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2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骼肌MRI成像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何荣兴 赖志芬 梁颖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骼肌成像检查(对照组)。入试者均行T_(1)WI肌肉冠状面扫描、横断面T_(1)WI和T_(2)WI-STIR脂肪抑制序列检查,观察所得MRI图像,分析肌肉脂肪浸润和水肿特点,对比不同人群、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差异,分析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DMD患者T_(1)WI和T_(2)WI-STIR脂肪检查中受累肌肉的变性均为高信号,提示正常的肌肉组织为脂肪组织浸润替代;对照组MRI检查为中等强度信号。64例DMD患者大腿肌肉均出现不同程度脂肪浸润情况,以臀大肌受累最明显(100%),股薄肌受累最少(39.06%);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4分最高为臀大肌(62.50%),最低为缝匠肌与股薄肌;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0分者占比最高为股薄肌(60.94%),其次为缝匠肌(56.25%)。51例患者大腿肌肉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改变,累频率低于脂肪浸润受累频,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性分布,以股二头肌受累最明显(64.06%),最少受累为阔筋膜张肌(20.31%);T_(2)WI-STIR水肿分级为3级最高者为肌肉为半腱肌(17.19%),分级为0级最多为阔筋膜张肌(79.69%)。DMD组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分级的DMD组患者中的MRI脂肪浸润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MRI脂肪浸润与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BMI之间无相关性(P>0.05);水肿评分与DMD患者各项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DMD患者骨骼肌MRI成像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脂肪浸润评分可反映肌肉受累情况及程度,且与患者临床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诊疗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磁共振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脂肪浸润 水肿
下载PDF
mTOR调控自噬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肌纤维损害中的研究
2
作者 卜一 张慧卿 +5 位作者 韩敬哲 张金茹 王宁 马少娟 吴红然 宋学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相关自噬调节通路在mdx小鼠骨骼肌纤维中有关线粒体形态学异常以及肌肉萎缩和坏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选取8 w龄雄性mdx小鼠为实验组,同龄C57小鼠为对照组,每组各3只,取股四头肌组织,通过病... 目的探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相关自噬调节通路在mdx小鼠骨骼肌纤维中有关线粒体形态学异常以及肌肉萎缩和坏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选取8 w龄雄性mdx小鼠为实验组,同龄C57小鼠为对照组,每组各3只,取股四头肌组织,通过病理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电镜技术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自噬泡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线粒体标志物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共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mTOR相关自噬调控通路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w龄mdx小鼠股四头肌组织萎缩,肌纤维内可见核内移、肌再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线粒体体积变小,数量增多,并出现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现象.免疫荧光可见线粒体标记物VDAC和自噬泡标记物LC3的团块状聚集,两者的共定位增加.自噬相关基因蛋白及基因表达上升、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明显上升,mTOR通路下游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8w龄mdx小鼠股四头肌组织内肌纤维存在变性和坏死,线粒体形态学异常.mTOR的活性降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该阶段自噬通路处于激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x小鼠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MTOR 自噬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曹俊娟 柳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47-1350,共4页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包括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克氏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两种临床类型,二者是等位基因异质性疾病,发病率分别为活产男婴的1/3500和1/30000。...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包括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克氏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两种临床类型,二者是等位基因异质性疾病,发病率分别为活产男婴的1/3500和1/30000。其中DMD是肌营养不良症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由于基因突变影响dystrophin蛋白在横纹肌组织的表达,导致肢体近端骨骼肌进行性萎缩、无力和腓肠肌假性肥大,典型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甚至倒退,特殊的“鸭步”步态,“Cower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营养不良 DYSTROPHIN蛋白 运动发育迟缓 异质性疾病 横纹组织 临床类型 等位基因
下载PDF
有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族史孕妇的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贺静 朱宝生 +7 位作者 苏洁 唐新华 梁锐 章印红 朱姝 章锦曼 余蕊 李秀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对有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研究。方法 PCR检测胎儿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和DMD基因常见缺失的18个外显子,同时用DMD基因的6个(CA)n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对31例有DMD... 目的对有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研究。方法 PCR检测胎儿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和DMD基因常见缺失的18个外显子,同时用DMD基因的6个(CA)n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对31例有DMD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随访健康胎儿出生后的发育情况,评估产前诊断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32例胎儿(1例双胎)中,18例女性胎儿中有6例为DMD基因携带者;14例男性胎儿中4例为DMD患儿。结论对DMD高风险胎儿进行SRY基因检测,联合应用DMD基因的18个外显子检测和连锁分析能够准确、有效地产前诊断D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基因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Duchenne肌营养不良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比率的估计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麻宏伟 武盈玉 +2 位作者 王阳 高薇 薛燕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0,63,共3页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杜氏肌营养不良 (类 DMD)临床特点及其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中的比例。