand breaks of DNA in human early chorionic villus cells in uterus were induced by diagnostic ultrasound and to evaluate the method used for detection of single-stranded breaks and double-str... Objective To explore if strand breaks of DNA in human early chorionic villus cells in uterus were induced by diagnostic ultrasound and to evaluate the method used for detection of single-stranded breaks and double-stranded breaks in human DNA. Methods 60 normal pregnant women aged 20-30, who underwent artificial abortion during 6-8 weeks of ges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experimental groups: All 30 cases were exposed to diagnostic ultrasound in uterus for 10 minutes, and 24 hours later chorionic villi were extracted; the other 30 case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Single-stranded DNA and double-stranded DNA in villus cells in all cases were isolated by the alkaline unwinding combined with hydroxylapatite chromatography, and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using 32 P-labeled Alu probe for dot-blotting hybridiz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ntity and percentage in single-stranded DNA and double-stranded DNA between 2 groups (P>0.05). 32 P-Alu probe could only hybridize with human DNA, and could detect DNA isolated from as few as 2.5×10 3 chorionic villus cells and 0.45ng DNA in human leukocyt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no DNA strand damages in human chorionic villus cells when the uterus was exposed to diagnostic ultrasound for 10 minutes. The method,^(32)P-Alu probe for dot-blotting hybridization, was even more specific,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han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ultrasound early pregnancy chorionic villus in uterus dna single-stranded breaks(ssbs) double-stranded breaks(dsbs) ^(32)P-labeled Alu probe dot-blot hybridization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9
作者 接欣雨 唐铁山 刘红美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
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DSBR)在保持神经元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SBR主要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来完成,这两... 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DSBR)在保持神经元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SBR主要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来完成,这两种修复途径对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另外,DSBR异常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深入剖析DSBR机制对于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及研发有效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的DSBR途径,并概述了DSBR异常与几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修复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非同源末端连接中DNA连接酶Ⅳ抑制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贺越 王秀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58-360,F0003,共4页
DNA连接酶Ⅳ(LIG4)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参与V(D)J重组和DNA双键断裂(DSB)修复,具有独特调控作用和广泛应用前景。研究发现,LIG4抑制剂在NHEJ中可作为增敏剂,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时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此外,LIG4抑制剂还可作... DNA连接酶Ⅳ(LIG4)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参与V(D)J重组和DNA双键断裂(DSB)修复,具有独特调控作用和广泛应用前景。研究发现,LIG4抑制剂在NHEJ中可作为增敏剂,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时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此外,LIG4抑制剂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化抑制剂介导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基于此机制不断进行大规模药物筛选以发现新型抗癌药物,来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现对目前已报道的LIG4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各种形式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目前应用较广的SCR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连接酶Ⅳ抑制剂 非同源末端连接 dna双键断裂 dna修复 同源重组 肿瘤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DNA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锡鹏 张凤梅 凤志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BRCA1作为调节者参与了DNA损伤修复过程。DNA损伤的最严重的形式是双链断裂,BRCA1通过调控同源重组(HR)在修复双链断裂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BRCA1主要功能区与H...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BRCA1作为调节者参与了DNA损伤修复过程。DNA损伤的最严重的形式是双链断裂,BRCA1通过调控同源重组(HR)在修复双链断裂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BRCA1主要功能区与HR的关系、主要功能区基因突变对修复双链断裂的影响、BRCA1与BRCA2,Rad51和CtIP复合物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的磷酸化等方面,对BRCA1调控HR的分子机制、BRCA1介导的修复机制缺失在合成致死性中的作用、及BRCA1缺失后细胞对不同DNA损伤制剂敏感性发生的变化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 双链 重组 遗传
