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胰腺DNaseⅠ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覃鸿妮 谢钰珍 +3 位作者 薛高旭 梅啸 沈为琴 蔡一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1,共8页
从NCBI下载牛胰腺DNaseⅠ蛋白序列,利用密码子优化软件(Codon Optimization)进行序列优化,设计并合成24条首尾重叠的引物合成786bp的DNaseⅠ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0a-DNaseⅠ,转入BL21(DE3),ArcticExpress(DE3),BL21(DE3)pLysS 3种感受... 从NCBI下载牛胰腺DNaseⅠ蛋白序列,利用密码子优化软件(Codon Optimization)进行序列优化,设计并合成24条首尾重叠的引物合成786bp的DNaseⅠ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0a-DNaseⅠ,转入BL21(DE3),ArcticExpress(DE3),BL21(DE3)pLysS 3种感受态中诱导表达后,纯化目的蛋白并验证其活性.结果表明:BL21(DE3),ArcticExpress(DE3)两种感受态菌落生长异常,且未纯化到目的蛋白,BL21(DE3)pLysS感受态菌落生长正常,但未经诱导和葡萄糖诱导表达的菌液中也未纯化到目的蛋白,IPTG诱导扩大培养的菌液中纯化到0.15 mg/mL的目的蛋白.经验证,酶原液能彻底消化λ-DNA和不同大小的质粒DNA,酶稀释液消化产物电泳检测显示条带拖尾弥散,表明酶稀释液只能消化部分λ-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ⅰ 基因合成 基因表达 基因功能验证
下载PDF
应用Amp-RFLP和SSCP技术分析DNaseⅠ基因的C1978G基因座多态性
2
作者 杨庆恩 黄代新 余纯应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人类DNaseⅠ基因点突变C1978G多态性,应用Amp-RFLP和SSCP技术对DNaseⅠ基因C1978G基因座分型,调查173例汉族无关个体,获DNaseⅠ*1978C和*1978G基因频率,即分别为0.5058和0.4942。其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 为研究人类DNaseⅠ基因点突变C1978G多态性,应用Amp-RFLP和SSCP技术对DNaseⅠ基因C1978G基因座分型,调查173例汉族无关个体,获DNaseⅠ*1978C和*1978G基因频率,即分别为0.5058和0.4942。其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基因座杂合度0.5028,Dp值0.6040,PE值0.1875。经对Iida等介绍的方法作了改良,分型结果稳定可靠,电泳分离时间由18h减至6h。研究证实,DNaseⅠ基因C1978G点突变是一个高多态性基因座,可应用于法医材料的分型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ⅰ C1978G基因座 Amp-RFLP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Egfr基因启动子区的DNaseⅠ高敏感位点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珊珊 李相辉 +4 位作者 李岩 赵博 张秀芳 王泽生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用一种新方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启动子区脱氧核糖核酸酶Ⅰ高敏感位点(DNaseⅠhypersensitive site,DHS),找出确切DNaseⅠ酶切位点,进而预测可能与DHS相结合的转录因子,探索egfr基因... 目的用一种新方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启动子区脱氧核糖核酸酶Ⅰ高敏感位点(DNaseⅠhypersensitive site,DHS),找出确切DNaseⅠ酶切位点,进而预测可能与DHS相结合的转录因子,探索egfr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以宫颈癌细胞系HeLa(EGFR+)、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EGFR+)和阴性对照白血病细胞系K562(EGFR-)为模型,在用浓度为5kU/L、10kU/L DNaseⅠ消化细胞核中染色质后,采用连接介导PCR(ligation-mediatedPCR,LM-PCR)的方法,检测出egfr基因启动子区DHS,并进行测序。通过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确定egfr基因启动子区DHS的具体位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DHS进行分析,预测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确切DNaseⅠ酶切位点。在egfr基因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DHS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00bp至500bp的启动子区内;而在egfr基因表达阴性的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未发现DHS。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用转录元件搜索软件(transcription element search software,TESS)对DHS进行分析,找到16个可能与egfr基因启动子区DHS序列相结合的转录因子。结论在egfr基因表达阳性的细胞系中,egfr基因启动子区存在DHS,可能是转录因子的结合区。这些实验结果为研究egfr基因启动子区空间构象、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介导PCR dnaseⅰ高敏感位点 EGFR基因 启动子
下载PDF
染色质DNaseⅠ超敏感位点的定位及其转录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文琪 王雅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669,共4页
DNaseⅠ超敏感位点(DNaseⅠhypersensitive sites,DHSs)是对DNaseⅠ高度敏感的活性染色质区域。全基因组DHSs的定位分析已成为准确识别染色质上基因转录调控元件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系统解析基因和基因组信息及转录调控的动态分子机制。... DNaseⅠ超敏感位点(DNaseⅠhypersensitive sites,DHSs)是对DNaseⅠ高度敏感的活性染色质区域。全基因组DHSs的定位分析已成为准确识别染色质上基因转录调控元件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系统解析基因和基因组信息及转录调控的动态分子机制。文中就DHSs的分布、DHSs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及DHSs的转录调控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ⅰ超敏感位点 高通量测序技术 转录调控功能
下载PDF
