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描述逻辑的CIM模型
1
作者 蒋运承 汤庸 +1 位作者 王驹 周生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5-58,61,共5页
分析了CIM模型在自主计算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GLanfranchi和ACal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演化功能的CIM模型。针对CIM模型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描述逻辑DLRifd的CIM模型,即给出了将CIM模型转化为描述逻辑DLRifd知识库的... 分析了CIM模型在自主计算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GLanfranchi和ACal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演化功能的CIM模型。针对CIM模型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描述逻辑DLRifd的CIM模型,即给出了将CIM模型转化为描述逻辑DLRifd知识库的方法,证明了该转化方法的正确性。以及给出了自动判断CIM模型一致性、冗余性、包含关系的方法,也证明了这些判断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逻辑 duk CIM模型 自主计算
下载PDF
光传送网数字包封中的时分复用技术
2
作者 刘国辉 吴红青 《广东通信技术》 2003年第8期31-35,共5页
主要介绍数字包封技术中光传输模块的映射和复用结构。
关键词 光传送网 数字包封 时分复用技术 光传输模块 光网络 OTM 0duk 支路时隙
下载PDF
从“残酷”到“温情”——论金基德电影风格的转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莹 丁文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金基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韩国导演,惯用性、暴力、死亡等残酷主题拷问人性的善与恶,被许多人称为"暴力大师"、"情色大师"。近年来,他的电影在主题和风格上呈现出某种转型,温情元素日益明显,日渐被韩国主流社会和观... 金基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韩国导演,惯用性、暴力、死亡等残酷主题拷问人性的善与恶,被许多人称为"暴力大师"、"情色大师"。近年来,他的电影在主题和风格上呈现出某种转型,温情元素日益明显,日渐被韩国主流社会和观众认可。因此,对金基德电影风格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对其风格转变的原因进行探讨就非常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风格 残酷 温情 转变
下载PDF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意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燕李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17-121,共5页
金基德以其独有的导演风格,演绎了佛教意识对电影艺术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镜下之象直接取材于佛教的人文性,即对"人"、"生"、"死"等"彼岸"的终极关怀,包括《空房间》中的&q... 金基德以其独有的导演风格,演绎了佛教意识对电影艺术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镜下之象直接取材于佛教的人文性,即对"人"、"生"、"死"等"彼岸"的终极关怀,包括《空房间》中的"因果报应"、《春去春游来》中的"生死轮回"和《悲梦》中的"空即是色";二、呈现镜下之象的方式极具佛教意识的神秘性,包括"空"的人、"无"的门和"虚"的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佛教 因果报应 生死轮回 空即是色
下载PDF
金基德电影影像风格传播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永强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导演金基德顺势脱颖而出。金基德积极向世界尤其是欧洲电影学习,运用黑色影像等欧式镜语技巧,探讨一些趋于人类精神本源意义上的世界性命题,使其电影的影像风格极具冲击性。同时,他又始终立足于东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导演金基德顺势脱颖而出。金基德积极向世界尤其是欧洲电影学习,运用黑色影像等欧式镜语技巧,探讨一些趋于人类精神本源意义上的世界性命题,使其电影的影像风格极具冲击性。同时,他又始终立足于东方文化和本民族特色,将一些东方意象和一种东方情调融入西方现代影像叙事中,把韩国人的精神状态和民族性格展现给世界观众,最终使得影片所附带的"高丽文化"逐渐为世界所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 影像 风格 传播
下载PDF
“天命观”在赵健秀《杜老鸭》中的移植与再阐释
6
作者 李贵苍 陈超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7,共7页
华裔作家赵健秀(Frank Chin)在其后现代小说《杜老鸭》(Donald Duk)中,艺术地移植了儒学的"天命观",并以此为伦理基础塑造杜老鸭这个崇尚血性和复仇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本文借鉴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分析儒家的"天命观&qu... 华裔作家赵健秀(Frank Chin)在其后现代小说《杜老鸭》(Donald Duk)中,艺术地移植了儒学的"天命观",并以此为伦理基础塑造杜老鸭这个崇尚血性和复仇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本文借鉴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分析儒家的"天命观"思想如何随中国经典"旅行"到美国,并在美国东方主义的历史语境下,如何成为赵健秀在小说中阐释为其反叛伦理的基础,并以此重构他心目中理想的华裔身份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观 英雄形象 《杜老鸭》 旅行理论
下载PDF
以画入影:金基德电影中的半抽象式叙事
7
作者 周旭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129,共5页
