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聚合酶Ⅰ的功能与结构的发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向义和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6-354,共9页
本文具体介绍了DNA聚合酶Ⅰ的功能与结构的发现过程,包括聚合酶活性中心模型的提出;聚合酶分子量的测定;聚合酶的分离及其活性片段的获得;聚合酶Klenow片段晶体结构的测定以及DNA结合部位与活性位点的确立;Klenow片段结合DNA的晶体结构... 本文具体介绍了DNA聚合酶Ⅰ的功能与结构的发现过程,包括聚合酶活性中心模型的提出;聚合酶分子量的测定;聚合酶的分离及其活性片段的获得;聚合酶Klenow片段晶体结构的测定以及DNA结合部位与活性位点的确立;Klenow片段结合DNA的晶体结构以及噬菌体T7DNA复制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在测定这些复合物共晶体的基础上,提出了DNA与聚合酶结合的右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ⅰ 活性中心模型 Klenow片段 晶体结构 右手模型
下载PDF
Taq plusⅠ DNA聚合酶的反转录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冬 赵艳 +2 位作者 阮晖 何国庆 傅衍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选择具有高保真性的Taq plusⅠ DNA聚合酶,以小鼠表皮生长因子mRNA为模板研究其反转录性能。对cD-NA的检验结果表明,Taq plusⅠ DNA聚合酶在72℃下有良好的反转录活性,且由于其高保真性,故在进行反转录时既可避免碱基错配,又可避免在低... 选择具有高保真性的Taq plusⅠ DNA聚合酶,以小鼠表皮生长因子mRNA为模板研究其反转录性能。对cD-NA的检验结果表明,Taq plusⅠ DNA聚合酶在72℃下有良好的反转录活性,且由于其高保真性,故在进行反转录时既可避免碱基错配,又可避免在低温下用AMV反转录酶或Mulv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时可能造成的cDNA序列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 plusdna聚合 反转录PCR MRNA二级结构
下载PDF
“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简介——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
3
作者 黄建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7-48,共2页
介绍DNA酶、D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及"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过程、注意点,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并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关键词 dna dna聚合酶ⅰ 切口平移法
下载PDF
滤纸片干血斑HIV-1 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秋荣 邢文革 +4 位作者 姚均 龙小山 潘品良 张麒 蒋岩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索用滤纸片作血液样本的载体,建立一种简单、经济、敏感的滤纸片干血斑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DNA检测方法。解决HIV-1感染者全血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方法首先用滤纸片FTA卡收集血液制成滤纸片干血斑,处理... 目的探索用滤纸片作血液样本的载体,建立一种简单、经济、敏感的滤纸片干血斑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DNA检测方法。解决HIV-1感染者全血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方法首先用滤纸片FTA卡收集血液制成滤纸片干血斑,处理提取DNA后,针对HIV的env、gag、pol区,设计三对高度保守引物,套式PCR扩增HIV-1 DNA。进一步用HIV-1质粒DNA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结果摸索出扩增滤纸片干血斑HIV-1 DNA的最佳扩增条件;滤纸片干血斑样本pol区最低检测限是6拷贝/μl,env区8拷贝/μl,gag区10拷贝/μl。结论可以用滤纸片FTA卡收集HIV-1感染者的血液,制成滤纸片干血斑后检测HIV-1 DNA。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敏感,建议作为HIV-1抗体检测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片干血斑 艾滋病病毒dna套式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单管巢式PCR扩增梅毒螺旋体polA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铁兵 吴移谋 +1 位作者 黄澍杰 吴志周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年第2期101-104,i00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临床标本中微量梅毒螺旋体(Tp)的简便、特异、敏感的方法,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诊断梅毒。方法运用双管巢式PcR(SN-PCR)和单管巢式PCR(DN-PCR)扩增了Tp的DNA多聚酶Ⅰ基因(polA)的特异性片段,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用S...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临床标本中微量梅毒螺旋体(Tp)的简便、特异、敏感的方法,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诊断梅毒。方法运用双管巢式PcR(SN-PCR)和单管巢式PCR(DN-PCR)扩增了Tp的DNA多聚酶Ⅰ基因(polA)的特异性片段,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用SN-PCR 和DN-PCR检测86份可疑梅毒的临床全血标本中TP polA,同时对相应血清标本用TPPA法检测。结果SN-PCR和DN-PCR polA PCR只在扩增Tp时有特异性产物,灵敏度均约为1个生物。检测86份临床标本,TPPA法阳性62份,DN PCR和SN-PCR PCR阳性数分别为54和 5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PPA法阴性24份,DN-PCR、SN-PCR阳性数均为5例,。结论SN-polA PCR具有高度敏感、特异、操作简便、不易污染等优点,适用于血液等标本中微量Tp的检测,是血清学方法诊断梅毒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作用 单管嵌套PCR方法 dna聚合酶ⅰ基因 密螺旋体 苍白球 灵敏性 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