花粉肌动蛋白和兔肌肌动蛋白与DNaseⅠ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雄 阎隆飞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纯化了的花粉肌动蛋白同其他肌动蛋白一样,能显著抑制DNaseⅠ活性,其抑制率与肌动蛋白浓度呈直线相关。在同样条件下,花粉肌动蛋白对DNaseⅠ活性抑制没有兔肌肌动蛋白显著。花粉肌动蛋白和兔肌肌动蛋白抑制DNaseⅠ的... 纯化了的花粉肌动蛋白同其他肌动蛋白一样,能显著抑制DNaseⅠ活性,其抑制率与肌动蛋白浓度呈直线相关。在同样条件下,花粉肌动蛋白对DNaseⅠ活性抑制没有兔肌肌动蛋白显著。花粉肌动蛋白和兔肌肌动蛋白抑制DNaseⅠ的Kapp 分别为1.25 μg/m L和0.75μg/m L。DNaseⅠ使聚合状态的花粉和兔肌肌动蛋白解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 抑制作用 DNA 花粉
下载PDF
固相DNaseⅠ足迹法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冬冬 刘德培 +3 位作者 吕湘 徐海明 张伸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0,共4页
传统的DNaseⅠ足迹法程序繁杂 ,并且要求目的蛋白经过一定程度的纯化 .而固相DNaseⅠ足迹法通过结合有模板的磁珠 ,先富集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进行DNaseⅠ酶切 ,然后用测序胶分离并分析结果 .此方法简便易行 ,重复性好 ,并减少了对... 传统的DNaseⅠ足迹法程序繁杂 ,并且要求目的蛋白经过一定程度的纯化 .而固相DNaseⅠ足迹法通过结合有模板的磁珠 ,先富集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进行DNaseⅠ酶切 ,然后用测序胶分离并分析结果 .此方法简便易行 ,重复性好 ,并减少了对操作者的放射性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dnase足迹法 磁珠 化学裂解法 NDA-蛋白质相互作用 核蛋白
下载PDF
黄鳝二价体上微量DNaseⅠ敏感性和限制性内切酶原位切割分析
7
作者 杜丽萍 余其兴 +3 位作者 周荣家 崔建勋 郭一清 赵则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8-314,共7页
采用DNase Ⅰ超敏感性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技术(Restriction Enzyme Nick Translation,RE-NT)对黄鳝二价体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已知DNaseⅠ超敏感性与潜在活性基因分布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经DNaseⅠ介导的原位... 采用DNase Ⅰ超敏感性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技术(Restriction Enzyme Nick Translation,RE-NT)对黄鳝二价体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已知DNaseⅠ超敏感性与潜在活性基因分布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经DNaseⅠ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处理,在黄鳍二价体上可展现类D带带型,而由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结果显示,AluⅠ和MspⅠ均在黄鳝二价体上诱导产生类G带带型,HpaⅡ和HaeⅢ则优先切割5号二价体上一特定区域,诱导出一段由标记信号所构成的类C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切口平移 dnaseI 限制性内切酶 黄鳝 二价体
下载PDF
基于DNaseⅠ辅助目标物循环信号放大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
8
作者 李宣仪 刘沙沙 刘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基于酶辅助的目标物循环信号放大及氧化石墨烯包被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包被氧化石墨烯,防止靶标的非特异性吸附,同时保护... 基于酶辅助的目标物循环信号放大及氧化石墨烯包被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包被氧化石墨烯,防止靶标的非特异性吸附,同时保护适配体免受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Ⅰ,DNaseⅠ)的裂解。通过条件优化,发现在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为4μg/mL、PVP物质的量浓度为10 nmol/L、PVP分子量为24000、DNaseⅠ活性为40 U、作用时间为40 min时,OTA的检测性能最佳。在OTA物质的量浓度为25~250 n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OTA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OTA检测限为9.38 nmol/L(信噪比为3)。经验证,该方法的OTA选择特异性良好,回收率为96.78%~110.97%,标准偏差为1.23%~5.00%。该方法实现了红酒、白咖啡和速溶咖啡等实际样品中OTA的准确检测,同时为食品中相关有害因子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氧化石墨烯 适配体 脱氧核糖核酸酶 荧光检测
下载PDF
DNase Ⅰ预处理和样本储存时间对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9
作者 彭瑞 王芳 +2 位作者 丛祥凤 苏建荣 陈曦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 分析DNase Ⅰ预处理和样本储存时间对血浆样本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筛选无基础疾病且无吸烟史的4名体检健康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血浆,检测NET的4个代表性指标[双链DNA(dsDNA)、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 目的 分析DNase Ⅰ预处理和样本储存时间对血浆样本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筛选无基础疾病且无吸烟史的4名体检健康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血浆,检测NET的4个代表性指标[双链DNA(dsDNA)、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核小体、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复合物]。分析DNase Ⅰ预处理血浆对MPO-DNA复合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将样本采集2.5 h的检测结果作为基线值,比较样本于4℃低温冰箱放置12、24、48 h后,4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DNase Ⅰ预处理和未经DNase Ⅰ预处理血浆MPO-DNA复合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样本于4℃低温冰箱放置12、24、48h,dsDNA、MPO-DNA复合物含量稳定,各时间点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tH3在样本放置24 h时有所升高,核小体在样本放置12 h时有所降低,但各时间点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se Ⅰ预处理血浆对MPO-DNA复合物的检测结果无影响。血浆样本在4℃低温冰箱放置48 h NET的4个代表性指标均相对稳定,但建议在样本采集12 h内尽快冻存血浆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dnaseⅰ预处理 储存时间 血浆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DNaseⅠ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0
