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rvoir micro structure of Da'anzhai Member of Jurassic and its petroleum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SW China
1
作者 PANG Zhenglian TAO Shizhen +6 位作者 ZHANG Qin YANG Jiajing ZHANG Tianshu YANG Xiaoping FAN Jianwei HUANG Dong WEI Tengq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68-78,共11页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microscopic reservoir features using core analysis,cast and fluorescence thin sections insp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microscopic reservoir features using core analysis,cast and fluorescence thin sections insp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and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pore size and geometry using mercury injection,nano-CT and nitrogen adsorption,reservoir rock of Da’anzhai Member were divided into 9 types,while storage spaces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nd 14 sub-types.The study shows that sparry coquina is the most promising reservoir type.Pores that smaller than 1μm in diameter contribute 91.27%of storage space volume.Most of them exhibit slot-like geometry with good connectivity.By building up storage space models,it was revealed that micron scale storage spaces mainly composed of fractures and nanometer scale pores and fractures form multi-scale dual porosity system.Low resource abundance,small single well controlled reserve,and low production are related to the nano-scale pore space in Da’anzhai Memer,whereas the dual-porosity system composed of pores and fractures makes for long-term oil yield.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bundant slot-like pore space and fractures,economic tight oil production was achieved without st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SICHUAN Basin daanzhai member coquina storage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multi-scale FRACTURES ISOTHERMAL adsorption micro-nano pore
下载PDF
川东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楠 洪海涛 +6 位作者 赵正望 张少敏 张芮 康家豪 王兴志 曾德铭 陈旺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为探究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文中以四川盆地东部大安寨段页岩为例,基于页岩岩心的分析化验资料,对页岩储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优势岩相及甜点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大安寨段页岩... 为探究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文中以四川盆地东部大安寨段页岩为例,基于页岩岩心的分析化验资料,对页岩储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优势岩相及甜点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包括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以及黏土质页岩,其中黏土质页岩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混合质页岩。2)页岩孔隙类型以片状黏土矿物晶间孔与有机质孔为主,裂缝以页理缝为主。3)页岩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矿物组分、成岩作用以及构造因素的共同控制。4)基于页岩生烃潜力与储集能力,认为混合质页岩为大安寨段的优势页岩岩相。大安寨段页岩甜点储层段主要分布于大二亚段a小层,主要为混合质页岩与介壳灰岩的薄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储层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大安寨段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川中大安寨段页岩排烃效率及其勘探启示
3
作者 张本健 路俊刚 +2 位作者 张芮 蒋奇君 肖正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排烃效率的研究既可以指导资源评价,又可以作为验证资源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科学手段。基于目前生烃潜力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生烃潜力法,并利用此方法求取了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 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排烃效率的研究既可以指导资源评价,又可以作为验证资源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科学手段。基于目前生烃潜力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生烃潜力法,并利用此方法求取了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的排烃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地质条件下,大安寨段页岩的排烃效率分布于0∼62.6%。随着有机质成熟度(R_(o))的增加,排烃效率逐渐上升,含油饱和度指数先增加后降低。R_(o)处于0.95%∼1.72%,含油饱和度指数大于100 mg/g,页岩层系的可动烃含量较高。岩相组合对排烃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纵向上有页岩向介壳灰岩排烃的趋势,相较于纯页岩储层而言,互层型组合层间缝发育,有利于页岩油流动和产出。综合认为,R_(o)>1.25%的大一亚段下部互层型组合是大安寨段页岩油的重点勘探目标。该成果可为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安寨段 页岩油 排烃效率 生烃潜力法
