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大黄■虫丸) in Treating Posthepatitis B Hepatic Fibrosis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孝银 李恩庆 +4 位作者 杨钦河 章群 孙立 徐云生 沈强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Hepatic fibrosis is the only way for all kinds of chronic hepatic diseases to develop into liver cirrhosis. How to block and reverse hepatic fibrosis is the key issue for treatment of all kinds of chronic hepatic dise... Hepatic fibrosis is the only way for all kinds of chronic hepatic diseases to develop into liver cirrhosis. How to block and reverse hepatic fibrosis is the key issue for treatment of all kinds of chronic hepatic disease. After many years’ arduous effort in treating hepatic fibrosis, no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have been obtained. Though hepatic fibrosis could be definitely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M in Treating Posthepatitis B Hepatic Fibrosis Clinical Study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下载PDF
Effect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therapy on serum virus replication indexes as well as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irrhosis
2
作者 Hong-Gang Hu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8期48-51,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therapy on serum virus replication indexes as well as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irrhosis.Me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therapy on serum virus replication indexes as well as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irrhosis.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irrhos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May 2013 and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ho accepted 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treatment and entecavir monotherapy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HBV-DNA loads, liver fibrosis index and immune cell levels as well as 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were determined.Results:HBV-DNA loads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at 48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HBV-DNA loa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serum HA, LN, PC-III, IV-C, IL-15, IL-16 and TGF-β1 level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Treg cell levels of both groups at 24 weeks and 48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while peripheral blood NK cell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serum HA, LN, PC-III, IV-C, IL-15, IL-16 and TGF-β1 level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Treg cell levels of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hile peripheral blood NK cell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irrhosis can reg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without affecting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antiviral drugs on viral re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Dahuang zhechong pill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ORY reaction
下载PDF
Progress in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aihuang Zhechong Pill
3
作者 Yue Zhao Zhenyuan H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6期19-21,共3页
Daihuang Zhechong pill is an important prescription in ancient book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breaking blood stasi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harmacological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 Daihuang Zhechong pill is an important prescription in ancient book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breaking blood stasi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harmacological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aihuang Zhechong p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huang zhechong pill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4
作者 荣宝山 石志强 翟佳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大黄[庶虫]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 大黄[庶虫]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劳后期、因虚致瘀之证,故此方兼具扶正与祛邪双重功效。临床运用方面,单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相关疾病的报道偏少,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其他方剂或联合西药,治疗肝、心、肺、肾、妇科、男科等各类疾病。实验研究方面,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糖、改善血脂、改善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多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探讨其作用、机制,故其物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查阅近10年大黄[庶虫]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对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大黄[庶虫]虫丸深入研究、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证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乳腺癌基因突变型卵巢癌
5
作者 梁爽 赵威 +2 位作者 陈丽 丁瑞敏 王晖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乳腺癌基因(breast cancergene,BRCA)突变型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目的研究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乳腺癌基因(breast cancergene,BRCA)突变型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奥拉帕利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小腹胀痛、纳差、面色晦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小腹胀痛、纳差、面色晦暗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西医治疗有效率(83.67%)高于对照组(55.10%)(P<0.05);对照组中医治疗有效率(53.06%)低于观察组(83.67%)(P<0.05)。结论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BRCA突变型乳腺癌能够起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BRCA突变 危险因素 大黄蛰虫丸 奥拉帕利
下载PDF
大黄䗪虫丸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6
