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FasL表达与人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及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晨 谭岩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在人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伴淋巴结转移组(A组)、MM无转移组(B组)、良性黑素细胞痣组(C组)和... 目的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在人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伴淋巴结转移组(A组)、MM无转移组(B组)、良性黑素细胞痣组(C组)和良性黑素细胞痣旁正常组织对照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在4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Fas/Fas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Fas在A、B、C、D 4组中表达率分别为31.25%、57.89%、76.19%、92.85%(P<0.01),而FasL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5.0%、52.63%、19.04%、3.57%(P<0.01)。AI比较:C组明显高于D组(t=3.054,P<0.01),B组高于D组(t=2.018,P<0.05),同时C组高于A组(t=2.051,P<0.05)。结论Fas/FasL表达情况反映黑色素瘤恶性程度,细胞凋亡的异常与黑色素瘤发展等过程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FAS配体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dna末端转移酶法
下载PDF
风疹病毒野生株感染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
2
作者 莫小阳 马文丽 +5 位作者 张亚莉 赵海全 柯昌文 郑焕英 邹丽容 郑文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和风疹病毒野生株感染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初步探讨中国大陆流行的风疹病毒野生株的致病变性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培养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和病毒接种,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基因的表达,相差...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和风疹病毒野生株感染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初步探讨中国大陆流行的风疹病毒野生株的致病变性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培养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和病毒接种,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基因的表达,相差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受病毒感染后形态变化,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感染后2~3 d即可检测到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基因表达;感染后4 d,相差显微镜观察呈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即细胞悬浮脱壁、细胞体变圆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浓缩等;电镜下观察可见明显病毒颗粒,核染色质浓集、边缘化,线粒体聚集于细胞核周围呈溶酶体化、空泡化和自噬现象.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在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风疹病毒野生株在ECV304细胞中有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在体外细胞培养下可诱导ECV304血管内皮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ECV304内皮样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 dna末端转移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