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1
作者 金志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以接受单独盐酸依匹斯汀治疗者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以接受单独盐酸依匹斯汀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客观症状评分、症状明显减轻与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客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与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可显著改善患者客观症状,缩短症状明显减轻与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湿热蕴肤证 玉屏风颗粒 盐酸依匹斯汀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清热除湿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辨证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岚 姜春燕 +1 位作者 李伯华 周冬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21-3324,共4页
清热除湿汤是北京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由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所研制,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湿热所致皮肤病的经验方,由龙胆草、黄芩、生地黄、车前草、生石膏、白茅根、大青叶、六一散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用... 清热除湿汤是北京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由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所研制,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湿热所致皮肤病的经验方,由龙胆草、黄芩、生地黄、车前草、生石膏、白茅根、大青叶、六一散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带状疱疹等多种皮肤病,疗效较好。根据“异病同治”的中医治则,目前还扩展应用于痤疮、脂溢性皮炎、银屑病、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属于湿热证者。从清热除湿汤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配伍应用、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清热除湿汤的辨证应用,旨在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并加以灵活运用,发挥传统有效方剂的特色,为患者解决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除湿汤 辨证治疗 皮肤病 赵炳南 湿热证 异病同治 临床经验 急性期
下载PDF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强 肖敏 +4 位作者 余倩颖 尤雯丽 雷晴 陈明岭 艾儒棣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湿疮及中医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证候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比较。结...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湿疮及中医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证候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比较。结果:慢性湿疮患者在治疗4周后,各证候患者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取得痊愈49例,显效125例,总显效率为62.8%;在治疗结束6月后对取得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回访,共随访160例,痊愈患者增加到101例,复发39例,总体复发率为24.4%。结论:运用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可显著降低其皮损面积百分比、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疮 湿热蕴肤证 脾虚湿蕴证 血虚风燥证 文氏马齿苋汤 文氏健脾除湿汤 文氏润燥止痒汤
下载PDF
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含 杨雪丽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湿疹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肤型,分别随机纳入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治疗组1接受清热去湿汤治... 目的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湿疹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肤型,分别随机纳入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治疗组1接受清热去湿汤治疗,治疗组2接受卤米松乳膏涂抹于皮损部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精涂抹于皮损部位治疗,3组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10 d后3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0 d后症状积分、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1总有效率(93.33%)高于治疗组2(80.00%)、对照组(63.33%),治疗组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面积、色泽、丘疹、瘙痒、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均下降,治疗组1、2及对照组呈降低趋势(P<0.05);3组全血CD4^(+)、CD4^(+)/CD8^(+),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1、2及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分析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疹 湿热蕴肤型 清热去湿汤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李氏砭法刮痧治疗脾虚湿蕴手足湿疹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苏丽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李氏砭法刮痧治疗脾虚湿蕴手足湿疹的应用。方法设定此次研究的时间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邀请院内的36例脾虚湿蕴手足湿疹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之中,并以随机的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对照组中... 目的探究分析李氏砭法刮痧治疗脾虚湿蕴手足湿疹的应用。方法设定此次研究的时间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邀请院内的36例脾虚湿蕴手足湿疹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之中,并以随机的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结合针灸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比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反复发作情况、血清睾酮指标、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皮损积分、瘙痒症状、中医湿热证候次症积分以及患者对于最终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完成所有治疗之后,通过整理分析治疗前后所得的数据发现,观察组在取得的治疗效果、反复发作情况、血清睾酮指标、皮损积分、瘙痒症状、中医湿热证候次症积分以及患者对于最终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脾虚湿蕴手足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李氏砭法刮痧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反复发作情况、血清睾酮指标、皮损积分、瘙痒症状、中医湿热证候次症积分以及患者对于最终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在今后对脾虚湿蕴手足湿疹类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参照本次研究的治疗方式,进而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脾虚湿蕴手足湿疹 治疗效果 反复发作情况 血清睾酮指标 皮损积分 瘙痒症状 中医湿热证候次症积分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140例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寿柳梅 陈佳露 +2 位作者 邵田娱 张瑶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证型分布 病因病机 热毒蕴肤证 湿热瘀阻证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从肺脾论治湿疹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冰林 吴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湿疹是一种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个人体质差异、及环境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困扰,给日常生活增添诸多不便。近年来,祖国医学在湿疹,尤其是慢性湿疹的治疗上有着较为醒目的表现。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结合跟师临... 湿疹是一种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个人体质差异、及环境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困扰,给日常生活增添诸多不便。近年来,祖国医学在湿疹,尤其是慢性湿疹的治疗上有着较为醒目的表现。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结合跟师临床经验总结发现从肺脾论治湿疹有较好疗效。主要论述湿疹的病因病机、湿疹发病规律与肺脾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祖国医学传统的辨证分型、并附临床案例及分析2例。因湿疹有易反复发作的特性,为减少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减轻湿疹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损害,经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湿疹日常护理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湿疹 肺脾 辨证分型 湿热蕴肤 脾虚湿蕴 血虚风燥 案例 湿疹护理
