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HBVDNA的原位检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素霞 邹万忠 张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针对HBV全基因组的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研究 ,对 45例肾炎病人肾组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肾组织HBV抗原阳性... 目的 :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针对HBV全基因组的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研究 ,对 45例肾炎病人肾组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肾组织HBV抗原阳性的 38例标本中 ,肾组织HBVDNA的检出率为 71% (2 7/38) ;其中 ,HBV相关肾炎HBVDNA的阳性率为 73% (19/2 6 ) ,IgA肾病及狼疮肾炎伴HBV抗原沉积病例HBVDNA的阳性率为 6 7% (8/12 )。原位杂交显示HBVDNA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分布为主 ;原位PCR方法可使阳性信号增强 ,并可见HBVDNA在部分肾小管细胞胞核、肾小球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以及肾小球基底膜内均有分布。结论 :HBV在肾组织内存在感染及复制 ,其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组织 HBV-dna 原位检测
下载PDF
侵袭性骨肿瘤DNA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荣新 杨泉森 +3 位作者 杨迪生 范顺武 杨骅 曹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96-198,205,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骨肿瘤DNA含量与肿瘤良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2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的新鲜侵袭性骨肿瘤组织标本作DNA含量测定,并与病人复发情况作相关分析。结果:二倍体及低DI、S% 、PI的侵袭性... 目的:探讨侵袭性骨肿瘤DNA含量与肿瘤良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2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的新鲜侵袭性骨肿瘤组织标本作DNA含量测定,并与病人复发情况作相关分析。结果:二倍体及低DI、S% 、PI的侵袭性骨肿瘤复发率低,异倍体及高DI、S% 、PI者复发率高。结论:二倍体侵袭性骨肿瘤具有良性倾向,宜采用刮除加灭活及边缘切除等手术方式,而异倍体侵袭性骨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宜采用肿瘤广泛切除甚至截肢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遗传学 dna/分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和核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耿宝琴 倪庆桂 周水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不同剂量(10-5mol/L、10-6mol/L和10-7mol/L)β-胡萝卜素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癌细胞核DNA含量明显减少、分布改变。此作用不仅由于β-胡萝卜素的VitA活性... 不同剂量(10-5mol/L、10-6mol/L和10-7mol/L)β-胡萝卜素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癌细胞核DNA含量明显减少、分布改变。此作用不仅由于β-胡萝卜素的VitA活性,也由于其自身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表现为抗氧化、抑制癌基因表达、损伤核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素 细胞核测量法 大肠肿瘤 dna
下载PDF
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胃癌石蜡标本DNA含量及P53蛋白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豪侠 雷道年 +2 位作者 田新霞 林三仁 王润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9例胃癌组织和1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P53蛋白的含量,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了DNA倍体和10例免疫组化P53蛋白表达阳性标本的P53蛋白含量。结果提示,DNA倍体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9例胃癌组织和1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P53蛋白的含量,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了DNA倍体和10例免疫组化P53蛋白表达阳性标本的P53蛋白含量。结果提示,DNA倍体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关系,FCM定量基因表达产物及DNA含量双参数分析预后,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脱氢核糖核酸 蛋白质 流式细胞光度术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中9p21-22区微卫星DNA的杂合性缺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竺可青 章锁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用微卫星确定神经胶质瘤在 9p2 1 -2 2区是否发生基因丢失。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 ,对 2 9例神经胶质瘤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 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检测。结果 :2 9例神经胶质瘤... 目的 :用微卫星确定神经胶质瘤在 9p2 1 -2 2区是否发生基因丢失。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 ,对 2 9例神经胶质瘤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 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检测。结果 :2 9例神经胶质瘤在所选 9p2 1 -2 2区的三个位点中未发现 L OH及 MSI改变。结论 :1 9p2 1 -2 2区除 p1 5、p1 6可能不存在神经胶质瘤的其它肿瘤抑制基因 ;2本研究结果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病理学 dna 微卫星不稳定性 基因杂合性缺失 脑肿瘤
下载PDF
