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胃清逆转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草酸铂耐药作用及对Pt-DNA加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勇 陆海 +3 位作者 孙晓文 范忠泽 孙珏 许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肠胃清(黄芪、白术、党参、猪苓、薏苡仁、八月札、野葡萄藤、红藤等)对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草酸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对Pt-DNA加合物的影响。方法将HCT116/L-OHP细胞种植于裸小鼠皮下,建立肿瘤耐药模型,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肠胃清(黄芪、白术、党参、猪苓、薏苡仁、八月札、野葡萄藤、红藤等)对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草酸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对Pt-DNA加合物的影响。方法将HCT116/L-OHP细胞种植于裸小鼠皮下,建立肿瘤耐药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草酸铂组,C组为肠胃清组,D组为草酸铂+肠胃清低剂量组,E组为草酸铂+肠胃清高剂量组,治疗前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荷瘤鼠体质量;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对HCT116/L-OHP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铂(Platinum,Pt)药物及核内Pt-DNA水平。结果肠胃清联合草酸铂组与肠胃清或草酸铂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更高的肿瘤抑制率(P<0.01),其中肠胃清高剂量联合草酸铂组抑瘤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含肠胃清组荷瘤鼠体质量减轻好于单用草酸铂;MTT结果显示7.5%肠胃清药物血清能够增加耐药细胞株HCT116/L-OHP对草酸铂敏感性,逆转指数为2.74;肠胃清药物血清可以增加HCT116/L-OHP细胞内草酸铂水平,并能使细胞核内Pt-DNA加合物水平增加15.74%。结论肠胃清能够逆转HCT116/L-OHP细胞对草酸铂的耐药性,其机制与肠胃清增加细胞内Pt-DNA加合物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胃清 草酸铂 耐药性 结肠癌 Pt-DNA加合物
下载PDF
顺铂降低铜离子转运蛋白1表达诱导人食管鳞癌细胞耐药 被引量:6
2
作者 余乐 陈明辉 +3 位作者 古春萍 李亦蕾 曹之宪 刘叔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1-915,共5页
目的诱导对顺铂耐药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并进一步研究细胞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方法逐渐增加顺铂浓度处理人食管鳞癌细胞HKESC-1,诱导顺铂耐药细胞株HKESC-1/cis。MTT法观察顺铂的细胞毒作用以及细胞的生长曲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 目的诱导对顺铂耐药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并进一步研究细胞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方法逐渐增加顺铂浓度处理人食管鳞癌细胞HKESC-1,诱导顺铂耐药细胞株HKESC-1/cis。MTT法观察顺铂的细胞毒作用以及细胞的生长曲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细胞内顺铂的蓄积和Pt-DNA加合物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铜离子转运蛋白(copper transporter 1,CTR1)的表达。结果顺铂耐药细胞株HKESC-1/cis较其亲代细胞HKESC-1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作用敏感性下降,耐药指数为2.9。顺铂耐药细胞株HKESC-1/cis与其亲代细胞HKESC-1的生长速度相似。然而,HKESC-1/cis细胞内顺铂蓄积和Pt-DNA加合物的形成较HKESC-1细胞减少,并且CTR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顺铂通过降低细胞膜CTR1蛋白的表达,抑制顺铂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顺铂 耐药性 铜转运蛋白1 Pt-DNA加合物 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platinum-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urrent perspective 被引量:2
3
作者 Andrijana Lazić Jelena Popović +2 位作者 Tatjana Paunesku Gayle EWoloschak Milena Stevanović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623-1630,共8页
Cancer i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that is often successfully addressed by therapy, with cancer survivors increasing in numbers and living longer world around. Although new cancer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ntinuously exp... Cancer i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that is often successfully addressed by therapy, with cancer survivors increasing in numbers and living longer world around. Although new cancer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ntinuously explored,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agents remain in use due to their efficiency and availability. Unfortunately, all cancer therapies affect normal tissues as well as cancer, and more than 40 specific side effects of platinum based drugs documented so far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survivors.