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靶向柔红霉素毫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彭应旭 庄燕黎 廖工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61,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1),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分布、载药性、动物体内经时变化过程及骨髓靶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粒径为70nm,分布范围30~220nm,包封率为97.0%,载药量达55.7%(g/g);小鼠尾静...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1),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分布、载药性、动物体内经时变化过程及骨髓靶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粒径为70nm,分布范围30~220nm,包封率为97.0%,载药量达55.7%(g/g);小鼠尾静脉注射相同剂量1及柔红霉素后,前者股骨内峰浓度提高到1.62倍,AUC提高到4.87倍,总靶向效率从5.17%提高至24.19%,表明1具骨髓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毫微粒 dnr-pbca-np 骨髓靶向性
下载PDF
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体外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彭应旭 庄燕黎 +1 位作者 彭文珍 廖工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DNRPBCANP)能否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以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DNR,DNRPBCANP,PBCANP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株、耐药株的细胞毒性...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DNRPBCANP)能否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以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DNR,DNRPBCANP,PBCANP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株、耐药株的细胞毒性。结果:DNR对耐药株的细胞毒作用降低8倍,而DNRPBCANP对敏感株、耐药株的细胞毒作用保持不变。结论:DNRPBCANP可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多药耐药性 逆转 dnr-pbca-np 白血病
下载PDF
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应旭 廖工铁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系统全面反馈动态技术优化,确定了处方和制备工艺。载药毫微粒平均粒径60nm,分布范围30~220nm,表观包封率96.36%,表观载药量55.... 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系统全面反馈动态技术优化,确定了处方和制备工艺。载药毫微粒平均粒径60nm,分布范围30~220nm,表观包封率96.36%,表观载药量55.33%(g/g);有效包封率74.11%,有效载药量42.2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毫微粒 dnr-pbca-np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体外释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应旭 廖工铁 张志荣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8-170,184,共4页
作者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了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冻干针剂体外释药规律,并用6种数学模型对释药过程进行拟合,以残差平方和、拟合度、AIC等参数为指标,评价了各数学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表明双指数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描... 作者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了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冻干针剂体外释药规律,并用6种数学模型对释药过程进行拟合,以残差平方和、拟合度、AIC等参数为指标,评价了各数学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表明双指数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毫微粒中柔红霉素的释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正丁酯 毫微粒 体外释药 dnr-pbca-n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