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新疆哈密瓜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4 位作者 吉春容 李景林 李新建 王命全 邹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基于新疆101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保证率分析以及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影响哈密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日平均气温稳定≥15℃日数、≥20℃光温指数以... 基于新疆101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保证率分析以及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影响哈密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日平均气温稳定≥15℃日数、≥20℃光温指数以及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各气候因子突变前、后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新疆不同熟型哈密瓜最佳种植区、次佳种植区和不宜种植区分布区域及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15℃日数、≥20℃光温指数、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疆多、北疆少,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近53年,新疆≥15℃日数以2.493 d/10a的倾向率显著增多(P<0.001),≥20℃光温指数以0.06/10a的倾向率显著增大(P<0.001),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以-0.249℃/10a的倾向率显著(P<0.001)减小,各要素还分别于1997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新疆哈密瓜种植气候可分为4个大区和7个亚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中、晚熟哈密瓜最佳种植区明显扩大,次佳种植区有所减小;早熟哈密瓜适宜种植区以及哈密瓜不宜种植区也不同程度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15℃日数 ≥20℃光温指数 气温日较差 哈密瓜种植气候区划 新疆
下载PDF
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76
2
作者 于淑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7-793,共7页
应用近50年我国234个测站的日平均温度资料,研究了最高(低)日平均温度、各种界限温度日数、生长季节长度及有效积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夏季最高日平均温度以上升为主,新疆南部和黄淮的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最低日平均温度北方... 应用近50年我国234个测站的日平均温度资料,研究了最高(低)日平均温度、各种界限温度日数、生长季节长度及有效积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夏季最高日平均温度以上升为主,新疆南部和黄淮的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最低日平均温度北方大部地区有较明显的升温趋势,新疆南部及长江流域则有下降趋势;在冬季,无论是最高日平均温度还是最低日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均以上升为主,北方尤为明显;日平均温度高于30 ℃的炎热日数近50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日平均温度为20~30 ℃的温暖日数却有增加.低于5 ℃的冷日日数基本上也是减少的.日平均温度低于-10 ℃的严寒日数,在40°~45°N的新疆、内蒙古西部、东北中南部地区减少得更为明显.除西南东部等少数地方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生长季节延长,有效积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平均气温 气候变化 界限温度日数 生长季节长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近30年华北平原冬小麦有效积温的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芳 刘宏举 +2 位作者 邬定荣 王春乙 姚树然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2期20-27,共8页
气候变化和以品种变化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是影响作物有效积温的主要因子。受此影响,近30年来我国农作物的实测有效积温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1-2012年华北平原6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发育期观测数据与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在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和以品种变化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是影响作物有效积温的主要因子。受此影响,近30年来我国农作物的实测有效积温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1-2012年华北平原6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发育期观测数据与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在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背景下冬小麦主要发育阶段所需3℃以上有效积温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随年份和发育阶段内平均温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有效积温在播种-越冬开始阶段大体上自西向东增加,返青抽穗从北向南递减,抽穗-成熟规律不明显。全生育期(播种-成熟)大致从北向南递减。2)有效积温在播种越冬开始阶段变异系数最大,在全生育期最小,且具有各自的区域分布特点。3)平原东北部有效积温随时间的趋势在播种越冬开始、返青-抽穗阶段为负值,在河南南部的返青-抽穗阶段也为负值;其他区域的趋势值基本上均为正值,平原中西部正值最大。4)有效积温与发育阶段内平均气温的关系,除个别站点在抽穗成熟期存在负相关外,其他发育阶段均为正相关,且大部分站点通过显著性检验。5)营养生长阶段(播种-越冬开始、返青-抽穗)内平均气温对有效积温的解释率高于年份的,而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反,表明气温变化对营养生长的影响可能高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而在生殖生长阶段技术进步的影响可能高于气温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有效积温 发育阶段 变异系数 区域分布
下载PDF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志芳 赵姣 +3 位作者 姜兴芳 周顺利 王璞 廖树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64-1072,共9页