方法 :研究 8个家系中 9例女性类 DMD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及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并估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 DMD在 DMD中的比例。...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杜氏肌营养不良 (类 DMD)临床特点及其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中的比例。方法 :研究 8个家系中 9例女性类 DMD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及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并估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 DMD在 DMD中的比例。结果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 DMD患者独立行走的平均时间为 (1.47± 1.0 0 )岁 ,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 (8.11± 4.32 )岁 ,血清肌酸激酶平均水平为 (2 785 .10± 15 0 0 .2 9) U/ L,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类 DMD占 DMD的 9.4%。结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 DMD与 DMD在临床上无法区别 ,部分被认为是性连锁隐性遗传的 DMD,实际上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特征 DYSTROPHIN蛋白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连锁分析诊断Duchenne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携带者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顺昌 周指明 +2 位作者 彭运生 贺敬波 谢春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倍型连锁分析法对临床诊断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家系中的2例女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以诊断其是否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选取多个DMD基因内含SNP位点的片段进行PCR扩增... 目的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倍型连锁分析法对临床诊断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家系中的2例女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以诊断其是否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选取多个DMD基因内含SNP位点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测序,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是否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在该家系扩增的9个片段中有5个片段含SNP位点,4个片段不含SNP位点,个体I-2(先证者母亲)中有诊断价值的片段为3个,含4个SNP位点。先证者在363795、1204769、1330106及1330197位点SNP单倍型为T-C-A-T,其父(I-1)为T-T-A-T,其母亲SNP单倍型为T-C-A-T/C-T-C-C,一位姐姐(Ⅱ-1)为T-T-A-T/C-T-C-C,另一位姐姐(Ⅱ-2)为T-T-A-T/T-C-A-T,即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SNP单倍型连锁分析法可成功诊断DMD家系中的女性DMD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单核苷酸多态性 携带者诊断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儿的智力及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波 麻宏伟 +1 位作者 王琳 田晓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特点,以及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关系及其所占比例。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5月诊断的DMD患儿118例(其中78例已经dystrophin基因确诊),应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C... 目的探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特点,以及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关系及其所占比例。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5月诊断的DMD患儿118例(其中78例已经dystrophin基因确诊),应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C-WISC)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结合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其进行智力及智力结构分析和孤独症谱系障碍评估。结果 118例DMD患儿中有39例进行了智力测定,其中有12例总智商(FIQ)低于70,占30.8%(12/39),轻度智力低下7例(50≤IQ<70),中、重度智力低下5例(IQ<50);DMD患儿总智商、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其11项分测验得分中,除图形拼凑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其余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言语智商低于操作智商(P<0.05)。在118例DMD患儿中有3例(2.5%)同时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CARS评分均≥30分。结论 DMD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可能并不是偶然事件,DMD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智力 智力结构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一家系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雷 郝胜菊 +4 位作者 张钏 李静 冯暄 王兴 闫有圣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43-847,共5页
目的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分别使用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LPA)方法及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Dystropin基因外显子52缺失导致的DM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同时用相同方法对患儿母亲及... 目的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分别使用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LPA)方法及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Dystropin基因外显子52缺失导致的DM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同时用相同方法对患儿母亲及对羊水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MLPA方法显示,先证者Dystropin基因外显子52缺失,其母亲不携带有缺失突变;羊水检测显示为男性胎儿,与先证者具有相同的X-STR单倍型,但不携带DMD缺陷基因。结论 MLPA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基因缺失或重复导致的DMD患者,对单个Dystropin基因外显子缺失导致的患者,需要应用PCR方法或基因测序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Dystropin基因 产前诊断
下载PDF
