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禧皇太后膳食空间的构建研究——以故宫体和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前所见储秀宫为光绪九年重修,由南至北依次为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及丽景轩,为一个四进院落。慈禧皇太后于光绪十年至二十年居此,并于体和殿用膳。体和殿面阔五间,东西各有配殿,这一区域装饰以隐喻与象征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以... 目前所见储秀宫为光绪九年重修,由南至北依次为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及丽景轩,为一个四进院落。慈禧皇太后于光绪十年至二十年居此,并于体和殿用膳。体和殿面阔五间,东西各有配殿,这一区域装饰以隐喻与象征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以福寿绵长为主题的富有吉祥寓意的空间。建筑内部根据内廷传膳的惯例及慈禧太后的个人习惯进行布局与陈设,兼具生活的舒适性与礼制的庄严感。旨在以二重证据法,结合实地考察收获与历史档案记载,探讨慈禧皇太后在其五旬万寿之际对其膳食空间的设计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和殿 家具 慈禧 储秀宫 用膳
下载PDF
故宫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多层彩画颜料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雷中宾 吴玉清 +1 位作者 张涛 王菊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7,共10页
目的首次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彩画颜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修缮前彩画颜料历史信息的提取、档案的建立,彩画制作年代的判断,彩画的修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拉曼光谱仪(... 目的首次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彩画颜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修缮前彩画颜料历史信息的提取、档案的建立,彩画制作年代的判断,彩画的修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拉曼光谱仪(Raman)等手段对大高玄殿多层彩画的颜料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得到树脂包覆多层颜料封样的剖面结构照片,偏光显微镜和SEM得到5个样品共12层颜料的颗粒形貌特征,通过SEM-EDS测得各颜料中的元素及含量,拉曼光谱测得颜料的谱峰位置信息。多种手段相互补充和佐证,综合得出多层彩画样品各层颜料成分。结论彩画绿色颜料主要含有氯铜矿、孔雀石、橄榄铜矿、巴黎绿,蓝色颜料主要含有蓝铜矿和群青,红色颜料主要含有铁红、朱砂、铅丹,黑色颜料含有炭黑,白色颜料含有方解石。内层一般是传统颜料,而外层发现了合成群青、巴黎绿等近代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大高玄殿 古建筑 彩画 颜料 拉曼光谱 SEM-EDS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武英殿聚珍版原刻本现存数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莉 周文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
武英殿聚珍版印书是清代官方古籍刊行史上成功运用木活字印刷的典范,所刊书籍种类较多,流传较广,一时传为佳话。然而,由于朝代更替,社会动乱,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殿本大量遗失,所存之数,已难说清。通过对现存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初步统计了... 武英殿聚珍版印书是清代官方古籍刊行史上成功运用木活字印刷的典范,所刊书籍种类较多,流传较广,一时传为佳话。然而,由于朝代更替,社会动乱,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殿本大量遗失,所存之数,已难说清。通过对现存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初步统计了国内现存殿本数量。结果表明:现存殿本套轶完整者只有6部,散卷者有的收藏于图书馆,有的收藏于民间,有的流失到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英殿 木活字 原刻本
下载PDF
武英殿“外聚珍本”刻印特点研究
4
作者 张晓青 周文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清内府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翻刻本,对各个版本的特点有所了解,实地调研了首都图书馆所藏武英殿聚珍版翻刻本,根据武英殿聚珍版翻刻本的主要特点将翻刻本分成5类,对江西、广东、福建、江苏与浙江五地翻刻本的刻印特点进行... 为了研究清内府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翻刻本,对各个版本的特点有所了解,实地调研了首都图书馆所藏武英殿聚珍版翻刻本,根据武英殿聚珍版翻刻本的主要特点将翻刻本分成5类,对江西、广东、福建、江苏与浙江五地翻刻本的刻印特点进行了论述、比较。它们有多处相似之处,如字体、字的大小、印刷方式等,但各自刻印的版本又有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极力地模仿殿本,但都有不足。通过对"外聚珍本"的研究,为"外聚珍"版本的鉴别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英殿 翻刻本 特点 种类
