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DNA分子鉴别 被引量:36
1
作者 丁小余 徐珞珊 +2 位作者 王峥涛 徐红 周开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11,共5页
目的 :探讨束花石斛与同属相似种 :玫瑰石斛、喇叭唇石斛、报春石斛、兜唇石斛等植物及药材鉴别的DNA分子标记。方法 :对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进行rDNAITS区序列比较研究。结果 :尽管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外部形态差异较小 ,但在rDNAITS... 目的 :探讨束花石斛与同属相似种 :玫瑰石斛、喇叭唇石斛、报春石斛、兜唇石斛等植物及药材鉴别的DNA分子标记。方法 :对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进行rDNAITS区序列比较研究。结果 :尽管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外部形态差异较小 ,但在rDNAITS序列上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差异。在rDNAITS区域中 ,作者共挑选了 15个碱基位点用作鉴别束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DNA标记。结论 :根据rDNAITS区碱基序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花石斛 dna分子鉴别 束花石斛 喇叭唇石斛 报春石斛 兜唇石斛 玫瑰石斛
下载PDF
中药川贝母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与DNA分子鉴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罗舜 章文伟 +4 位作者 罗敏 邓才富 邹艳 杨永东 李品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中药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的6种多年生植物,它们的鳞茎皆可为药用。中药川贝母需求量大,通过引种驯化来扩大产地和产量来解决药材资源供给时,急需解决生态适宜性问题。同时,存在于种植和流通环节中的川贝母真伪品,都需借助DNA分子鉴别... 中药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的6种多年生植物,它们的鳞茎皆可为药用。中药川贝母需求量大,通过引种驯化来扩大产地和产量来解决药材资源供给时,急需解决生态适宜性问题。同时,存在于种植和流通环节中的川贝母真伪品,都需借助DNA分子鉴别技术来鉴别真伪。该研究对中药川贝母6种基原植物的传统产区情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及其DNA分子鉴别技术(PCR-RFLP、DNA条形码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中药川贝母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川贝母 生态适宜性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研究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南平 张文娟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66-2070,共5页
在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复核时发现一些标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标准的方法学验证,而对一些足以影响标准科学性的因素在起草说明中却缺乏必要的阐述,包括中药物种名称与范围、样品采集、引物设计,以及标准的内容等。本文对物种多样性以及中... 在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复核时发现一些标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标准的方法学验证,而对一些足以影响标准科学性的因素在起草说明中却缺乏必要的阐述,包括中药物种名称与范围、样品采集、引物设计,以及标准的内容等。本文对物种多样性以及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研究方法与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药基原物种、近缘种以及伪品的特定DNA序列的比较研究才是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是否科学的关键,通过规范的实验设计,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检验结果。希望通过标准研究的规范性和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开展中药DNA分子鉴别标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dna分子鉴别 聚合酶链式反应 标准 引物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基于PCR技术的中药DNA分子标记鉴别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晓波 伏见裕利 +2 位作者 小松かつ子 王峥涛 徐珞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综述基于 PCR技术的中药 DNA分子鉴别研究 ,重点论述了 RAPD法和 DNA直接测序法的应用 ,提出了DNA分子鉴别研究的思路与实验设计。
关键词 PCR技术 dna分子标记鉴别 中药鉴定 dna指纹图谱 dna直接测序
下载PDF
枫斗类石斛rDNA ITS区的全序列数据库及其序列分析鉴别 被引量:84
5
作者 丁小余 王峥涛 +2 位作者 徐红 徐珞珊 周开亚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7-573,共7页
目的 建立枫斗类石斛的rDNAITS区碱基全序列数据库 ,利用该数据库对枫斗类石斛待检种进行准确鉴别。方法 对枫斗类石斛的rDNA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 ,运用CLUSTRAL ,MEGA等软件以及枫斗类石斛rDNAITS区全序列数据库对待检种rDNAIT... 目的 建立枫斗类石斛的rDNAITS区碱基全序列数据库 ,利用该数据库对枫斗类石斛待检种进行准确鉴别。方法 对枫斗类石斛的rDNA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 ,运用CLUSTRAL ,MEGA等软件以及枫斗类石斛rDNAITS区全序列数据库对待检种rDNAITS区进行序列分析鉴别。结果 建立了 2 1种枫斗类石斛的rDNAITS区全序列数据库 ,枫斗类石斛在该区的种间差异显著而稳定 ,转换和颠换总数为 11~ 12 2 ,变异位点数为 34 1,信息位点数为195。与外类群植物云南石仙桃间的差异较大 ,转换和颠换总数为 131~ 16 1。枫斗类石斛居群间的差异较小 ,转换和颠换总数为 0~ 6。结论 利用枫斗类石斛的全序列数据库及遗传分析软件 ,通过对待检种rDNAITS区进行序列测定 ,可以成功鉴别属于数据库中枫斗类石斛的待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枫斗类石斛 rdnaITS区 碱基全序列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26
6
作者 沈洁 丁小余 +3 位作者 张卫明 保曙琳 常俊 唐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 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 7个花椒居群及 3个混淆种的rDNAITS区(包括ITS1, 5 8S,IT... 目的 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 7个花椒居群及 3个混淆种的rDNAITS区(包括ITS1, 5 8S,ITS2)碱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首次报道花椒ITS区的碱基序列,序列总长度为 619-620bp,长度变异较少,与混淆种长度仅相差 4bp。花椒各居群中,rDNAITS区碱基序列有 15个变异位点、12个信息位点、3个特异性识别位点。与混淆品间的碱基差异则较为显著,多达 71个变异位点,有 4个花椒特异性识别位点。结论 依据花椒ITS区的序列特征可准确鉴别各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亲缘关系密切的花椒居群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靠近;rDNAITS序列特征可作为花椒种内和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居群 混淆品 Rdna ITS区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中药当归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春 王晓丽 +2 位作者 朱烨 税丕先 庄元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通过对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分析,并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树,试图寻找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建立当归与其混伪品药材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ITS序列长度为598~601 bp。ITS1... 通过对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分析,并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树,试图寻找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建立当归与其混伪品药材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ITS序列长度为598~601 bp。