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与常规DSA成像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春红 陈左权 +1 位作者 顾斌贤 张桂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DS...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DSA成像后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3DDSA与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DDSA比较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有更多的角度显示的更加清晰,测量数据更加丰富。结论3DDSA比2DDSA能够显示动脉瘤更多的瘤颈,尤其是动脉瘤的最大颈,对介入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瘤颈 三维重建成像 常规dsa成像 旋转角度
下载PDF
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的DSA成像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余建明 冯敢生 曾军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癌伴肝动静脉分流的DSA成像技术。方法 :收集 1997年~ 2 0 0 0年 2 40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 32例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分流 ,进行DSA成像技术研究。在充分展示肝动静脉分流通道后进行封堵 ,再行肝癌的栓塞治疗。结果 :32例肝... 目的 :探讨肝癌伴肝动静脉分流的DSA成像技术。方法 :收集 1997年~ 2 0 0 0年 2 40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 32例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分流 ,进行DSA成像技术研究。在充分展示肝动静脉分流通道后进行封堵 ,再行肝癌的栓塞治疗。结果 :32例肝癌伴肝动静脉瘘 ,其中 12例见明显的瘘道 ,17例见分流通道纤细 ,3例无确切的分流通道。结论 :合理注射参数、恰当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dsa成像 栓塞治疗 肝内动脉瘘 肝内静脉瘘
下载PDF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的DSA成像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建明 冯敢生 +1 位作者 曾军 徐才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 dsa成像技术
下载PDF
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余建明 冯敢生 +1 位作者 曾军 徐才元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特性。方法 :对 67例中的 5 6例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造影剂量与加大造影剂量比较 ,髂外动脉与股动脉造影比较及曝光延时的比较。结果 :正常 11例 ,病变 5 6例 ,双侧病...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特性。方法 :对 67例中的 5 6例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造影剂量与加大造影剂量比较 ,髂外动脉与股动脉造影比较及曝光延时的比较。结果 :正常 11例 ,病变 5 6例 ,双侧病变 10例。加大造影剂量 ,股动脉注药及特殊曝光延时 ,均增加了DSA的成像质量和诊断信息。结论 :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 ,增加造影剂用量、近病变处注射造影剂 ,使用准确的延迟时间 ,可提高阻塞病变远端血管和侧支循环的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 dsa成像
下载PDF
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建明 冯敢生 +1 位作者 曾军 徐才元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0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特性。材料与方法 :对 6 7例中的 5 6例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造影剂量与加大造影剂量比较 ,髂外动脉与股动脉造影比较及曝光延时的比较。结果 :正常 11例 ,病变 5 6例 ...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特性。材料与方法 :对 6 7例中的 5 6例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DSA成像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造影剂量与加大造影剂量比较 ,髂外动脉与股动脉造影比较及曝光延时的比较。结果 :正常 11例 ,病变 5 6例 ,双侧病变 10例。加大造影剂量、股动脉处注药及特殊曝光延时 ,均增加了DSA的成像质量和诊断信息。结论 :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 ,增加造影剂用量、近病变处注射造影剂 ,使用准确的延迟时间 ,可提高阻塞病变远端血管和侧支循环的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阻塞性病变 dsa成像
下载PDF
刨伤性肝破裂出血的DSA成像技术分析
6
作者 文自祥 李晓群 +1 位作者 张高尚 张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315-315,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创伤性肝破裂出血的DSA成像技术。方法:58例经我院介入栓塞冶疗戗伤性肝破裂出血的患者资抖,术中在充分显示出血血管后进行栓塞,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血管.结果:58例肝挫裂伤患者申,33例见明显的造外渗,1...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创伤性肝破裂出血的DSA成像技术。方法:58例经我院介入栓塞冶疗戗伤性肝破裂出血的患者资抖,术中在充分显示出血血管后进行栓塞,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血管.结果:58例肝挫裂伤患者申,33例见明显的造外渗,15例行超选择造影后可见造影剂外渗,10例无确切的造影剂外渗.结论:合理选择注射参数,超选择性造影和适当的处理等方法可提高影像质量,对创伤性肝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肝破裂出血 dsa成像 拴塞
下载PDF
关于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4D DSA成像的讨论
7
作者 孙亮 蒋杰 +1 位作者 曲源 夏迎洪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4D DSA成像中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宽侧探器平台下使用320排CT进行动态容积扫描,并且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检查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脑血管4D DSA成像中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宽侧探器平台下使用320排CT进行动态容积扫描,并且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检查进行比较,评价扫描图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扫描成像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图像无伪影,且320排CT4D DSA成像中使用的剂量少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中使用的剂量。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4D DSA成像中,具有检查时间短、图像质量高以及使用剂量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动态容积 脑血管4D dsa成像
下载PDF