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a frequent side effects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gents. This cluster of complications is often so debilitating that patients occasionally have to discontinue the therapy. Sensory neurons of dorsal root ganglia are at the core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mptoms. In these postmitotic cells, DNA damage caused by platinum chemotherapy interferes with normal functioning. Accumulation of DNA-platinum adducts correlates with neurotoxic sev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ensation of pain. While biochemistry of DNA-platinum adducts is the same in all cell types, molecular mechanisms affected by DNA-platinum adducts are different in cancer cells and non-dividing cells. This review aims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platinum associated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s a medical problem that has remained unexplained for decades. We emphasize the complexity of this condition both from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al point of view and focus on recent findings about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 systems. Finally, we summarize current perspectives about clinical approache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 dna-pt adducts dorsal root ganglia DRG model systems molecular mechanisms NEUROTOXIC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Pt sensory neurons treatment side effects
下载PDF
Ag(Ⅰ)、Au(Ⅲ)、Pt(Ⅳ)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树玲 于俊生 邹燕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70,共6页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离子对该体系有强烈的荧光敏化作用。分别求出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结合常数。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Au?>Ag?>Pt?。探讨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作用机理及导致结合力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Ⅰ) Au(Ⅲ) Pt(Ⅳ) DNA
下载PDF
氨·二甲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和与DNA的键合水平(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金超 赵学军 申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420,共6页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混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Pt(CH3 CH3>NH)(NH3)X2](a^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HCl2COO-(二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混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Pt(CH3 CH3>NH)(NH3)X2](a^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HCl2COO-(二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等离子体质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细胞DNA的键合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配合物(a^f)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MCF-7、HCT-8和BGC-823没有表现出活性,但对EJ和HL-60两种肿瘤细胞表现出好的活性,而且配合物(d^f)对HL-60细胞的活性与顺铂相当。配合物(a^f)与HL-60细胞的DNA键合量与其作用浓度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isplatin<c<b<a<f<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胺铂(Ⅱ)配合物 细胞毒性 经典构效关系 Pt-DNA键合
下载PDF
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和与DNA的键合水平(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超 申勇 杨梦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3-831,共9页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NH3)(NH2)X2](a ̄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NH3)(NH2)X2](a ̄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NO2-C6H4-COO-(对硝基苯甲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以及等离子体质谱研究了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与细胞DNA的键合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配合物(c ̄f)对EJ和HL-602种肿瘤细胞表现出好的活性,而且配合物(c),(d)和(e)对EJ和HL-602种肿瘤细胞的活性高于临床用药顺铂;配合物(a ̄f)对MCF-7、HCT-8和BGC-8233种肿瘤细胞的活性低于顺铂;它们能阻止HL-60和EJ细胞G2+M→G1期的进行;配合物(a ̄f)与HL-60和EJ细胞的DNA键合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e>cisplatin>f>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胺铂(Ⅱ)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经典构效关系 细胞周期 Pt-DNA键合
下载PDF
手性环方铂络合物与DNA相互作用中的分子识别
7
作者 杨铭 胡齐悦 +4 位作者 周田彦 崔景荣 张家美 王夔 王保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用生物微量热技术及DNATm测量研究了手性不同的三种环方铂络合物与小牛胸腺DNA(200bp)作用中的特异性,发现R,R构型的与DNA作用最强,这与癌细胞的体外筛选结果相一致.而且通过HPLC及13C-NMR研究为环... 用生物微量热技术及DNATm测量研究了手性不同的三种环方铂络合物与小牛胸腺DNA(200bp)作用中的特异性,发现R,R构型的与DNA作用最强,这与癌细胞的体外筛选结果相一致.而且通过HPLC及13C-NMR研究为环方铂络合物与DNA作用的分子机理分析找到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铂络合物 DNA 分子识别 抗癌活性
