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文英 左勤 +3 位作者 王幼芳 凃青云 黄志森 陈文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通过3次野外实地考察采得藓类植物标本2198份,经室内鉴定,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共计47科、130属、30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福建省新纪录3科、11属、74种。经区系成分分析,戴云山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3.33%;其次是热带亚... 通过3次野外实地考察采得藓类植物标本2198份,经室内鉴定,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共计47科、130属、30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福建省新纪录3科、11属、74种。经区系成分分析,戴云山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3.33%;其次是热带亚洲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分别占总种数的22.22%和16.67%,具亚热带性质。将戴云山与台湾玉山、江西阳际峰、浙江大盘山、广西猫儿山、广西九万山、福建鹫峰山东麓、云南大围山和四川峨眉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发现,戴云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更具岭南区特色。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戴云山与岭南区的猫儿山、九万山、大围山和毗邻区——云贵区的峨眉山聚在一起,因此,建议将岭南区与华东区在福建省内的界限略向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区系 物种多样性 戴云山 福建省
下载PDF
戴云山野生杨梅自然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赖恭梯 刘炜婳 +5 位作者 张梓浩 冯新 林玉玲 刘生财 祁芳斌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63-1870,共8页
采集戴云山脉自然群体的41份野生杨梅样品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相关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3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75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40条,占扩增总片段的80%,表明戴云山野生杨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 采集戴云山脉自然群体的41份野生杨梅样品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相关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3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75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40条,占扩增总片段的80%,表明戴云山野生杨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TRUCTURE聚类分析(基于模型)将41份野生杨梅划分为6个类群,结合Q值(Inferred ancestry of individuals)分析表明,戴云山脉野生杨梅存在丰富的遗传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脉 野生杨梅 ISSR 遗传结构 聚类分析 多态性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凡 刘金福 +2 位作者 兰思仁 郑世群 何中声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6-15,共10页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屏障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安全岛屿,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并结合保护区生态、社会、经济现状,提...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屏障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安全岛屿,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并结合保护区生态、社会、经济现状,提出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植物多样性 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戴云山羊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杨 刘远 +2 位作者 张晓佩 高承芳 董晓宁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2,121,共4页
戴云山羊是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由于近年来忽视了选育保种工作,群体数量逐渐减少,有濒临灭绝的危险。通过建立戴云山羊品种保护区,建立保种群和选育核心群,培育戴云山羊肉用新品系,加强高新技术在保种工作中的应用,组织开展商品肉羊生... 戴云山羊是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由于近年来忽视了选育保种工作,群体数量逐渐减少,有濒临灭绝的危险。通过建立戴云山羊品种保护区,建立保种群和选育核心群,培育戴云山羊肉用新品系,加强高新技术在保种工作中的应用,组织开展商品肉羊生产,提高肉羊开发利用水平,树立戴云山黑羊品牌等措施进行戴云山羊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羊 品种资源 保护利用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α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建梅 刘金福 郑世群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49-55,共7页
分别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群落α。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在600-700 m海拔段最高,在1 600-1 700 m海拔段最低;(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数值在群落不同层次的... 分别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群落α。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在600-700 m海拔段最高,在1 600-1 700 m海拔段最低;(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数值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在不同坡向中,物种多样性在西南坡的各指数值最大,而在南坡的各指数最小;(4)不同坡度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值存在较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植物群落 多样性 不同地形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梁美霞 刘怀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154,175,共5页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较高,其美学价值级别属于优美景区,突出了保护区森林景观给人的整体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美学价值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美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68,共6页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花费法等定量评价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4项主导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生态功能总价值为58 486.22万元·a-1,突出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巨大的生态...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花费法等定量评价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4项主导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生态功能总价值为58 486.22万元·a-1,突出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巨大的生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发现泥炭藓植物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榕辉 黄志森 曹祖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7-268,共2页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戴云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泥炭藓科新纪录暖地泥炭藓.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泥炭藓科 戴云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 被引量:4
9