作者 兰旺仁 张子平 +2 位作者 邹志华 王国栋 王艺磊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7,共10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中克隆了DNase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614bp,包含120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03个氨基酸的蛋白;5′非翻译区为116bp,3′非翻译区为289bp。实时定量PCR分...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中克隆了DNase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614bp,包含120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03个氨基酸的蛋白;5′非翻译区为116bp,3′非翻译区为289bp。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DNaseⅠ基因在肝胰腺的表达量是其他器官表达量的16~162倍,表明凡纳滨对虾DNaseⅠ基因属于胰腺型表达。本研究还利用酶切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成功表达出了有活性的重组DNaseⅠ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ⅰ RACE 原核表达 凡纳滨对虾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Nephrolithiasis on Serum DNase(Deoxyribonuclease Ⅰ and Ⅱ) Activity and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NSMCE2) in Malaysian Individuals 被引量:1
11
作者 Faridah Yusof Atheer Awad Mehde +3 位作者 Wesen Adel Mehdi Raha Ahmed Raus Hamid Ghazali Azlina Abd Rahma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60-665,共6页
Objective Nephrolithia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Nase Ⅰ/Ⅱ activity and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 in the sera... Objective Nephrolithia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Nase Ⅰ/Ⅱ activity and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 in the sera of nephrolithiasis patients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biomarker for evaluating kidney damage. Methods Sixty nephrolithiasis patients and 50 contro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a case-control study. Their blood urea, creatinine, protein levels and DNase Ⅰ/Ⅱ activity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spectrometry. Serum NSMCE2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ELISA.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of the government health clinics in Kuantan-Pahang and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sult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mean levels of sera NSMCE2 have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P〈0.01) in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 activities and specific activities of serum DNase Ⅰ and Ⅱ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nephrolithiasis patients(P〈0.01).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 i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DNase Ⅰ/Ⅱ and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 level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nephrolith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hrolithiasis dnase dnase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 NSMCE2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肝DNA甲基化酶活性及基因组DNA对DNase敏感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琛颖 马晴 何忠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用 3H标记的 S-腺苷酰 - L -甲硫氨酸 (3H- SAM)作为甲基供体 ,以同位素掺入法测定了正常大鼠、糖尿病肾病大鼠、中药“糖微康”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西药“开博通”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肝细胞的 DNA甲基化酶活性 ,并对从以上各组... 