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与综合赋权改进可拓法的黄土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评价
1
作者 张棋 苏谦 +3 位作者 刘宝森 裴彦飞 张宗宇 陈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31,共11页
为有效评价黄土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的变形与稳定状态,在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初选评价指标库基础上,通过基于证据可信度的DS证据理论融合指标的重要度、独立度与区分度3项特征值,构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优选指标体系;... 为有效评价黄土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的变形与稳定状态,在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初选评价指标库基础上,通过基于证据可信度的DS证据理论融合指标的重要度、独立度与区分度3项特征值,构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优选指标体系;基于综合赋权改进可拓评价法,建立针对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大准及巴准铁路两段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段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等级评价结果依次为差与良,并均通过了有效性检验;本文研究所提方法较云模型更能准确评价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且比《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所处状态。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服役性能状态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重载铁路 高填方路基 服役性能 ds证据理论 改进可拓评价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西部矿区地表时序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波 谭志祥 邓喀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针对常规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西部矿区受高原堆积型沙丘地貌的影响难以获取足够数量的监测点,无法完整提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西部矿区内蒙古石拉乌素煤矿为例,基... 针对常规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西部矿区受高原堆积型沙丘地貌的影响难以获取足够数量的监测点,无法完整提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西部矿区内蒙古石拉乌素煤矿为例,基于覆盖研究区域的52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一种针对西部矿区高原堆积型沙丘地貌的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istributed Target InSAR,DS-InSAR)的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获取了2016—2018年研究区域采动引起的地表形变时空分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监测时段内矿区地表出现了2处明显的下沉盆地,盆地内垂直方向最大累计沉降超过400 mm;与常规时序InSAR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研究区域内获取更多数量空间分布均匀的监测点,从而更加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域的面状地表形变信息。与水准实测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相关系数为0.97,二者间绝对误差较小且误差整体分布合理,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西部矿区高原堆积型沙丘地貌特征下非充分采动时的地表形变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分布式目标 西部矿区 ds-InSAR 方法
下载PDF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梦月 秦启荣 +5 位作者 李虎 牛瑞 钟城 黄为 罗振华 何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9,共6页
川东南DS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取心井岩心观察,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和X衍射等实验测试结果,对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2期裂缝,Ⅰ期发生在燕山运动中晚期,主要受江... 川东南DS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取心井岩心观察,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和X衍射等实验测试结果,对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2期裂缝,Ⅰ期发生在燕山运动中晚期,主要受江南雪峰隆起NW向挤压,形成近EW向和SSE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和NE向剖面剪切缝;Ⅱ期发生在燕山运动末期—喜马拉雅期,主要受NE向挤压,形成NNE向和NEE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该期为受川中古隆起、江南雪峰隆起和黔中隆起叠合作用影响。裂缝发育特征主要受构造作用和构造部位、岩石力学性质、岩性和矿物成分等因素影响,其发育程度与距断层的距离、岩石脆性矿物和粘土矿物含量、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 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龙马溪组ds地区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SVM分类模糊域数据修正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明亮 甄建聚 +1 位作者 孙来军 李江游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和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DS证据理论对SVM分类模糊域数据进行分类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M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对SVM分类输出模糊域的样本使用隶属度函数将SVM的输出距离转换成样本对各状态的... 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和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DS证据理论对SVM分类模糊域数据进行分类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M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对SVM分类输出模糊域的样本使用隶属度函数将SVM的输出距离转换成样本对各状态的隶属度;其次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其他传感器信息,对各状态下的隶属度进行适度修正,从而实现该区域数据的重新合理排布;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以验证其诊断性能。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断路器操作线圈电流数据,合理修正振动数据分类结果,实现断路器机械故障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故障分析 分类模糊域 分类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乌达煤田火区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柱 范洪冬 +1 位作者 高彦涛 许耀宗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5,共8页