作者 陈美红 张晓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䗪虫丸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大黄... 目的探讨大黄䗪虫丸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大黄䗪虫丸,观察两组性激素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及VAS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提高,且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大黄䗪虫丸联合戈舍瑞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相互补充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其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彰显了中西医药结合的综合治疗优势,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黄䗪虫丸 戈舍瑞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汪云鑫 苏乙花 顾民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地奥心血康干预组(阳性组)及大黄蛰虫丸干预组(大黄蛰虫丸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地奥心血康干预组(阳性组)及大黄蛰虫丸干预组(大黄蛰虫丸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余下3组小鼠均构建AS模型。应用油红染色对主动脉病理切片情况进行观察,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脂质水平[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炎症指标(IL-6、IL-1β、TNF-α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AI指数。结果 除NC组大鼠以外,其他各组大鼠动脉组织中均出现内膜增厚、斑块沉积和不连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其中模型组动脉组织损伤现象最为显著,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动脉组织结构情况与NC组相近。模型组血清TC[(9.82±1.46)mmol/L]、TG[(9.82±1.46)mmol/L]、LDL-C[(2.93±0.22)mmol/L]、IL-6[(97.65±9.11)ng/L]、TNF-α[(93.21±11.17)ng/L]水平及外周血Th17[(3.56±0.34)%]、Treg细胞[(4.41±0.38)%]水平高于NC组[分别为(3.71±0.57)mmol/L、(6.47±0.92)mmol/L、(0.94±0.15)mmol/L、(16.52±2.76)ng/L、(5.45±0.84)ng/L、(1.83±0.16)%、(7.72±0.73)%](均P<0.05),HDL-C水平[(2.92±0.31)mmol/L]低于NC组[(0.95±0.08)mmol/L](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蜇虫丸组和阳性组血清TC[分别为(3.92±0.72)mmol/L、(3.71±0.65)mmol/L]、TG[分别为(6.71±0.83)mmol/L、(6.83±0.72)mmol/L]、LDL-C[分别为(1.15±0.11)mmol/L、(1.11±0.13)mmol/L]、IL-6[分别为(19.83±2.55)ng/L、(18.51±3.72)ng/L]、TNF-α[分别为(17.08±1.72)ng/L、(15.92±1.56)ng/L]水平及外周血Th17[分别为(2.11±0.25)%、(2.06±0.22)%]、Treg细胞[分别为(7.45±0.76)%、(7.31±0.72)%]水平偏低,HDL-C偏高[分别为(2.18±0.72)mmol/L、(2.23±0.61)mmol/L],趋近于NC组(均P<0.05)。与NC组AI指数(0.35±0.08)比较,模型组、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分别为9.71±2.04、1.21±0.15、0.83±0.17)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AI指数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的IL-6、TNF-α水平和外周血IL-1β、NF-κB、NLRP3 mRNA和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均较NC组、阳性组和大黄蛰虫组明显偏高(均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的炎性损伤可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来实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动脉粥样硬化 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 主动脉 炎性损伤
下载PDF
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气滞血瘀型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吉银 戴铭 +3 位作者 王振常 吕建林 黄晶晶 张文富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肝癌患者TACE术后予对症治疗,观察组肝癌... 目的:研究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肝癌患者TACE术后予对症治疗,观察组肝癌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进行治疗。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指标及上腹部影像学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获益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32.50%,获益率5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在经过TACE术后,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方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更好的疗效,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可以加强对肝功能的保护,有效地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肝癌的转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逍遥散 大黄[庶虫]虫丸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气滞血瘀型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燃培 李小青 +4 位作者 张华 张亚玲 孙婷婷 屈浩然 郑玉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在中医组方上具有虫类逐瘀、草本养虚,肝脾同调、两脏兼顾,蜜丸为剂、峻药缓图等特色,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在临床上无论是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还是联合静脉化疗,均可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外,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转移癌患者,单药应用也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终末期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且可长期应用,安全性较高。机制研究中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肝癌前病变、保护肝细胞,调节肝功能,抗肝癌细胞转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促进血管正常化、调节免疫等相关机制,分子机制明确。通过以上三方面,全面详细阐述了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不足与改进,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肝癌 研究进展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
10
作者 虞嘉康 周蕾 倪纯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大黄廑虫丸,评估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凝血功能、HBV-DNA值、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病人占50.00%高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T[(125.42±24.57)×10^(9)/L比(116.12±21.38)×10^(9)/L]、FIB水平[(2.76±0.56)g/L比(1.80±0.63)g/L]高于对照组,TT[(14.18±4.28)s比(16.61±5.34)s]、HBV-DNA[(2.72±0.43)×10^(5) IU/L比(3.38±0.68)×10^(5) IU/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肝硬化程度和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脏硬度数值(LSM)(15.32±2.27)kPa比(17.94±2.34)kPa、肝门静脉内径[(12.29±1.98)mm比(13.80±2.15)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抗病毒治疗,联合大黄廑虫丸治疗,疗效较好,改善肝功能,有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缩小肝门静脉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大黄廑虫丸 抗病毒治疗 凝血功能紊乱 门静脉系统
下载PDF
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1
作者 刘晓隽 费小凡 +1 位作者 贺雷 朱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23-2328,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NASH患者,均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NASH患者,均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观察组脱失10例,对照组脱失9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宣教,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保肝降酶等标准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用大黄■虫丸。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1年)对比2组肝活检缓解率、肝纤维化扫描仪(FibroScan)测定的肝纤维化评级缓解率、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活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χ^(2)=14.512,P=0.002),肝纤维化评级改善率高于对照组(χ^(2)=15.550,P=0.001)。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1.438,P<0.05)。治疗后,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GPT、GOT、TB)低于对照组(P<0.05)。共发生不良事件37例次,均为轻微不良反应,未经处理或对症治疗后缓解,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可改善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肝纤维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虫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痰瘀互结证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张仲景“缓中补虚”之浅谈