作者 梁美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建设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戴云山区竹种资源及其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德礼 《竹子研究汇刊》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戴云山区竹种的调查 ,建立了定位到各乡镇林班或小区的竹种和竹林资源系统 ,计有 12属 6 3种 .茎竿类型以单轴散生型和复轴混生型竹种为主 ,区系地理成分则以东亚成分和热带分布型为主 .这一过渡性质的竹类区系具温带兼少量热带性... 通过对戴云山区竹种的调查 ,建立了定位到各乡镇林班或小区的竹种和竹林资源系统 ,计有 12属 6 3种 .茎竿类型以单轴散生型和复轴混生型竹种为主 ,区系地理成分则以东亚成分和热带分布型为主 .这一过渡性质的竹类区系具温带兼少量热带性质 .闽西地区→戴云山区→三明地区→武夷山区的竹类分类群的比较 ,显示出合轴丛生型竹种逐渐减少、单轴散生型竹种先增加后减少、复轴混生型竹种依次递增的规律 ,表明竹类在该地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竹种资源 竹森资源 区系 地带性 资源调查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传明 《高师理科学刊》 2008年第2期75-78,共4页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景观是该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不均衡;各景观组分面积与周长的分布相似,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植被景观斑块总体特征分析表明,农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暖性针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景观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近自然度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远丽 旷开金 +4 位作者 尤添革 刘金福 路春燕 林芳芳 林柳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采用敏感性分析,筛选出13个能反映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植被与土壤特征的主要因子,构建其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等间距法将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 采用敏感性分析,筛选出13个能反映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植被与土壤特征的主要因子,构建其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等间距法将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总体近自然度属于近人工等级,其中上涌镇等级最高,其余依次为桂阳乡、大铭乡、赤水镇、雷锋镇、南埕镇.所有样地中,远天然占46.51%,半天然占2.33%,近人工占48.84%,人工占2.33%.坡度、林龄、乔木层Shannon-winener指数、速效钾、有效磷、全氮是影响戴云山黄山松群落近自然度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近自然度 戴云山 熵值法
下载PDF
戴云山红楠种群直径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志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应用5种概率分布律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β分布函数能较好地表达红楠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拟合效果最好,正态分布函数次之;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楠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 应用5种概率分布律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β分布函数能较好地表达红楠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拟合效果最好,正态分布函数次之;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楠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偏度大部分呈正偏,峰度值均为负,表明红楠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其研究结果对红楠林的合理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楠 戴云山 种群 直径分布
下载PDF
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志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生活型分布状况表明戴云山南坡地带植被以森林植被占优势。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高位芽生活型物种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生活型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呈双峰型,1年生植物随海拔的升高从减少到增加的变化趋势,地面芽生活型物种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呈非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植物群落 生活型 海拔梯度格局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隧道断层性质与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余成伟 刘星 《云南地质》 200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隧道断层(F2)为张性正断层,破坏原岩中较为对称的应力平衡,加之带内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使得断层更加容易坍塌和涌水。建议采用稳定掌子面法和专门支护保证硐室稳定。
关键词 应力分析 稳定性判断 施工方法设计 隧道断层 福建戴云山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斌 徐荣地 蔡孝星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98-106,共9页
对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研究发现有蝴蝶种类6科243种,其中本地新纪录种150种。
关键词 戴云山 蝴蝶种类 调查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周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立足福建戴云山国家...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立足福建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分析其相关的环境教育资源,针对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的蛀干天牛种类及为害特征
18
作者 陈正浩 唐缙涵 +3 位作者 徐建国 赖钟俊 陈斌 梁光红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明确为害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林分的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为准确识别害虫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辅以无人机观测,并结合不定期枯死木套笼观察,记录罗浮栲林分蛀干害虫的为害特征,并对采集的蛀干害虫进行... [目的]明确为害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林分的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为准确识别害虫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辅以无人机观测,并结合不定期枯死木套笼观察,记录罗浮栲林分蛀干害虫的为害特征,并对采集的蛀干害虫进行鉴定。[结果]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存在4种蛀干害虫,分别为后刺拟棘天牛(Neacanista retrospinosa)、紫缘长绿天牛(Chloridolum lameeri)、红腹柄天牛(Aphrodisium faldermannii rufiventris)和皱绿柄天牛(A.gibbicolle)。其中,后刺拟棘天牛占采集天牛总数的81.1%,为优势种群;4种天牛在形态学上差异明显,易于区分;4种天牛幼虫均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但蛀干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也可作为初步鉴别害虫种类的参考依据。[结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目前遭受多种蛀干天牛的危害。其中,红腹柄天牛的危害相较本世纪初明显减弱;新发现了紫缘长绿天牛和皱绿柄天牛;后刺拟棘天牛种群数量较高,已造成严重损失,是当前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栲 后刺拟棘天牛 紫缘长绿天牛 红腹柄天牛 皱绿柄天牛 为害特征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江黄羊和戴云山山羊杂交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开金 张国森 +1 位作者 陈国河 郑进碧 《福建畜牧兽医》 1996年第3期5-7,共3页
1986~1989年,用南江黄羊(♂)和戴云山山羊(♀)作杂交试验。黄、戴F1代山羊被毛显示父系特征,其体重、体尺、屠宰率、繁殖率比母本增加8.95%、4.5/、3%和2%,发病率下降3.8%。试验结果表明;F1代杂... 1986~1989年,用南江黄羊(♂)和戴云山山羊(♀)作杂交试验。黄、戴F1代山羊被毛显示父系特征,其体重、体尺、屠宰率、繁殖率比母本增加8.95%、4.5/、3%和2%,发病率下降3.8%。试验结果表明;F1代杂交羊明显优于戴云山山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江黄羊 黄羊 山羊 戴云山山羊 杂交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巨型环状体的成因探讨
20
作者 王文革 章振国 《福建地质》 2002年第4期187-194,共8页
通过对戴云山巨型环状体西南端上涌地区 4幅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 1,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 ,从火山产物及火山构造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初步认为它是以石牛山地区为中心的大型破火山组合群体 ,其中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 通过对戴云山巨型环状体西南端上涌地区 4幅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 1,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 ,从火山产物及火山构造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初步认为它是以石牛山地区为中心的大型破火山组合群体 ,其中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是大型破火山经过多期、多旋回 ,继承性和迁移喷发 ,同一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多呈同心环状 (卫星式 )分布 ,不同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往中心迁移叠置或继承套叠构成巨型环状火山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继承性喷发 巨型环状体 戴云山 福建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