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玉大小言赋寓意探微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2-48,共7页
宋玉的大小言赋历来被认为是“游戏”之作,然而持“游戏”说者仅是就作品的表层意思浅尝辄止,未能发掘其隐层次中的寓意。为此,我们通过对作品赋题的命意、“大”与“小”的所指和其文化背景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大小言... 宋玉的大小言赋历来被认为是“游戏”之作,然而持“游戏”说者仅是就作品的表层意思浅尝辄止,未能发掘其隐层次中的寓意。为此,我们通过对作品赋题的命意、“大”与“小”的所指和其文化背景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大小言赋是一个表意整体,其寓意是,讽谏楚襄王若有重兴楚国的大志,当从“小”所借指的“道”的根本处做起,也就是劝谏楚襄王要明白先修身而后治天下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大言赋 小言赋 游戏说 别有寓意
下载PDF
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领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的翻译实践印证了他的翻译思想,其精髓确有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有颇多契合之处,且往往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 “达” “雅” 新史料 包容性 解释力
下载PDF
严复“信、达、雅”新解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叶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一种孤立的翻译标准加以研究。这种研究导致了对严复本人及其翻译思想不公正和不客观的评价。综观严复的翻译作品,他本人并未遵守这一标准。根据西方多元系统理论及严复所处的时代...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一种孤立的翻译标准加以研究。这种研究导致了对严复本人及其翻译思想不公正和不客观的评价。综观严复的翻译作品,他本人并未遵守这一标准。根据西方多元系统理论及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信、达、雅"是严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其背后隐藏着严复的"别有用心":严复希望当时的知识分子就着"信、达、雅"这件"糖衣",把西学这副"药"吃下去,从而实现其本人的西学救国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翻译策略 多元系统理论
下载PDF
试析严复“达旨”式翻译法的内涵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玉玲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达旨"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作、译作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指出"达旨"式翻译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 "达旨"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作、译作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指出"达旨"式翻译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它蕴含了多种现代翻译思想,是构建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宝贵资源,同时对当今的翻译实践还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旨 严复 原作 译作 读者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严复“信、达、雅”再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熊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于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信",并非全信于原著,而是取信于读者,与忠实法则类似。"雅"即可读性,类似于连贯法则,是服务于"达"的;"信"从属于"雅"。而"信"和"雅"均为译者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某种特殊翻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目的论”
下载PDF
严复《译例言》所述“信达雅”详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门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1-45,103,共6页
严复在《译例言》中所表述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信达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而且大多未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原文,而《译例言》原文确实又比较难懂,因此有必... 严复在《译例言》中所表述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信达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而且大多未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原文,而《译例言》原文确实又比较难懂,因此有必要对《译例言》及其所述"信达雅"作彻底的研究分析。本文先对《译例言》全文进行校勘和解释,解决文本的正确理解问题,接着根据《译例言》画出"信达雅模型图",揭示"信达雅"实际所指对象,并深入分析"信达雅"的含义,最后分析出严复事实上还对译者提出了最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译例言 信达雅 译者
下载PDF
从“达”看英译《瑞云》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梅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X期175-176,178,共3页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不仅为中国短篇小说赢得了很高的世界声誉,也为后世的外文翻译留下了不小的挑战。以严复的"达"为标准,探讨郭临英译版本《...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不仅为中国短篇小说赢得了很高的世界声誉,也为后世的外文翻译留下了不小的挑战。以严复的"达"为标准,探讨郭临英译版本《瑞云》的优缺点,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云 蒲松龄 严复
下载PDF
换一种眼光如何?——对于“信、达、雅”的再思考
8
作者 郑冰寒 陈瑶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8-101,共4页
跳出传统的“原语中心说”的框框,从“译语中心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严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不难得出“信”为“诚信”,“达”为“可传达性”,“雅”为“用标准语”的结论。由此可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 跳出传统的“原语中心说”的框框,从“译语中心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严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不难得出“信”为“诚信”,“达”为“可传达性”,“雅”为“用标准语”的结论。由此可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融道德标准、内容标准和语言标准三者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中心说” “原语中心说” 翻译标准 道德标准 内容标准 语言标准 标准体系 翻译学 翻译方法 翻译理论
下载PDF
抗战时期《盐阜大众》大众化办报实践述论
9
作者 庄廷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盐阜大众》是抗战时期创刊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著名党报。为了使该报大众化,该报在创办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通过开展“工农通讯运动”,实现了报纸内容的“工农化”;提倡以“写话”的方式写稿,激发工农群众投稿的积极性;提倡用“... 《盐阜大众》是抗战时期创刊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著名党报。为了使该报大众化,该报在创办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通过开展“工农通讯运动”,实现了报纸内容的“工农化”;提倡以“写话”的方式写稿,激发工农群众投稿的积极性;提倡用“庄稼话”改写稿件,增强了工农群众对报刊的理解和信任;坚持“四小”的版面编辑原则,迎合群众的阅读心理;坚持“四性”的副刊编辑原则,使副刊内容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大众化探索体现了党的依靠群众办报的方针,迄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阜大众》 大众化 工农通讯运动 写话 庄稼话
下载PDF
也谈严复的“信、达、雅”
10
作者 王雪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37-139,共3页
