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WC PCIE Core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肖婷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26-29,46,共5页
在铁路信号系统中,为有效减少铁路信号系统设备CPU资源占用率,设计一种基于DWC PCIE Core的数据发送与接收系统。该系统采用内嵌ARM Cortex-A9双核的FPGA开发板套件,利用FPGA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采用可配置的PCIE硬核IP模块以及以太网硬... 在铁路信号系统中,为有效减少铁路信号系统设备CPU资源占用率,设计一种基于DWC PCIE Core的数据发送与接收系统。该系统采用内嵌ARM Cortex-A9双核的FPGA开发板套件,利用FPGA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采用可配置的PCIE硬核IP模块以及以太网硬核IP模块。该系统主要介绍Host PC与FPGA之间基于PCIE 2.0的DMA数据传输以及FPGA之间基于GMAC的以太网数据传输,通过PCIe总线、以太网基于DMA模块实现数据高速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c PCIE Core FPGA 数据传输 DMA
下载PDF
隔壁塔(DWC)在NMP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晓俊 马立津 +2 位作者 王荷芳 宋彦磊 肖长松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传统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要需常压塔、负压脱水塔和精馏塔三塔串联操作,过程复杂且能耗较高。本文首先对某企业的NMP精制过程进行了数据采集、模拟计算及优化,并以优化的传统工艺年总成本(TAC)为基准,与侧线采出和隔壁塔工艺(DWC... 传统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要需常压塔、负压脱水塔和精馏塔三塔串联操作,过程复杂且能耗较高。本文首先对某企业的NMP精制过程进行了数据采集、模拟计算及优化,并以优化的传统工艺年总成本(TAC)为基准,与侧线采出和隔壁塔工艺(DWC)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前运行工艺优化后可节能30%以上。DWC比优化传统工艺操作操作费用高4.56%,但投资费用低约15.15%,TAC比传统工艺降低近2.4%,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烷酮(NMP) 负压脱水塔 隔壁塔(dwc) 精制 年总成本(TAC)
下载PDF
DWCS中切换与蜂窝系统中切换的比较
3
作者 李征 吴伟陵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切换对任何一种无线接入系统都是不可缺少的过程,但很少文献对新提出的网络结构—DWCS中的切换进行过分析。本文在确定了DWCS虚拟小区天线数的前提下,进而提出了在DWCS中的切换判决算法,并与在相同天线拓扑下的SACS和DACS中的切换性能... 切换对任何一种无线接入系统都是不可缺少的过程,但很少文献对新提出的网络结构—DWCS中的切换进行过分析。本文在确定了DWCS虚拟小区天线数的前提下,进而提出了在DWCS中的切换判决算法,并与在相同天线拓扑下的SACS和DACS中的切换性能比较。结论显示DWCS比SACS有绝对明显的切换优势,相比DACS,DWCS有更强的接收信号,但切换次数要多于DACS,DACS是三种系统中平均切换次数最少的,DWCS是综合性能最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cS SACS DACS 虚拟小区 硬切换 软切换 滞后门限
下载PDF
DWC表面处理对热轧钢板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石发才 《山西冶金》 CAS 2022年第6期10-12,共3页
采用粗糙度仪、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同时利用大气暴露实验方法具体研究干湿结合法(DWC)去除热轧钢板表面氧化物情况。通过相应性能检测表明:该方法对样品的强度和塑性无影响;显微硬度值有微小的变化,但可忽略不计;去除氧化物... 采用粗糙度仪、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同时利用大气暴露实验方法具体研究干湿结合法(DWC)去除热轧钢板表面氧化物情况。通过相应性能检测表明:该方法对样品的强度和塑性无影响;显微硬度值有微小的变化,但可忽略不计;去除氧化物并涂有防锈剂的钢板完全满足汽车等行业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耐大气、耐腐蚀要求;钢板表面粗糙度大小适中且均匀一致,满足喷涂和电泳等方法的油漆涂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钢 dwc干湿结合法 粗糙度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下载PDF
DWcs5应用于现刊架位目录知识网页组织概述
5
作者 胡耀斌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17期42-44,共3页
结合实践,从确立主页结构、确立导航工具、确立链接方式3个方面,概述了DWcs5在现刊架位目录知识网页组织中的应用。
关键词 dwcs5 现刊架位目录 知识网页组织
下载PDF
厌氧条件下芽孢杆菌Bacillus 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VI)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静 刘军 +6 位作者 赵长菘 涂鸿 贺含毅 杨吉军 杨远友 廖家莉 刘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129,共9页
本文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土壤中一种典型微生物芽孢杆菌 Bacillus sp .dwc-2对模拟地下水U(Ⅵ)的吸附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pH、NaHCO3、温度、阴离子、腐殖酸以及富里酸对吸附的影响,并利用SEM、EDS、FT-IR和XRD对样品进行了... 本文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土壤中一种典型微生物芽孢杆菌 Bacillus sp .dwc-2对模拟地下水U(Ⅵ)的吸附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pH、NaHCO3、温度、阴离子、腐殖酸以及富里酸对吸附的影响,并利用SEM、EDS、FT-IR和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 7.0、[NaHCO3]=5 mmol·L^-1 和 T =30 ℃条件下,芽孢杆菌对U(Ⅵ)有最大的吸附率。初始pH值升高及阴离子浓度增大会抑制芽孢杆菌对U(Ⅵ)的吸附;随着U(Ⅵ)初始浓度的增加,芽孢杆菌对U(Ⅵ)的吸附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腐殖酸和富里酸则会抑制芽孢杆菌吸附U(Ⅵ)。吸附均在120 h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吸附U(Ⅵ)为单分子层吸附。上述结果可为真实环境中微生物吸附U(Ⅵ)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阴离子 U(Ⅵ) 生物吸附
下载PDF
