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ing analysis of short-term weather and runoff in an arid lake basin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Jie LIU Dongwei +3 位作者 TIAN Songni HU Yuehong MA Jiali WANG Lixin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1年第3期264-279,共16页
Changes in the weather will cause variations in the hydrological system.Arid areas,with fragile hydrological systems,are very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weather,so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short-term weather and runo... Changes in the weather will cause variations in the hydrological system.Arid areas,with fragile hydrological systems,are very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weather,so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short-term weather and runoff in arid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e Daihai Lake is a closed inland lake in an arid area of China.In this paper,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mode-Hydrological module(WRF-HYDRO)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oupling of weather and hydrology in the Daihai Lake Basin.Regional optimization of WRF-HYDRO i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The optimal WRF-HYDRO model is applied to couple the short-term weather and runoff in the Daihai Lake Basin to reproduce several rainstorm and flood events.It is found that runoff infiltration parameter(REFKDT)in WRF-HYDRO is the parameter that has the most severe effect on runoff in the Daihai Lake Basin.WRF-HYDRO can capture the rainstorm moment of the rainstorm events in the Daihai Lake Basin,especially the first rainstorm moment,and its simulation accuracy is good.WRF-HYDRO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capture flood peak,but there is a discrepancy between WRF-HYDRO flood peak and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calculation result at the flood peak moment.The northern part of Zuoyun County should guard against the occurrence of flood disaster in wet season.The coupling of weatherand hydrology can not only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runoff data in arid basins,but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 simulation Runoff simulation WRF-HYDRO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Flood peak Parameter calibration daihai lake basin
下载PDF
岱海湖流域生态质量干湿指标气象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英 《内蒙古气象》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选取岱海湖流域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6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岱海湖流域的参考蒸散量和干湿指数,表征岱海湖流域地表干湿状况。岱海湖流域地表多年平均干湿指数为0.42,属于气候半干旱区。20世纪60、70、90年代湿润... 选取岱海湖流域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6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岱海湖流域的参考蒸散量和干湿指数,表征岱海湖流域地表干湿状况。岱海湖流域地表多年平均干湿指数为0.42,属于气候半干旱区。20世纪60、70、90年代湿润指数距平为正距平,气候偏半湿润状态;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2000—2009年)为负距平,气候偏干旱化。干湿指数主要受降水量、潜在蒸散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影响,这些气象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岱海湖流域气候干湿状况,其中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认识区域气候条件及未来变化方向,为岱海湖的生态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干湿指数 主导因子 岱海湖流域
下载PDF
典型农牧交错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内蒙古岱海流域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书航 白妙馨 +4 位作者 陈俊伊 赵丽 张博 郭云艳 姜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岱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针对岱海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境状况,围绕着水量减小和生态退化两大... 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岱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针对岱海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境状况,围绕着水量减小和生态退化两大核心问题,梳理了其水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优先问题清单;以保障岱海流域生态安全为核心目标,按照优化生态空间管控与分区分类精准修复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一湖三区”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和“两增、两减、三平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体系,以期增强岱海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修复 工程体系 农牧交错带 岱海流域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以岱海流域为例(2000-2018年) 被引量:25
4
