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硫堇、DNA/纳米银复合物共修饰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安海珍 袁若 +2 位作者 柴雅琴 唐点平 李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3-638,共6页
将硫堇聚合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带正电的多孔聚硫堇(PTH)复合膜,通过静电吸附固定DNA/纳米银复合物,利用复合物中纳米银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将癌胚抗体(anti-CEA)固定到电极表面,从而制得高灵敏的电流型癌胚抗原(CEA)免疫传... 将硫堇聚合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带正电的多孔聚硫堇(PTH)复合膜,通过静电吸附固定DNA/纳米银复合物,利用复合物中纳米银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将癌胚抗体(anti-CEA)固定到电极表面,从而制得高灵敏的电流型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癌胚抗原进行检测,其线性范围为1.0~10.0ng·mL-1和10.0~80.0ng·mL-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和0.9970,检测限为0.24ng·mL-1,并将该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样品中CE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聚硫堇 dna/纳米银复合物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示差脉冲伏安法
下载PDF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倪付花 桑青 +3 位作者 朱晓红 刘平 陈晓霞 肖庆振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自制的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及试管液体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试验。结果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目的研究自制的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及试管液体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试验。结果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均明显优于壳聚糖、AgNO3及壳聚糖银。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抑菌效果稍低于AgNO3和羧甲基壳聚糖银。结论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对这三种常见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纳米银/环氧树脂复合物的电阻和击穿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乐 徐曼 +2 位作者 孙颖 鲁宁 曹晓珑 《绝缘材料》 CAS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用辐照法制备了纳米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阻和击穿场强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材料的击穿性能时引入了Weibull统计的方法,能得出材料内部的更多信息,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研究结果表明,在... 用辐照法制备了纳米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阻和击穿场强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材料的击穿性能时引入了Weibull统计的方法,能得出材料内部的更多信息,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纳米银含量时,这种复合材料表现出高于其基体的电阻率和击穿场强。作者利用纳米金属粒子在绝缘体中的库伦阻塞效应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纳米银 环氧树脂 库伦阻塞效应 电阻特性 交流击穿场强 威布尔分布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富勒烯[60]-纳米银复合物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文忠 肖旺钏 +1 位作者 蔡红茹 李星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6-489,485,共5页
AgNO3乙腈溶液注入热的苯甲醛,一步法合成了不同形貌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硝酸银的乙腈溶液注入热的C60-二甲苯和苯甲醛混合液中,一步原位合成了富勒烯[60]-纳米银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AgNO3乙腈溶液注入热的苯甲醛,一步法合成了不同形貌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硝酸银的乙腈溶液注入热的C60-二甲苯和苯甲醛混合液中,一步原位合成了富勒烯[60]-纳米银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富勒烯[60]-纳米银复合物的形成。对纳米银晶粒形成过程和富勒烯[60]-纳米银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富勒烯[60] 纳米银 纳米复合物
下载PDF