DWCS与DACS系统反向性能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征 王瑜 吴伟陵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中对DWCS和DACS两种分布式天线系统反向链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在相同用户容量下DWCS反向链路的信干比要比DACS约高2.4dB,而且同业务到达率下的中断概率也远远小于DACS的结论。
关键词 性能比较 CS系统 分布式天线系统 DACS 反向链路 用户容量 中断概率 信干比 到达率
下载PDF
PC工作站在DWCS软基站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易风 钟晓峰 赵明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83-84,121,共3页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DWCS)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体系结构,系统采用网络无线电技术,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均在PC工作站中完成。本文结合软件无线电相关技术,研究PC工作站在DWCS基站...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DWCS)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体系结构,系统采用网络无线电技术,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均在PC工作站中完成。本文结合软件无线电相关技术,研究PC工作站在DWCS基站中的应用。本文将详细分析软基站设计及实现的关键问题,并给出软基站系统的实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cS 软基站 软件无线电 网络无线电
下载PDF
改进的DWCS算法及其在弱硬实时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旭东 张健 朱又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2-86,共5页
针对动态窗口约束调度算法中,单个任务到达调度处理节点时,系统存在着无效计算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该算法在保留原有算法优良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计算复杂性,提高系统的性能。并证明了DWCS算法可以用于一般的弱硬实时系统中。
关键词 动态窗口约束调度 弱硬实时 约束规范 泊松流
下载PDF
DWCS中切换算法
10
作者 李征 吴伟陵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2期67-67,69,共2页
切换是任何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都不可缺少功能之一,对于新近提出的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WCS),文中对它的切换算法进行研究。针对DWCS的通信特点,将其切换算法分为两大类:单天线切换A和天线组切换B。并通过仿真试验证明天线组切换方式具有... 切换是任何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都不可缺少功能之一,对于新近提出的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WCS),文中对它的切换算法进行研究。针对DWCS的通信特点,将其切换算法分为两大类:单天线切换A和天线组切换B。并通过仿真试验证明天线组切换方式具有更好的切换性能,更适合DW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算法 无线通信系统 切换性能 切换方式 仿真试验 分布式 单天线 线组
下载PDF
DWC塔反应精馏法合成乙酸乙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宗勉 张艳明 +1 位作者 许莉 李松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实验研究隔离壁塔反应精馏法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系列工艺条件,发现该方法有生产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时间短,产品中副产物少,转化率高,产品质量较好,可以在反应的同时,对产物进行初步分离以便充分有效利用能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实验研究隔离壁塔反应精馏法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系列工艺条件,发现该方法有生产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时间短,产品中副产物少,转化率高,产品质量较好,可以在反应的同时,对产物进行初步分离以便充分有效利用能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隔离壁塔反应精馏法合成乙酸乙酯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占总投料量的3‰,反应时间2 h,釜温控制180℃,柱温控制110℃,反应床层高度120 cm,乙酸和乙醇投料比1∶1.3(mol比),回流比1∶3时,乙酸转化率达到9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隔离壁塔 反应精馏 催化 合成
下载PDF
对DWCS系统中天线切换性能的仿真分析
12
作者 刘波 张卫明 陈相宁 《微处理机》 2006年第5期15-17,共3页
简要介绍了B3G移动通信系统类型之一的基于高级信元传输协议(ACTP)的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WCS),选取了某一移动通信模型,阐述了系统中天线之间进行软切换的理论依据,然后通过NS对天线的切换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出了阶段性结论。
关键词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 高级信元传输 天线切换
下载PDF
基于DWC的氯硅烷精馏计算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又省 李剑 +1 位作者 陈锦溢 杨楠 《四川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39-42,52,共5页
采用Petlyuk模块对SiH_2Cl_2、SiHCl_3和SiCl_4的三元氯硅烷组份采用隔壁塔精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DWC塔的气液相负荷和组份浓度分布。并分析了回流比、进料位置、副塔采出位置、隔板位置以及Connect streams流量等因素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采用Petlyuk模块对SiH_2Cl_2、SiHCl_3和SiCl_4的三元氯硅烷组份采用隔壁塔精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DWC塔的气液相负荷和组份浓度分布。并分析了回流比、进料位置、副塔采出位置、隔板位置以及Connect streams流量等因素对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和方法可为DWC精馏三元氯硅烷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塔 氯硅烷 精馏 多晶硅
下载PDF
Microbial reduction of uranium(Ⅵ)by Bacillus sp.Dwc-2:A macroscopic and spectroscopic study 被引量:10
14
