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捕食线虫性真菌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1 位作者 刘珍莲 于富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5-397,共3页
对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A1)和纺锤隔指孢菌 (Dactylella ellipsospora Strain:Da1)的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不同 ,前者为2 0℃ ,后者为 ... 对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A1)和纺锤隔指孢菌 (Dactylella ellipsospora Strain:Da1)的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不同 ,前者为2 0℃ ,后者为 2 5℃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对无氧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 ,而纺锤隔指孢菌菌株在无氧条件下不能很好生长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分别在其最佳生长温度 (2 0℃和 2 5℃ )条件下 ,对马自然混合感染的线虫第 3期幼虫平均捕食率达 78.2 %和 80 .1% ,二者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长特性 捕食效力 纺锤隔指孢菌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捕食性线虫分离株-长孢隔指孢菌生长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春兰 刘伟 +11 位作者 王逢会 王康英 房少新 李禤 王慧 孙龙杰 许强 王波波 黎晓珊 陈明月 易林鑫 蔡葵蒸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为了观察捕食线虫性真菌长孢隔指孢菌(Dactylella leptos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pH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将分离株长孢隔指孢菌接种于0.6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该菌分别接种到p... 为了观察捕食线虫性真菌长孢隔指孢菌(Dactylella leptos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pH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将分离株长孢隔指孢菌接种于0.6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该菌分别接种到pH为4、5、6、7、8、9、10、11、12的0.6g/L CMA,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长孢隔指孢菌在pH为4~12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以pH为11.0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温度为15~30℃时均能生长,当培养温度为25℃时生长最佳。此外,对该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该菌的特征为分生孢子梗直立、无色、分隔,分生孢子无色,长纺锤形,5~9个分隔,捕食器官为粘球和非收缩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真菌 长孢隔指孢菌 PH 温度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隔指孢属rDNA ITS区间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祝明亮 张克勤 李天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共5页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隔指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 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8种8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 PCR扩增, 4种内切酶( AluⅠ、 Hae Ⅲ、 Hpa Ⅱ、 Ta...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隔指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 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8种8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 PCR扩增, 4种内切酶( AluⅠ、 Hae Ⅲ、 Hpa Ⅱ、 TaqⅠ)酶切。结果表明该属的 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范围在564~595之间,酶切图谱能体现不同种 间的多态性。根据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的隔指孢属分子系 统树,基本体现了属内不同种间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证明了隔指孢属形态分类 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指孢属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指隔孢属新种──粗壮指隔孢 被引量:1
4
作者 缪作清 雷丽萍 刘杏忠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报道了一指隔孢属(Dactylella)新种:粗壮指隔孢(DactylellacrassaZ.Q.Miao,L.P.Lei&X.Z.Liu)。该新种是在进行云南食线虫真菌调查时发现的,它能产生典型的大小两种分生孢子... 报道了一指隔孢属(Dactylella)新种:粗壮指隔孢(DactylellacrassaZ.Q.Miao,L.P.Lei&X.Z.Liu)。该新种是在进行云南食线虫真菌调查时发现的,它能产生典型的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将大小分生孢子分别挑单孢培养,仍能同时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粗壮,全壁芽殖式产孢和分枝;捕食器官为螺旋状菌丝分枝组成的三维网。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隔孢属 新种 粗壮指隔孢