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试验,记录了生育时期的日均温,并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其他器官中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基于... 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试验,记录了生育时期的日均温,并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其他器官中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基于改进后的BLUP方法,在考虑植株干物质日均积累量与自身效应、环境效应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群体效应和温度效应,探讨并建立了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养分效应评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理论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r值为0.72~0.99;各生育阶段配对t检验的α值均大于0.05,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用建立的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养分特征效应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三叶期到拔节期各养分效应值为0~0.58,拔节期到大口期为0.43~2.57,大口期到吐丝期为0.45~4.58,吐丝期到成熟期为0.86~4.71。综上,利用改进后的BLUP法提出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对玉米各阶段养分效应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作为玉米养分效应评价的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P 玉米 生育阶段 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量 群体效应 温度效应 养分效应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7-279,共13页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以及Arc 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影响新疆核桃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10℃积温、最低气温≤-25℃日数、最高气温≥40℃日数、终...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以及Arc 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影响新疆核桃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10℃积温、最低气温≤-25℃日数、最高气温≥40℃日数、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天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新疆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10℃积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多,北疆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最低气温≤-25℃日数有"南疆少,北疆多;平原和盆地少,山区多"的特点,夏季最高气温≥40℃日数为"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的天数呈现"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和盆地少"的格局。在上述气候要素空间分异的综合作用下,新疆核桃种植的气候适宜区主要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平原;次适宜区在塔里木盆地大部和吐哈盆地南部;北疆大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区以及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为核桃不适宜种植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5a新疆≥10℃积温、最高气温≥40℃日数和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的天数分别以64.7℃·d·10a^(-1)、0.48d·10a^(-1)、0.120d·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P<0.05)增多趋势,冬季日最低气温≤-25℃日数以-0.980d·10a^(-1)的倾向率呈极显著(P<0.001)减少趋势。上述各要素分别于1986年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核桃种植的气候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明显扩大,而不适宜区明显减小,气候变暖对新疆核桃种植总体趋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10℃积温 最低气温≤-25℃日数 最高气温≥40℃日数 霜冻 核桃种植 气候适宜性 新疆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大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对全球及黑龙江省气候趋势的分析,说明黑龙江省气候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处于持续增温的时期。气温升高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是有利的,使水稻的北界继续向北扩展,水稻适宜区扩大,同时,原水稻种植区积温增加,可以种植更晚熟品种,单... 通过对全球及黑龙江省气候趋势的分析,说明黑龙江省气候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处于持续增温的时期。气温升高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是有利的,使水稻的北界继续向北扩展,水稻适宜区扩大,同时,原水稻种植区积温增加,可以种植更晚熟品种,单产提高。积温增加、CO2浓度提高和育苗条件的改善,实际生产可用品种熟期可比原积温划分区的可用品种晚1~2个熟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CO2浓度 水稻 有效积温
下载PDF
近52年北疆气候变化对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区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景林 普宗朝 +3 位作者 张山清 王命全 李新建 徐文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0,共9页
基于北疆52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逐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冻期资料,使用Arc GIS空间插值技术对上述各热量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使用线性趋势和年代间比较对近52年各热量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棉花气候分区指标... 基于北疆52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逐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冻期资料,使用Arc GIS空间插值技术对上述各热量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使用线性趋势和年代间比较对近52年各热量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棉花气候分区指标,完成了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2年5个时段的北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区;并对比分析了各时段宜棉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布区域和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北疆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2年北疆≥l0℃积温、7月份平均气温和无霜冻期分别以每10年75.657℃、0.218℃和4.36 d的斜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速率呈增大趋势。受其影响,近52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疆宜棉区面积明显扩大,次宜棉区和不宜棉区有所减小,风险棉区变化不大。2001―2012年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宜棉区面积扩大了6.54164×104 km2;次宜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缩小了0.99982×104 km2和5.28675×104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10℃积温 7月份平均气温 无霜冻期 棉花区划 北疆
下载PDF
1951~2007年东北地区有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景利 王志明 +5 位作者 陈明 史奎桥 梁涛 张兵兵 周福然 常君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655-15656,15680,共3页