3D-DSA与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1 位作者 翁磊华 吕绍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采用3D-DSA引导,观察组采用DynaCT引导,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支架再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mRS评分、支架成形术耗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yna-CT的术前规划、观察到支架表面图像与术中所见吻合,手术成功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63.16%(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支架再狭窄、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naCT用于颅内支架置入术中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支架成形术耗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血管成像 数字平板造影 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 颅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和DSA彩色编码成像评估兔急性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承志 刘育齐 +5 位作者 张红 刘玉龙 李王海 李明月 王晓白 张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行CT灌注(CTP)成像和彩色编码DSA(cc DSA)成像在评估兔后肢急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10)。兔右后肢缺血3 h后,实验组接受再灌注,对照...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行CT灌注(CTP)成像和彩色编码DSA(cc DSA)成像在评估兔后肢急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10)。兔右后肢缺血3 h后,实验组接受再灌注,对照组仅作假手术;分别在0、6、12、24 h作双后肢影像学评估(n=10)。实验组每一时点进一步随机均分为CTP亚组和cc DSA亚组,分别获取双后肢CTP相关参数血流量(AF)、血容量(BV)、对比剂清除率(C)和cc DSA参数对比剂峰值(peak),计算双后肢各参数比值AF-R/L、BV-R/L、C-R/L和peak-R/L;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分别与AF-R/L、BV-R/L、C-R/L、peak-R/L比值作相关性分析,对AF-R/L与peak-R/L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再灌注过程开始后,AF-R/L、BV-R/L、C-R/L、peak-R/L平均比值分别由1.07±0.08、1.03±0.06、0.93±0.15和1.09±0.04下降至0.75±0.11、0.85±0.14、0.71±0.18和0.45±0.08。AF-R/L与CK、LDH、MDA、SOD血清水平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4、-0.62、0.57(P<0.05);peak-R/L与CK、LDH、MDA、SOD血清水平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71、-0.66、0.59(P<0.05),与AF-R/L间相关系数为0.70(P<0.05)。结论320排螺旋CT行CTP成像与cc DSA成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量化反映兔后肢骨骼肌I-R损伤发生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CT灌注成像 骨骼肌 彩色编码dsa成像
下载PDF
3D MR DSA时间分析增强平行成像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评估
10
作者 陈唯唯(译) 王承缘(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dsa成像 时间分析 平行 MR 硬膜动静脉瘘 静脉发育异常 T1加权序列 扰相梯度回波 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DSA参数性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明 郭俊渊 胡国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39-40,共2页
我们对4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PHC)的病例进行DSA参数性成像研究,初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PHC患者40例,男女之比34:6,年龄21~60岁,平均42.3岁。手术病理证实11例,肝穿活检证实9例,其余系综合诊断。参数成像的步骤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dsa参数性成像 成像研究 肝动脉 血管区 肝穿活检 肝血管瘤 肝总动脉 肿瘤染色 综合诊断
下载PDF
MSCT与三维DSA重建成像在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东 唐兴 +1 位作者 何承勇 蒋世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38-40,4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瘤大小、部位、瘤颈等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以3D-DSA重建成像结果为标准评估MSCT诊断价值。结果71例疑诊患者中经3D-DSA及MSCT重建成像均确诊颈内动脉瘤64例,经3D-DSA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7例(57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7例(16枚),共73枚,其中单泡型51枚,双泡及多泡型22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34.14%。MSCT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8例(58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6例(13枚),共71枚,其中单泡型57枚,双泡及多泡型14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19.72%,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与3D-DAS重建成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D-DSA重建成像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成像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8.43%、特异度85.71%,准确率97.18%,阳性预测值98.43%,阴性预测值85.71%,Kappa值为0.857,具有较强一致性(P<0.05)。结论MSCT重建成像可较为准确地对颈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分型,患者术前采用MSCT重建成像进行评估能够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全面、直观、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三维dsa重建成像 颈内动脉瘤 构型
下载PDF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卫东 倪贵华 +2 位作者 倪小宇 吴嶛 徐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1870-1876,共7页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次同步旋转获得,应用InSpace软件对原始旋转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血管狭窄处,用Fly Through软件进行仿真内镜成像,观察血管腔内的结构情况。结果18个月内共1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DSA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成像,118例患者第一次造影即获得清晰的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图像,5例因造影期间头部运动,成像不清晰,通过两次造影获得清晰图像。共发现163处血管狭窄,内膜形态光滑109处,不光滑54处;斑块偏心106处,基本不偏心57处。9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预后良好。95例支架置入的患者均进行三维DSA血管内镜随访,术后6个月时81例患者的支架被内膜完全覆盖、管腔光滑;术后12个月时95例患者的支架均被内膜覆盖完全。结论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评估动脉管腔结构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支架置入后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仿真内镜 三维重建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下载PDF
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
14
作者 丁大明 李洪波 张桂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065-1066,共2页
目的探索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系统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引导介入治疗患者26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2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癌肿瘤供血血管情... 目的探索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系统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引导介入治疗患者26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2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癌肿瘤供血血管情况,指导介入的术中栓塞。结果旋转DSA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肝癌供血动脉入口及走行,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该26例患者常规血管减影(11例)43%的患者介入术中出现血管遗漏情况。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指导,能够准确的提供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并栓塞。结论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预防普通血管减影对肿瘤供血血管的遗漏情况,指导医生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全方位的栓塞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旋转dsa血管成像 肝癌介入治疗
