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调带脉治疗脾胃与妇科合病临证思路
1
作者 李博 杨小静 +3 位作者 梁婧翘 张雅冬 韩强 许昕(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9-163,共5页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胃、肝及冲脉、任脉多经参详论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通调带脉法包括清带脉湿热、温带脉寒湿、止带脉疼痛和固带脉虚脱。临证论治腹部症状包含脾胃和妇科疾病时,可斟酌考虑,灵活运用,化繁为简,异病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 脾胃病 异病同治 妇科疾病
下载PDF
带脉循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丽梅 蒋晶晶 +4 位作者 张幻真 黄国芳 范健 陈辉 陈水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带脉循经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7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带脉循经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7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带脉循经推拿手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电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Tergumed系统腰椎屈伸活动度及最大肌力、肌骨超声腹横肌平静呼气末肌肉厚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Tergumed系统腰椎屈伸活动度及最大肌力、肌骨超声腹横肌平静呼气末的肌肉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脉循经手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提高腰椎屈伸活动度和肌力,增加腹横肌的肌肉厚度,提高腰椎的稳定性,提高腰椎的功能,是对传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益补充,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循经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屈伸功能 腹横肌
下载PDF
基于傣医学经筋理论的特色诊法探析
3
作者 王雪梅 李媛 +1 位作者 金羽 陈清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2期95-98,共4页
傣医学、泰医学、印度医学属于同一体系的传统医学,其医学理论具有可比性。通过前期文献研究以及反复实地调研确定傣医十条经脉理论,经筋是气血通行的主干道,十主经脉与四塔、脏腑以及脉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探讨基于傣医经筋理论的诊... 傣医学、泰医学、印度医学属于同一体系的传统医学,其医学理论具有可比性。通过前期文献研究以及反复实地调研确定傣医十条经脉理论,经筋是气血通行的主干道,十主经脉与四塔、脏腑以及脉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探讨基于傣医经筋理论的诊法特点,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学 经筋理论 特色诊法
下载PDF
带脉的循行特点、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武 危威 +2 位作者 葛云鹏 冯祥 李江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9-32,共4页
经脉的生理功能与循行和联络的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带脉循行在腰腹部,将整个腰腹部的脏腑网络起来,对腹部的各个脏腑功能均有调节功能。带脉在腰腹部环循一周,对循行在腰腹部经筋和纵向循行在腰腹部的经脉进行约束。带脉所处腰腹部是躯... 经脉的生理功能与循行和联络的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带脉循行在腰腹部,将整个腰腹部的脏腑网络起来,对腹部的各个脏腑功能均有调节功能。带脉在腰腹部环循一周,对循行在腰腹部经筋和纵向循行在腰腹部的经脉进行约束。带脉所处腰腹部是躯体枢纽,对人体的气机及运动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带脉与各经脉在循行上的交汇和功能上的联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气流转运行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带脉发病可累积全身,脏腑经脉发病也可牵连带脉。临床中不仅用带脉来治疗局部疼痛和牵涉的腰腿疼痛,也可以辅助调节其他经脉气血功能的异常,如脾胃的运化功能、肝胆的疏泄功能、任督冲三脉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功能。还可以通过带脉来调节人体元气和三焦水道功能。临床应用时既可以选择带脉本经脉做局部治疗,也可以选择带脉与其他经脉在功能联系做整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 奇经八脉 脏腑 气血 生理功能 经脉循行
下载PDF
以通调带脉为主干预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良 梁翠梅 +4 位作者 李媛媛 杨媛 沈凌宇 王海英 胡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作为诊断的核心因素以及必要条件,腹部脂肪包含了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两部分,二者都与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有着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多以内脏脂肪为对象,但皮下脂肪堆积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作为诊断的核心因素以及必要条件,腹部脂肪包含了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两部分,二者都与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有着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多以内脏脂肪为对象,但皮下脂肪堆积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腹部脂肪细胞的理化改变导致了腹部脂肪层的增厚以及密度的增加,并在腹部脂肪细胞的理化改变过程中引起脂肪因子分泌的改变,两方面共同作用引起了诸多的代谢问题。三焦功能的异常导致痰热瘀浊聚集于腹部并渗入血脉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带脉功能的异常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通调带脉为核心,舒畅全身气机,尤其是中焦气机,促使三焦功能恢复正常,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腹型肥胖 皮下脂肪 内脏脂肪 三焦 带脉 通调带脉
下载PDF
带脉论治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思路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翠梅 胡慧 李媛媛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5,共3页
代谢综合征(MetS)属中医学"脾瘅"范畴,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的腹型肥胖。带脉为经络系统中唯一横行于机体的经脉,具有约束其他纵行经络的作用。腹型肥胖正处于带脉所过之处,带脉失和,固束无力是MetS腹型肥胖重... 代谢综合征(MetS)属中医学"脾瘅"范畴,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的腹型肥胖。带脉为经络系统中唯一横行于机体的经脉,具有约束其他纵行经络的作用。腹型肥胖正处于带脉所过之处,带脉失和,固束无力是MetS腹型肥胖重要发病机制,治宜通调带脉,使气机开阖有序,气血通畅,脏腑经络调和,是针刺干预MetS腹型肥胖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调带脉 膏人 脾瘅 腹满 通因一法