下载PDF
单功能铂配合物的合成表征、DNA结合和抗肿瘤活性(英文)
8
作者 姜琴 施鹏飞 朱建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4-1770,共7页
本文合成了三种铂髤配合物PtLCl(HL1=2-(3′,5′-二甲基-吡唑-1′-基)-N-(2″-吡啶甲基)乙基胺;HL2=2-(3′,5′-二甲基-吡唑-1′-基)-N-(2″-吡啶乙基)乙基胺;HL3=2-(3′,5′-二甲基-吡唑-1′-基)-N-(喹啉-8″-基)乙基胺,通过元素分析... 本文合成了三种铂髤配合物PtLCl(HL1=2-(3′,5′-二甲基-吡唑-1′-基)-N-(2″-吡啶甲基)乙基胺;HL2=2-(3′,5′-二甲基-吡唑-1′-基)-N-(2″-吡啶乙基)乙基胺;HL3=2-(3′,5′-二甲基-吡唑-1′-基)-N-(喹啉-8″-基)乙基胺,通过元素分析和质谱进行结构表征。利用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3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配体结构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及强度产生极大影响。PtL3Cl具有较大的共轭平面而易以嵌入模式与DNA结合,而PtL1Cl和PtL2Cl的空间位阻较小,易与DNA以共价模式结合。通过质谱跟踪发现,配合物PtL1Cl和PtL2Cl均能与5′-鸟苷酸(5′-GMP)发生共价结合,但是没有发现PtL3Cl与5′-GMP的加合物。3种配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毒活性数据表明:PtL3Cl的细胞毒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铂配合物 DNA结合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单取代大环多胺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杜俊 吴子怡 +3 位作者 贾默 李一志 王晓勇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9-1674,共6页
本文以1-[N-2′-(2″-吡啶基)乙基]甲氨酰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为配体合成了一种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以五配位方式形成变形四... 本文以1-[N-2′-(2″-吡啶基)乙基]甲氨酰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为配体合成了一种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以五配位方式形成变形四方锥构型,铂(Ⅱ)以四配位方式形成平面四方构型。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明配合物既能结合DNA,也能在还原剂存在下切割DNA。圆二色光谱表明配合物与DNA以非嵌入方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铂异核配合物 四氮杂环十二烷 晶体结构 DNA切割
下载PDF
四环素-Pt(Ⅱ)与DNA作用的吸收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10
作者 文美琼 高云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7-519,共3页
The interaction of tetracyline-Pt(Ⅱ)complex with DNA was studied.The studies on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electrochemistry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tracyline with DNA is not obvious.After tetracycline interac... The interaction of tetracyline-Pt(Ⅱ)complex with DNA was studied.The studies on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electrochemistry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tracyline with DNA is not obvious.After tetracycline interact with Pt(Ⅱ)to form complex,the complex can interact with calf thymus DNA by way of intercalation.And the formation of tetracyline-Pt(Ⅱ)complex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 pH value of the sul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Ⅱ) 四环素(TC) 配合物 DNA 嵌插
下载PDF
阴离子诱导三联吡啶铂配合物的荧光增强
11
作者 施鹏飞 姜琴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报道了3个具有水溶性的三联吡啶铂-吡啶配合物[Pt(Rtpy)(Spy)](NO_3)_2,Rtpy为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Spy为(E)-p-N,N-二(正丁基)胺基-4-苯乙烯基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过程简单便捷,其结构采用核磁、电喷雾质谱以及元素分析法进行... 报道了3个具有水溶性的三联吡啶铂-吡啶配合物[Pt(Rtpy)(Spy)](NO_3)_2,Rtpy为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Spy为(E)-p-N,N-二(正丁基)胺基-4-苯乙烯基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过程简单便捷,其结构采用核磁、电喷雾质谱以及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表征.3个配合物在室温水溶液中表现出强荧光发射.在双螺旋的ct-DNA分子以及线型的[Zn(SCN)_3]_n^(n-)阴离子存在下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强,3个配合物的发射光谱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与配合物阳离子在聚阴离子上的不同聚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铂 聚集诱导发光 DNA结合
下载PDF
基于DNA为模板的铂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士强 刘云春 +1 位作者 杨周生 魏先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2-1264,共3页
Nanoscale platinum wir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on DNA template.The platinum nanowire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T... Nanoscale platinum wir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on DNA template.The platinum nanowire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The length of the nanowires was about 50 nm and the diameter was about 1.3 μm.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tCl4,activation time,electrolytic potential and reducing time affected the sizes and shapes of the platinum nanowi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线 电化学还原 DNA模板
