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甲基转移酶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罗炫 韦恒慈 邓国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10-11,共2页
探究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在乳腺癌(BC)患者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所纳入受检人群(患者、健康女性)检测信息均来自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选取36例BC患者作为RES组,另选取36例健康女性作为REF组,分别采... 探究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在乳腺癌(BC)患者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所纳入受检人群(患者、健康女性)检测信息均来自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选取36例BC患者作为RES组,另选取36例健康女性作为REF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对比2组受检人群间的DNMT 2蛋白表达,并探究DNMT 2与临床各项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ES组患者的DNMT2 mRNA相对表达量与REF组组间差异并不十分突出,且RES组内对比也并未显现较高的差异(P>0.05)。结论:DNMT2基因和蛋白,对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并不十分明显,可见DNMT2基因和蛋白对于乳腺癌诊断、病情监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甲基转移酶2 表达 意义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小平 洪晓绿 +4 位作者 孟萍 裴德翠 程延东 姚明媚 王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2-284,289,共4页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DNMT 2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DNMT 2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DNMT 2蛋白表达,并分析DNMT 2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DNMT 2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5.785±3.956)与对照组(4.739±2.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2,P=0.103),DNMT 2蛋白表达在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2 乳腺癌
下载PDF
茶树DNA甲基转移酶基因CsDRM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艳华 曹红利 +4 位作者 岳川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茶叶学报》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通过对基因组DNA的修饰参与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响应,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的参与。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茶树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反应。通过RACE克隆,获得了茶树中DNA甲基...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通过对基因组DNA的修饰参与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响应,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的参与。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茶树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反应。通过RACE克隆,获得了茶树中DNA甲基转移酶Cs DRM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KR057963)。Cs DRM2序列全长2328bp,含181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67.39 k D,理论等电点(PI)为4.8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茶树Cs DRM2蛋白与芝麻和烟草的亲缘关系最近,Cs DRM2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DRM2相似性均高于65%。Cs DRM2基因表达分析的结果发现,随着冷驯化的进行,Cs DRM2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参与茶树冷驯化过程的甲基化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dna甲基转移基因CsDRM2 克隆 表达分析 冷驯化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A甲基化转移酶2和3a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旭华 栾超 +3 位作者 胡煜 董卉妍 蒋明军 陈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7-608,共2页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2和DNMT3a)mRNA表达。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及宜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2和DNMT3a)mRNA表达。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及宜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以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外科的28例健康对照表皮中DNMT2和DNMT3a 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和对照组表皮DNMT2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值)分别是0.62 ± 0.02、0.36 ± 0.05和0.15 ± 0.11,皮损组明显高于非皮损组(t = 6.23,P 〈 0.01),非皮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 = 7.33,P 〈 0.01);DNMT3a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值)分别是0.85 ± 0.03、0.43 ± 0.04和0.18 ± 0.09,皮损组明显高于非皮损组(t = 5.66,P 〈 0.01),非皮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 = 8.62,P 〈 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MT2和DNMT3a mRNA均异常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dna修饰甲基 dna甲基转移酶2 dna甲基转移3a