下载PDF
小檗胺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中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浩 何海鹰 +1 位作者 张家萍 张昌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SB),并持续存在于发病全程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在注射STZ后12h再腹腔注射3.48mg/kg体重,1.74mg/kg体重小檗胺后,一周后才出现有显著意义的SSB.3.48mg/kg体重组在5周后白内障形成率明显低于STZ组的同时,SSB也恢复到对照水平,而1.74mg/kg体重组第7周才恢复到对照水平.提示抗氧化药物小檗胺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小檗胺 糖尿病 白内障 病理学
下载PDF
电离辐射诱发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及修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芹 岳井银 +2 位作者 李进 穆传杰 樊飞跃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γ射线照射后IRM-2辐射抗性小鼠DNA链的断裂及修复,探讨IRM-2小鼠辐射抗性产生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测定不同剂量γ射线诱发IRM-2小鼠及其亲本ICR/JCL和615小鼠脾细胞DNA单、双链断裂及照射后不同时间DNA... 目的通过观察γ射线照射后IRM-2辐射抗性小鼠DNA链的断裂及修复,探讨IRM-2小鼠辐射抗性产生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测定不同剂量γ射线诱发IRM-2小鼠及其亲本ICR/JCL和615小鼠脾细胞DNA单、双链断裂及照射后不同时间DNA链断裂的修复动力学。结果对照组IRM-2小鼠本底DNA损伤较低,即ssb和dsb的数目低于未照射的亲本ICR和615小鼠(P<0.01)。不同剂量(1、2、4和8Gy)照射后,IRM-2小鼠ssb和dsb的数量均明显低于经相同剂量照射的亲本ICR和615小鼠(P<0.05和P<0.01)。在较低剂量2Gy时,IRM-2小鼠与亲本小鼠相比,dsb和ssb修复无统计学差异;当分别接受4、8Gy大剂量照射后,IRM-2小鼠表现出较高的修复效率,即IRM-2小鼠0.5h和1hdsb、ssb修复速率比亲本小鼠快(P<0.05和P<0.01),而且修复后剩余的损伤远低于亲本小鼠。结论电离辐射后IRM-2小鼠DNA链断裂量较低,DNA链断裂的修复速率比亲本小鼠快,因此能及时快速地抵抗辐射造成的损伤,具有较强的辐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dna单链断裂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敏 缪泽鸿 丁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通路。这两条通路都是由多个修复元件参与、经过多步反应的复杂过程。两者各具特点、协同作用,共同维护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对其分子机制的阐明为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修复通路 同源重组修复 非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彩霞 古佳玉 +2 位作者 邵群 王晶 刘录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7-23,共7页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修复。综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植物DNA损伤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损伤修复 非同源末端连接 KU蛋白 XRCC4
下载PDF
γ线照后PHA、ConA和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转化、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耿勇志 苏燎原 刘克良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采用~3H-TdR参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激活的细胞... 本文采用~3H-TdR参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激活的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最低。三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单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相关,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细胞在37℃条件下能重接DNA断链,但重接不完全,重接后如经较长时间保温仍会发生再断裂,PWM激活的细胞重接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重接修复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dna 人血 辐射敏感性
下载PDF
Dicer1在卵巢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调控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靳平 杨宗元 +2 位作者 徐森 张陶然 高庆蕾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检测Dicer1在卵巢癌间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DNA双键断裂损伤(DSB)修复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卵巢癌间质和正常卵巢间质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SE40595,探索Dicer1对DSB修复... 目的:检测Dicer1在卵巢癌间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DNA双键断裂损伤(DSB)修复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卵巢癌间质和正常卵巢间质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SE40595,探索Dicer1对DSB修复相关通路及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并筛选出相关差异基因。应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 TGFβ1)细胞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系MRC5细胞活化成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即MRC5-CAFs。