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万军 郭方方 +1 位作者 吴志强 张晓东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采用萍乡硬质高岭土作原料,以高岭石-二甲基亚砜(Kao—DMSO)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置换取代法制备高岭石-甲醇(Kao-MeOH),通过吸附后还原生长,从而成功制备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高岭石-纳米银复... 采用萍乡硬质高岭土作原料,以高岭石-二甲基亚砜(Kao—DMSO)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置换取代法制备高岭石-甲醇(Kao-MeOH),通过吸附后还原生长,从而成功制备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最佳混合物配比、最佳硝酸银浓度、硼氢化钠浓度对制备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岭石层间的纳米银粒子粒径大小均匀且粒径分布范围窄,呈圆形;高岭石片层表面或端面处的纳米银粒子粒径粗大,形状不规则,常有纳米颗粒团聚现象。对生成的纳米银的粒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硝酸银与Kao—DMSO的配比、还原反应时硼氢化钠溶液的初始浓度、还原反应时硝酸银溶液的浓度。硝酸银或硼氢化钠的浓度越大,所得纳米银粒子的粒径越大;要得到粒径较小、粒径分布比较集中的样品,应控制硝酸银的浓度为1×10^-3~5×10^-3mol/L、硼氢化钠的浓度1×10^-2mol/L,配比为高岭土中Ag的含量占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 高岭石-二甲基亚砜 高岭石-甲醇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纳米银复合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鼻腔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美娟 李聪强 +1 位作者 王庭阔 肖少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另给予邦...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另给予邦鼻净纳米抗菌水凝喷剂治疗。观察两组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症状得分以及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纳米银复合物 鼻腔 护理
下载PDF
裸花紫珠苯乙醇苷-纳米银复合物制备
7
作者 张俊搏 顾珂如 +5 位作者 闫柯 张钰 张人谕 陈积威 常耕文 王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制备裸花紫珠苯乙醇苷-纳米银复合物。方法以提取液与硝酸银溶液体积比、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吸光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 目的制备裸花紫珠苯乙醇苷-纳米银复合物。方法以提取液与硝酸银溶液体积比、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吸光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观形态,测定粒径、Zeta电位,红外光谱法分析官能团结构。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液与硝酸银溶液体积比1∶10,硝酸银溶液浓度1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90 min,3批样品吸收曲线稳定。所得纳米银复合物被灰色物质包裹,最大吸收波长为420 nm,平均粒径为26 nm,Zeta电位为^(-1)5.1 mV。在红外光谱图中,1082、535 cm^(-1)处吸收峰减弱,986、861 cm^(-1)处吸收峰消失,1384 cm^(-1)处吸收峰增强。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裸花紫珠苯乙醇苷-纳米银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苯乙醇苷 纳米银复合物 制备 单因素试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透射电镜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金兰 廖鹏飞 +2 位作者 聂珍媛 王晶 肖水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粒子,通过一步包埋法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直接包覆,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该磁性纳米复合物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1.6 nm;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结果...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粒子,通过一步包埋法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直接包覆,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该磁性纳米复合物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1.6 nm;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分布比较窄,平均粒径约为12 nm,与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结果表明:Fe3O4表面成功地包覆了羧甲基壳聚糖。将该磁性纳米复合物应用于鸡血细胞基因组DNA的分离,结果表明:该磁性纳米复合物非常适合于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避免了传统苯酚-氯仿法中有毒试剂的使用,能够显著简化整个DNA的纯化制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磁性纳米复合物 羧甲基壳聚糖 基因组dna 分离
下载PDF
纳米银对HL-7702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鹏鹏 关荣发 +2 位作者 伍义行 戴贤君 黄光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HL-7702肝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设对照组、微米银组和纳米银组,微米银和纳米银10,25,50,100,250mg·L-1对HL-7702肝细胞进行染毒,24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HL-7702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HL-7702肝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设对照组、微米银组和纳米银组,微米银和纳米银10,25,50,100,250mg·L-1对HL-7702肝细胞进行染毒,24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HL-7702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并计算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结果与对照组和微米银组相比,纳米银染毒后HL-7702肝细胞DNA损伤效应明显增强;随纳米银染毒浓度的升高,HL-7702肝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剂量≥25mg·L-1时,尾部DNA百分率及尾矩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纳米银可导致HL-7702肝细胞DNA损伤,微米银无明显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肝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纳米银DNA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闻云 陈艳玲 +1 位作者 韩清 贾玉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利用电化学生长法制备了纳米银DNA修饰电极。