下载PDF
普光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湖相混积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4
作者 黄蕾 颜瑞晶 +3 位作者 周凯 曾传富 冯国奇 王璇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8,共9页
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重要的陆相致密气勘探层系之一。基于野外露头与岩心宏观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及储层物性质等分析测试数据,证实普光地区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规模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岩性可划分... 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重要的陆相致密气勘探层系之一。基于野外露头与岩心宏观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及储层物性质等分析测试数据,证实普光地区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规模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岩性可划分为黏土质混积岩、砂质混积岩和灰质混积岩等3种主要类型;2)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孔、无机孔、壳缘缝及微裂缝为主;3)混积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浅湖—半深湖相区,受湖平面波动、地形坡度与风暴、重力流的共同控制,是相混合与间断混合沉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风暴流 重力流 大安寨段 普光地区
下载PDF
碳酸盐岩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以四川盆地大安区块茅一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栗维民 马立桥 +6 位作者 何方雨 王鹏万 计玉冰 徐云俊 徐政语 曹全斌 贾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成果,开展烃源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沉积相、矿物组分、微观孔隙特征及含气系统研究,分析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茅一段眼球、眼皮灰岩沉积受控于中缓坡沉积环境,构成了自生自储的物质基础;眼皮灰岩是一套有效烃源岩,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眼球、眼皮灰岩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互层状叠置,纳米孔、微米孔发育,微裂缝贯通穿插,有利于大面积成藏;成藏模式为致密气源储一体、源内聚集、就近吸附,天然气动态生成,动态聚集,不易逸散;该区在燕山中晚期成藏,喜马拉雅期保存,中缓坡的眼皮灰岩带具有高脆性、中高TOC、中含气性特点,是致密气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碳酸盐岩 成藏 茅一段 大安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沉积相及有利岩石组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董 曾德铭 +4 位作者 王兴志 谢圣阳 张芮 张少敏 郭奕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针对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沉积相划分不精细,有利岩石组合及有利勘探区不明确的问题,利用3口全取心井的岩心描述和6条野外剖面观察结果,结合薄片鉴定、测井解释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分布及沉... 针对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沉积相划分不精细,有利岩石组合及有利勘探区不明确的问题,利用3口全取心井的岩心描述和6条野外剖面观察结果,结合薄片鉴定、测井解释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分布及沉积模式、岩石组合及有利勘探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划分为10种;沉积相划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3个亚相,以及半深湖泥、生物滩、重力流等10种微相;公山庙—莲池—营山一线为沉积中心,为半深湖环境,识别出C、D、E共3种岩石组合类型;南充—渠县—仪陇一线为呈环状发育的浅湖环境,识别出A、B、F共3种岩石组合类型。研究成果可由常规致密油拓展至页岩油勘探领域,通过TOC、孔隙度、渗透率、压裂效果等评价指标,认为A型岩石组合在断裂和裂缝匹配下,是致密油碳酸盐岩的有利勘探组合,F型为最有利页岩油勘探组合,主要分布于浅湖相大一亚段—大二a亚段。研究成果对页岩油下一步勘探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大安寨段 沉积相 岩石组合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忠宝 李鹏 +5 位作者 刘光祥 李雄 刘晧天 王鹏威 郝景宇 李倩文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69-79,共11页
为查明陆相页岩烃源特征及生油气潜力,采用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有机岩石学、干酪根碳同位素及族组分碳同位素测定等多种测试方法,开展川东北不同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研究,明确主要地化参数特征及差... 为查明陆相页岩烃源特征及生油气潜力,采用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有机岩石学、干酪根碳同位素及族组分碳同位素测定等多种测试方法,开展川东北不同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研究,明确主要地化参数特征及差异,并重点探讨有机质类型的研究对页岩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与大安寨段页岩w(TOC)主要介于0.5%~2.0%,平均值>1.2%,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体、丝质体为主,其次为固体沥青及微粒体,Ⅱ1、Ⅱ2及Ⅲ型有机质均有发育,以Ⅱ2型为主,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页岩油气勘探潜力;川东涪陵地区东岳庙段东一亚段页岩有机质类型纵向上频繁变化,向上东二亚段—东三亚段页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存在倒转变轻现象,推测与运移烃混入有关,并提出页岩层段纵向上有机质类型变化的精细确定,有助于判识不同层段生烃能力与有机质孔发育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有机质类型 干酪根碳同位素 东岳庙段 大安寨段 自流井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川北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源、储特征及富集层段优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忠宝 李倩文 +4 位作者 刘光祥 李鹏 陈斐然 郝景宇 张文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21-3437,共17页
