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承气汤治疗原发性和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合理剂量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1
作者 安学冬 张楠 +5 位作者 段丽云 于向阳 周振理 连凤梅 崔乃强 仝小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217-2224,共8页
目的 通过开展随机、双盲、剂量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合理剂量,为临床合理选择大承气汤剂量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基于大承气汤的临床基础常用剂量,设置低剂量(大黄12 g、厚朴9 g、枳实9 g、芒硝4.5 g)... 目的 通过开展随机、双盲、剂量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合理剂量,为临床合理选择大承气汤剂量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基于大承气汤的临床基础常用剂量,设置低剂量(大黄12 g、厚朴9 g、枳实9 g、芒硝4.5 g)、中剂量(大黄36 g、厚朴27 g、枳实27 g、芒硝13.5 g)、高剂量(大黄60 g、厚朴45 g、枳实45 g、芒硝22.5 g) 3个组。将149例急性肠梗阻阳明腑实证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方法以1∶1∶1的比例分配到3个组中,对患者和医生均设盲。各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将每剂大承气汤生药提取制作成12袋颗粒剂,每6 h口服或通过胃导管注射1次,每次3袋,连续3天。治疗后分别统计原发性急性肠梗阻和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各自3组的观察指标,并采用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集(PPS)进行分析。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后恢复自主排便及自主排气时间;次要疗效指标为自主排便理想率、自主排气理想率;记录研究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安全分析集(SS)分析。结果 共有91例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和58例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进入FAS和SS分析,80例原发性肠梗阻患者和56例非原发性肠梗阻进入PPS分析。FAS和PPS分析均显示,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剂量组别恢复自主排便及自主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3组自主排便理想率、自主排气理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FAS和PPS分析结果与原发性急性肠梗阻结果一致。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生5例不良事件(低剂量组3例,中剂量组1例,高剂量组1例,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临床可用大承气汤中剂量作为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较优剂量,高剂量作为非原发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较优剂量,疗效优势主要体现在以更短的时间恢复自主排便和自主排气,改善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大承气汤 量效关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景喻 王锐 +4 位作者 金涛 李兰 王怡钦 夏庆 杜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3-1432,共10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并预测大承气汤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基因;并对关键靶点和相关活性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富集分析"得到大...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并预测大承气汤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基因;并对关键靶点和相关活性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富集分析"得到大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终构建"中药材-活性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综合网络。在大承气汤中发现了108种活性化学成分可与28个疾病靶点相关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其对应化合物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经DAVID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438条,分子功能31条,细胞组成17条,KEGG通路富集96条。大承气汤可能通过药物反应、脂多糖反应和反向调节凋亡等生物过程,抗炎、抗氧化活性、反向调节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胰腺分泌等方式来实现其药效作用,涉及IL-17,TNF,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该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大承气汤以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于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分子机制,为生物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急性胰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