煤火燃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火区生态环境,而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范围小、频率低、成本高、危险大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stributed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 煤火燃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火区生态环境,而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范围小、频率低、成本高、危险大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stributed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S-InSAR)技术的煤田火区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快速同质点识别算法(fast statistically homogeneous pixels selection,FaSHPS)选取同质点,然后利用特征值分解方法对这些同质点进行相位优化,并根据时间相干性获取最终的分布式目标,最后结合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SBAS)InSAR处理步骤解算时序地表形变。以2017年3月—2019年4月63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本文方法获取了乌达煤田时序地表沉降,并与临时相干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temporarily coherent poi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CP-InSAR)技术监测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84,监测点位密度比TCP-InSAR提高1.24倍;乌达煤田存在严重的地表形变现象,研究区域内最大形变速率为-215 mm/a;煤火区在秋冬季节地表形变变化相对较快,且具有多个形变延伸方向及发育程度不同的沉降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nSAR 形变监测 煤火监测 长时序 乌达煤田火区
下载PDF
郓城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变DS-InSAR监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新玲 杜玉玲 +2 位作者 蒋金雄 赵峰 闫世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郓城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地下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更好地掌握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融合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差分干涉测量(DSInSAR)技术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获取5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 郓城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地下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更好地掌握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融合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差分干涉测量(DSInSAR)技术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获取5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郓城矿区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DS-InSAR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到分布在裸地和稀疏低矮植被区的分布式目标,可显著提升矿区监测点数量且其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了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空间分布;形变分布图显示郓城矿区内李楼、郭屯煤矿形变量级较大,年最大沉降量可达100 mm,彭庄、赵楼煤矿地表形变较小,且不同年份沉降中心差异主要与郓城矿区地下开采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郓城矿区 形变监测 分布式目标 ds-InSAR方法 Sentinel-1数据 地表沉陷
下载PDF
DS-InSAR技术在复杂艰险山区滑坡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沐 赵有兵 《测绘科学技术》 2020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分布式目标雷达干涉(DS-InSAR)技术既继承了传统InSAR技术观测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又能提高复杂艰险山区时序InSAR相干点密度,可应用于滑坡形变监测。本文利用覆盖康定附近的Sentinel-1A升轨影像,基于KS统计检验方法和自适... 分布式目标雷达干涉(DS-InSAR)技术既继承了传统InSAR技术观测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又能提高复杂艰险山区时序InSAR相干点密度,可应用于滑坡形变监测。本文利用覆盖康定附近的Sentinel-1A升轨影像,基于KS统计检验方法和自适应滤波,提取出了位于岩屑区、裸露土坡的DS点,并进行滑坡形变分析,实验结果为:该滑坡区域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监测时间内,年平均沉降速率约为10.9 mm/y,最大沉降量达到21.0 mm;且发生较大沉降时间段主要集中于每年5~8月,与该区域集中降雨时间相符。实验表明DS-InSAR技术对复杂艰险山区进行滑坡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艰险山区 滑坡形变监测 ds-InSAR技术 KS统计检验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三层DS-RVoG模型的输电走廊植被高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宇 郭裕钧 +3 位作者 刘凯 张血琴 彭丽维 吴广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4-723,共10页
针对输电线路广域监测技术研究中,传统输电走廊植被高度检测方法效率低、检测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DS-RVoG模型的输电走廊植被高度检测方法。根据极化干涉SAR原理及输电线路不同区段植被密度差异化特点,提出一种三层DS-RVoG... 针对输电线路广域监测技术研究中,传统输电走廊植被高度检测方法效率低、检测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DS-RVoG模型的输电走廊植被高度检测方法。根据极化干涉SAR原理及输电线路不同区段植被密度差异化特点,提出一种三层DS-RVoG植被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利用混合蛙跳算法改进三阶段算法反演植被高度,利用模拟极化干涉SAR数据,对比基于RVoG模型的三阶段算法反演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利用高分3号卫星数据,选取四川某220 kV输电线路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区域样方检测树高值与实测树高值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832,均方根误差最低为2.005 m,该方法能够实现输电走廊不同密度植被高度的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范围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走廊 广域监测 极化干涉SAR 三层ds-RVoG模型 植被高度反演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塑料燃烧发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卫平 翟泽军 +1 位作者 朱光中 文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5,共3页
讨论了金属离子对塑料燃烧发烟量的影响 ,发现s。
关键词 消烟功能 S区 ds 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 塑料 燃烧
下载PDF
中蒙地区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83
10