用 3H标记的 S-腺苷酰 - L -甲硫氨酸 (3H- SAM)作为甲基供体 ,以同位素掺入法测定了正常大鼠、糖尿病肾病大鼠、中药“糖微康”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西药“开博通”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肝细胞的 DNA甲基化酶活性 ,并对从以上各组动物肝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分别进行 DNase 敏感性分析 .结果显示 :糖尿病肾病大鼠肝 DNA甲基化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鼠肝 ,其基因组 DNA对 DNase 敏感性比正常大鼠肝增强 ;中药“糖微康”治疗及西药“开博通”治疗的大鼠的肝 DNA甲基化酶活性均有所回升 ,且中药组更接近正常大鼠对 DNase 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酶活性 基因组DNA 敏感性 糖尿病肾病 DNA甲基化酶 dnaseⅰ 糖微康 中药 药理机制
下载PDF
β-环糊精-组氨酸衍生物模拟DNase催化DNA水解
13
作者 宋发军 吴展明 +1 位作者 范倻 丁志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4-6,20,共4页
合成了β-环糊精 (β- CD)的组氨酸 (His)一取代和二取代衍生物 (简写β- CD- His和β- CD- His2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该衍生物模拟 DNase 对 DNA进行了催化水解 ,并与 DNase 催化水解 DNA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2种β-环糊精 -... 合成了β-环糊精 (β- CD)的组氨酸 (His)一取代和二取代衍生物 (简写β- CD- His和β- CD- His2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该衍生物模拟 DNase 对 DNA进行了催化水解 ,并与 DNase 催化水解 DNA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2种β-环糊精 -组氨酸衍生物均能水解 DNA,但比 DNase 的活性要低 ,通过对水解产物的分析 ,发现水解机制类似于外切酶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组氨酸衍生物 dnaseⅰDNA水解 催化水解 模拟酶 水解机制 磷酸酯键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对釉质表面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
14
作者 叶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9期2444-2445,共2页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Ⅰ,DNaseⅠ)处理变异链球菌(Sm)生物膜时在防龋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离体牙并制作釉质片18片,在其表面培养Sm,之后随机分为DNaseⅠ处理组和DNaseⅠ未处理组两组,每组各9片。在5 h、11 h和17 ...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Ⅰ,DNaseⅠ)处理变异链球菌(Sm)生物膜时在防龋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离体牙并制作釉质片18片,在其表面培养Sm,之后随机分为DNaseⅠ处理组和DNaseⅠ未处理组两组,每组各9片。在5 h、11 h和17 h时,DNaseⅠ处理组加入2 ml DNase I,DNaseⅠ未处理组加入2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在6 h、12 h和18 h应用SYTO-9/PI染色,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利用软件Imaris v7.2.3测量活细菌量。结果DNaseⅠ未处理组随时间的延长,釉质表面细菌出现聚集。DNaseⅠ处理组不同培养时间下细菌始终为散在分布。不同培养时间下(6 h、12 h、18 h),DNaseⅠ未处理组活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DNaseⅠ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seⅠ对Sm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dnaseⅰ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下载PDF
利用共振镜生物传感器研究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Ⅰ与DNA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叶茂青 潘逆娜 +2 位作者 林爱华 秦艺旻 邹国林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利用IAsys共振镜生物传感器研究了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Ⅰ(Bp DNase Ⅰ)与DNA的相互作用.求出了不同温度下,Bp DNase Ⅰ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ass,Kdiss)和平衡常数(KA,KD),并且计算出了该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和T... 利用IAsys共振镜生物传感器研究了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Ⅰ(Bp DNase Ⅰ)与DNA的相互作用.求出了不同温度下,Bp DNase Ⅰ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ass,Kdiss)和平衡常数(KA,KD),并且计算出了该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和TΔS).在298 K时该结合过程的KA=(3.521 2±0.232 4)×105(mol/L)-1,KD=(2. 852 4±0. 188 3)×10-6 mol/L,TΔS 为(84. 860±3. 712) kJ/mol,该结合过程的ΔH 为(53.222±3.548) kJ/mol,是一个熵驱动的过程.本文还对Mg2+浓度对Bp DNase Ⅰ与DNA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相同温度下,Bp DNase Ⅰ与DNA的结合作用在有Mg2+存在时较无Mg2+ 存在时高约30.5 倍,表明Mg2+能极大地提高Bp DNase Ⅰ与DNA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 共振镜生物传感器 大分子相互作用 热力学
下载PDF
汉族人群DNA酶Ⅰ型多态性调查分析
16
作者 李清志 王小健 +1 位作者 杨庆恩 黄代新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38-41,共4页
调查了武汉地区汉族无关个体285例,应用超薄层PAG等电聚焦技术对人血清作了DNaseⅠ型,获得了汉族人群DNaseⅠ型频率分布、位点杂合度、个人识别能力和非父排除率,并对DNaseⅠ型的法医学应用作了讨论..