作者 梁旭 刘华民 +5 位作者 纪美辰 常明 温璐 于瑞宏 卓义 王立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736,I0003,I0004,共12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明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有重要作用.以北方典型农牧交错的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解译技术、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2000-2018年岱海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和湖泊水质的变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明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有重要作用.以北方典型农牧交错的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解译技术、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2000-2018年岱海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和湖泊水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冗余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模型探究长时间序列尺度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来,岱海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其变化特征主要是草地和林地转化为耕地,水域转化为季节性河流,岱海转化为内陆滩涂、沼泽草地和灌丛沼泽;岱海湖泊水质因子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岱海、湿地、林地对水质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是加剧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岱海湖泊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湖泊水质改善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海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水质 马尔可夫转移矩阵 计量分析模型
下载PDF
差异可容纳空间背景下湖相层序样式与三角洲形态响应:鄱阳湖与岱海湖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付超 于兴河 +4 位作者 李胜利 李顺利 高明轩 彭子霄 赵海权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4-1098,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层序地层学研究逐步走向定量化,将其标准化已成为沉积学界的共识。可容纳空间作为层序标准化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不同可容纳空间背景下汇水盆地的坡度和沉积供给量均存在差异,其复杂的沉积过程造成当... 近年来随着层序地层学研究逐步走向定量化,将其标准化已成为沉积学界的共识。可容纳空间作为层序标准化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不同可容纳空间背景下汇水盆地的坡度和沉积供给量均存在差异,其复杂的沉积过程造成当前研究难以准确刻画出对应层序参数演化与三角洲形态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次研究选取中国2个典型的湖泊—三角洲进行对比研究,包括较为平缓的鄱阳湖赣江三角洲(地层倾角小于1°)与坡度相对较大的岱海湖周缘三角洲(地层倾角3°~10°)。通过对近30年不同水位期卫星照片解译,并将其与现代沉积剖面解释相结合,明确了:(1)可容纳空间快速增加背景下,湖岸线变化相对稳定,但平面影响范围较小;三角洲在低位域(LST)时期主要发育帚状或朵状前积体,在湖侵域(TST)和高位域(HST)时期主要表现为朵叶状或鸟足状前积体。(2)缓坡低可容纳空间背景下,湖岸线变化较为剧烈,并且影响范围较大;三角洲在低位进积域(RST)时期多以鸟足状前积体为主,内部发育指状沙坝,高位域(HST)时期表现为鸟足状前积体,同时沿岸沙坝较为发育。综合上述认识,结合沉积正演模拟结果,在经典层序和滨岸坡折岸线迁移模式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可容纳空间快速增加背景和低可容纳空间背景,建立了对应的层序—三角洲发育模式,并从长短周期尺度分析了不同可容纳空间背景下层序—沉积演化过程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线迁移 浅水湖盆 断陷湖盆 层序样式 鄱阳湖 岱海湖
下载PDF
内蒙古岱海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样洋 春喜 +2 位作者 周海军 张娅璐 王晓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岱海流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湖面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态功能退化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恢复流域生态系统,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采用“三生用地”(即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分类法、最小累积阻力... 岱海流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湖面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态功能退化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恢复流域生态系统,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采用“三生用地”(即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分类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及生态环境评价法划定岱海流域各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结果表明:岱海流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04.63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5.63%,其中水源涵养红线区和水土保持红线区主要分布在目花河周边地区,面积分别为31.39、20.56 km^(2),管理措施以扩大林草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生物多样性红线区分布在弓坝河、五号河两岸,面积为145.72 km^(2),以维护河岸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提供部分农产品为主;水土流失红线区位于流域南部和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面积为177.26 km^(2),以恢复林草植被为主;红线核心区,即自然保护区分布在现有湖泊及周边过渡区,面积为129.70 km^(2),以恢复自然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管理措施,禁止各种形式的开发活动,在其东部和西南部有14.16 km2的土地需退耕还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自然保护区 岱海流域
下载PDF
岱海流域水资源遥感调查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学武 王彦成 +2 位作者 王戈 李宁 王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共5页
本研究以遥感信息为主要资料,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岱海流域的水文下垫面类型进行目视解译分析,结合少量实测资料,根据水文学相似性质原理进行计算分区和水资源量计算。在地表径流量计算中,用降水量P与最大可能损失量E建立相... 本研究以遥感信息为主要资料,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岱海流域的水文下垫面类型进行目视解译分析,结合少量实测资料,根据水文学相似性质原理进行计算分区和水资源量计算。在地表径流量计算中,用降水量P与最大可能损失量E建立相关关系。在P<650mm的北方地区,P与E的线性关系较好,其相关系数为0.9左右,不同类型区只是斜率和截距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卫星影像 水资源 岱海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