Utrophin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素秀 曾谦 蒋亦燕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0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UTROPHIN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X连锁隐性遗传病 酸激酶(CK) 营养不良蛋白 产前基因诊断 DMD基因 神经肉系统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谢模英 杨慧民 +2 位作者 褚倩 傅新巧 张苏明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小鼠MSC局部肌肉注射移植入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mdx鼠 ,数周后观察dystroph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SC移植后mdx鼠dystrophin蛋白阳性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小鼠MSC局部肌肉注射移植入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mdx鼠 ,数周后观察dystroph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SC移植后mdx鼠dystrophin蛋白阳性表达肌纤维增加明显。结论在mdx鼠体内MSC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 ,局部细胞移植治疗mdx鼠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移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MDX鼠 DYSTROPHIN蛋白 纤维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国尊 程敏 +1 位作者 奚林 崔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97-698,共2页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研究进展 基因诊断 临床诊断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东东 张敏 +3 位作者 刘恒方 宋长栋 吴世陶 张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RNAs/miRs)(miR-206、-1、-133a/b)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断DM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DMD组与健康对照组全血中肌肉... 目的:分析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RNAs/miRs)(miR-206、-1、-133a/b)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断DM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DMD组与健康对照组全血中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验证DMD组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肌力与肌肉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判断肌肉特异性miRNAs作为DMD诊断标准的可靠性。结果:DMD组肌肉特异性miRNAs在全血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P<0.05),与肌力、肌肉功能呈中度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肌肉特异性miRN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良好。结论:肌肉特异性miRNAs(miR-206、-1、-133a/b)在全血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DMD的临床病情进展情况,有望成为诊断DM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肉特异性miRNAs 生物标志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婴幼儿期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就诊原因及肌酶谱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智强 韩春锡 廖建湘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析婴幼儿期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原因及其肌酶谱特点,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减少误诊、避免漏诊。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9例3岁前确诊的DMD患儿,回... 目的探析婴幼儿期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原因及其肌酶谱特点,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减少误诊、避免漏诊。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9例3岁前确诊的DMD患儿,回顾性分析其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原因及其血清肌酶谱异常特点和婴、幼儿两个时期的肌酶谱有无变化。结果15例DMD患儿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是因“发现肌酶增高”就诊,9例是因“发现肌酶、肝酶均增高”就诊,12例是因“发现肝酶增高”就诊,仅3例是因“肌无力”就诊,因发现肌酶增高就诊者占61.5%;39例DMD患儿的首次就诊时的肌酶谱同步显著升高,肌酸激酶(CK)和肌肉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升高最为显著,CK为正常上限值的53.8~203.1倍,CKMM为正常上限值的22.6~205.0倍,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至3.2~31.3倍,谷草转氨酶(AST)为正常上限值的3.9~27.2倍;婴儿期和幼儿期DMD患儿的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期DMD患儿多数无明显肌无力表现,大部分患儿首次就诊神经专科是因为发现显著升高的肌酶,且幼儿期和婴儿期患儿的肌酶持续处于显著高水平,并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诊疗过程中遇到肌酶谱同步显著升高、尤其是CK和CKMM升高数十倍甚至两百余倍的婴幼儿,而心肌炎等常见病因不能解释的,应高度警惕DMD,尽早完善DMD基因等相关检查确诊,尽早联合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就诊原因 酶谱 早期识别
下载PDF
MR T_2 mapping成像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晓悦 肖江喜 +2 位作者 杜婧 朱颖 袁云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的应用价值,并将T_2mapping成像与T_1脂肪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6月经病理或基因确诊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53±6.25)岁,平均病程为(4.17&... 目的探讨MRI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的应用价值,并将T_2mapping成像与T_1脂肪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6月经病理或基因确诊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53±6.25)岁,平均病程为(4.17±3.79)年。同期选择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5.67±1.23)岁。均行下肢MRI检查,评价其MRI表现,并应用T_1脂肪评分系统进行脂肪浸润分级,T_2mapping成像测定T_2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T_2值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T_2值与T_1脂肪评分,以及两者分别与年龄、病程、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例组的T_2值及T_1脂肪评分分别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22例病人MRI表现为受累肌肉呈不同程度脂肪浸润,T_1WI呈高信号,5例MRI表现正常。22例病人各块肌肉的受累程度不同,但T_2值与T_1脂肪评分分布趋势相似,两者均反映受累最重者为大收肌(T_2值243 ms,T_1评分2.8),其次为臀大肌(T_2值243 ms,T_1评分2.7)、股外侧肌(T_2值225 ms,T_1评分1.9),受累较轻的有股薄肌(T_2值171 ms,T_1评分0.3)、缝匠肌(T_2值170 ms,T_1评分0.6)及长收肌(T_2值175 ms,T_1评分0.4)。病例组的T_2值[(211.9±65.2)ms]明显高于对照组[(141.6±16.7)ms](t=5.228,P<0.001)。MRI表现正常的病人,其T_2值[(158.1±15.4)ms]比对照组[(141.6±16.7)ms]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78)。