下载PDF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印刷技术研究
5
作者 郝生财 周文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了探究清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印刷材料及技术,实地调研了部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参考相关专业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初步探讨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木活字制造技术和所使用的印刷材料、技术特点。结果表明,《武英殿聚珍版丛... 为了探究清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印刷材料及技术,实地调研了部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参考相关专业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初步探讨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木活字制造技术和所使用的印刷材料、技术特点。结果表明,《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具有典型活字印本特点,但又有其独特的特征,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鉴定、甄别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英殿 木活字 印刷 技术特点
下载PDF
清乾隆朝大高玄殿建筑群演变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方捷 何蓓洁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北京大高玄殿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皇家道观,但从清乾隆朝开始,建筑功能发生了改变。乾隆帝在保留其道教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大高玄殿以祭天祈雨、追祭先祖的新功能,使大高玄殿转变为集观、坛、庙三重身份于一体的独特场所。此外,乾隆皇帝... 北京大高玄殿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皇家道观,但从清乾隆朝开始,建筑功能发生了改变。乾隆帝在保留其道教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大高玄殿以祭天祈雨、追祭先祖的新功能,使大高玄殿转变为集观、坛、庙三重身份于一体的独特场所。此外,乾隆皇帝将改造大高玄殿作为整顿、完善京城坛庙体系的重要一步,分别从组群、单体及形而上三个层面对该建筑群进行了有节制的改造,调整并充实了建筑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玄殿 道观 坛庙 沿革 乾隆朝
原文传递
大高玄殿建筑群变迁考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新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112,162,共24页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殿内供三清等道教诸神,是明世宗建造用于祈祷斋醮的一座皇家道观。清代沿用,仍作为皇帝拈香祈拜之所。乾隆朝,曾对大高玄殿建筑进行局部调整,但宫殿主体格局未变,一直保持至清代末年。民国以后,为了便...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殿内供三清等道教诸神,是明世宗建造用于祈祷斋醮的一座皇家道观。清代沿用,仍作为皇帝拈香祈拜之所。乾隆朝,曾对大高玄殿建筑进行局部调整,但宫殿主体格局未变,一直保持至清代末年。民国以后,为了便利交通,拆除了山门外的牌楼和音乐亭,其他宫殿保存至今。这些宫殿建筑类型齐全,大木结构各具特色,反映了明代中期建筑营造的技艺水平;宫殿的平面布局以及遗存的建筑彩画、石质雕刻等具有鲜明的皇家道观特点。这处曾作为皇家宗教活动重要场所的明清宫殿建筑群,无论在宫廷建筑史还是宗教史领域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玄殿 营建 沿革 现状勘察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养心殿喜寿棚”烫样著录与勘误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越 赵波 刘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73,161,共19页
本文选择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现藏"资古建00000692"烫样为研究对象,纠正现有基础信息并重新命名为"养心殿东暖阁前明瓦喜寿棚",简称"养心殿喜寿棚",并进一步推论近期古建修理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考察... 本文选择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现藏"资古建00000692"烫样为研究对象,纠正现有基础信息并重新命名为"养心殿东暖阁前明瓦喜寿棚",简称"养心殿喜寿棚",并进一步推论近期古建修理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考察原始烫样制作特点和制作尺度疑问。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展开探究设计本意和可能的宫廷生活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寿棚烫样 养心殿 宫廷临时建筑