下载PDF
DSA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子聪 曹彦龙 +1 位作者 李承志 张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DSA灌注成像技术评估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IRI0h组、6h组、12h组、24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IRI各组分别在右下肢缺血3h恢复血流灌注后0h、6h、12h、24h接受双下肢动脉3DDSA... 目的探讨DSA灌注成像技术评估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IRI0h组、6h组、12h组、24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IRI各组分别在右下肢缺血3h恢复血流灌注后0h、6h、12h、24h接受双下肢动脉3DDSA造影,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即行双下肢动脉3D造影,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用DSA灌注成像后处理软件Syngo DynaPBV分析造影图像,计算出双下肢灌注参数之血流容积(BV)及其两者比值之相对血流容积(rBV),将各时点测得的rBV与实验室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SA灌注参数rBV在IRI6h组、12h组、2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各组间比较,rBV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F=5.81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RI组各时点rBV值与实验室检查指标CK(r=-0.91,P<0.05)、LDH(r=-0.90,P<0.05)、MDA(r=-0.85,P<0.05)呈负相关,与SOD(r=0.74,P<0.05)呈正相关。结论术中应用DSA灌注成像技术评估肢体IRI安全可行,其灌注参数与实验室指标间有较好相关性,可实时评估术中骨骼肌IRI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三维血管造影 缺血-再灌注损伤 dsa灌注成像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成像在“一站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伍尚坤 胡秋根 +3 位作者 陈建民 黄治荣 吴雪琴 陈韬智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研究旋转DSA三维成像在"一站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96例疑似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旋转DSA三维成像在"一站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96例疑似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98)和对照组(n=98)。对照组行常规二维(2D-DSA)技术检查,研究组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DSA)技术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脑血管病变显示情况、临床诊断情况、脑血管病检出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斑块形态显示比、血管狭窄率精确测量率以及动脉瘤瘤颈显示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脑肿瘤3例,烟雾病5例,动脉瘤48例,动脉狭窄或闭塞22例,动静脉畸形14例,总检出率为93.88%(92/98);对照组检出脑肿瘤1例,烟雾病3例,动脉瘤47例,动脉狭窄或闭塞18例,动静脉畸形11例,总检出率为81.63%(8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像次数、X射线辐射剂量以及造影剂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三维成像在"一站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不仅能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弥补2D-DSA的不足,还能发挥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dsa三维成像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光仲 邓俊耀 +4 位作者 陆佳华 叶梅英 蒋河君 唐名杰 唐祖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显示的价值,将结果与DSA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CT和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介入...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显示的价值,将结果与DSA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CT和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其中43例病人有两次或两次以上64排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将其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对比肝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采用不同后处理技术的肝动脉显示情况,CTA在显示肝动脉的1、2、3级血管与DSA相仿(P> 0.05),在显示末梢血管方面较DSA差(P <0.05);(2)以DSA为标准,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P> 0.05);(3)CTA检查显示门静脉癌栓检出率明显高于DSA(P <0.05);(4)43例患者治疗后碘油沉积呈完全型6例、缺损型9例、斑块型22例、稀疏型6例;6例患者肿瘤病灶栓塞好,其中1例又出现新发病灶,37例病灶仍有供血,4例患者原肿瘤动脉已栓塞,通过肝右动脉或肝左动脉的侧支动脉供血,CTA检查未显示,DSA造影检查发现,1例病人右侧膈肌动脉供血血管已栓塞,但肝右动脉仍然参与供血,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内转移灶,CTA发现原病灶复发4例,DSA发现6例。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血管成像结果,且可对介入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64排128层螺旋CT dsa 肝动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赵红兰 宋淼 +3 位作者 沙俊诚 晁甜甜 王文友 魏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53.3岁。病变部位在腰3~4(L3~4)椎间盘3例,腰4~5(L4~5)11例,腰5~骶1(L5~S1)4例,同时发...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53.3岁。病变部位在腰3~4(L3~4)椎间盘3例,腰4~5(L4~5)11例,腰5~骶1(L5~S1)4例,同时发生L4~5和L5~S1者12例。DSA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治疗,术中进行DSA 3D-CT采集监测进针部位和气体分布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0例患者手术穿刺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臭氧注射后3D CT图像可清晰显示气体分布和弥散情况,30例患者28例为有效或显效,有效率为93.3%。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的应用,为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了保障,为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髓核消融术 dsa类CT成像技术
下载PDF
DSA系统中对硬设的一体化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如梅 沈大公 李树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本文基于成像过程实质,阐述了DSA系统中对硬设一体化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一体化控制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以计算机为主机控制的一体化联机方案,并给出了一体化控制方案实施后的DSA系统减影结果。
关键词 dsa成像 一体化控制 信噪比 X光机
下载PDF
通过实例分析浅谈飞利浦DSA的日常维护 被引量:5
20
作者 倪杰雄 《科技风》 2017年第2期185-185,187,共2页
本文通过对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大型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日常使用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设备的维护方法,以减少设备故障,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飞利浦 大型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 Allura Xper FD20 维护保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