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radigm Evolution of Chinese Library Gardens:from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 to Tianyi Chamber
1
作者 ZHOU Gongzh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3期107-112,共6页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Langhu Fudi) was the stonehouse for book storage founded in a novel of the Yuan Dynasty,this title from the classical motif Peach Blossom Spring(Taohuayuan Ji) was used as the ...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Langhu Fudi) was the stonehouse for book storage founded in a novel of the Yuan Dynasty,this title from the classical motif Peach Blossom Spring(Taohuayuan Ji) was used as the traditional libraries' name,and also in the literature,painting,and gardening.The concept was acquired by Zhang Dai,the gardening artist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and promoted t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gardening conception and practices.Taoist concepts in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painting were better expressed in Half-acre Garden,the bibliophile Wanyan Linqing's garden in Beijing in the Qing Dynasty.This paper by discussing the garden rockeries related to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 and investigating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Tianyi Chamber(Tianyi Ge),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the Ming Dynasty,explored the hidden hints of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 in the building practices of "the seven libraries of Imperial Collection of Four Divisions"(Siku Qi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lessed LAND of Langhuan LIBRARY garden ZHANG dai Wanyan Linqing Tianyi CHAMBER Wenlan CHAMBER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园林及其文化探索
2
作者 杨慧中 杨庆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林包括村寨园林、宅院园林、佛教园林和公园园林。这些园林多姿多彩,别具特色,令人深感其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该文全面分析了这4类傣族园林景观及其造园理念和造园技艺;研究了傣族园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林包括村寨园林、宅院园林、佛教园林和公园园林。这些园林多姿多彩,别具特色,令人深感其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该文全面分析了这4类傣族园林景观及其造园理念和造园技艺;研究了傣族园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二是丰富独特的传统文化,三是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等。该文认为,傣族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深度融合。傣族园林及其文化的研究,将为少数民族园林的开发与营建提供借鉴,并将丰富中国园林的形式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园林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平 和少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
西双版纳傣族园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傣族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傣族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黄金水道的咽喉之地;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傣族园独具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园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傣族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傣族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黄金水道的咽喉之地;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傣族园独具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傣族园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傣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调适。如何协调好傣族园公司与农户、与佛寺、与旅游主管部门等的关系,以正确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的眼前目标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远景目标的关系,使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园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商品化民族节日中表演者的角色认同与管理——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吴炆佳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4,共10页
现代人体验异种民族文化风情的渴求,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节庆作为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正随着目的地的开发而逐渐被商品化。文章引入角色、认同等相关概念,选取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泼水广场作为微观研究场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现代人体验异种民族文化风情的渴求,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节庆作为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正随着目的地的开发而逐渐被商品化。文章引入角色、认同等相关概念,选取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泼水广场作为微观研究场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展现了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者在旅游场域中的角色认同与管理过程。研究表明,在民族节庆商品化过程中,"天天泼水节"的剧班成员自身具有"东道主(当地居民)"和"表演者"双重角色,表演者自身存在基于物质空间生产和基于展演内容的角色内冲突。同时,表演者与游客之间还存在"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间冲突。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与游客之间的"协调一致"保证双方互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表演者角色认同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表演者的权力话语在与游客、开发商等其他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处于弱势。表演者基于地方的角色认同随着旅游发展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表演者主体也有意识地对地方意义进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日商品化 主客互动 角色 西双版纳傣族园
下载PDF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 被引量:80
5
