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of the subduction-related magmatic rocks in the Dahong Mountains, northern Hubei Province--Constraint on the existence and subduction of the eastern Mianlüe oceanic basin 被引量:15
1
作者 DONG Yunpeng ZHANG Guowei +2 位作者 ZHAO Xia YAO Anping LIU Xiaom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4期366-377,共12页
The existence and subduction of the eastern Mianl oceanic basin in the south Qinling belt ar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Qinling orogen. 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 several volcanic sli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umen, ... The existence and subduction of the eastern Mianl oceanic basin in the south Qinling belt ar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Qinling orogen. 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 several volcanic sli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umen, Zhoujiawan, Xiaofu and Yuantan areas, which distribut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Dahong Mountains (DHM), and thrust into the Sanli-gang-Sanyang fault. These slices consist mainly of diabases, basaltic-andesitic lavas, pyroclastic rocks and a minor tuff.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basalts, andesites,and diabases is characterized by depleting in Nb and Ta, enriching in Th and LILE (e.g.K, Rb, Ba), and undifferentiating in HFSE. Thes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al magma of these rocks was derived from a mantle wedge above a subduction zone, and formed in an island-arc setting in Carboniferous-early Triassic. Comparing with the ophiolites and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in Mianxian-Leyang area to the west, it is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at there had been an oceanic basin connecting with the Mianle ancient ocean to the westward, distributing along the south edge of the Tongbai-Dabie block. In view of the ophiolite in Huashan area and these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north of the Dahong Mountai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had been a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oceanic basin rifting and subduction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SUBDUCTION Mianle ancient oceanic basin dahong mountains south Qinling.
原文传递
对湖北大洪山地区一套紫红色砂-砾岩系沉积年代的再认识--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雄 曾佐勋 +6 位作者 潘黎黎 曾智辉 彭练红 徐大良 魏运许 刘浩 邓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9-1080,共12页
湖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六房咀组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紫红色砂-砾岩。这套岩石的沉积时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华纪早期;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晚侏罗世。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这套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有效年... 湖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六房咀组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紫红色砂-砾岩。这套岩石的沉积时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华纪早期;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晚侏罗世。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这套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有效年龄数据125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223~771Ma),主要集中于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古元古代(约2000Ma)和新元古代(约800Ma)3个时间段。对比鄂东南地区和三峡地区莲沱组岩石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认为其具有相似的物源,这套岩系沉积时代应该为南华纪早期而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扬子地块的前寒武纪年龄,认为扬子地块可能存在大量未岀露的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基底,约2500Ma的岩石应该是扬子地块深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地块存在广泛的古元古代(约2000Ma)岩浆活动,这期岩浆活动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聚合在扬子地块的响应。新元古代(约800Ma)扬子地块北缘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同期裂谷,裂谷内基性岩可能为大洪山地区南华纪地层中基性岩砾石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沱组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扬子地块 大洪山
下载PDF
湖北大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邓铭 王万贤 +1 位作者 傅运生 杨毅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22-130,共9页
报道大洪山有种子植物1052种,隶属516属147科。在分析主要科的地理分布和全部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温带属占主导地位。还讨论了该地区与我国其它10个不同纬度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并通过植物区系的属相似性系数的... 报道大洪山有种子植物1052种,隶属516属147科。在分析主要科的地理分布和全部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温带属占主导地位。还讨论了该地区与我国其它10个不同纬度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并通过植物区系的属相似性系数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该区系与华东、华中和华北植物区系的关系,得出大洪山属于华东植物区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大洪山
