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不同产地两粤黄檀的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澄生 韦建华 +3 位作者 陈睿 霍丽妮 朱小勇 吴刚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0年第7期56-58,65,共4页
采用SFE-CO2法,分别提取了广西和海南产的两粤黄檀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比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广西产的两粤黄檀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3... 采用SFE-CO2法,分别提取了广西和海南产的两粤黄檀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比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广西产的两粤黄檀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38%;从海南产的两粤黄檀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08%。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产地的两粤黄檀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主要成分及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含量最高的特征性成分也不相同。该研究结果可为两粤黄檀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黄檀 挥发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PY-GC-MS鉴别降香黄檀与降真香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若克 陈霞 +1 位作者 李英健 符韵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鉴别降香黄檀和降真香,采用快速裂解-气相-质谱联用(PY-GC-MS)法。通过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总离子流图以及所产生的特征性裂解产物的差异,为两种木材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鉴别手段。结果表明,在低温快速裂解条件下,降香黄檀裂解出13种产... 为鉴别降香黄檀和降真香,采用快速裂解-气相-质谱联用(PY-GC-MS)法。通过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总离子流图以及所产生的特征性裂解产物的差异,为两种木材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鉴别手段。结果表明,在低温快速裂解条件下,降香黄檀裂解出13种产物,得到产物的出峰时间集中在15~17 min,同时得到抽提物类特征性产物包括反式-橙花叔醇、橙花叔醇、6,7-环氧-蛇麻烯、α-红没药醇。降真香裂解出14种产物,产物的出峰时间相对分散,抽提物类特征产物主要是3',5'-二甲氧基苯乙酮。同时该方法所需原料各0.5 mg,具有微量、准确、高效的特点,可用于两种高档木材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降真香 低温快速裂解 特征产物
下载PDF
两粤黄檀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小倩 黄颖 +2 位作者 陈睿 韦建华 黄茂春 《大众科技》 2021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两粤黄檀茎叶的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的鉴别、药用推广及后续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等方法研究两粤黄檀茎叶的生药鉴定特征,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两粤黄檀茎叶有明显鉴... 目的:通过对两粤黄檀茎叶的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的鉴别、药用推广及后续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等方法研究两粤黄檀茎叶的生药鉴定特征,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两粤黄檀茎叶有明显鉴别特征,其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1.73 mg/g,加样回收率为101.79%。结论:两粤黄檀茎叶的生药鉴定特征明显,其总黄酮含量可作为两粤黄檀的质量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黄檀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生药鉴定
下载PDF
壮药两粤黄檀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5
4
作者 韦建华 谭红声 +4 位作者 卢澄生 王金贤 徐锦 霍丽妮 卢汝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9-2163,共5页
目的研究壮药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HPLC等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两粤黄檀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 目的研究壮药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HPLC等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两粤黄檀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豆甾醇(4)、大鱼藤树酸(5)、robustin(6)、4-hydroxy-3-(3′-hydroxy-4′-methoxyphenyl)-5-methoxy-2″,2″-dimethylpyrano-(5″,6″:6,7)-coumarin(7)、大鱼藤树素甲醚(8)、大鱼藤树酸甲酯(9)、4′-羟基-5,7-二甲氧基-6-(3-甲基-2-丁烯基)-异黄酮(10)、芒柄花黄素(11)、伪赝靛苷元(12)、毛蕊异黄酮(13)、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两粤黄檀酮;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黄檀 香豆素 异黄酮 两粤黄檀酮 大鱼藤树酸 芒柄花黄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