作者 保继刚 左冰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11-18,共8页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和旅游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吸引物权 龙胜景区 傣族园景区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九霞 李毓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80,共9页
阈限体验是旅游体验研究的重要话题,旅游场域中员工的类阈限体验并未像旅游者般受重视。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个案,从人类学阈限理论视角,运用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方法,深入剖析泼水演员日常生活和类阈限体验... 阈限体验是旅游体验研究的重要话题,旅游场域中员工的类阈限体验并未像旅游者般受重视。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个案,从人类学阈限理论视角,运用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方法,深入剖析泼水演员日常生活和类阈限体验的关系、类阈限体验的特征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可以理解为离开日常生活村落,在旅游空间从事泼水工作中的体验。泼水工作相对于演员的日常休闲生活来说是乏味的,但与日常工作中繁杂的农活相比又充满了愉悦和精神意义,对其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表现为对工作规范及纪律模糊化,感到"快乐""舒服""兴奋"和"自由";乐而忘忧,短暂沉浸于愉悦的泼水氛围中;和游客共同体验泼水乐趣,遵守泼水规则,处于和谐交融的共睦态状态。演员的类阈限体验使得泼水工作具有休闲的性质,是演员日常生活的延展,其性质是促成演员类阈限体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阈限体验 泼水演员 傣族园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论傣族园林植物文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何瑞华 《中国园林》 2004年第4期8-11,共4页
傣族植物文化就是傣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中发现傣族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有一整套的思想和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园林比较,两者既有相同之点,又有不似之处。通过多年对傣族植物文化的研究和整理,我们把它... 傣族植物文化就是傣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中发现傣族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有一整套的思想和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园林比较,两者既有相同之点,又有不似之处。通过多年对傣族植物文化的研究和整理,我们把它应用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取得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形成了一个新的园林流派———傣族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园林植物 风景园林 植物文化 规划设计 园林流派 傣族园林
下载PDF
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与重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星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傣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文化变迁受到政府、市场和外来文化的左右。为保护本民族文化,政府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宏观的控制,以减少旅游市场和外来文化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只有发挥本民族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中... 傣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文化变迁受到政府、市场和外来文化的左右。为保护本民族文化,政府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宏观的控制,以减少旅游市场和外来文化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只有发挥本民族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主动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才能良性地变迁重构,民族旅游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园 文化再生产 变迁 重构
下载PDF
小议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万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19,共4页
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对弘扬傣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护的难点,并从各个不同方面对传统竹楼与新式现代“洋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 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对弘扬傣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护的难点,并从各个不同方面对传统竹楼与新式现代“洋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最后提出其保护的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干栏式建筑 西双版纳傣族园 保护 建议
下载PDF
试论张岱的园林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则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晚明江南士人的造园风气和地域、家庭环境培养了张岱深厚的园林艺术造诣。张岱的园林美学思想主要有:重视主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天然的意趣,崇尚淡远的风格,注重题辞。张岱园林美学思想与明末清初的园林理论、艺术风气和时代思潮有密切的... 晚明江南士人的造园风气和地域、家庭环境培养了张岱深厚的园林艺术造诣。张岱的园林美学思想主要有:重视主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天然的意趣,崇尚淡远的风格,注重题辞。张岱园林美学思想与明末清初的园林理论、艺术风气和时代思潮有密切的联系,是他文艺思想的重要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园林美学 明末清初 文艺思想
下载PDF
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与经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万鹏 云建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630-633,共4页
本文首次使用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民族生态博物馆在内涵上的异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案例研究,概括其开发与经营需重点处理好“原生特色的保护、社区参与、民俗娱乐项目的策划”;并分析了... 本文首次使用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民族生态博物馆在内涵上的异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案例研究,概括其开发与经营需重点处理好“原生特色的保护、社区参与、民俗娱乐项目的策划”;并分析了三者间的关系:原生特色的保护是景区生存的核心,社区参与是特色保护的前提和保障,民俗娱乐项目是其无限活力的源泉;最后,对其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 开发与经营 西双版纳傣族园
下载PDF
以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与《园冶》为例析哈尼族与中原地区体现的景观意象异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志龙 唐雪琼 +2 位作者 李煜 杨丽萍 何等红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文章主要以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与《园冶》为例,探讨了哈尼族在其古歌中体现出的景观意象、生态理念、景观元素等特质,并同《园冶》中体现的景观思想相比较,研究认为:哈尼族更倾向于保存大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景观功能方面更注重与... 文章主要以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与《园冶》为例,探讨了哈尼族在其古歌中体现出的景观意象、生态理念、景观元素等特质,并同《园冶》中体现的景观思想相比较,研究认为:哈尼族更倾向于保存大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景观功能方面更注重与生产的结合,景观元素则较为朴素,注重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窝果策尼果 普祖代祖 园冶 景观意象