下载PDF
带脉功能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钢 蒋方建 +2 位作者 盛昭园 臧海生 李庚和 《山西中医》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带脉围束元气生发之所,蓄气以积力,其力外达四梢,中强腰腹,内调百脉;强筋固精以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与再生,在细胞、组织器官、胎孕等层次具有不同的固形作用;在充实元气、固壮形骸上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带脉虚则气力不蓄,无以接续,... 带脉围束元气生发之所,蓄气以积力,其力外达四梢,中强腰腹,内调百脉;强筋固精以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与再生,在细胞、组织器官、胎孕等层次具有不同的固形作用;在充实元气、固壮形骸上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带脉虚则气力不蓄,无以接续,常鼓常泄;气机失调,影响信息调控功能,使机体的免疫自稳、监视机制紊乱,因此带脉的约束功能在免疫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 元气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
下载PDF
A clinical study on medical cupping for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abdominal obesity 被引量:2
8
作者 Cui-Mei Liang Xiao-Man Wang +1 位作者 Song-Ge Sun Hui Hu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19年第1期4-11,共8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edical cupping for metabolic syndrome(MetS)with abdominal obesity.Methods:In total,75 patients with MetS with abdominal obes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ed...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edical cupping for metabolic syndrome(MetS)with abdominal obesity.Methods:In total,75 patients with MetS with abdominal obes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edical cupping,acupuncture,and waiting.Patients in the medical cupping group received smearing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upping twice a week for 8 weeks.Patien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on regulating the Dai meridian three times a week for 8 weeks.The waiting group was observed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Changes in metabolic indices,including waist circumference(WC),blood pressure,fasting triglyceride(TG),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fasting blood glucose(FBG),2-h blood glucose(2hBG),and 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WC,TG,FBG,and 2hBG in the medical cupping and acupunctur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waiting group.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medical cupping and acupuncture groups.The 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at the upper umbilicus,right side of the umbilicus,and waist in the medical cupping and acupunctur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waiting group.The 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at the upper umbilicus and waist in the medical cupp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The MetS prevalence in the medical cupping and acupuncture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aiting group.Conclusion:medical cupping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metabolic indices and 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at the abdomen in patients with MetS and abdominal obesity and decrease the MetS prevalence.Its efficac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waiting and similar to that of acupuncture.The frequency of medical cupp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cupuncture.Meanwhile,it circumvents some patients’fear of acupuncture.medical cupping should be clinically promo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dai meridian Medical cupping TCM external treatment
下载PDF
傣医经筋学说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红黎 陈清华 +1 位作者 韩艳丽 陈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4期1-2,共2页
"应"(筋)一词最早出现于傣医经典著作《嘎牙山哈雅》(人体解说)中,并对其分类、功能及分布进行了论述。经筋学说也被傣族民间医生认为是其进行按摩等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但在傣医学理论体系中,尚无经筋学说具体内涵和基础理... "应"(筋)一词最早出现于傣医经典著作《嘎牙山哈雅》(人体解说)中,并对其分类、功能及分布进行了论述。经筋学说也被傣族民间医生认为是其进行按摩等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但在傣医学理论体系中,尚无经筋学说具体内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论述。笔者对傣医经筋学说进行了初步整理,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的方法,以期促进傣医经筋学说的完善和促进基于经筋学说的傣医传统特色疗法的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学 经筋学说 传统疗法
下载PDF