作者 Xiaolong Li Congcong Ding +7 位作者 Jiali Liao Liang Du Qun Sun Jijun Yang Yuanyou Yang Dong Zhang Jun Tang Ning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15,共7页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isolated from soil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xplo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IVI),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 copy (XPS) and X-ray abso...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isolated from soil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xplo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IVI),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 copy (XPS) and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pectroscopy (XANES). Ou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pproximately 16.0% of U(VI)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uranium nitrate could be reduced by Bacillus sp. dwc-2 at pH 8.2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dditionally,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bio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XP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ranium presented mixed valence states (U(VI) and U(IV)) after bioreduction, which was subse- quently confirmed by XANES. Furthermore, the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reduced uranium was bioaccumulated mainly within the cell and as a crystalline structure on the cell wa11. These observations impli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uranium m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fate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se bacterial strains occ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ium BioreductionBacillus sp. dwc-2Nanoparticle
原文传递
Bioaccumul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uranium by a novel 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dwc-3 被引量:5
15
作者 Xiaolong Li Congcong Ding +7 位作者 Jiali Liao Liang Du Qun Sun Jijun Yang Yuanyou Yang Dong Zhang Jun Tang Ning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The biosorption mechanisms of uranium on an aerobic bacterial strain 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dwc-3,isolated from a potential disposal site for(ultra-)low uraniferous radioactive waste in Southwest China,were ev... The biosorption mechanisms of uranium on an aerobic bacterial strain 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dwc-3,isolated from a potential disposal site for(ultra-)low uraniferous radioactive waste in Southwest China,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analysi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and enhanced proton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EPBS).Approximately60% of total uranium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 mg/L uranium nitrate solution could be absorbed on 100 mg S.sporoverrucosus dwc-3 with a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ore than3.0 mg/g(wet weight)after 12 hr at room temperature at p H 3.0.The dynamic biosorption process of S.sporoverrucosus dwc-3 for uranyl ions was well described by a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S.sporoverrucosus dwc-3 could accumulate uranium on cell walls and within the cell,as revealed by SEM and TEM analysis as well as EDX spectra.XPS and FT-IR analys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the absorbed uranium was bound to amino,phosphate and carboxyl groups of the cells.Additionally,PIXE and EPBS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on exchang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uran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cumulation Uranium Nanoparticle 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dwc-3 Bioremediation
原文传递
DWC—1型多点快速自动测温仪