下载PDF
三联吡啶及其Pt(Ⅱ)配合物与i-motif 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慧青 任雳君 魏春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3-1047,共5页
本文通过荧光滴定、紫外可见吸收滴定、紫外熔点实验以及CD光谱研究了三联吡啶衍生物L1-L3及其Pt(Ⅱ)配合物1-3和人端粒i-motif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能与i-motif 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约为105M-1,而且配合物的亲和... 本文通过荧光滴定、紫外可见吸收滴定、紫外熔点实验以及CD光谱研究了三联吡啶衍生物L1-L3及其Pt(Ⅱ)配合物1-3和人端粒i-motif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能与i-motif 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约为105M-1,而且配合物的亲和作用强于配体。配合物的结合导致i-motif DNA的熔点温度降低并对其构象产生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OTIF 光谱 三联吡啶 Pt(Ⅱ)配合物 相互作用
下载PDF
Pt/DNA-MWCNTs/GC电极制备及其H_2O_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丽丽 武丽娜 +4 位作者 屈志宇 刘丹凤 张俊明 樊思明 樊友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9-464,共6页
将DNA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基底(GC)表面制得DNA-MWCNTs/GC电极,并在此基础上电沉积负载Pt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H2O2传感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制得的修饰电极,同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 将DNA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基底(GC)表面制得DNA-MWCNTs/GC电极,并在此基础上电沉积负载Pt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H2O2传感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制得的修饰电极,同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传感电极的H2O2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电极的H2O2检测在0.04~18.07 mmol·L-1浓度范围内成线性相关,检出限3.85μmol·L-1(S/N=3),且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与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功能化 多壁碳纳米管 PT H2O2检测
下载PDF
非经典三铂核药物与DNA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兰 张勇 +1 位作者 谭宏伟 陈光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0-1164,共5页
利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计算方法研究了新型临床二期抗癌药物BBR3464([{trans-PtCl(NH3)2}2-μ-{trans-Pt(NH3)2(NH2(CH2)6NH2)2}]4+)与寡聚DNA片段复合物的几何构型及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利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确定... 利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计算方法研究了新型临床二期抗癌药物BBR3464([{trans-PtCl(NH3)2}2-μ-{trans-Pt(NH3)2(NH2(CH2)6NH2)2}]4+)与寡聚DNA片段复合物的几何构型及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利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确定的复合物结构与实验的基本吻合.BBR3464为+4价高电荷铂药,与两端的铂相连的两个Cl配体间的距离是2·74nm,这使得药物与DNA交联速度快,形成远程的1,4-链间交联.计算结果表明,BBR3464与DNA识别能力强,结合稳定.所形成的复合物中既有Pt-N7间较强的配位键,也存在许多氢键、弱氢键及静电作用.复合物中结合位点及结合位点外的嘌呤碱基的构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复合物结构特征说明,DNA在键合药物后其构型并未发生定域的链弯曲,而是离域的嘌呤碱基的构象转化,其对DNA所造成离域性损伤与经典的药物不同.DNA是铂抗肿瘤药物的靶点,多点键合和离域性损伤的结构特征与BBR3464的独特生物活性和临床表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R3464([{trans-PtCl(NH3)2}2-μ-{trans-Pt(NH3)2(NH2(CH2)6NH2)2}]^4+) DNA片段 分子力学方法 分子动力学方法 量子化学方法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ALT、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伶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标志物、ALT、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随州市中医医院微生物室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检测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抗(HBc)、表面抗体(HBsAb)、e抗体(... 目的探究血清标志物、ALT、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随州市中医医院微生物室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检测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抗(HBc)、表面抗体(HBsAb)、e抗体(HBeAb)、e抗原(HBeA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凝血酶原时间(PT),分析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检测HBV-DNA阳性率为70.0%,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患者HBV-DNA检测阳性率为80.85%,比其他三组检测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HBV-DNA水平低于最低水平患者ALT异常率、ST异常率、PT异常率最低;检测HBV-DNA水平在高水平中ALT异常率、ST异常率、PT异常率最高;检测HBV-DNA水平低于最低值、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患者ALT异常率、ST异常率、PT异常率呈逐渐升高状态;高水平患者中ALT异常率、ST异常率、PT异常率比HBV-DNA水平低于最低水平患者更高(P<0.05)。结论血清标志物、ALT、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诊断、了解肝损伤情况及HBV感染程度,具有较高的应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ALT AST PT HBV-DNA 联合检测 乙型肝炎 价值