基于带脉理论探讨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辨治思路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晓彤 丛培玮 吴兆利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1期93-96,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亦为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近年来学者们对于该病研究发现,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多分布于腹部,主要以腹型肥胖为主。本...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亦为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近年来学者们对于该病研究发现,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多分布于腹部,主要以腹型肥胖为主。本文通过对带脉理论的深入阐释,探讨带脉与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梳理本病的发病本源,认为带脉气血不畅、痰瘀阻滞是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关键,通调带脉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期望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型肥胖 带脉 通调带脉 辨治
下载PDF
傣医四塔理论与经筋理论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玉杰 金羽 +1 位作者 李长瑾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对比研究,分析四塔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同时研究经筋在人体的循行走向规律、生理病理表现及疾病主治范围。得出经脉作为经筋的主体,每一条经脉都有其对应的塔都属性。四塔辨证是傣医诊疗体系的基本辨证方法,经...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对比研究,分析四塔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同时研究经筋在人体的循行走向规律、生理病理表现及疾病主治范围。得出经脉作为经筋的主体,每一条经脉都有其对应的塔都属性。四塔辨证是傣医诊疗体系的基本辨证方法,经筋辨证是傣医应用于外治诊疗的特色辨证方法,四塔病证涵盖经筋病证,四塔辨证指导经筋辨证,经筋辨证提高临床辨证效率。以上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四塔理论与经筋理论不是各自为用,而是广泛深入地结合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学 经筋理论 四塔理论
下载PDF
傣医经筋理论在腰背肌筋膜炎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羽 李长瑾 +1 位作者 梁玉杰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3-36,共4页
傣医经筋理论作为傣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傣族地区疾病诊疗的全阶段。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傣医"腰痛"的范畴,又与经筋关系密切。笔者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傣医对于腰背肌筋膜炎的解读,认为该... 傣医经筋理论作为傣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傣族地区疾病诊疗的全阶段。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傣医"腰痛"的范畴,又与经筋关系密切。笔者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傣医对于腰背肌筋膜炎的解读,认为该病多由"外邪侵袭"或"四塔不足"等内外因素影响腰背部经筋气血运行所致。采用捶筋疗法、踩背疗法等傣医外治法,以特定手法循人体经筋走向进行操作,往往能有效通络止痛。探索傣医经筋理论在腰背肌筋膜炎诊治中的存在机制和应用方式,对于经筋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傣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学 经筋理论 腰痛 腰背肌筋膜炎
下载PDF
运用傣医经筋理论诊治腰痛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羽 李长瑾 +1 位作者 蔡碧波 王雪梅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4期32-34,共3页
结合具体临床案例,分析梳理傣医经筋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腰痛病机、治疗思路。傣医学将腰痛分为风湿性腰痛,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性腰痛,跌打损伤性腰痛,以及慢性腰痛四类,认为腰痛的发病责之“经筋痹阻不通”和“经筋空虚失养”,治... 结合具体临床案例,分析梳理傣医经筋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腰痛病机、治疗思路。傣医学将腰痛分为风湿性腰痛,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性腰痛,跌打损伤性腰痛,以及慢性腰痛四类,认为腰痛的发病责之“经筋痹阻不通”和“经筋空虚失养”,治疗以清解为先。基于傣医经筋理论,针对不通与失养的情况,分别施以温通气血、调补四塔之法,治疗腰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经筋理论 傣医学 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跌打损伤 病机 治疗思路
下载PDF
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波 艾怙怙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163-1165,118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22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的方案进... 目的探究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22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45例,显效5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T-1、NO与CEC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12个月后,2组患者的ET-1、NO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ET-1、NO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CEC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性较小(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ET-1、NO水平,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补肾 活血 伏九天穴位贴敷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德宏傣医理筋疗法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文立 赵晨勋 +4 位作者 李翔 陈普 陈清华 冯德强 张雅琼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9-12,共4页
德宏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疗法——理筋疗法,即在傣医“四塔”“经筋”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各种手法为基础,依托当地特色药物,刺激、疏通、捋顺人体病变的筋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德宏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疗法——理筋疗法,即在傣医“四塔”“经筋”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各种手法为基础,依托当地特色药物,刺激、疏通、捋顺人体病变的筋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在德宏民间广泛使用。从经筋理论相关研究、病因病机、治疗过程、常用介质等方面对德宏傣医理筋疗法进行系统归纳和阐述,以期对该疗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州 傣医学 理筋疗法 四塔 经筋