下载PDF
运用傣族的传统信仰保护西双版纳植物多样性的探讨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宏茂 许再富 +1 位作者 段其武 许又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探讨不同的途径来保护日益减少的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证明依靠西双版纳傣族传统信仰文化而建立的龙山林与寺庙庭园 ,就象一些小保护区和小植物园一样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 探讨不同的途径来保护日益减少的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证明依靠西双版纳傣族传统信仰文化而建立的龙山林与寺庙庭园 ,就象一些小保护区和小植物园一样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在人口增加、森林减少和生活方式发生一定改变的今天通过成立宗教植物保护协会来运用信仰的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的管理、通过多层次培训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与技能 ,通过示范来鼓励土著民族参与等多种方法来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传统信仰 龙山林 寺庙庭园植物 植物多样性 物种保护
下载PDF
尘世蓬瀛--山东济宁荩园小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建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查,可知山东济宁荩园原为画家戴鉴别墅"椒花村舍",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左右,有村舍小圃、方池假山及冷淘轩等亭台楼阁,道光十八年(1838年)归富绅李澍,遍植牡丹,建筑改建,但由外向内园圃、假山、... 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查,可知山东济宁荩园原为画家戴鉴别墅"椒花村舍",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左右,有村舍小圃、方池假山及冷淘轩等亭台楼阁,道光十八年(1838年)归富绅李澍,遍植牡丹,建筑改建,但由外向内园圃、假山、方池台榭与桥亭的空间布局未变,呈现出中国早期园囿的台榭营筑模式和尘世蓬瀛的空间意象特征,园林艺术价值很高。园主戴鉴沿运河至江南常州、镇江、扬州的长年游历及园中反映扬州园林风格的漏空花墙,使荩园成为江南造园技术沿大运河向北传播的重要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荩园 画家戴鉴 冷淘轩 方池台榭
下载PDF
“伊甸乐园”:《只争朝夕》中的道德冲突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兮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伊甸乐园"象征着快乐之地、乐土,而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犹太人而言,美国就是他们的乐园。《只争朝夕》中的艾德勒医生是上帝的化身,而威尔赫姆则代表亚当,威尔赫姆同亚当一样因忤逆父亲/上帝而被赶出了伊甸乐园。艾德勒... "伊甸乐园"象征着快乐之地、乐土,而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犹太人而言,美国就是他们的乐园。《只争朝夕》中的艾德勒医生是上帝的化身,而威尔赫姆则代表亚当,威尔赫姆同亚当一样因忤逆父亲/上帝而被赶出了伊甸乐园。艾德勒医生是个人主义道德的化身,他时时刻刻维护着个人利益——金钱,不愿意对威尔赫姆伸出援助之手。道德冲突的结果是个人利益战胜了亲情。尽管威尔赫姆认为自己要比崇拜金钱的父亲在道德上更为高尚,可事实是同化于美国社会的艾德勒医生继续享受在乐园中的幸福生活,而具有传统犹太伦理道德观的威尔赫姆则被驱逐出去。小说由此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伊甸乐园” 《只争朝夕》 艾德勒医生 威尔赫姆 道德冲突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庭院C储量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江 Roberto G.Visco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
综合运用样方收获、生物量回归方程及标准木的方法进行样地调查,对西双版纳傣族庭院C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傣族庭院的平均C密度为99 85tons·hm-2。证明传统傣族庭院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吸收CO2温室气体的能力。
关键词 云南 西双版纳 傣族 庭院C储量 样方收获 生物量 回归方程 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植物景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成元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2-55,共4页
论述了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选址、布局的特点,通过调查寺院周围绿化树种,探讨了其配置方式及形成的园林植物景观,总结了傣族佛寺建筑的园林植物景观特征.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佛寺建筑 傣族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戴震与不疏园——从不疏园首称大弟子到四库全书馆首席经学大师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柏树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戴震一生学术生涯是从以不疏园为中心的徽州学术文化圈,进入到以京师为中心的全国学术文化圈。30岁入不疏园之前,戴震是善于自学、又得大师就正的青年奇才;在不疏园中,戴震是江门首称大弟子;在不疏园后,戴震发展为全国四库全书馆首席经... 戴震一生学术生涯是从以不疏园为中心的徽州学术文化圈,进入到以京师为中心的全国学术文化圈。30岁入不疏园之前,戴震是善于自学、又得大师就正的青年奇才;在不疏园中,戴震是江门首称大弟子;在不疏园后,戴震发展为全国四库全书馆首席经学大师,完成了治成《水经注》与创建新理学两大伟业,成为自宋以来的第二座学术思想文化高峰。不疏园作为徽州著名学术研究重地,也因戴震而提升为当时中国著名学术研究重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不疏园 江门首称大弟子 四库全书馆 首席经学大师 不疏园学派
下载PDF
以企业为主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案例
19
作者 汪俊 朱晓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模式是企业、民族社区的双方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力相当重要。在对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旅游发展状况及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找问题,对政府角色... 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模式是企业、民族社区的双方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力相当重要。在对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旅游发展状况及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找问题,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企业主体 开发模式 西双版纳傣族园
下载PDF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质效提升维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珊删 陈伍香 傅君伟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3期191-196,共6页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研究地,通过SPSS和AMOS实证探究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质效提升的维度。结果表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质效提升包含旅游地感...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研究地,通过SPSS和AMOS实证探究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质效提升的维度。结果表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质效提升包含旅游地感知、地方认同感、主观幸福感、环境责任行为4个维度;地方认同感和旅游地感知对乡村旅游质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强,其次是主观幸福感和环境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质效提升 游客感知 傣族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