12
作者 李阳 樊蒙真 郝征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浅论“缓中补虚”内涵,探讨张仲景临床思维。方法: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黄?虫丸条文及药味进行研究,加以现代“缓中补虚”治法相关临床文献进行补充。结论:“缓中补虚”作为虚劳干血的治则,其中“缓”为干血攻伐药味处方的核... 目的:浅论“缓中补虚”内涵,探讨张仲景临床思维。方法: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黄?虫丸条文及药味进行研究,加以现代“缓中补虚”治法相关临床文献进行补充。结论:“缓中补虚”作为虚劳干血的治则,其中“缓”为干血攻伐药味处方的核心法则,“补虚”为其目的,代表方大黄?虫丸现代应用广泛,提示张仲景临床思维至今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中补虚 金匮要略 大黄䗪虫丸 干血虚劳
下载PDF
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大黄䗪虫丸抑制KM小鼠肿瘤血管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盼丽 李钦青 +3 位作者 王光琦 柳甜 郭继龙 贺文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559-1565,共7页
目的 研究大黄䗪虫丸对昆明(KM)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体积、质量、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肿瘤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黄䗪虫丸对昆明(KM)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体积、质量、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肿瘤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的影响,探讨大黄䗪虫丸是否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H22人肝癌细胞注射到KM小鼠进行小鼠皮下移植瘤造模,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䗪虫丸低剂量组、大黄䗪虫丸中剂量组、大黄䗪虫丸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每组各15只,实验干预1次/d,连续干预2周。大黄䗪虫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干预结束后取瘤体,对各组瘤体长、短径进行测量,计算瘤体的抑瘤率、体积及体质量并记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转录水平;蛋白印记法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肿瘤组织检测反映MVD的表达。结果 体积抑瘤率比较,大黄䗪虫丸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11%、21.73%和37.09%,索拉非尼组的抑瘤率为46.7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䗪虫丸高剂量组可使肿瘤组织出现大面积的坏死区域;PCR和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䗪虫丸各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肿瘤组织HIF-1α、VEGF mRNA蛋白水平表达(P<0.05,P<0.01);CD31-MVD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䗪虫丸高剂量组MVD明显减少(P<0.05)。结论 大黄䗪虫丸可能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控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䗪虫丸 原发性肝癌 H22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研究大黄䗪虫丸抑制心、肺纤维化生物学基础
14
作者 梁静涛 何晓艳 +4 位作者 霍之瀛 李欣 王敏 肖静怡 吴丽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15,共9页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大黄䗪虫丸(DHZCP)含药血清对肺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体外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共同生物分子学机制。方法:以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系和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两种细胞均分别设4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大黄䗪虫丸(DHZCP)含药血清对肺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体外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共同生物分子学机制。方法:以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系和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两种细胞均分别设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HZCP组和TGF-β1特异性受体激酶抑制剂TRKI(SB-431542)组。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SiO_(2)(50μg/cm~2)诱导肺纤维化体外模型,脂多糖(LPS,1μg/mL)诱导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DHZCP(15%)和抑制剂SB-431542(3.8μg/mL)处理后,CCK-8检测细胞活性,RT-PCR法检测各组中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各组中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上述蛋白的定位表达。结果:MH-S细胞系结果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细胞活力下降,TGF-β1、α-SMA、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均升高,而Smad7的mRNA和蛋白均降低。给药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受试药物组的细胞活力均提升,TGF-β1、α-SMA、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均降低,Smad7的mRNA和蛋白均上升。H9C2细胞系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活力亦下降,TGF-β1、α-SMA、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均上升,而Smad7的mRNA和蛋白均下调。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干预组的细胞活力均上升,TGF-β1、α-SMA、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均降低,Smad7的mRNA和蛋白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ZCP能提高MH-S和H9C2两种细胞的活性,抑制α-SMA、TGF-β1、Smad2、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表明DHZCP对肺和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与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这也是二者“异病同治”的生物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肺纤维化 心肌纤维化 大黄䗪虫丸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Clinical antitumor applica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 被引量:3
15
作者 Yingying Tian Beibei Ma +7 位作者 Shangyue Yu Yilin Li Hailuan Pei Shiqiu Tian Xinyue Zhao Chuang Liu Zeping Zuo Zhibin Wa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Cancer still has elev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which undoubtedly impacts the life quality of affected individuals.Remarkabl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cancer therapy,although the toxicities of traditional therapie... Cancer still has elev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which undoubtedly impacts the life quality of affected individuals.Remarkabl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cancer therapy,although the toxicities of traditional therapies remain an obvious challenge.