为查明川北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烃源、储集特征及富集有利层段,以岩芯观察描述为基础,以岩石学与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及页岩储层表征等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指导,开展了大安寨段二亚段纵向上4个小层岩相、烃源、储集特征的精细表征与差异... 为查明川北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烃源、储集特征及富集有利层段,以岩芯观察描述为基础,以岩石学与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及页岩储层表征等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指导,开展了大安寨段二亚段纵向上4个小层岩相、烃源、储集特征的精细表征与差异性对比研究,优选出了页岩油气富集有利层段,并提出勘探研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二亚段富含(泥质)介壳灰岩、(泥质纹层状)粉细砂岩2种夹层,低—中碳黏土质页岩、中碳纹层—薄层状介壳页岩、低碳(纹层状)粉砂质页岩、低碳粉砂质介壳灰质页岩4种页岩岩相;(2)小层以中碳黏土质页岩、中碳纹层状介壳页岩为主,夹层相对少,页岩连续性较好;而(4)小层以中碳纹层状介壳页岩夹介壳灰岩为主,不同尺度介壳灰岩夹层多。页岩有机显微组分整体以镜质组为主,(2)、(4)小层固体沥青较发育,自下而上有机质类型发生6次变化,依次为Ⅲ—Ⅱ2—Ⅲ—Ⅱ_(2)—Ⅱ1—Ⅱ_(2);(2)小层与(4)小层生油气能力相对较好,(4)小层略好于(2)小层。页岩储集物性明显好于夹层,(2)小层和(4)小层页岩生烃能力相对好,有机质孔较发育,含气量相对高,页岩烃源—储集—含(油)气性匹配关系相对好,评价认为大安寨段二亚段上部(4)小层纹层状介壳页岩段为最佳页岩油气富集层段,其次为下部(2)小层黏土质页岩层段。基于研究区大安寨段二亚段沉积非均质性强、含油气性好的层段时空分布不稳定的特点,建议重视砂、泥、灰混积差异,加强以小层为单元的岩相(组合)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重视保存条件与含气性差异,加强常规—非常规一体油气勘探选区、选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气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孔 源-储特征 大安寨段 侏罗系
下载PDF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可压性评价实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良 杨建 +3 位作者 彭钧亮 陈岗 韩慧芬 张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68,共6页
川中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主要发育在大二亚段,资源基础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工程地质特征及可压性评价手段不明确。为建立可压性评价方法、优化储层改造对策及工艺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川中大安寨以页岩和... 川中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主要发育在大二亚段,资源基础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工程地质特征及可压性评价手段不明确。为建立可压性评价方法、优化储层改造对策及工艺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川中大安寨以页岩和灰岩互层为主,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孔隙度平均为5.9%,孔隙主要集中在0.001~0.1μm范围,发育有微米级孔隙;矿物组分以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平均黏土矿物含量41%,平均岩石力学脆性指数为58.5%;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不高,灰岩段破裂压力与页岩段差值9~10 MPa,不利于裂缝在纵向上扩展。文章建立了页岩油储层可压性模型,基于页岩油储层可压性及岩性特征,提出了通过提高缝内净压力以实现层间突破、采取密切割压裂+暂堵转向的组合储层改造工艺来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试验,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改造效果从最初的油花微气到日产油2 m^(3)/d,现场应用效果不断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大安寨段 页岩油 工程地质特征 可压性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积特征及储层地质意义
10
作者 邓双林 黎华继 +3 位作者 吴玲 李小佳 曹香妮 张兴堂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混积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普遍较致密,一定程度的泥质混入能改善储层物性,泥质过度混入会抑制储层渗透性,泥质介壳灰岩储层为甜点储层,回龙地区为区内大安寨段勘探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大安寨段 混合沉积 泥质介壳灰岩
下载PDF
川东南涪陵地区下侏罗统页岩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51
11
作者 周德华 焦方正 +2 位作者 郭旭升 郭彤楼 魏志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结合钻井、岩心、野外露头、测井等成果,从富含有机质页岩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岩石矿物学、孔渗性特征和地质力学性质等方面,采用页岩气目标优选评价综合分析方法,对川东南涪陵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页岩油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着重... 结合钻井、岩心、野外露头、测井等成果,从富含有机质页岩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岩石矿物学、孔渗性特征和地质力学性质等方面,采用页岩气目标优选评价综合分析方法,对川东南涪陵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页岩油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着重定量评价了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含气量、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岩石矿物成分、岩石力学参数等评价指标,初步证实该区页岩与美国Bakken页岩具有类似特征。涪陵大安寨泥页岩与灰岩、砂岩互层频繁,半深湖-深湖页岩为有机质富集的有利岩相。大安寨上亚段灰岩厚10~30 m,物性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特征;下亚段富有机质页岩夹薄层灰岩、砂岩,微孔缝发育,孔隙度高。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33%,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1.7%~56.1%,石英平均含量为33%,现场实测平均含气量为1.66 m3/t,处于凝析油-湿气的高成熟阶段;杨氏模量为29 GPa,泊松比为0.30,有利于压裂形成网络裂缝。大安寨段中部浅湖相区岩性组合特征更有利于裂缝发育,是大安寨段页岩气勘探有利地区,评价优选出有利区面积82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富含有机质页岩 页岩气 大安寨段 侏罗系 涪陵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淡水湖相页岩油气有机碳含量下限研究——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东 段勇 +3 位作者 李育聪 陈洪斌 闫伟鹏 戴鸿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5,共8页