人衰老相关DNA片段的筛选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东丽 刘新文 +1 位作者 张宗玉 童坦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索衰老相关新基因。方法 :采用RAPD法筛选衰老相关的DNA片段 ,采用Southernblot分析基因状态 ,Northernblot分析mRNA水平。结果 :筛选出衰老特异的DNA片段 ,长 894bp ,命名为sad。将sad片段克隆、测序 ,查询GenBank ,确认为一... 目的 :探索衰老相关新基因。方法 :采用RAPD法筛选衰老相关的DNA片段 ,采用Southernblot分析基因状态 ,Northernblot分析mRNA水平。结果 :筛选出衰老特异的DNA片段 ,长 894bp ,命名为sad。将sad片段克隆、测序 ,查询GenBank ,确认为一种新的衰老相关序列 ,基因登录号为AQ32 410 4。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sad基因可能是一种单拷贝基因 ;sad在衰老 2BS细胞中的Southernblot图谱不同于年轻细胞 ,而与人胃癌细胞系BGC 82 3类似。Northernblot分析显示 ,sad基因具有表达活性 ,其RNA长约 0 .5kb ,相对水平在各代龄的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ad是一种新的与衰老相关的DNA片段 ,sad基因可能为单拷贝基因 ,具有表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dna片段 筛选 特征 分析
下载PDF
喉癌微血管密度与细胞DNA含量参数的定量研究
7
作者 鲁裕玉 沈朋 陈丽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喉癌微血管密度 (MVD)及细胞 DNA含量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F8特异性抗体和 SABC法测量 31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的 MVD,用图像细胞分析术测量癌细胞的核面积峰值及 S期细胞数。结果 :MVD及 DNA含量在喉癌的组织学... 目的 :探讨喉癌微血管密度 (MVD)及细胞 DNA含量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F8特异性抗体和 SABC法测量 31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的 MVD,用图像细胞分析术测量癌细胞的核面积峰值及 S期细胞数。结果 :MVD及 DNA含量在喉癌的组织学分级及分型中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MVD在 2年后的淋巴结转移组 (1 0 .2 3± 0 .78)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6 .38± 0 .33)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核面积峰值和 S期细胞百分率在 2年后的淋巴结转移组 (6 1 .0 3± 0 .2 8) μm2 及 (38.1 1± 0 .37) %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4 0 .97± 0 .41 ) μm2 及 (2 2 .97± 0 .2 9) %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喉癌间质内的 MVD及喉癌细胞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病更新学 毛细血管 dna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幼儿HBsAg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及HB抗原的检测
8
作者 陈智 何南祥 +5 位作者 周绍聪 金建华 孔慧琴 王引福 闵志立 周朗生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对9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并于0、1、6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形成HBV持续感染的小儿,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有无HBV感染的研究.应用未标记酶抗酶免疫复合物法(PAP)检测HBsAg和HBcAg,原位核酸杂交检测HBV-DNA;10例抗HB... 本文对9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并于0、1、6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形成HBV持续感染的小儿,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有无HBV感染的研究.应用未标记酶抗酶免疫复合物法(PAP)检测HBsAg和HBcAg,原位核酸杂交检测HBV-DNA;10例抗HBs阳性幼儿作为对照.结果:9例血清HBsAg阳性幼儿的PBMC中有4例HBV-DNA阳性.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另有1例HBsAg阳性,但未测到HBV-DNA.HBc Ag均阴性.HBV-DNA分布于胞浆中,阳性细胞数约占细胞总数的1~2%.对照组PBMC中HBV-DNA、HBsAg和HBcAg均阴性.上述结果表明,HBV已感染PBMC,并在其内表达S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单个核细胞 病毒抗原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与尖锐湿疣的细胞核DNA含量及图像分析
9
作者 周羡梅 马世雄 +5 位作者 刘春兰 俞昌 唐素恩 赵蕊 孙迅 白若昀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及尖锐湿疣细胞核DNA含量及核面积等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经Feulgen染色的组织切片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尖锐湿疣、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子宫颈癌共40例,进行细胞核...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及尖锐湿疣细胞核DNA含量及核面积等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经Feulgen染色的组织切片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尖锐湿疣、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子宫颈癌共40例,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核面积与倍体直方图检测。结果:显示核DNA含量、核面积及超5倍体(5c)细胞等在上述各病变依次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但核面积增大与核DNA含量增加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病变的细胞核DNA倍体分布直方图图形不同。结论:细胞核DNA含量及图像分析能以量化的方式形象地显示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的变化规律,对病理诊断及临床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尖锐湿疣属良性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尖锐湿疣 细胞核 dna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细菌DNA对大鼠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