关键词 dnase 遗传学多态性 汉族人群 等电聚焦
下载PDF
人胚胎滋养细胞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沙文琼 王自能 王冬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背景:胎盘的细胞成分较复杂,其中所包含的滋养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特性,常规分离方法通常难以获得大量且纯度较高的上述两种细胞。目的:拟建立一次操作即可同... 背景:胎盘的细胞成分较复杂,其中所包含的滋养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特性,常规分离方法通常难以获得大量且纯度较高的上述两种细胞。目的:拟建立一次操作即可同时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滋养细胞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操作方案。方法:人胎盘组织洗净剪碎,采用胰蛋白酶和DNAseⅠ共同消化,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在恒温37℃下180r/min消化2min。重悬消化产物,200目筛网过滤后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液分离,分别收集滋养细胞层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层。滋养细胞层以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直接接种于75cm2培养瓶中培养。观察胎盘组织消化情况,计数滋养细胞数量及其细胞角蛋白7的表达,观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表型及成骨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经胰蛋白酶和DNAseⅠ消化后,胎盘组织仅剩少许残渣。差速贴壁后,滋养细胞数达(5.48±1.98)×108个,细胞角蛋白7阳性率为(90±4.36)%。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接种19~21d达90%融合,细胞数为(1.96±0.24)×106个,强表达CD29,CD44和HLA-ABC,不表达CD34,CD45,CD14和HLA-DR,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呈鲜艳橙红色,可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提示采用胰蛋白酶和DNAseⅠ共同消化胎盘组织,并结合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液分离细胞,可同时一次性获得大量的滋养细胞和较多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纯度和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 滋养细胞 胰蛋白酶 dnaseⅰ PERCOLL 纯度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瑜 赵惠萍 +3 位作者 边云飞 高奋 何军华 肖传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制备适当粒径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上质粒,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通过喷金电镜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分布;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载体与DNA的结合能力及对DNA的保... 目的制备适当粒径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上质粒,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通过喷金电镜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分布;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载体与DNA的结合能力及对DNA的保护作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包埋率。结果喷金电镜证实壳聚糖纳米粒分布均匀,呈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5nm。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并保护DNA免受DnaseⅠ的降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按不同比例结合质粒的壳聚糖纳米粒(纳米粒∶质粒)的包埋率分别为98.7%(10∶10),98.1%(10∶20),96.7%(10∶30),87.1%(10∶40),74.6%(10∶50)。结论成功制备了适当粒径且分布均匀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并保护其免受DnaseⅠ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ACE-shRNAp Genesil-1质粒 包埋率 dnaseⅰ
下载PDF
三链DNA的酶解荧光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恩华 何裕建 +2 位作者 白春礼 张平城 方晔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42-46,共5页
本文将酶解技术和荧光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三链DNA尤其是辫状DNA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Λ-DNA 三链DNA dnaseⅰ 溴乙锭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胞外DNA在根管粪肠球菌生物膜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颖 赵亮 +1 位作者 闫磊 刘亚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669-672,共4页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以研究胞外DNA在此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盖玻片上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并在生物膜形成的不同时间,用DNaseⅠ处理,AO...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以研究胞外DNA在此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盖玻片上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并在生物膜形成的不同时间,用DNaseⅠ处理,AO-EB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变化。结果:生物膜中胞外DNA随着生物膜的生长而增多;在有无DNaseⅠ存在的两种环境下,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发生了迥异的变化;DNaseⅠ对生物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胞外DNA在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DNA 粪肠球菌生物膜 dnase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