国内海相页岩气已成功实现商业化有效开发,但对于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始终存在较大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页岩油气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在陆相页岩油气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淡水湖相为对象,从湖相页岩... 国内海相页岩气已成功实现商业化有效开发,但对于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始终存在较大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页岩油气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在陆相页岩油气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淡水湖相为对象,从湖相页岩岩石类型、矿物组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页岩油气形成地质条件分析,并根据大量页岩有机碳热解数据、页岩产气层段与有机碳含量关系、页岩产油层段与有机碳含量关系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淡水湖相页岩油气的有机碳下限为1.5%,试验数据与勘探实践较为吻合,确立的湖相页岩油气有机碳下限较为合理。并以此为依据,圈定了大安寨段有机碳含量大于1.5%的湖相优质页岩分布范围,为盆地下步湖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下限 热解参数 页岩油 页岩气 湖相 大安寨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中小潼场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开伟 王兴志 +3 位作者 张帆 冯仁蔚 杜江民 李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4-18,41,共6页
小潼场区块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其储层集中分布在该段大一、大二和大三层的介壳灰岩中,原生孔隙在后期成岩过程中消失殆尽,次生成因的孔、洞较少,裂缝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属于特低孔、低渗的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储层。这些... 小潼场区块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其储层集中分布在该段大一、大二和大三层的介壳灰岩中,原生孔隙在后期成岩过程中消失殆尽,次生成因的孔、洞较少,裂缝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属于特低孔、低渗的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储层。这些储层是在长达一亿多年的地质历史时期,由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受到沉积和构造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寨段 储层 影响因素 低渗透率
下载PDF
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汪少勇 李建忠 +1 位作者 李登华 龚昌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7-486,共10页
公山庙油田侏罗系大安寨段油层孔隙度大多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0.05×10-3μm2,属于典型的致密油层。该油层平面上大面积分布,存在明显的"甜点"区;剖面上非均质性强,顶部大一亚段和底部大三亚段的厚层介壳灰岩为主力产油... 公山庙油田侏罗系大安寨段油层孔隙度大多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0.05×10-3μm2,属于典型的致密油层。该油层平面上大面积分布,存在明显的"甜点"区;剖面上非均质性强,顶部大一亚段和底部大三亚段的厚层介壳灰岩为主力产油层,中部大一三亚段的介壳灰岩与页岩薄互层为次要产油层。构造、介壳灰岩及暗色泥岩厚度对致密油富集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甜点"主要分布在公山庙构造西侧斜坡区。通过对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沉积演化、烃源岩生烃条件、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生产井数据,运用容积法和产量递减拟合法分别计算可采资源量,预测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可采资源量分别为338.11万t和155.7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致密油 公山庙油田 大安寨段 资源潜力
下载PDF
渝东地区大安寨段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西文 徐文礼 +3 位作者 顾忠安 郑荣才 文华国 程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位,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勘探开发工作始终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其原因与对大安寨段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体的性质和分布规律认识不足有关。以渝东涪陵示范区为例,在野外剖面测量、钻井岩...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位,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勘探开发工作始终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其原因与对大安寨段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体的性质和分布规律认识不足有关。以渝东涪陵示范区为例,在野外剖面测量、钻井岩心描述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的综合研究,认为渝东涪陵示范区大安寨段属于碳酸盐湖泊沉积体系,可划分出半深湖—深湖、湖坡、碳酸盐浅湖、陆源碎屑浅湖和陆源碎屑滨湖5个亚相及多个微相。