在pH4.1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得到电荷传递系数α=0.41、扩散系数D=1.22×10^-5cm^2/s。建立了利用修饰电极催化作用快速测... 利用电化学生长法制备了纳米银DNA修饰电极。在pH4.1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得到电荷传递系数α=0.41、扩散系数D=1.22×10^-5cm^2/s。建立了利用修饰电极催化作用快速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峰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在1.0×10^-7~5.0×10^-5mol/L、5.0×10^-6~5.0×10^-8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该方法快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抗坏血酸 纳米银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纳米银的制备、修饰及与鲱鱼精DNA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怀斌 李怀祥 +2 位作者 马丽英 荣先国 朱崇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粒子,在乙醇溶剂中,纳米银粒子表面成功包覆上了SiO2层。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纳米银及包覆结构(Ag为核,SiO2为壳,Ag@SiO2)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氨水的加入顺序对Ag@SiO2核壳结构具...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粒子,在乙醇溶剂中,纳米银粒子表面成功包覆上了SiO2层。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纳米银及包覆结构(Ag为核,SiO2为壳,Ag@SiO2)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氨水的加入顺序对Ag@SiO2核壳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SiO2壳层的不断加厚,纳米银的特征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降低,在本实验中当厚度大于50 nm时,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吸收强度增大。纳米银的发射光谱表明SiO2壳层的包覆使纳米银的发射强度降低。另外,采用光谱法考察了Ag@SiO2纳米粒子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鲱鱼精DNA的吸收光谱及Ag@SiO2的发射光谱无明显变化,初步证明Ag@SiO2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这为Ag@SiO2纳米粒子的毒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Ag@SiO2 核壳结构 鲱鱼精dna 光谱
下载PDF
用DNA-球形碳化聚合物吸附剂由血液灌流除去哺乳动物血中DNA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彦 李乃宏 +6 位作者 何炳林 权武烈 崔润海 邵新华 叶福华 钱绍诚 宋继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9期843-847,共5页
DNA与兰四唑阳离子络合后与火棉胶混合最后吸附在大分子球形碳化聚合物吸附剂上,DNA固定的百分率是98—98.5%,它被应用到动物血液灌流能特异除去注入的DNA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功效在75%以上,而引起的非特异吸附仅低于10%,它有好的稳定性... DNA与兰四唑阳离子络合后与火棉胶混合最后吸附在大分子球形碳化聚合物吸附剂上,DNA固定的百分率是98—98.5%,它被应用到动物血液灌流能特异除去注入的DNA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功效在75%以上,而引起的非特异吸附仅低于10%,它有好的稳定性和血相容性,因此,它可能应用到临床治疗SLE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复合物 血液灌流 dna固定 dna抗体 离子络合 火棉胶 聚合物吸附剂 非特异吸附
下载PDF
PEG化壳聚糖/DNA自组装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体外Hela细胞转染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魏晓红 梁文权 潘远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93-1996,共4页
通过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等方法将亲水性的聚乙二醇接枝到壳聚糖的氨基侧链上 ,得到了改性的壳聚糖 -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应用现代波谱等技术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 p EGFP-N1为 DNA模型 ,在溶液... 通过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等方法将亲水性的聚乙二醇接枝到壳聚糖的氨基侧链上 ,得到了改性的壳聚糖 -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应用现代波谱等技术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 p EGFP-N1为 DNA模型 ,在溶液中通过自动 (静电 )吸附得到 PEG化的壳聚糖 /DNA自组装复合物 .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复合物对 Hela细胞的体外转染效率 .结果表明 ,活化的聚乙二醇被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 ,使不溶于水的壳聚糖改性为水溶性的 PEG化的壳聚糖 . PEG化壳聚糖 /DNA自组装复合物在Hela细胞体外转染率达到 81 % .因此 ,PEG化的壳聚糖有可能成为基因转染的非病毒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化壳聚糖 dna 自组装 复合物 制备 表征 体外传染 HELA细胞 聚乙二醇 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下载PDF