金基德的电影大多具有浓郁的半抽象色彩,这种半抽象性不仅是一种叙事技法,而且是一种美学品格。从叙事技法层面看,金基德的作品除了秉持其一以贯之的宗教、性爱、暴力等主题外,在空间与情景建构、身份与人物关系、身体与性爱书写等诸多... 金基德的电影大多具有浓郁的半抽象色彩,这种半抽象性不仅是一种叙事技法,而且是一种美学品格。从叙事技法层面看,金基德的作品除了秉持其一以贯之的宗教、性爱、暴力等主题外,在空间与情景建构、身份与人物关系、身体与性爱书写等诸多层面均彰显出半抽象的艺术特质;从美学品格层面看,金基德擅长利用空间、色彩、日常生活物等元素来建构一个充满象征的意象世界,并通过与现实世界的对照,实现对人的生活状态、人的情感、人性本质等问题的哲思。因而,唯有全面把握金基德作品中半抽象式的叙事技法,方能真正理解金基德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电影 半抽象叙事 空间 身份 身体
下载PDF
金基德电影及批评的二元文化语境
8
作者 裴媛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9-123,共5页
金基德的独立电影通常采用符号化的象征手法,将东方文化的神性感知与西方文化的理性反思融合在一起。他立足于西欧市场,试图把东方文化元素贩卖到西方去,这看似一种国际视野,却惹来本土批论家的一片唏嘘。综观金基德的电影创作及批评接... 金基德的独立电影通常采用符号化的象征手法,将东方文化的神性感知与西方文化的理性反思融合在一起。他立足于西欧市场,试图把东方文化元素贩卖到西方去,这看似一种国际视野,却惹来本土批论家的一片唏嘘。综观金基德的电影创作及批评接受,二元文化语境的双重叙事,为实现多元文化的通约共存,提供了一种理论预设和期待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二元文化语境 问题主义
下载PDF
对赵健秀《杜老鸭》中“天命观”的移植和再解读
9
作者 秦宏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华裔优秀作家赵健秀在其经典后现代作品《杜老鸭》中极具艺术性地移植了儒家理念中的"天命观",再将其置于伦理基础位置来塑造出一名崇尚复仇和血腥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杜老鸭。本文从萨义德旅行理论出发,分析儒家天命观思... 华裔优秀作家赵健秀在其经典后现代作品《杜老鸭》中极具艺术性地移植了儒家理念中的"天命观",再将其置于伦理基础位置来塑造出一名崇尚复仇和血腥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杜老鸭。本文从萨义德旅行理论出发,分析儒家天命观思想如何跟随中国经典的脚步移居到美国,同时探究置于美国东方主义历史语境下,此种思想如何成为赵健秀作品中反叛伦理的基础因素,以及赵健秀又是如何借此重构其心目中华裔形象和身份的理想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健秀 《杜老鸭》 天命观 英雄
下载PDF
电影艺术赏析——浅谈金基德电影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金基德是韩国比较另类的导演,其作品不断尝试着对于人性和欲望的探索以及人性恶的特殊观照,在拍摄风格及故事情节上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笔者从金基德电影的影像特征、人物性格以及故事主题等来阐释金基德电影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金基德 电影 特点
下载PDF
韩国影片《春来冬去》的意象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华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韩国导演金基德在电影《春来冬去》中利用水的隐喻和象征,将各种水意象置于东方物象传统与人生四季的结构中进行叙述,尤其是水意象的运用,表现了导演对人性与罪恶、忏悔与拯救等现代意识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弗莱的四季叙述模式。
关键词 金基德 《眷来冬去》 水意象 弗莱
下载PDF
《唐老亚》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成长叙事主题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8-41,共4页
成长小说中所谓的成长并非仅仅指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是反映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以青少年的成长和烦恼以及探寻道路为主题,深入探讨《唐老亚》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探... 成长小说中所谓的成长并非仅仅指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是反映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以青少年的成长和烦恼以及探寻道路为主题,深入探讨《唐老亚》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探索和顿悟,从而获得心灵救赎和成长的过程。虽然两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克服心灵成长障碍的方式却别无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老亚》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成长 探索 顿悟
下载PDF
《唐老亚》中龙文化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6-58,97,共4页
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舞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全世界华人的精神寄托。赵健秀在《唐老亚》中刻画了十二岁少年唐老亚是如何从一个厌恶华裔身份的叛逆少年逐渐转变成为一名以华裔身份为荣的爱国少年。唐老亚最开始对舞龙文化的排斥反... 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舞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全世界华人的精神寄托。赵健秀在《唐老亚》中刻画了十二岁少年唐老亚是如何从一个厌恶华裔身份的叛逆少年逐渐转变成为一名以华裔身份为荣的爱国少年。唐老亚最开始对舞龙文化的排斥反映了他对于自身华裔身份的不认同,然而在梦境中重现华裔劳工在美国修筑铁路时的艰辛,使他对舞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重塑了唐老亚对自身华裔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老亚》 龙文化 隐喻
下载PDF
何所皈依何所悟——金基德《春去冬来》的叙事空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璐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3-106,112,共5页