利用1951~2007年东北3省86个站点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数据,通过arcgis和SPSS软件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7年来〉10℃的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东北3省有效积温在时间上呈显著递增趋势,其中吉林(P=0.024)、黑龙江(P=0.003)和辽宁(P... 利用1951~2007年东北3省86个站点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数据,通过arcgis和SPSS软件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7年来〉10℃的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东北3省有效积温在时间上呈显著递增趋势,其中吉林(P=0.024)、黑龙江(P=0.003)和辽宁(P〈0.001)递增趋势依次增强;阐明了东北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发展变化,探讨气候变化下,东北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增温导致有效积温增加,同时有可能加剧区域性干旱,加快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从而导致作物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农业 气候变化 有效积温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I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I-IANGJIANG RIVER AND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馥棠 王石立 +1 位作者 李玉祥 钟美娜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1年第5期649-656,共8页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 tion in the last 100 years,together with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greenhouse effects on the climate in China sim...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 tion in the last 100 years,together with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greenhouse effects on the climate in China simulated with the current major climatic models(GFDL,GISS,NCAR,OSU and UKMO),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i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and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are simulated with the available weather-yield statistic model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e- mperature variation ranges 1—4℃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ranges ±10—20%.The result is that under the current planting systems and agrotechniques,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production is more signifi- cant than that on rice;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of China will become more favourable while those in the south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remain the same;but thos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and the basins between Changjiang River and Haihe River are rather unstable.In general,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dominate in such climate changes because of uncertai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greenhouse effect weather-yield model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粳稻安全齐穗和安全成熟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世峰 徐云 刘蓉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应用江苏省南通市1951—2010年9—11月份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有关界限温度指标,推测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发现1991—2010年这20年水稻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较之前两个20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80%保证率... 应用江苏省南通市1951—2010年9—11月份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有关界限温度指标,推测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发现1991—2010年这20年水稻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较之前两个20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80%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分别推迟8 d、9 d,80%保证率的安全成熟期分别推迟10 d、5 d;同时发现采用的以20℃作为安全齐穗的指标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已经难以发挥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进而提出以齐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参考指标,通过安全成熟期向前累加活动积温(≥10℃)的方法来修正安全齐穗期,使得修正后的安全齐穗期较原推测日期提早25 d左右,即80%保证率安全齐穗期在9月6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市 水稻 安全齐穗期 安全成熟期 日平均气温 有效积温
下载PDF
日照地区气候背景下冬小麦适播期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成兆金 陈蕾 徐淑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3期93-98,共6页
气候变化改变了作物的生育环境,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适播期发生了变化,春季霜冻、干热风,使小麦的生理机能受到了损害。因此,给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窗口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日照地区3个气象站1951—2016年的逐日气象数... 气候变化改变了作物的生育环境,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适播期发生了变化,春季霜冻、干热风,使小麦的生理机能受到了损害。因此,给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窗口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日照地区3个气象站1951—201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冬前≥0℃·d有效积温为400—750℃·d)、拔节期间发生的春季霜冻以及乳熟期间发生的高温干热风天气的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前(10月2日至12月20日)≥0℃·d有效积温,近62 a来大东港区以1.572(℃·d)·a^(-1)的速度递增,近58 a来五莲县以1.339(℃·d)·a^(-1)的速度递增,近66 a来莒县以1.513(℃·d)·a^(-1)的速度递增,日照地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均未发生突变过程。最终确定日照地区冬小麦适播期大东港为10月20—25日,五莲县为10月17—20日,莒县为10月11—15日,比传统播期推迟5—10 d,理论上避免了冬小麦拔节期的霜冻危害,并分别以69%、85%、75%减少了小麦乳熟期的高温、干热风危害。该研究对当地冬小麦生产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变化 适播期 有效积温 春霜冻 干热风