脂质体/DNA复合物介导HSV—TK基因在膀胱癌细胞的表达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钢 金锡御 +6 位作者 饶亚兰 杨唐俊 汪泽厚 何斌 王祥卫 刘素英 曾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HSV—TK重组 DNA对膀胱癌细胞的转导和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方法:用脂质体/DNA复合物将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子(pLXSN-TK)导入膀胱癌细胞株 BIU87。携带 HSV一TK基因的... 目的:探讨脂质体/HSV—TK重组 DNA对膀胱癌细胞的转导和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方法:用脂质体/DNA复合物将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子(pLXSN-TK)导入膀胱癌细胞株 BIU87。携带 HSV一TK基因的 BIU87细胞(BIU87—TK)由 G418筛选获得。经过 Southern杂交和细胞原位杂交检测后,观测 ACV对 BIU87-TK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 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 HSV—TK基因存在于 BIU87-TK细胞染色体中。细胞原位杂交检测 HSV-TKmRNA的表达。外源DNA的导入以及HSV-TK和Neo基因表达不会改变细胞生长特性。然而,在ACV作用下,转导HSV-TK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存活率受到影响,ACV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结论:脂质体/TK重组 DNA复合物可用于膀胱癌细胞的转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V1-TK脂质体 BIU87细胞株 无环鸟苷 ACV 膀胱癌 dna复合物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DNA复合物晶体结构的DNA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爱华 陈斯云 蔡禄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7-375,共9页
依据最新NDB数据库中蛋白质-DNA复合物晶体结构数据,考虑DNA结构的序列依赖特性,对10个二联体和36个约化的四联体计算了DNA动力学结构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力常数矩阵,矩阵中的非对角项反映了结构参数间的关联。利用改进的DNA结构动力... 依据最新NDB数据库中蛋白质-DNA复合物晶体结构数据,考虑DNA结构的序列依赖特性,对10个二联体和36个约化的四联体计算了DNA动力学结构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力常数矩阵,矩阵中的非对角项反映了结构参数间的关联。利用改进的DNA结构动力学模型,可以方便地计算给定序列的结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dna复合物 晶体结构 力常数 dna 动力学结构
下载PDF
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对细胞的体外转染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逊 张志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2-796,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型非病毒载体脂质-聚阳离子-DNA(LPD)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体外细胞的转染率。方法 用薄膜-挤压法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与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在室温孵育后,得到LPD;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 目的 研究新型非病毒载体脂质-聚阳离子-DNA(LPD)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体外细胞的转染率。方法 用薄膜-挤压法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与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在室温孵育后,得到LPD;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LPD与DNA酶I溶液在37℃下孵育不同时间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降解情况;用荧光法测定其包封率;用X-gal染色法考察了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结果 LPD的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143.5 nm,平均zeta电位为+32.6 mV;37℃下核酸酶作用2 h后,LPD中的DNA几乎无降解;平均包封率为93.42%;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69±6)%,(43±7)%和(96.2±1.8)%。结论 LPD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体外稳定性好、转染率高,具有应用潜力的非病毒载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D 转染 脂质 鱼精蛋白 HEPG2 肝癌细胞 dna 复合物 平均粒径 ZETA电位
下载PDF
新基激复合物探针检测指定序列DNA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庆勇 祖元刚 +1 位作者 吕宏艳 王丽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62-1966,共5页