下载PDF
MRAB OXA-23基因检测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17
作者 郭宏波 戴飘飘 +1 位作者 黄华亮 郭彦伟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突变基因的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采用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Pt-LSSUs@PAA)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界面,以六氨合钌(RuHex)为信号指示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传感器杂交前后...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突变基因的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采用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Pt-LSSUs@PAA)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界面,以六氨合钌(RuHex)为信号指示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传感器杂交前后与DNA骨架中带负电的磷酸基团结合的RuHex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差异。用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定量检测MRAB OXA-23突变基因。结果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Pt-LSSUs@PAA的修饰能显著增大电极的有效面积,加快电极表面的电子传导速率,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测定OXA-2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 fmol/L~10 nmol/L,检测限为3.3 fmol/L(信噪比为3),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可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MRAB OXA-23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A-23基因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 DNA传感器
下载PDF
甲基苯丙15-冠-5与Na_2[M(SCN)_4](M=Pd,Pt)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AN的相互作用
18
作者 白先利 牛梅菊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9-32,39,共5页
以甲基苯并15-冠-5(MB15-C-5)和Na2[M(SCN)4](M=Pd,Pt)为原料,合成了冠醚配合物:[Na(MB15-C-5)(H2O)]2[Pd(SCN)4]1和[Na(MB15-C-5)(H2O)]2[Pt(SCN)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热重(TG-DTA)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 以甲基苯并15-冠-5(MB15-C-5)和Na2[M(SCN)4](M=Pd,Pt)为原料,合成了冠醚配合物:[Na(MB15-C-5)(H2O)]2[Pd(SCN)4]1和[Na(MB15-C-5)(H2O)]2[Pt(SCN)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热重(TG-DTA)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与DN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甲基苯丙15-冠-5 合成与结构 Pd和Pt配合物 DNA相互作用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ALT、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洁 谢建红 +1 位作者 廖燕洁 邓海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30-131,共2页
目的 了解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性,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检查的256例乙肝患者,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抗HBc... 目的 了解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性,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检查的256例乙肝患者,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抗HBc)和ALT,AST,PT以及HBV-DNA,并了解其相关性.结果 在不同的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模式中均可检测到-定的HBV-DNA阳性率,HBV-DNV阳性时,ALT异常率为96.26%; HBV-DNA含量越大,ALT、AST、PT异常率越高.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ALT、 AST,PT及HBV-DNA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ALT AST PT HBV-DNA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母体血液循环中胎儿的游离DNA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戚婷婷 周瑾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7期7-9,93,共4页
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产前检查是优生优育的关键。而DNA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转化,使得产前保健跨入分子检测时代。母体血液循环中存在胎儿的游离DNA,这一发现对于产前检查技术手段的变革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意义。本文讨论并比较了传统... 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产前检查是优生优育的关键。而DNA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转化,使得产前保健跨入分子检测时代。母体血液循环中存在胎儿的游离DNA,这一发现对于产前检查技术手段的变革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意义。本文讨论并比较了传统非侵入产前检查和现有最新的DNA检测技术,即通过母体血浆中检测胎儿细胞游离DNA,以实现产前诊断,尤其是唐氏综合征的检查。并对这一新技术革新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各种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游离的胎儿DNA DNA测序 产前检查 唐氏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