原文传递
DNMT2在脑胶质瘤的表达
5
作者 高全风 范丹丹 徐加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与DNMT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DNMT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分化程度为Ⅰ级脑胶质瘤样本比较,Ⅱ级、Ⅲ级、Ⅳ级的脑胶质瘤DNMT2的表达上调(P<0.05);与分化程度为Ⅱ级脑胶质瘤...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与DNMT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DNMT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分化程度为Ⅰ级脑胶质瘤样本比较,Ⅱ级、Ⅲ级、Ⅳ级的脑胶质瘤DNMT2的表达上调(P<0.05);与分化程度为Ⅱ级脑胶质瘤样本比较,Ⅲ级、Ⅳ级的脑胶质瘤DNMT2的表达上调(P<0.05);但是Ⅲ级和Ⅳ级之间的脑胶质瘤DNMT2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NMT2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能成为脑胶质瘤的客观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dna甲基转移酶2
下载PDF
DNMT2在胃癌的表达及靶向抑制
6
作者 何苗 汤为学 +1 位作者 范晶 王子卫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2(DNMT2)在胃癌的表达,并分析靶向抑制DNMT2对胃癌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对60例胃癌与癌旁组织,免疫荧光法对胃癌细胞SGC-7901行DNMT2表达研究。构建3个靶向抑制DNMT2的siRNA(DNMT2-siRNA-1,DNMT2-siRNA-2,DNMT... 目的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2(DNMT2)在胃癌的表达,并分析靶向抑制DNMT2对胃癌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对60例胃癌与癌旁组织,免疫荧光法对胃癌细胞SGC-7901行DNMT2表达研究。构建3个靶向抑制DNMT2的siRNA(DNMT2-siRNA-1,DNMT2-siRNA-2,DNMT2-siRNA-3)。转染DNMT2-siRNA入SGC-7901,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验证DNMT2的抑制效果。噻唑蓝比色法检测SGC-7901增殖率。结果胃癌组织DNMT2表达率43.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3.3%(P<0.05);晚期及低分化胃癌组织的DNMT2表达率更低(P<0.05)。DNMT2在胃癌细胞核表达显著。DNMT2-siRNA可成功转染SGC-7901,并成功筛选靶向抑制DNMT2的siRNA(DNMT2-siRNA-3)。发现转染DNMT2-siRNA-3后96 h与120 h,SGC-7901增值率1.138±0.110与1.078±0.060较对照增殖率1增加(P<0.05)。结论 DNMT2在胃癌表达降低,抑制DNMT2可能利于胃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2 胃癌 RNA干扰 表观遗传
下载PDF
基于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的野菊花活性部位抗乙肝病毒整体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芳平 王云雨 +7 位作者 程鑫涛 王东浩 李英梅 刘藤藤 李爽 郑一超 符玲 毕跃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52-2363,共12页
利用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理念和方法,探讨阐明野菊花活性部位(Chrysanthemi indici C,CIC)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整体作用分子机制。CCK-8和乙肝抗原试剂盒检测CIC对HepG2.2.15细胞增殖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利用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理念和方法,探讨阐明野菊花活性部位(Chrysanthemi indici C,CIC)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整体作用分子机制。CCK-8和乙肝抗原试剂盒检测CIC对HepG2.2.15细胞增殖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nvelop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epatitis B 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CIC对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去甲基转移酶2(ten-eleven-translocation-2,TET2)平衡关系的影响;利用Illumina 850K甲基化芯片、焦磷酸测序和qPCR技术,通过GO、KEGG等分析,确定CIC抗HBV的作用途径和靶点;80%甲醇提取细胞代谢物,LC-MS等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途径及细胞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CIC对HepG2.2.15细胞增殖和HBsAg、HBeAg、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上调TET2,恢复DNMTs/TET2平衡;DNA甲基化测序结果表明,CIC抗乙肝病毒的作用靶基因有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 gamma 2,PLCG2)、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3,PIK3R3)、1酰基甘油3磷酸O酰基转移酶2(1-acylglycerol-3-phosphate O-acyltransferase 2,AGPAT2)、5-羟色胺受体2B(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HTR2B)、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炎症介导调节、磷脂酶D信号、糖尿病并发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eceptor for AGE,AGE-RAGE)信号等通路;代谢组学研究表明,CIC可以显著影响脂肪酸代谢,同时对细胞微环境中酚酸、生物碱、脂质类代谢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提示,野菊花活性部位抗乙肝病毒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表观遗传表达平衡而调控相关炎症通路、免疫通路、脂代谢等多途径、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并恢复细胞微环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活性部位CIC 抗乙肝病毒 dna甲基转移/去甲基转移2 表观遗传学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