研究目的是拓展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方法在检测指定序列DNA中的应用。实验选择细胞色素P450 CYP2C9基因中容易发生突变的包含24个碱基的基因片段作为靶点DNA,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包含12碱基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将荧光集... 研究目的是拓展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方法在检测指定序列DNA中的应用。实验选择细胞色素P450 CYP2C9基因中容易发生突变的包含24个碱基的基因片段作为靶点DNA,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包含12碱基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将荧光集团连接到探针末端3′或5′磷酸基上形成荧光探针,两个荧光探针与靶点DNA杂交后自动装备基激复合物荧光系统,实验考察芘的新衍生物与不同荧光团配对、荧光团连接不同位置、不同激发波长对基激复合物形成及发射光谱的影响,芘的新衍生物探针形成的基激复合物在505 nm的特征发射光谱最强,伴随着单体荧光的猝灭和大约120~130 nm的Stokes位移,大大减少了DNA检测过程中的背景干扰,灵敏度高,而且这对荧光物质形成的基激复合物对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微环境非常敏感,可尝试用于基因遗传多态性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荧光探针 基激复合物 检测 指定序列dna
下载PDF
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与DNA聚离子复合物胶束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子刚 周芬 +3 位作者 袁建军 马立新 翟超 程时远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22-326,共5页
将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聚乙二醇-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PLL(Z)-PEG-PLL(Z))中的氨基去保护得到两端为聚阳离子的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PEG-PLL),并对其与DNA结合形成的聚集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L-P... 将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聚乙二醇-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PLL(Z)-PEG-PLL(Z))中的氨基去保护得到两端为聚阳离子的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PEG-PLL),并对其与DNA结合形成的聚集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L-PEG-PLL与DNA形成了聚离子复合物胶束;DNA与PLL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核,PEG包裹在其外面,得到的聚离子复合物胶束为均相体系,即使在化学计量点也不会沉淀,保持着很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这一点对基因治疗是很重要的;而且随着PLL段的增加,包覆效果更好;聚离子复合物胶束使得DNA具有较强的核酶抗性;大小在10~35nm之间,呈球形;聚离子复合物胶束能够用于基因的传递,使基因在昆虫细胞系SF9中能够表达出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复合物 基因 聚赖氨酸 SF 胶束 聚乙二醇 离子 化学计量点 氨基
下载PDF
氮磷比对PAMAM/DNA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丹 胡海洋 +3 位作者 张洁 王明月 陈大为 史小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3-418,共6页
目的研究氮磷比对PAMAM压缩DNA形成复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置换和荧光排除试验考察不同N/P对复合物的形成、复合物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复合物的稳定性;采用荧光法测定复合物在MCF-7细胞内的转染效率。结果... 目的研究氮磷比对PAMAM压缩DNA形成复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置换和荧光排除试验考察不同N/P对复合物的形成、复合物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复合物的稳定性;采用荧光法测定复合物在MCF-7细胞内的转染效率。结果当N/P在0.5-2.5内时,复合物形成不完全,可插入或可置换的钌(Ⅱ)多吡啶类配合物[Ru(phen)2dppz]^2+显著减少、粒径降低、PI值变大、复合物不稳定且转染效率逐渐增高;当N/P大于3.0时,复合物形成完整、粒径和PI值较小、复合物稳定且转染效率显著增高。结论当N/P大于0.5时,复合物开始形成;当N/P大于3.0时,PAMAM可以高效、稳定的压缩DNA,达到提高细胞内转染效率的目的。复合物形成完整后继续增加N/P具有提高转染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AM树枝状大分子 氮磷比 dna 复合物粒径 稳定性 转染效率
下载PDF
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构建与生物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海梅 黄宏靓 +2 位作者 谭倩雯 杨清波 邱培元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对其细胞毒性、不同量鱼精蛋白对pDNA的结合能力、体外细胞转染率。方法不同量鱼精蛋白与DNA在室温孵育后,得到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用MTT法检测鱼精蛋白对HeLa子宫颈癌细胞的毒性...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对其细胞毒性、不同量鱼精蛋白对pDNA的结合能力、体外细胞转染率。方法不同量鱼精蛋白与DNA在室温孵育后,得到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用MTT法检测鱼精蛋白对HeLa子宫颈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与PEI进行比较;利用琼脂糖电泳实验测定不同N/P比形成复合物时对DNA的阻滞情况;用结合沉淀试验比较不同量鱼精蛋白对包裹DNA的能力的影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它们对BEL-7402肝癌细胞转染率的大小。结果当鱼精蛋白/DNA复合物浓度升高时,对He-La子宫颈癌细胞的毒性均为0级,而聚乙烯亚胺(PEI)浓度升高时,对细胞的毒性明显增加;鱼精蛋白与质粒DNA形成复合物时所需的N/P比为1.5∶1,较PEI/DNA复合物形成时所需的N/P比2∶1要小;鱼精蛋白包裹DNA的能力随N/P比增大而增强,并且包裹DNA的能力要比PEI/DNA复合物转变得快;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转染率较PEI/DNA复合物低,但毒性较低。结论鱼精蛋白/DNA复合物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细胞毒性小、对pDNA包裹能力高、转染率相对较高,具有一定应用潜力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基因载体 鱼精蛋白/dna复合物 生物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