ITS1区总位点数为216,38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占17.6%);ITS2区总位点数为225,31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占13.8%)。当归各个样品间遗传距离在0.000~0.003之间,当归与混伪品间遗传距离在0.074~0.135之间。当归与混伪品药材间的碱基差异显著,共有13个当归的特异鉴别位点,因此,rDNA ITS序列特征可作为当归及其混伪品药材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混伪品 rdnaITS序列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药用真菌金耳的rDNA 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春卉 瞿伟菁 +1 位作者 张雯 焦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以及近似品的rDNA ITS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TS和5.8SrDNA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 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以及近似品的rDNA ITS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TS和5.8SrDNA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近似品金黄银耳形成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近似品黄金银耳形成另一个分支。ITS序列的差异为金耳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为金耳菌类药材基原入药建立了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核糖体dna ITS序列 居群 近似品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铁皮石斛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蕾 邱道寿 +3 位作者 蔡时可 邓瑞云 罗焕明 刘晓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872-2874,2888,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通过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进行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8个来自不同产区的铁皮石斛rDNA ITS区序列全长636 bp;铁皮石斛...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通过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进行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8个来自不同产区的铁皮石斛rDNA ITS区序列全长636 bp;铁皮石斛及其6个常见混淆品药材ITS序列长度范围为636~641 bp,其中ITS区(不包括5.8S)片段长度为483 bp,含信息位点60个(12.4%),变异位点185个(38.3%);各样品间遗传距离范围为1.108%~2.594%,NJ系统树也表明铁皮石斛与其混淆品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ITS序列可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进行快速简便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混淆品 Rdna ITS序列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ITS2序列鉴定火把花根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10
作者 王江瑞 赵建权 +2 位作者 蔡蓓蕾 王学政 欧洪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利用ITS2序列对市售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DNA分子鉴定,以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对收集到的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样品进行DNA提取,ITS2引物的PCR扩增与双向测序;采用CodonCode Aligner V 6.0.2软件对测序峰图... 目的:利用ITS2序列对市售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DNA分子鉴定,以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对收集到的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样品进行DNA提取,ITS2引物的PCR扩增与双向测序;采用CodonCode Aligner V 6.0.2软件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经隐马尔夫模型的HMMer注释,并预测其二级结构;使用MEGA6.0计算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长度均在210~224 bp之间,其种间K2P遗传距离为0.012~0.690,火把花根与雷公藤、东北雷公藤、苦皮藤、南蛇藤及金樱根ITS2条形码变异位点分别为5、7、27、26和88个,其差异较为明显,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ITS2序列及其二级结构能准确区分火把花根药材及其混伪品。结论:DNA条形码ITS2序列可作为火把花根药材真伪鉴别的有效手段,也为后期火把花根片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 混伪品 ITS2序列 dna分子鉴别 二级结构
下载PDF
PCR法快速鉴别川贝母真伪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香香 李靖 +6 位作者 张煜彬 彭高发 兰燕宇 李勇军 王永林 杨畅 刘亭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4-1851,共8页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快速鉴别川贝母真伪。方法:分析川贝母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的特点,比较川贝母及其常见伪品的序列差异,设计了1对川贝母特异性扩增引物(CBM-SP引物),并用该引物对川贝母真品、伪品以及市场上购买的...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快速鉴别川贝母真伪。方法:分析川贝母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的特点,比较川贝母及其常见伪品的序列差异,设计了1对川贝母特异性扩增引物(CBM-SP引物),并用该引物对川贝母真品、伪品以及市场上购买的川贝母样品进行了鉴别。同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进行了验证。结果:用CBM-SP引物进行PCR鉴别,正品川贝母扩增出1条200 bp左右的条带,伪品未出现扩增条带。将该法应用于9批贝母商品药材的鉴定,可将川贝母及其伪品区别开来。本法实验结果与药典收录的PCRRFLP法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文建立的川贝母PCR快速鉴别法适用于川贝母及其常见伪品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dna分子鉴别 内转录间隔区(ITS) 川贝母鉴定 特异性引物
原文传递
意大利牛舌草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伟 滕亮 马桂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2-39,共8页
目的:研究建立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DNA分子鉴别方法,对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建立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DNA分子鉴别方法,对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意大利牛舌草与琉璃苣、倒提壶在显微、薄层色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DNA分子鉴定表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邻接法(NJ)树中意大利牛舌草的样品聚为一支,琉璃苣、倒提壶混淆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文在对意大利牛舌草及混淆品的茎、粉末显微特征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鉴别模式,确定了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对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有较大的优势,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标准,加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牛舌草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dna分子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