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developed by Zhongjing Zhang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represent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this review,it was found that DHZCP is therapeutically utilized in liver,lung,gastric,pancreatic and other cancers in clinic.Pharmacological evidence showed that its anti-tumor mechanisms mainly involve induced cell cycle arrest,apoptosis and autophagy,as well as suppressed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obstructed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enhanced immunity,and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The present review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HZCP and may promote the wide use of TCM in clinical antitumo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tumor effect Dahuang zhechong pill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大黄蛰虫丸抗肝癌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立伟 肖建才 +2 位作者 蔡生兴 李玉坤 姜宇懋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目的 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筛选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癌的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揭示其抗肝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TCMSP、Genecards、TTD、Disgenet、OMIM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筛选大黄蛰虫丸药靶基因与肝癌疾病基因的共有基因... 目的 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筛选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癌的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揭示其抗肝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TCMSP、Genecards、TTD、Disgenet、OMIM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筛选大黄蛰虫丸药靶基因与肝癌疾病基因的共有基因,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图”,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大黄蛰虫丸共有198个活性成分,其中槲皮素、芍药苷、黄芩素及漆酚等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物质基础,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得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 AKT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 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AP-1, JUN)、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等核心靶点。富集通路涉及癌症、PI3K-AKT、MAPK、乙型肝炎、小细胞肺癌等通路。结论 该研究提示大黄蛰虫丸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为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肝癌 网络药理学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黄■虫丸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士科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结合西医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虫...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结合西医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虫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88.64%(P<0.05)。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降低(P<0.05),HDL-C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虫丸结合西医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瘀血阻络型 大黄■虫丸 血脂 炎症因子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大黄蛰虫丸中的9种成分
18
作者 刘丽 王建成 +2 位作者 韩庆霞 王亮 王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大黄蛰虫丸中黄芩素、黄芩苷、苦杏仁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甘草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酸铵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大黄蛰虫丸中黄芩素、黄芩苷、苦杏仁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甘草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酸铵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00 mm,2.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电喷雾离子源正负同时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通过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色谱保留时间、色谱峰面积,同时进行黄芩素、黄芩苷、苦杏仁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甘草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酸铵的定量测定。结果9种成分线性范围的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8,回收率为93.77%~101.27%,RSD为0.57%~1.79%。结论该法快速简便、高通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为大黄蛰虫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黄蛰虫丸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蛰虫丸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柏小辉 蒋丽 +2 位作者 吴震 陶琦 潘萌莎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治疗结直肠癌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理。方法:利用TCMSP、TCMID系统并通过文献研究,以获得大黄蛰虫丸的主要化学成份及其功效靶位。再根据GeneCards中的结直肠癌药物靶位、DrugBank中的结直肠癌阳性药功能靶位相...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治疗结直肠癌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理。方法:利用TCMSP、TCMID系统并通过文献研究,以获得大黄蛰虫丸的主要化学成份及其功效靶位。再根据GeneCards中的结直肠癌药物靶位、DrugBank中的结直肠癌阳性药功能靶位相结合,证明大黄蛰虫丸功效靶位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组分-靶点”网络模型。最后,借助DAVID将主要靶点映射KEGG通路上,进一步阐释主要靶点与大黄蛰虫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联系。结果:“组分-靶点”网络包含226个化学组分和相应靶点34个(其中关键药效组分7个,主要靶点26个),主要靶点涉及NOS2、PPARG、PIK3CG、F2、GSK3B、CDK2、PGR、CHEK1等。映射KEGG通路111条(P<0.05),涉及的通路有PI3K-Akt通路、TNF通路、VEGF通路等。结论:结合文献和预测结果分析,榭皮素、L-尿苷为大黄蛰虫丸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的关键药效分子,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大黄䗪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疗效的Meta分析
20
作者 陈明环 王咏兰 +2 位作者 马敏 曾华华 黄德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3期86-92,共7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大黄䗪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及研究方向。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大黄䗪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及研究方向。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范围系自建库至2022年9月。挑选出大黄䗪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 5.3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文献筛选结果显示,共有8个研究被纳入,包含69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47例和3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黄䗪虫和恩替卡韦两药联用组对于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的对照组,除了Ⅳ型胶原(Ⅳ-C),其他三项标志物两组间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结果显示,大黄䗪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有良好的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表明大黄䗪虫丸具有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或增强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提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时可考虑选用大黄䗪虫丸和恩替卡韦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䗪虫丸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