原文传递
明清大高玄殿建筑沿革续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61,140,共9页
大高玄殿自明代嘉靖朝建成以来,一直为明、清两代皇室所使用,建筑的匾额名称、平面布局以及外观形式,都经历了诸多变动。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尝试复原明代大高玄殿的初始平面布局,考证清代大高玄殿建筑变动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呈... 大高玄殿自明代嘉靖朝建成以来,一直为明、清两代皇室所使用,建筑的匾额名称、平面布局以及外观形式,都经历了诸多变动。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尝试复原明代大高玄殿的初始平面布局,考证清代大高玄殿建筑变动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呈现明、清两代大高玄殿建筑群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玄殿 沿革 复原 宗教
原文传递
故宫钦安殿大木结构尺度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畅 尚国华 秦祎珊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7,158,共13页
本文通过总结反思历次勘探故宫钦安殿大木结构的实测资料及2013年补充测绘数据,尝试回归原始建筑尺度设计,从建筑比例的角度解读古代匠人的设计方法。由此本文推论钦安殿大木结构用尺318.5毫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尺度比例设计假说。
关键词 故宫钦安殿 大木结构 尺度设计 三维激光扫描
原文传递
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拱形制年代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怡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3,共18页
本文运用文物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作者从明清官式建筑角科做法上,提炼出可用于形制分期的三组共15个形制类型及其组合关系,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43座明清时期北京官式建筑标尺的角科形制类型和共存年代,通过角科斗栱的形制演变,... 本文运用文物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作者从明清官式建筑角科做法上,提炼出可用于形制分期的三组共15个形制类型及其组合关系,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43座明清时期北京官式建筑标尺的角科形制类型和共存年代,通过角科斗栱的形制演变,勾勒出北京官式建筑在五百余年间所经历的六个演变历程,计为:元明交替期、明制转变期、明制成熟期、明清交替期、清制定型期和清末微变期。最后,作者利用角科形制分期结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故宫现存奉先殿、午门等建筑的年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北京 官式建筑 角科 分期 故宫 奉先殿 午门 郭文英
原文传递
三礼馆辑录《永乐大典》经说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30,162-163,共33页
乾隆初年,朝廷诏开三礼馆,发得《永乐大典》,撮录其中礼经佚籍,堪称四库全书馆辑佚之先声。洎后《大典》相关卷册佚去,而三礼馆辑录稿仍存,此稿虽非完帙,但《大典》礼学内容据此得以稍稍复原,四库馆及此后所辑《大典》礼学文献,亦可与... 乾隆初年,朝廷诏开三礼馆,发得《永乐大典》,撮录其中礼经佚籍,堪称四库全书馆辑佚之先声。洎后《大典》相关卷册佚去,而三礼馆辑录稿仍存,此稿虽非完帙,但《大典》礼学内容据此得以稍稍复原,四库馆及此后所辑《大典》礼学文献,亦可与此互勘,纠正讹误。此辑录稿在三礼馆当时未获充分利用,今日亟需重加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三礼馆 辑佚 礼学典籍 宫廷藏书
原文传递
清佚名《孝穆皇后朝服像》与寿皇殿御容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50,共13页
该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和美国迪美博物馆藏的孝穆成皇后朝服像,探讨了清宫寿皇殿悬挂皇后御容的各项规制,如悬挂的方式、御容像的画式、装裱的样式,以及与皇帝合祭时的一帝带二后(嫡皇后和生育嗣位皇帝的皇后)像的典制等,并推断了两个藏本... 该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和美国迪美博物馆藏的孝穆成皇后朝服像,探讨了清宫寿皇殿悬挂皇后御容的各项规制,如悬挂的方式、御容像的画式、装裱的样式,以及与皇帝合祭时的一帝带二后(嫡皇后和生育嗣位皇帝的皇后)像的典制等,并推断了两个藏本入贮与流出寿皇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皇殿 故宫博物院藏《孝穆皇后朝服像》 美国迪美博物馆藏《孝穆成皇后朝服像》
原文传递
乾隆太上皇宫陈设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子林 《故宫学刊》 2017年第1期123-166,共44页