16
作者 杨建华 张定国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1992年第6期27-28,共2页
简要介绍了DWC-1型多点快速自动测温仪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应用。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温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加法器、冷端补偿电路、电压变换器、时钟脉冲发生器、步进脉冲发生器以及数字显示器的工作过程。
关键词 测温仪 dwc 冷端补偿 脉冲发生器 热电势 冷端温度 温度传感器 前置放大器 电压变换器 数字显示器
原文传递
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博峰 刘永涛 +1 位作者 高聪聪 蔡炳鑫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动态无线充电(DWC)技术将成为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所存在的建设成本高、电网冲击等问题限制了其快速的发展。文章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SIP)方法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分段式动... 动态无线充电(DWC)技术将成为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所存在的建设成本高、电网冲击等问题限制了其快速的发展。文章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SIP)方法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分段建造、设备共享、太阳能发电、储能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样机的可行性验证,证明了分段式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满足未来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能解决纯电动汽车未来普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充电(dwc)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SIP) 分段建造 设备共享
下载PDF
动态无线充电用主从协同式接收线圈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振杰 杨学智 +2 位作者 马骏 班明飞 刘一琦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183,共8页
基于分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空间占用率低、控制简单的主从MA(main-auxiliary)协同式接收线圈,可以有效提高动态无线充电DWC(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系统的抗错位能力。首先,设计了MA线圈的结构和电路拓扑,两个从线圈(A线圈)反向串... 基于分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空间占用率低、控制简单的主从MA(main-auxiliary)协同式接收线圈,可以有效提高动态无线充电DWC(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系统的抗错位能力。首先,设计了MA线圈的结构和电路拓扑,两个从线圈(A线圈)反向串联,对称分布在主线圈(M线圈)的两侧。其次,基于分时工作原理计算了MA线圈在侧移方向(y方向)上的输出性能,A线圈仅在发生侧移时工作并提高总输出功率。进一步,通过仿真确定了主从线圈宽度wM和wA的最佳比例,比较了此情况下MA线圈与方形线圈的有效侧移范围和抗侧移性能。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实验表明MA线圈的有效侧移范围达到0.183τ,相比同尺寸下方形线圈的性能提升了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线充电 接收线圈 耦合机构 抗侧移性能 线圈优化
下载PDF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平台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京 姚彦 +3 位作者 赵明 周世东 王艺 粟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37-940,共4页
为了适应未来通信的发展需要 ,基于分布式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 ,给出了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 (DWCS)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实现方法 .分析表明 ,DWCS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与In... 为了适应未来通信的发展需要 ,基于分布式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 ,给出了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 (DWCS)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实现方法 .分析表明 ,DWCS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与Internet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无线通信 dwcS 逻辑结构 特点
下载PDF
垂直双隔板隔壁塔分离四组分的模拟优化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海 王宝正 +1 位作者 李春利 姬鹏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50-305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垂直双隔板的分离四组分混合物的隔壁塔,对该塔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根据新型隔壁塔的塔板结构和分离原理设计了该种塔板的五塔模型并进行了简洁计算。针对烃类体系四组分分离的完全热耦合过程,通过化工流程模... 提出了一种垂直双隔板的分离四组分混合物的隔壁塔,对该塔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根据新型隔壁塔的塔板结构和分离原理设计了该种塔板的五塔模型并进行了简洁计算。针对烃类体系四组分分离的完全热耦合过程,通过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进行了模拟优化和用能分析,相比一般的序列塔分离工艺,节能最高可达18.6%,节能效果明显。根据工艺模拟结果,以分离戊烷、己烷、庚烷、辛烷为研究对象,对新型塔板进行了小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新型隔壁塔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液相分配比,可通过控制新型隔壁塔主塔段二塔顶冷凝器的回流量来控制主塔段二的温度分布。研究为隔壁塔气相分配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c ASPEN 简洁设计方法 模拟优化 五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