下载PDF
隔指孢属rDNAITS区间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祝明亮 张克勤 李天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3期174-179,共6页
利用PCR -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隔指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 8种 8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 (ITS)进行了PCR扩增 ,4种内切酶 (AluⅠ、HaeⅢ、HpaⅡ、TaqⅠ )酶切。结果表明 ,该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 利用PCR -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隔指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 8种 8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 (ITS)进行了PCR扩增 ,4种内切酶 (AluⅠ、HaeⅢ、HpaⅡ、TaqⅠ )酶切。结果表明 ,该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 ,其分子长在 564~ 595bp之间 ,酶切图谱能体现不同种间的多态性 ,根据 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 ,利用UPGMA法构建的节丛孢属分子系统树 ,基本体现了属内不同种间的亲缘关系 ,从分子水平证明了隔指孢属形态分类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指孢属 PCR-RFLP分析 系统发育 内切酶 捕食线虫真菌 rDNAITS区间
下载PDF
几种捕食线虫真菌孢子捕食器官的形态建成 被引量:1
6
作者 章靖 莫明和 +1 位作者 吴作为 张克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8,共3页
以牛粪作诱导物对捕食线虫真菌 3个属的代表种进行了孢子捕食器官的诱导 ,观察了收缩环、粘性分枝、粘球 3种孢子捕食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 。
关键词 孢子捕食器官 形态建成 指状节丛孢 柱捕单顶孢 椭圆单顶孢 隔指孢 捕食线虫真菌
下载PDF
云南省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毕廷菊 张克勤 李文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75,共5页
从云南建水、勐腊、祥云、临沧、武定采集的301份土样中分离出400多株捕食线虫真菌.已鉴定出的159株分属于3个属12种,即节丛孢属(Arthrobotrys)的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少孢节丛孢少孢变种(A.oligosporavar.oligospora)、圆锥节丛... 从云南建水、勐腊、祥云、临沧、武定采集的301份土样中分离出400多株捕食线虫真菌.已鉴定出的159株分属于3个属12种,即节丛孢属(Arthrobotrys)的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少孢节丛孢少孢变种(A.oligosporavar.oligospora)、圆锥节丛孢(A.conoides)、爪哇节丛孢(A.javanica)、蠕虫状节丛孢(A.vermicola)、环捕节丛孢(A.brochopaga)、多孢节丛孢(A.superba),隔指孢属(Dactylella)的长孢隔指孢(D.letospora),单顶孢属(Monacrosporium)的坚粘孢单顶孢(M.haptotylum)、白色单顶孢(M.candidum)、厚皮单顶孢(M.eudermatum)、奇妙单顶孢(M.thaumas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节丛孢属 单顶孢属 优势种
原文传递
两种捕食线虫丝孢菌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仁恒 刘杏忠 《真菌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41,共4页
多头节丛孢[Arthrobotrys polycephala(Drechsler)Rifai]和附胞隔指孢[Dactylella haptospora(Drechsler)Zhang et al.)是两种极不常见的捕食线虫丝孢菌,A.polycephala为国内新纪录种。通过对这两种菌的形态观察发现:A.polycephala的大... 多头节丛孢[Arthrobotrys polycephala(Drechsler)Rifai]和附胞隔指孢[Dactylella haptospora(Drechsler)Zhang et al.)是两种极不常见的捕食线虫丝孢菌,A.polycephala为国内新纪录种。通过对这两种菌的形态观察发现:A.polycephala的大、小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后代同母体,小分生孢子一般为单端萌发,大分生孢子为两端萌发,并且小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形成大分生孢子。这两种菌均形成类似厚垣孢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捕线虫真菌 捕食真菌 丝孢菌 形态多样性
原文传递
云南西部地区的捕食线虫真菌 被引量:6
9
作者 章靖 莫明和 +1 位作者 邓敬石 张克勤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诱饵平板法从云南西部海拔740~4200m地区的707份土样中共检测到捕食线虫真菌4个属,42种,其中未描述种1个(中甸隔指孢Dactylellazhongdianensis),新记录种2个:异形梗虫霉(Stylopageanoma la)、原生单顶孢(Monacrosporiuminquisitor).... 用诱饵平板法从云南西部海拔740~4200m地区的707份土样中共检测到捕食线虫真菌4个属,42种,其中未描述种1个(中甸隔指孢Dactylellazhongdianensis),新记录种2个:异形梗虫霉(Stylopageanoma la)、原生单顶孢(Monacrosporiuminquisitor).对土样的地理位置、海拔、生境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是云南西部地区的优势种;在海拔1600~2500m的低山地带和亚热带低山长绿阔叶林中的捕食线虫真菌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线虫真菌 海拔 阔叶林 山地 优势种 生境类型 亚热带 捕食 虫霉 新记录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