下载PDF
大红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茜蕊 程先锋 +2 位作者 徐俊 向云刚 张香群 《四川环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云南玉溪大红山铁矿于201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了检验绿色矿山推进效果,更好地带动云南省其他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项目组于2016年丰水期(8月)针对大红山矿区周边水体进行调查,对矿山企业进行... 云南玉溪大红山铁矿于201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了检验绿色矿山推进效果,更好地带动云南省其他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项目组于2016年丰水期(8月)针对大红山矿区周边水体进行调查,对矿山企业进行调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的水质都为优良,研究区大致的水质情况通过该评价体现出来。对比2008年数据,从评价结果来看,Hg、Cd、Se、Ag、Pb均低于检出限,未见任何超标样点。Cu、Zn、As有检出但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43.75%的采样点中Fe的浓度低于国家Ⅰ类标准限制,未见超标,有一个样点属于国家Ⅱ类标准,其余50%的样点低于国家Ⅳ类标准,可见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铜铁矿 绿色矿山 重金属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大红山铜铁矿控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7
5
作者 贺宁强 李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30期137-139,148,共4页
通过对大红山铜矿地质概况、火山活动中心、火山岩系、火山喷发—沉积旋回(韵律)、地层和构造等分析研究,确定与本矿区铁、铜矿有联系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大红山铜矿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地质概况
下载PDF
宋代随州大洪山的佛教变迁:以碑刻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陈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7,共9页
唐宝历二年(826),洪州开元寺僧善信进入随州大洪山,其所建庙宇在唐、五代和北宋三度得到赐额,即“幽济禅院”“奇峰寺”与“灵峰寺”。北宋徽宗朝灵峰寺革律为禅并更名为“保寿禅院”,绍圣元年(1094)曹洞宗传人大洪报恩奉诏住持,开启了... 唐宝历二年(826),洪州开元寺僧善信进入随州大洪山,其所建庙宇在唐、五代和北宋三度得到赐额,即“幽济禅院”“奇峰寺”与“灵峰寺”。北宋徽宗朝灵峰寺革律为禅并更名为“保寿禅院”,绍圣元年(1094)曹洞宗传人大洪报恩奉诏住持,开启了两宋之际曹洞宗复兴的历程。在大洪报恩、芙蓉道楷等住持的建设下,保寿禅院虽然经历战乱和禅宗内部的变化,但大洪山一度成为曹洞宗的传法中心,推动了南宋曹洞宗的振兴。南宋后期曹洞宗再度陷入困境,保寿禅院也渐趋衰落。宋代大洪山佛教的兴起与发展,既是宋代曹洞宗由低谷走向繁荣再逐渐衰落的缩影,也揭示了宗教与朝廷、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随州大洪山 碑刻 宋代
下载PDF
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7
作者 王博 徐良杰 张文斌 《西部交通科技》 2011年第11期10-14,共5页
文章针对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和相异并存的特点,提出旅游区"整合-竞合"发展模式(3C模式),并以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组织与规划为例,提出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及相应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设计理念。
关键词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生态文化旅游 空间发展模式 旅游线路组织 路网布局
下载PDF
湖北大洪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殷小霞 刘慧娟 +4 位作者 吴金清 张曲波 许天全 张卫华 宁祖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初步统计大洪山共有野生资源植物1137种,隶属于132科、529属。对大洪山的野生植物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观赏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蜜源植物...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初步统计大洪山共有野生资源植物1137种,隶属于132科、529属。对大洪山的野生植物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观赏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芳香植物、鞣料植物、饲用植物、土农药植物、树脂及树胶植物,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文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分析了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大洪山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大洪山地区青白口纪花山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汉金 叶琴 +4 位作者 毛新武 杨金香 李琳静 廖明芳 李京丽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年第6期737-740,768,共5页
湖北省随南大洪山地区之"花山群"自创名以来,是一个集碎屑沉积岩、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于一体的地质体。解体后的花山群,仅代表碎屑沉积岩组合,该组合进一步划分为洪山寺组和六房咀组,为一套由水下近岸冲积扇至盆地中央的... 湖北省随南大洪山地区之"花山群"自创名以来,是一个集碎屑沉积岩、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于一体的地质体。解体后的花山群,仅代表碎屑沉积岩组合,该组合进一步划分为洪山寺组和六房咀组,为一套由水下近岸冲积扇至盆地中央的沉积岩系,其下不整合于扬子克拉通中元古代打鼓石群碳酸盐岩褶皱基底之上,其上被南华纪莲沱组不整合超覆,属前陆盆地之构造古地理环境。并与解体出来的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构成前陆盆地—蛇绿混杂岩带—岩浆弧之大地构造环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沉积特征 花山群 青白口纪 大洪山
下载PDF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发现晋宁期造山带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正祥 毛新武 +1 位作者 田望学 李雄伟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对随南大洪山地区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近期在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新厘定了扬子陆块北缘远安—京山地块、大洪山俯冲增生杂岩带和三里岗岩浆弧。在大洪山增生杂岩带内MORB型辉绿岩中取得820... 对随南大洪山地区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近期在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新厘定了扬子陆块北缘远安—京山地块、大洪山俯冲增生杂岩带和三里岗岩浆弧。在大洪山增生杂岩带内MORB型辉绿岩中取得820 Ma年龄资料、洋岛型玄武岩中取得817 Ma年龄资料;在三里岗岩浆弧内,于岛弧英安岩中取得841 Ma年龄资料、英云闪长岩中取得876.9 Ma年龄资料,首次在扬子陆块北缘(湖北境内)确立了晋宁期造山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北缘 湖北段 大洪山俯冲增生杂岩带 三里岗岩浆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