从空间与叙事、空间与人物、空间的隐喻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春去冬来》。极强的隐喻色彩背后是导演金基德对当代反理性的思想潮流的担忧,更是对当代人在欲海中漂泊命运的深切悲悯,电影呈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叙事空间 金基德 人文情怀
下载PDF
从《圣殇》解读金基德电影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5
作者 王媛 周小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长期以来,韩国导演金基德每部作品中女性角色都会引来争议,女性被作为一种视觉消费对象出现,女性的身体作为一种视觉奇观和视觉焦点来对待。通过对《圣殇》剧作分析,及对金基德近年的电影作品进行梳理,解读金基德所呈现的女性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韩国导演金基德每部作品中女性角色都会引来争议,女性被作为一种视觉消费对象出现,女性的身体作为一种视觉奇观和视觉焦点来对待。通过对《圣殇》剧作分析,及对金基德近年的电影作品进行梳理,解读金基德所呈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相较于前期电影作品,女性角色形象重新得到审视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圣殇》 女性主体意识
下载PDF
导演宗教背景对其创作“救赎”母题的影响研究——以梅尔·吉布森与金基德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雅欣 段经琨 《晋中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4-97,共4页
具有宗教背景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和金基德分别从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视角,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宗教的信仰与理解。通过宗教背景、影片类型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来解读两人在影片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在"救赎"母题上的殊途同... 具有宗教背景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和金基德分别从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视角,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宗教的信仰与理解。通过宗教背景、影片类型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来解读两人在影片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在"救赎"母题上的殊途同归,思考解放自我的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宗教背景 梅尔·吉布森 金基德 救赎
下载PDF
复仇者与救赎者——社会性别研究角度下的《坏小子》
17
作者 王梦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采用了社会性别理论对韩国导演金基德(Ki-duk Kim)执导的影片《坏小子》(Bad Guy)进行解读,分析了男女主人公行为的社会性别属性及其与自然性别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性气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根源。通过对人物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层面... 采用了社会性别理论对韩国导演金基德(Ki-duk Kim)执导的影片《坏小子》(Bad Guy)进行解读,分析了男女主人公行为的社会性别属性及其与自然性别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性气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根源。通过对人物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层面上的考察,挖掘出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背后的救赎意味及其所反映出的导演的创作意图和道德立场,希望对当代社会的两性关系提供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小子 金基德 社会性别研究 性别气质 权力关系理论 身体政治理论
下载PDF
论《唐老亚》中的“第三空间”理论
18
作者 黄薇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92-94,共3页
利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来探讨华裔作家赵健秀作品《唐老亚》中主人公唐老亚是如何从一个在"二元对立"的中美文化夹缝中迷失自我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拥有自我认同和民族意识的少年。
关键词 第三空间 唐老亚 华裔美国人 自我认同
下载PDF
虚幻之中现实引路——评华裔文学《唐老亚》中隐性表述
19
作者 刘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4-105,108,共3页
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代表性小说《唐老亚》以其独特的重新建构美国华裔历史的方式引起广泛关注。在弗洛伊德关于梦境显意和隐意分析理论视阈下,主人公唐老亚的梦境作为隐性表述一方面建构美国华裔历史的回归,另一方面解答唐老亚代表的... 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代表性小说《唐老亚》以其独特的重新建构美国华裔历史的方式引起广泛关注。在弗洛伊德关于梦境显意和隐意分析理论视阈下,主人公唐老亚的梦境作为隐性表述一方面建构美国华裔历史的回归,另一方面解答唐老亚代表的新一代华裔的文化困惑。赵健秀用梦境来实现自我愿望的满足,颠覆文化霸权主义下的被扭曲的华裔历史;通过梦境和现实的穿插,唐老亚的文化困惑得到解答,勇于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自我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老亚》 赵健秀 隐性表述 自我觉醒
下载PDF
东方佛学电影叙事:《春夏秋冬又一春》
20
作者 程裕苏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电影代表作之一。以佛教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缘起性空论及如来藏思想为视角,阐释其佛学电影叙事观。
关键词 佛学 电影 金基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