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自问世的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翻译界也享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严复翻译标准的看法却从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争论也一直存在。除了对严复翻译标准的理解有误之外,同时也存... 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自问世的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翻译界也享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严复翻译标准的看法却从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争论也一直存在。除了对严复翻译标准的理解有误之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对严复的翻译标准片面静止的看法。文章分析了信达雅的涵义和三者之间关系,达和雅也是信的一方面,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下载PDF
从历史角度看“信达雅”——兼驳《是“信”,还是“信达雅”?》
11
作者 高琦 《镇江高专学报》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事业带来危害,而"信"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许多批判者都未能将"信达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未能考量其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理解偏差,误读了严复"信达雅"的本意并且忽略了"信达雅"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雅 翻译标准 严复
下载PDF
论严复“达旨术”的价值及其与“信达雅”的关系——与黄忠廉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宁地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信达雅"并不专属于严复,不宜称为"严氏信达雅"。由于版权管理的环境改变了,加之中国读者的文化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大大提高了,严复的"达旨术"作为翻译方法,在今天已经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信达雅&... "信达雅"并不专属于严复,不宜称为"严氏信达雅"。由于版权管理的环境改变了,加之中国读者的文化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大大提高了,严复的"达旨术"作为翻译方法,在今天已经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信达雅"的核心是"信"。"信达雅"与"达旨术"之间并无天然的、有机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达旨术” 变译
下载PDF
“雅达信”的实践与“信达雅”的理论——严复的“文化惯习”与“翻译惯习”
13
作者 赵巍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1,共6页
翻译具有文化交际和语言转换的双重属性,因此隶属于两个相互区隔而又相互重叠的场域——成熟的“文化场域”和派生的“翻译场域”。在晚清的“文化场域”中,严复拥有中西文化双重资本。他内化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形成自己的“文化惯习... 翻译具有文化交际和语言转换的双重属性,因此隶属于两个相互区隔而又相互重叠的场域——成熟的“文化场域”和派生的“翻译场域”。在晚清的“文化场域”中,严复拥有中西文化双重资本。他内化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形成自己的“文化惯习”,主张“体用不二”的文化结合模式,具体表现为翻译的选材及“雅达信”的翻译策略。在晚清的“翻译场域”中,严复的“翻译惯习”受制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译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信达雅”的理论与“雅达信”的实践之间的冲突,以及“信达雅”在理论表述上的矛盾。本文尝试运用布迪厄社会实践论的“场域”“惯习”等核心概念,为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解释,并为社会实践论在翻译史研究中的系统运用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严复 信达雅
原文传递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浅析严复《天演论·译例言》汉英翻译
14
作者 香彦彤 许瑾瑜 《现代英语》 2023年第9期123-126,共4页
文章在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视角下,结合英汉语言对比浅析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的汉英翻译中的源语目标语之间的转换。文章主要先对《天演论·译例言》的翻译难点进行剖析,再以严复在文中提及的“信达雅”为例,用翻译... 文章在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视角下,结合英汉语言对比浅析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的汉英翻译中的源语目标语之间的转换。文章主要先对《天演论·译例言》的翻译难点进行剖析,再以严复在文中提及的“信达雅”为例,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在译文接收者为英语母语者时如何对“信达雅”这一概念进行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转换,最后总结出对此类文本可采用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翻译目的论 译例言 英汉语言对比
原文传递
从“求达”到“信达雅”——严复“信达雅”成因钩沉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亮亮 朱健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一般认为,"信达雅"乃严复一人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本文通过史料的挖掘和梳理,对"信达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新解读。研究发现,"信达雅"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严复首先在《天演论... 一般认为,"信达雅"乃严复一人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本文通过史料的挖掘和梳理,对"信达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新解读。研究发现,"信达雅"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严复首先在《天演论》手稿的"译例"中提出"求达"观,接着在吴汝纶的"赞助"和吕增祥的"署检"下进一步提出"信""雅"观,最后在总结"述"的翻译经验的基础上凝练成了"信达雅"观。因此,"信达雅"的提出非严复一己之功,亦非严复一蹴而就,而是以严复为中心,严、吴、吕等多方互动不断演进的结果,是多人智慧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雅”成因 严复 吴汝纶 吕增祥 “述”
原文传递
严复“信达雅”思想研究
16
作者 江军 刘艳男 陈钰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7,25,共2页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一下翻译"标准"和"信达雅"的文化根源,以期更深地理解严复翻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翻译思想
原文传递
严复“信、达、雅”来源考辨及其译学意义重释 被引量:8
17
作者 武光军 蒋雨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6,191,共8页
严复于1898年在其经典译作《天演论》首个通行本《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日后成为了中国译学的圭臬。然而,有学者对严复"信、达、雅"的来源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这是中国译学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严复于1898年在其经典译作《天演论》首个通行本《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日后成为了中国译学的圭臬。然而,有学者对严复"信、达、雅"的来源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这是中国译学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亟需理清。目前学界关于严复"信、达、雅"的来源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来源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经验;二,来源于西方翻译理论;三,来源于严复本人;四,来源于以严复为中心的集体智慧。本文首先对上述四种主要的来源说进行阐述和辨析,以期理清这一中国译学理论最重要的学说的来源;然后,探析严复"信、达、雅"的理论形态:翻译思想vs.翻译理论;最后,分析"信、达、雅"为何成为了中国译学颠扑不破的"真理",对其译学意义进行重释,以期对今后中国译学的理论建构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来源 理论形态 重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