太上皇宫宁寿宫建于乾隆盛世,是乾隆帝为自己建造的执政60年后的归政之宫,他始终认为自己所建的太上皇宫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座太上皇宫,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皇建其有极”思想。本文通过对文献档案等大量的第一手史料与现存原状的分析,试... 太上皇宫宁寿宫建于乾隆盛世,是乾隆帝为自己建造的执政60年后的归政之宫,他始终认为自己所建的太上皇宫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座太上皇宫,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皇建其有极”思想。本文通过对文献档案等大量的第一手史料与现存原状的分析,试图勾勒太上皇宫的陈设面貌,以论证太上皇宫的总体陈设思路是“皇建其有极”思想的反映,即把福寿赐予普天之下。特别是中路各殿又在其总体思路下突出三个单元小主题“福”、“寿”、“功”的陈设。而作为宁寿宫花园,乾隆帝则把追求长寿、归隐思想与罗汉、西方极乐世界的陈设结合起来。太上皇宫作为乾隆盛世的宫殿建筑,殿内陈设包罗万象,既有书画、器物类又有织品类陈设,其材质、工艺水平堪称空前绝后,本文根据档案记载对其陈设作了全面的梳理,并阐释了众多鲜为人知的陈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上皇宫 乾隆 皇极殿 乐寿堂
原文传递
明代斗栱的勘测与分析——大高玄殿木作技术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乐君 吴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69,110-111,共19页
大高玄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外西北角,始建成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殿建筑群。2015年4月,故宫博物院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性保护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对正殿与后殿(九天应元雷坛)的斗栱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记录。本文在对... 大高玄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外西北角,始建成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殿建筑群。2015年4月,故宫博物院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性保护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对正殿与后殿(九天应元雷坛)的斗栱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记录。本文在对这些成果披露的基础上,先阐述斗栱的组合形制和构件特征,后就营造尺和斗口数进行推算,最后结合斗栱的形制及构件题记对斗栱年代进行初步判断和分析,推定这两处宫殿上的斗栱为始建时期明嘉靖年间的典型官式斗栱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玄殿 明代斗栱 形制 尺度 题记
原文传递
大高玄殿彩画的总体配置及其演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仲傑 张秀芬 王木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90,共13页
大高玄殿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兴建的一处皇室道教宫殿。其现存彩画皆为清代旧物,多数建筑是几个时期绘制的彩画共存于一座殿宇之上。本文从诸殿座现存彩画、彩画断代和彩画演变过程三个层面对大高玄殿彩画进行初步分析和考证。
关键词 大高玄殿 建筑彩画 明代 清代 道教
原文传递
清奉先殿后殿祭祀布局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卓媛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108,146,共16页
奉先殿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家庙,为配合相关展览,20世纪50-60年代奉先殿后殿内的陈设器物及暖阁神龛等被先后撤除。对奉先殿后殿祭祀布局的研究是复原其原状工作的首要内容。作者以《清实录》和《大清会典》等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清朝历代... 奉先殿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家庙,为配合相关展览,20世纪50-60年代奉先殿后殿内的陈设器物及暖阁神龛等被先后撤除。对奉先殿后殿祭祀布局的研究是复原其原状工作的首要内容。作者以《清实录》和《大清会典》等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清朝历代帝、后升祔奉先殿的次序及后殿供奉位次,推断出后殿暖阁内十一座祭祀神龛的添建时间,梳理历次奉先殿后殿格局改造的过程和工程项目,逐一考证了奉先殿后殿在清朝历代的历史布局。并指出,自清顺治十四年十月奉先殿建成以来,奉先殿后殿的祭祀布局是经过历朝的改造和添建逐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先殿 后殿 祭祀布局 升祔 神龛
原文传递
从样式雷图档解读咸丰帝“暂安奉殿”工程
18
作者 王方捷 王其亨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0,109,共18页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大行皇帝暂安奉殿,及围绕该建筑展开的咸丰帝奉安仪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揭示出建筑工程对晚清皇家葬礼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安奉殿 隆福寺行宫 清东陵 咸丰帝 样式雷图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