以靶向Dicer1基因的siRNA转染MRC5-CAFs,下调其Dicer1表达水平。q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icer1及分析所得相关基因,如XRCC6、TP53BP1、H2AFX、BRCA1、ATR、RAD51 mRNA水平及Dicer1和DSB损伤修复关键基因γ-H2AX(磷酸化H2AX)、RAD51蛋白水平。荧光共聚焦检测细胞核蛋白γ-H2AX表达;采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GSEA分析结果显示,Dicer1表达水平与DSB(NES=1.7942109,FDRq=0.0067545176)及DNA损伤修复(NES=2.4433048,FDRq=0)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在上述通路中与Dicer1表达正相关的显著基因集。沉默MRC5-CAFs细胞中Dicer1表达后,DSB相关基因,如XRCC6、TP53BP1、H2AFX及损伤修复相关基因BRCA1、ATR、RAD5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与GSEA分析结果一致。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到沉默Dicer1 MRC5-CAFs细胞内聚集较少的DSB。CCK8试验结果显示,MRC5-CAFs细胞在20μmol/L顺铂作用下,Dicer1-si组不同时间梯度的细胞活性率均低于NC-si组。结论:Dicer1在卵巢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正向调控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抑制Dicer1表达后其对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成纤维细胞 Dicer1 顺铂 dna损伤应答 dna双键断裂损伤 同源重组修复
下载PDF
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肝脏DNA的断裂与修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新文 朱国念 +1 位作者 孙锦荷 Jilisa Mwalilin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8-412,共5页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和3 H -TdR掺入实验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肝脏细胞DNA断裂与修复作用。结果表明 :Zn、Pb和混合重金属离子引发了鲫鱼肝脏细胞DNA的断裂 ,相对断裂数大小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 >Pb >Zn ;Cd...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和3 H -TdR掺入实验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肝脏细胞DNA断裂与修复作用。结果表明 :Zn、Pb和混合重金属离子引发了鲫鱼肝脏细胞DNA的断裂 ,相对断裂数大小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 >Pb >Zn ;Cd、Zn、Pb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中都检测到修复作用的存在 ,修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 >Pb >Zn >Cd ;重金属离子混合后 ,对鲫鱼肝脏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增大 ,但DNA的断裂和修复结果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重金属离子 鲫鱼 肝脏dna 断裂 修复
下载PDF
精准序列替换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许永汉 齐泽宇 +2 位作者 李文静 赵啊慧 武德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5,共14页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细胞系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序列替换,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和遗传性疾病治疗,从而在农业生产和医疗上取得突破。基因组序列替换策略主要分为2种:第1种依赖DNA双链断裂,包括将CRISPR-Cas分别与同...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细胞系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序列替换,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和遗传性疾病治疗,从而在农业生产和医疗上取得突破。基因组序列替换策略主要分为2种:第1种依赖DNA双链断裂,包括将CRISPR-Cas分别与同源重组、单链退火、微同源末端连接等DNA修复途径相结合,或由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介导,实现精准的序列替换;第2种依赖DNA单链断裂,主要包括引导编辑、碱基编辑器等技术。本研究综述了不同精准序列替换策略和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理清各策略和技术的优缺点,有助于根据基因组编辑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实现精准高效的序列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序列替换 dna双链断裂 dna单链断裂 dna修复
下载PDF
重离子所致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γH2AX焦点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隋丽 王豫 +2 位作者 关华 孔福全 周平坤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1,共7页
DNA双链断裂(DSB)是电离辐射所致基因组DNA的主要和最严重的损伤类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能比较特异地在DSB处形成焦点,是DSB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比较了重离子~7Li、^(12)C与γ射线辐照小鼠MEF细胞诱发γH2AX焦点的规律特征。结果显示,... DNA双链断裂(DSB)是电离辐射所致基因组DNA的主要和最严重的损伤类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能比较特异地在DSB处形成焦点,是DSB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比较了重离子~7Li、^(12)C与γ射线辐照小鼠MEF细胞诱发γH2AX焦点的规律特征。结果显示,诱发形成的平均每个细胞的γH2AX焦点数目与照后时间相关,表达峰值出现在照后2 h,但不同类型辐射高表达的持续时间不同。在相同剂量下,致焦点形成率与辐射的LET值相关,LET值越高,形成率越大。γ射线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照后时间无明显变化,高LET重离子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时间变化先增加后减小;与低LET的γ射线相比,高LET辐射诱发的焦点平均尺寸明显变大,LET越高焦点尺寸越大且保持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稳定性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磷酸化组蛋白H2AX聚焦点 重离子 γ射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