以分析各亚相和微相与有利储集体的发育关系为依据,编制了大安寨段3个亚段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确定发育于大一亚段中下部和大二亚段上部的介壳滩缘和湖坡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埋藏深度1 000~3 000 m,位于介壳滩缘和湖坡上部以及区域构造应力集中和裂缝发育的部位,可预测为有利的非常规储集体发育和页岩气(油)聚集成藏的"甜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非常规储集体 有利区预测 下侏罗统 自流井组 大安寨段 涪陵示范区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封闭性演化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广 刘洪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在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发育及活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带填充物岩性和泥岩塑性变形强度评价了其主要断层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通过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史与油气运聚成藏之间关系研究认为,只有晚期和继承性断裂才能作为南屯... 在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发育及活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带填充物岩性和泥岩塑性变形强度评价了其主要断层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通过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史与油气运聚成藏之间关系研究认为,只有晚期和继承性断裂才能作为南屯组源岩的油气运移通道,大一段内较好的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聚集,与断裂有关的圈闭是乌尔逊凹陷北部的主要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北部 大一段 断层 封闭性 演化 油气藏 控制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105
17
作者 郑荣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9,共8页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发育有41~47个短期、5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短期旋回有非对称和对称型两种旋回样式。由短期旋回叠加而成的中期旋回具有不同的堆积模式,分别代表低水位进积、湖侵加积-退积、湖泛加积、高水位...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发育有41~47个短期、5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短期旋回有非对称和对称型两种旋回样式。由短期旋回叠加而成的中期旋回具有不同的堆积模式,分别代表低水位进积、湖侵加积-退积、湖泛加积、高水位早期加积-弱进积和晚期强烈进积小层序组。由中期旋回叠加组成的两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分别代表大安寨期湖水位的长期上升和下降周期,并构成完整的湖进-湖退沉积旋回。通过各级基准面旋回转换点的等时地层对比建立的大安寨段层序地层格架,显示了储层、生油岩、盖层的分布规律与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演化关系,此特征可作为储层预测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四川盆地 下侏罗统
下载PDF
顺磁共振测年和包裹体在大安寨段成藏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荣才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54,共8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顺磁共振(ESR)测年及包裹体等新技术方法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中的部分应用成果。研究表明,结合次生石英ESR测年和次生石英及方解石中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特征综合研究,可为油气藏演化阶... 本文扼要介绍了顺磁共振(ESR)测年及包裹体等新技术方法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中的部分应用成果。研究表明,结合次生石英ESR测年和次生石英及方解石中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特征综合研究,可为油气藏演化阶段的划分,定年、各阶段成藏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共振 测年 包裹体 成藏模式 油气藏
下载PDF
被断裂破坏后盖层封闭能力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立国 付广 赵颖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根据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与盖层原始封闭能力的关系,在利用盖层被断裂破坏后与破坏前所受压力的比值求取断裂对盖层封闭能力的破坏程度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被断裂破坏后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被断裂... 根据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与盖层原始封闭能力的关系,在利用盖层被断裂破坏后与破坏前所受压力的比值求取断裂对盖层封闭能力的破坏程度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被断裂破坏后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被断裂破坏的大一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大一段泥岩盖层Wu80断裂北部、Wu39号断裂西南部、Wu16号断裂南部和巴彦塔拉断裂中北部无封闭能力,其余均具有好的封闭能力。大一段泥岩盖层较强的封闭能力有利于南二段油气聚集与保存,这是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相对富集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了该方法在定量评价被断裂破坏后的盖层封闭能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破坏 盖层 封闭能力 原始沉积 乌尔逊凹陷 大一段盖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安寨段储层裂缝的声发射实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荣才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8,共8页
声发射实验为研究储层裂缝的新技术方法之一,该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声发射实验在四川盆地大安寨段储层裂缝研究中的应用成果。研究表明,应用这一技术方法可为划分储层裂缝的形成期次,确定裂缝的破裂强度,判断古应力场方位和性质、以... 声发射实验为研究储层裂缝的新技术方法之一,该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声发射实验在四川盆地大安寨段储层裂缝研究中的应用成果。研究表明,应用这一技术方法可为划分储层裂缝的形成期次,确定裂缝的破裂强度,判断古应力场方位和性质、以及活动规律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储集层 裂缝 声发射实验 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