10
作者 雷姗姗 李铁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 肠瘘/并发症 多聚酶链反应 dna 细菌/分析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的检测
11
作者 文润玲 韩梅 +1 位作者 裴秀英 戴寿芝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78-80,共3页
利用传统的非程序DNA合成法(UDS)检测用紫外线损伤淋巴细胞后^(a)HTdR掺入细胞的量,以反映DNA之修复能力(DNAR)的大小。利用此法测定21名健康人、29例癌症病人、19名口服抗衰中药枸杞子老年人的DNAR。结果显示,癌症病人的DNAR明显降低,... 利用传统的非程序DNA合成法(UDS)检测用紫外线损伤淋巴细胞后^(a)HTdR掺入细胞的量,以反映DNA之修复能力(DNAR)的大小。利用此法测定21名健康人、29例癌症病人、19名口服抗衰中药枸杞子老年人的DNAR。结果显示,癌症病人的DNAR明显降低,口服枸杞子能增强老年人的DNAR,反映出UDS—^(a)H法能较敏感地测出细胞的DNAR状况,以及外界因素,如中药枸杞子对DNAR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淋巴细胞 dna 枸杞
下载PDF
宫颈粘膜癌变过程中DNA含量、Ag—NOR及核形态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坤平 郑杰 +6 位作者 胡文浩 李宏安 潘晓琳 郭长军 张素清 高志斌 吴玉新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54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坛生、原位癌、鳞癌Ⅰ级、Ⅱ级、Ⅲ级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糖蛋白(Ag-NOR)计数,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的25例进行DNA含量的原位定量及核浆比测定,结果8C及8C以上细胞群的出现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 对54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坛生、原位癌、鳞癌Ⅰ级、Ⅱ级、Ⅲ级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糖蛋白(Ag-NOR)计数,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的25例进行DNA含量的原位定量及核浆比测定,结果8C及8C以上细胞群的出现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Ag-NOR计数及核浆比与细胞DNA含量变化呈正相关,随病理分级逐级增高,并在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上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 核浆比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HPV DNA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古东 梁春梅 +1 位作者 赖嘉希 陈征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明确光动力疗法(PDT)对肛管内尖锐湿疣(ACW)患者HPV DNA载量的影响。方法:33例ACW患者在PDT治疗前后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PV 6/11 DNA拷贝数。在末次治疗后第1周评估疗效,在第4和第8周评估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周,疣... 目的:明确光动力疗法(PDT)对肛管内尖锐湿疣(ACW)患者HPV DNA载量的影响。方法:33例ACW患者在PDT治疗前后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PV 6/11 DNA拷贝数。在末次治疗后第1周评估疗效,在第4和第8周评估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周,疣体清除率为97.26%。第4周和第8周复发率分别为12.33%和21.09%。治疗前HPV DNA基线均值为(6.66±0.65)log10拷贝,治疗第1次后为(5.56±0.78)log10拷贝,治疗第2次后为(4.47±0.74)log10拷贝,治疗第3次后为(3.36±0.73)log10拷贝。治疗前后4组数据经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61,P<0.01)。采用配对t检验对PDT治疗前后各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PDT治疗次数增加,HPV DNA拷贝数随之降低,表明PDT可明显降低ACW患者HPV 6/11DNA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内尖锐湿疣 HPV dna载量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银川地区HBsAg阳性人群中HBV-DNA的分布
14
作者 杨兰英 王仁山 +3 位作者 雷桂莲 官爱民 田美 李晶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6期321-323,共3页
以非放射性(Dig—HBV—DNA 探针)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银川地区405例 HBsag携带人群中的 HBV—DNA。阳性率为34.81%(男性40.32%高于女性30.14%,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极急速地下降(P<0.005),回汉民族间无明显差异。HBsAg 的滴度... 以非放射性(Dig—HBV—DNA 探针)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银川地区405例 HBsag携带人群中的 HBV—DNA。阳性率为34.81%(男性40.32%高于女性30.14%,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极急速地下降(P<0.005),回汉民族间无明显差异。HBsAg 的滴度与HBV—DNA 的检出率呈正相关(γ_s=0.999,P<0.01)HBsAg 的滴度至≥1:256时,HBV—DNA 的检出率可高达100%。作者等认为;以 HBsAg 的定量滴度来判定其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滴度在1:64~1:128时需加强治疗管理,≥1:256时应视为病毒复制的标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分子杂交 dna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15