下载PDF
滇中地区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丽丽 彭燕梅 尹艳琼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6期5-10,共6页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生产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滇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生产函数和经济-气候模型拟合验证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1990—2012年,滇中地区粮食单产平稳上升。年平...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生产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滇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生产函数和经济-气候模型拟合验证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1990—2012年,滇中地区粮食单产平稳上升。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升高速率为0.451℃/10 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10.84 mm/10 a。C-D生产函数拟合表明劳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显著,但农机动力和化肥投入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气温和降水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013和5.125×10-5。当气温和降水的二次方变量引入经济-气候模型后,其拟合优度明显提高;且表明,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过去23年及未来滇中地区的气温升高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产;相反,年降水量的减少却对粮食单产的提高没有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单产 影响 年均气温 年降水 滇中地区
下载PDF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作者 马淑亮 任月倩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10期51-54,共4页
基于1961~2016年贵州省62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插值法、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56年间,贵州省中东部水稻秧苗期、拔节孕穗期及总生长期的有效积温均呈缓慢上... 基于1961~2016年贵州省62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插值法、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56年间,贵州省中东部水稻秧苗期、拔节孕穗期及总生长期的有效积温均呈缓慢上升趋势,而移栽分蘖期和抽穗成熟期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代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有效积温变化呈波动起伏特点。水稻各生长阶段及总生长期的水稻有效积温变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水稻秧苗期、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成熟期及总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主周期分别为29a、29a、28a、27a和28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效积温 气候变化 贵州中东部
下载PDF
1980-2019年南太行地区气候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辉 郑昌玲 +1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39-2145,共7页
南太行地区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对我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护、重大生态工程计划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太行地区济源市为研究区,基于198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结果... 南太行地区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对我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护、重大生态工程计划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太行地区济源市为研究区,基于198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济源气候变化整体趋于暖湿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48℃·(10 a)^(-1)、14.21 mm·(10 a)^(-1)。春、夏季增温高于秋、冬季,春季气候变化趋势为暖干化,夏、秋、冬季趋于暖湿化。潜在蒸散和干燥度分别为增加和下降趋势,均值分别为748 mm、1.36。≥10℃初、终日每10年分别提前3 d、延迟1 d,≥10℃有效积温、≥10℃持续日数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别为116.57℃·(10 a)^(-1)、4 d·(10 a)^(-1)和5 d·(10 a)^(-1)。20世纪90年代是研究期间济源最干旱的10年,升温最快,有一半年份表现出半干旱区气候特征。2010-2019年,济源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加快,为研究期间最暖最湿润的10年,这10年的≥10℃持续日数增长28 d,有效积温增加389.36℃,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潜在蒸散 干燥度 有效积温 高温日数
原文传递
温度对不同发育时期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卓 段景攀 +3 位作者 韩丽 王青华 张永安 段立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94-2200,共7页
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是落叶松重要害虫之一。为探明温度变化对落叶松尺蠖的影响,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寄主植物,采用水培枝条饲养法,分别设置15、19、23、25、27、29和31℃7个温度,饲养观察不... 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是落叶松重要害虫之一。为探明温度变化对落叶松尺蠖的影响,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寄主植物,采用水培枝条饲养法,分别设置15、19、23、25、27、29和31℃7个温度,饲养观察不同温度下落叶松尺蠖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落叶松尺蠖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和产卵节律有显著影响。落叶松尺蠖只有在15~19℃范围内可完成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史,23℃以上成虫不能羽化,25℃以上幼虫化蛹率降低,29℃时卵的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下降。落叶松尺蠖越冬卵及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和4.3℃,有效积温分别为104.2和459.8日·度。落叶松尺蠖属于喜低温型昆虫,高温抑制其生长发育,高温降低幼虫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蛹期对温度的升高最敏感。温度升高导致雄虫比雌虫更早羽化,降低雌雄成虫相遇的机会,从而影响到后代繁衍。由此可推测,全球气温变暖,落叶松尺蠖为了生存会向北转移,因而温暖地区的落叶松受其危害程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尺蠖 气候变化 繁殖力 存活率 有效积温 雄性先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