作者 钱正安 蔡英 +3 位作者 刘景涛 柳中明 李栋梁 宋敏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92,共10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20多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然后从沙尘观测、沙尘暴气候学、沙尘暴爆发和沙尘传输的环流型、沙尘暴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和原因、以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5方面简要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指出中蒙沙尘主要来...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20多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然后从沙尘观测、沙尘暴气候学、沙尘暴爆发和沙尘传输的环流型、沙尘暴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和原因、以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5方面简要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指出中蒙沙尘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及蒙古国南部和西北部地区;随沙尘天气强度逐渐加强(即从背景大气到浮尘、扬沙、沙尘暴、强及特强沙尘暴),它们的地面沙尘浓度约按3倍的比率依次递增;揭示了我国北方及蒙古国南部的七大沙尘暴多发区,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春季午后至傍晚间,丰富的沙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形成沙尘暴的3个主要因子;中蒙地区沙尘暴爆发的环流主要有低压冷锋型和低压、冷锋加中尺度系统的强对流型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是极少数,但为沙尘暴爆发短期预报的难点,沙尘的传输主要决定于低空环流型;近50年来中蒙地区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而且中蒙中、东及西区三区系的变化不完全相同.它们与北方风沙区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蒙古及日本海附近气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有关;防御沙尘暴重点要抓上述七大多发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及沙尘暴预警系统的建立,治理措施要因地制宜;要加强沙尘暴爆发和沙尘输送的数值预报和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地区 沙尘浓度 沙尘暴多发区 沙尘暴爆发环流 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面向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硬件高效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浩博 王颖 +3 位作者 王郁杰 张士长 刘博生 韩银和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791-799,共9页
采用深度可分离(DS)卷积替代标准卷积已成为神经网络轻量化设计的趋势,但是由于深度可分离卷积不规则的数据维度和数据尺寸,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在处理这类网络时计算并行度和计算单元(PE)利用率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加速器计算性能降... 采用深度可分离(DS)卷积替代标准卷积已成为神经网络轻量化设计的趋势,但是由于深度可分离卷积不规则的数据维度和数据尺寸,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在处理这类网络时计算并行度和计算单元(PE)利用率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加速器计算性能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通道朝向的计算数据流,该数据流能够将数据维度不同的Depthwise卷积、Pointwise卷积和标准卷积在统一的数据流下展开运算。基于该数据流,设计了一款面向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加速器,该加速器采用统一的计算核心处理深度可分离卷积中各类卷积运算,在低面积开销下实现了高计算并行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现有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加速器相比,该设计获得了1.32倍处理速度和1.76倍面积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可分离(ds)卷积 加速器 低面积 低延迟 利用率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技术途径和冷暖方案分析
12
作者 余晓平 付祥钊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1-46,共6页
结合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的特点,先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基本技术途径,再从发展的观点比较了该地区住宅的几种冷暖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节能 空调负荷 冷暖方式 住宅 节能技术
下载PDF
融合LRT的Bootstrap区间估计同质点识别方法研究
13
作者 许耀宗 李涛 范洪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3,共6页
针对传统同质点探测方法检验效率低以及在地物区分度不明显地区探测结果包含过多异质点的问题,提出融合似然比检验(LRT)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同质点探测方法,通过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鄂尔多斯某煤矿地表形变进行探测和验... 针对传统同质点探测方法检验效率低以及在地物区分度不明显地区探测结果包含过多异质点的问题,提出融合似然比检验(LRT)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同质点探测方法,通过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鄂尔多斯某煤矿地表形变进行探测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融合似然比检验(LRT)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同质点探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拒绝率和稳定的拒绝率标准差,比较适合地物区分度不明显的野外矿区同质点探测;在实验矿区发现1处明显下沉,最大累计沉降为-128.9 mm,通过与实测水准比较,发现实测水准结果与基于本文方法的DS-InSAR结果基本一致,2者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4,12.0 mm。研究结果可实现对矿区的非接触、大范围、长时间监测,为DS-InSAR中同质点选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nSAR BOOTSTRAP 矿区 同质点 地表沉陷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测度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45
14
作者 韩非 罗仁朝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101,共11页
针对特大型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以南京江南主城四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立足于供需匹配视角,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南京江南主城四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特大型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以南京江南主城四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立足于供需匹配视角,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南京江南主城四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尽管整体相似,但前者能够更为精细地反映供需配比情况;②南京江南主城四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度呈"圈层式"分布,老城边缘圈层可达性较好,外围圈层可达性一般,老城中心圈层可达性较差,各圈层内部供需匹配度的高低呈非均质化分布;③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设施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影响养老设施供需匹配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可达性 供需型两步移动搜索法(ds-2SFCA) 供需匹配度 人口老龄化 日托容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