T_2值与T_1脂肪评分、病程及临床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年龄和肌酸激酶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T_1脂肪评分与年龄、病程及临床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肌酸激酶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T_2mapping成像与T_1脂肪评分系统均能很好地评价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的肌肉受累分布特征及病情的严重程度,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的下肢肌肉T_2值与T_1脂肪浸润程度呈正相关,T_2值比T_1脂肪评分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营养不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成像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玉宾 郭文潮 +3 位作者 高健 李洪云 张德峰 朱俊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进行性致死性骨骼肌萎缩的遗传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发病率高达出生男婴的1/350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进行性致死性骨骼肌萎缩的遗传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发病率高达出生男婴的1/350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基因诊断是预防本病家庭中再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 营养不良 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惠 宋学琴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3期212-218,共7页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骨骼肌无力和萎缩,儿童DMD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存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容易误...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骨骼肌无力和萎缩,儿童DMD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存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DMD发病机制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外显子跳跃、无义突变通读、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替代以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型方法是目前治疗研究的热点,正在成为治疗DMD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杜氏 营养不良蛋白 症状和体征 基因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李 许晓燕 +2 位作者 朱静 唐久来 吴德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7-873,共7页
目的分析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家系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特点。方法选择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DMD的7例患儿(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总结家系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结果 6个家系中新发突变2个,母源遗传性4个。家系1先证者同时存在DMD基因... 目的分析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家系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特点。方法选择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DMD的7例患儿(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总结家系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结果 6个家系中新发突变2个,母源遗传性4个。家系1先证者同时存在DMD基因1处点突变和1处插入突变,均为新发突变;3个家系为DMD基因点突变,1个家系为DMD基因外显子大片段缺失,1个家系DMD基因外显子大片段重复。所有先证者均具有骨骼肌运动障碍和肌酶改变,最小发病年龄为6个月,临床表型轻重不一;所有先证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正常;3例先证者伴有轻度智力障碍。仅家系6先证者母亲具有轻度临床表型。结论基因检测可作为DMD确诊方法,智力障碍亦是DMD较多伴发的临床表型,早期心肌受累症状不显著,女性携带者可有轻度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临床表型 基因突变 家系 儿童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的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保仁 刘成跃 谭庆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4期17-19,共3页
对3个缺失型和1个非缺失型Duchenne假肥大肌营养不良家系缺失DNA片段PCR定量分析和SRR-PCR连锁分析,对4个家系17名成员(患儿5名、女性亲属7名、男性亲属5名)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发现了4名女性为... 对3个缺失型和1个非缺失型Duchenne假肥大肌营养不良家系缺失DNA片段PCR定量分析和SRR-PCR连锁分析,对4个家系17名成员(患儿5名、女性亲属7名、男性亲属5名)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发现了4名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肯定了7名女性为非携带者,为这些家系提供了可靠的遗传信息。以上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利于在临床实验室中开展。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 营养不良 携带者 基因检测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基因SMCKA3999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理和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黎红华 胡晓琴 +4 位作者 张苏明 方思羽 陈春莲 XIAO Xiao 汪道文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载体介导的dystrophin小基因SMCKA3999治疗DMD模型鼠mdx ,从病理和功能观察rAAVSMCKA3999治疗对DMD模型小鼠mdx的疗效。方法 以dystrophin小基因SMCK A3999为目的基因 ,将SMCKA3999克隆至rAAV并包装成...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载体介导的dystrophin小基因SMCKA3999治疗DMD模型鼠mdx ,从病理和功能观察rAAVSMCKA3999治疗对DMD模型小鼠mdx的疗效。方法 以dystrophin小基因SMCK A3999为目的基因 ,将SMCKA3999克隆至rAAV并包装成rAAVSMCKA3999,以 5× 10 10 病毒颗粒单点注射于DMD模型鼠mdx腓肠肌 ,基因治疗后 4个月及 7个月 ,采用免疫荧光、光镜组织病理、肌电图等方法 ,从形态和功能观察rAAVSMCKA3999治疗对DMD模型小鼠mdx的疗效。 结果 rAAVSMCKA3999使肌膜缺失的dys trophin恢复并稳定表达持续 7个月以上 ,肌肉组织病理改变好转 ,肌病肌电图改变明显改善 ,疗效持续 4个月以上。 结论 rAAVSMCKA3999能改善mdx小鼠骨骼肌的病理及功能 ,采用rAAV介导的dystrophin小基因SMC KA3999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基因治疗是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 SMCKA3999 duchenne 营养不良 病理学 基因治疗
下载PDF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家系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
20
作者 汤仕忠 李明发 +2 位作者 张志平 高翼之 王世浚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简称DMD)又称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本病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肌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约每3,000名男婴中有1名罹患本病。目前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检...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简称DMD)又称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本病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肌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约每3,000名男婴中有1名罹患本病。目前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检出携带者,指导生育,对控制其繁衍十分重要。传统的女性携带者的检出方法主要依赖单纯系谱分析;近年通过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等,为携带者的检出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指标,但约有30%的女性携带者CPK值属正常范围,因此其应用价值受到了一定限制。我们应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ht polymophisms,RFLPs)对1例DMD家系进行了连锁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 营养不良 连锁分析 携带者 DYSTROPHY 肥大型 DNA 家系图 假性肥大 原性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