下载PDF
带脉经络辨证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
16
作者 康后才 王伟 +1 位作者 熊小兰 贺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带脉经络辨证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江安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诊治的90例A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从ALS的疼痛部位出发,以中医经络辨证为基础,按照带脉... 目的:观察带脉经络辨证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江安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诊治的90例A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从ALS的疼痛部位出发,以中医经络辨证为基础,按照带脉经络理论选取双侧足临泣穴行针刺治疗,配合腰部运动;对照组在双侧足临泣进行假针刺治疗,配合腰部运动;常规组选用临床常用穴位行针刺治疗。采用VAS、ODI(Oswestry)评分评估腰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3组在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组在首次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其他组(P=0.00),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ODI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但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治疗组在末次治疗后VAS、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常规组(P=0.00),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0)。结论:带脉经络辨证治疗ALS能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带脉损伤 足临泣穴 运动针法
下载PDF
基于《傅青主女科》“胞胎系于带脉”探析从带脉论治复发性流产
17
作者 强若男 刘雁峰 +1 位作者 史亚婷 舒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27-3330,共4页
复发性流产属于中医“滑胎”“数堕胎”范畴,病因病机与母体之肾虚、气血虚弱、血瘀及胎元不健密切相关。“胞胎系于带脉”源自《傅青主女科》,强调带脉与胞宫、胎元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梳理总结傅青主调治带脉以助孕的学术思想及用药... 复发性流产属于中医“滑胎”“数堕胎”范畴,病因病机与母体之肾虚、气血虚弱、血瘀及胎元不健密切相关。“胞胎系于带脉”源自《傅青主女科》,强调带脉与胞宫、胎元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梳理总结傅青主调治带脉以助孕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病机为“带脉不利,胞宫失养难负载;带脉无力,‘胎胞’失约易堕落”。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提出在“预培其损”分阶段治疗的基础上,全程灵活辨带脉论治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理念,为中医药防治复发性流产、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丰富生殖领域的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带脉 傅青主 奇经八脉 中医药 《傅青主女科》 胞胎系于带脉 生殖
原文传递
丛慧芳针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18
作者 王丹凝 丛慧芳 +3 位作者 于洋 门佳囡 郑娟 李丽淼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014-1019,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由先、后天之因致肾、脾、肝三脏功能异常,是直接影响带脉经气的原因之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瘀之邪易侵犯、留恋于带脉循行之处,导致带脉瘀阻,经气不利,构成“痰瘀带脉”之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由先、后天之因致肾、脾、肝三脏功能异常,是直接影响带脉经气的原因之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瘀之邪易侵犯、留恋于带脉循行之处,导致带脉瘀阻,经气不利,构成“痰瘀带脉”之证,“痰瘀带脉”又可反果为因,阻滞冲、任、督三脉之能,扰三焦代谢之职,推进PCOS生殖、代谢障碍。临证基于“肾虚-痰瘀带脉”的PCOS中医病机通路,结合患者体质特征及证候特点针药并施,以肾气丸、开郁种玉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典方剂加减,温肾填精,和肾中水火之枢,固生之本并益生殖之源;疏肝益脾,开腰脐气以利带脉经气;通行三焦气液以改善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另以穴位埋线之法长效刺激穴位,直接通过调理患者经脉气血,恢复脏腑升降之机,予痰浊、瘀血等实邪以化解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痰瘀带脉” 针药结合 益肾固本 疏肝益脾 疏利三焦 丛慧芳
下载PDF
傣医“经筋-四塔-脏腑”辨证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梅 陈清华 +1 位作者 陈蓉 杨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06-4809,共4页
构建傣医经筋辨证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基础。笔者运用文献整理,结合临证经验,认为傣医经筋与脏腑存在相关性,在诊治脏腑疾病可以参考经筋辨证,在傣医辨证中四塔辨证、脏腑辨证、经筋辨证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促进民... 构建傣医经筋辨证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基础。笔者运用文献整理,结合临证经验,认为傣医经筋与脏腑存在相关性,在诊治脏腑疾病可以参考经筋辨证,在傣医辨证中四塔辨证、脏腑辨证、经筋辨证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经筋 四塔 脏腑 辨证 民族医学
原文传递
子午流注纳甲法浅解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鸿章 覃霄燕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4-765,共2页
由于人体气血在流注于经脉过程中,随时间的进展而有周期性盛衰变化的规律,表现在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原穴上,有周期性开阖的规律,依此选取气血盛而开的腧穴进行组方针刺,便构成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体系。而纳甲法是十二经脉纳入于天干之... 由于人体气血在流注于经脉过程中,随时间的进展而有周期性盛衰变化的规律,表现在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原穴上,有周期性开阖的规律,依此选取气血盛而开的腧穴进行组方针刺,便构成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体系。而纳甲法是十二经脉纳入于天干之法,是子午流注针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甲法 按日流注取穴 “日干重见” 三焦经 心包经 癸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