作者 潘文胜 曹敏 海老原善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sDNA、bcl-2、p53、c-myc、E-cadherin、Ki-67和CD34。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和淋巴结部,对各病例的各部位、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小转移组中表层部的ss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浸润部和淋巴结部,bcl-2的阳性率高于浸润部和淋巴结部,c-my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淋巴结部的E-cadherin阳性率和微血管面积比低于对照组;其表层部和淋巴结部的Ki-67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微小转移组中淋巴结等于或小于4mm者占27.3%。结论:ssDNA、E-cadherin和Ki-67低表达的早期胃癌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黏附力较低,但增殖能力较弱,部分处于静止状态;而微血管增加是转移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淋巴转移/病理学 肿瘤浸润 钙粘着糖蛋白类/代谢 dna/分析
下载PDF
核形态测量对判断小肝癌预后和复发的意义
16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1 位作者 丁伟 周水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作者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及DNA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Edmondson分级Ⅰ~Ⅲ级),肿瘤细胞核面积、最大直径、积分光密度呈增高趋势,术后复发率... 作者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及DNA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Edmondson分级Ⅰ~Ⅲ级),肿瘤细胞核面积、最大直径、积分光密度呈增高趋势,术后复发率逐渐增高(0%、38.9%、80%)。复发组肝癌细胞核周长、核最大直径、核积分光密度及DNA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分别为25.84±2.07比24.05±2.78,8.38±0.87比7.73±0.81,7.97±1.81比5.65±2.01,3.06±1.11比2.01±0.52(P<0.05~0.005)。结果表明,细胞核增大程度是反映肝癌细胞分化度与恶性度的有效指标。Edmondson分级对判定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实际意义,但核形态参数与DNA指数比较,后者在判定分化程度及复发、预后方面更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核 病理学 形态测定法 预后 dna
下载PDF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结核病患者中的结核杆菌
17
作者 姚玉霞 丛军 +1 位作者 刘福英 彭郁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及特异的早期诊断肺结核病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64例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与痰标本结核杆菌DNA。结果:外周血结核杆菌DNA的阳性率为67.2%(43/64);痰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及特异的早期诊断肺结核病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64例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与痰标本结核杆菌DNA。结果:外周血结核杆菌DNA的阳性率为67.2%(43/64);痰标本的阳性率为29.6%(19/64)(P<0.05)。结论:用PCR技术诊断肺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粪便及组织中Ki-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干月波 蔡心涵 郑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241-247,共7页
作者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中国人结直肠癌ras基国突变的背景,并在病人粪便DNA中检测该突变基因。35例癌组织中发现Ki-ras12位密码子突变11例(31.4%),61位密码子1例(2.9%),没有发现西方... 作者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中国人结直肠癌ras基国突变的背景,并在病人粪便DNA中检测该突变基因。35例癌组织中发现Ki-ras12位密码子突变11例(31.4%),61位密码子1例(2.9%),没有发现西方结直肠癌中较为常见的13位密码子突变。18例病人粪便DNA中6例有突变ras基因,并与癌肿组织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作者认为从粪便DNA检测ras基因突变,对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致癌基因 RAS基因 粪便分析
下载PDF
血清和肝组织内HBV复制状态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克洲 陈智 +9 位作者 章明太 丁列明 金建华 余乾炎 张秀芝 陈明华 陈慰浙 方淑娟 何文南 张金龙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264-267,共4页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肝细胞内HBsAg的表达仅反映HBV复制,而与肝组织病变无关。肝组织HBcAg检出率为27.7%,其形态呈核型和浆型分布者分别占38.5%和61.5%,浆型主要见于炎症明显的肝细胞内,而核型刚见于病变较轻的肝细胞中,反映了HBcAg的表达与肝组织活动性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病理学
全文增补中
基于RAPD技术对新疆地区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前 邱连勇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1-1,17,共2页
以精河县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巩留县、新源县高潮牧场、尉犁东河滩乡、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6个地区的罗布麻硅胶干燥叶片为材料,采用Tiangen试剂盒提取罗布麻基因组DNA,得到满足RAPD分析的罗布麻基因组DNA。通过RAP... 以精河县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巩留县、新源县高潮牧场、尉犁东河滩乡、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6个地区的罗布麻硅胶干燥叶片为材料,采用Tiangen试剂盒提取罗布麻基因组DNA,得到满足RAPD分析的罗布麻基因组DNA。通过RAPD技术分别扩增出6个地区罗布麻遗传多样性条带,巩留县、精河县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尉犁东河滩乡、新源县高潮牧场、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阿勒泰市阿苇滩镇罗布麻居群分别扩增出90、80、77、70、51、43个多态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RAPD分析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