下载PDF
梁凤霞运用针灸治疗湿疹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滕汝枫 梁凤霞 《河南中医》 2020年第5期729-732,共4页
梁凤霞教授将湿疹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证、阴虚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湿热蕴肤证。梁教授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临证时强调,4个证型可单独为病亦可夹杂为病,若患病迁延日久,可见瘀象,以舌质暗淡,舌下脉络迂曲青紫怒张,或肌肤甲错等为... 梁凤霞教授将湿疹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证、阴虚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湿热蕴肤证。梁教授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临证时强调,4个证型可单独为病亦可夹杂为病,若患病迁延日久,可见瘀象,以舌质暗淡,舌下脉络迂曲青紫怒张,或肌肤甲错等为主要症状。梁教授在清热利湿,润燥熄风的治疗总则下注重标本同治,内调脏腑,强调针灸临床诊治湿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并举;标本兼顾,急治其标,缓治其本;调心神与调他脏同施,善用背俞穴;多种针灸方法并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湿疹 血虚风燥证 阴虚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湿热蕴肤证 梁凤霞
下载PDF
张念志教授应用龙胆泻肝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症验案举隅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晶 张念志 +1 位作者 汪诗清 朱笑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2期89-91,共3页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以根治、不良反应明显的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因其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逐渐被广泛运用,若辨证施治准确,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文章总结张念志教授辨证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经验...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以根治、不良反应明显的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因其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逐渐被广泛运用,若辨证施治准确,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文章总结张念志教授辨证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经验,张念志教授认为皮肤瘙痒症早期常因正气不足,外感风、湿、热邪所致,久病往往耗伤阴液,致阴虚、血虚、血瘀。临证四诊合参,对于湿热型风瘙痒,选用龙胆泻肝汤合升降散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湿热证 经方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芩蒌清利汤结合火针治疗湿疹(湿热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涂焱华 时文远 袁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芩蒌清利汤结合火针治疗湿疹(湿热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湿疹(湿热证)患者68例,均由医院中医科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 目的探究芩蒌清利汤结合火针治疗湿疹(湿热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湿疹(湿热证)患者68例,均由医院中医科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芩蒌清利汤结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皮损、瘙痒无休、身热心烦、口渴便干、尿短赤等)积分变化、患者治疗后起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湿疹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变化及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变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皮损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皮损、瘙痒无休、身热心烦、口渴便干、尿短赤等)积分、EASI评分及VAS评分、皮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4(IL-4)水平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皮损、瘙痒无休、身热心烦、口渴便干、尿短赤等)积分、EASI评分及VAS评分、皮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L-2及IL-4水平等指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皮损、瘙痒无休、身热心烦、口渴便干、尿短赤等)积分、EASI评分及VAS评分、皮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L-2及IL-4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观察组为5.88%(2/34),对照组为2.94%(7/34),P>0.05。结论芩蒌清利汤结合火针治疗湿疹(湿热证)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瘙痒、皮损等症状改善,恢复较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湿热证 芩蒌清利汤 火针 疗效 湿疹严重程度指数 瘙痒严重程度 皮损
下载PDF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方证要义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开元 范东东 +1 位作者 张宁 郑丰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20-923,共4页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表里双解之剂,外可解表邪闭遏,内能清湿热蕴结郁蒸,《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瘀热在里发黄。除急性黄疸初起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还广泛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瘙痒症。本文结合仲景论...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表里双解之剂,外可解表邪闭遏,内能清湿热蕴结郁蒸,《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瘀热在里发黄。除急性黄疸初起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还广泛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瘙痒症。本文结合仲景论湿热发黄证治,解析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方证要义、配伍规律和方-证要素对应关系、临床辨证要点、并佐以医案实录,以期为临床辨证选用、针对病机加减化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表里双解 组方原则 湿热发黄 方证相应 方-证要素对应 皮肤瘙痒 经方
下载PDF
湿热蕴肤型、血虚风燥型、脾虚湿蕴型湿疹样病变豚鼠模型证候表征差异研究
12
作者 武亦阁 范丽娜 +3 位作者 贺乙 孙世娇 许可 周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929-2933,共5页
目的研究湿热蕴肤型、血虚风燥型、脾虚湿蕴型湿疹样病变豚鼠证候表征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热蕴肤组、血虚风燥组、脾虚湿蕴组,每组8只。湿热蕴肤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刺激2... 目的研究湿热蕴肤型、血虚风燥型、脾虚湿蕴型湿疹样病变豚鼠证候表征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热蕴肤组、血虚风燥组、脾虚湿蕴组,每组8只。湿热蕴肤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刺激2周,血虚风燥组采用DNCB丙酮溶液刺激4周,脾虚湿蕴组采用DNCB丙酮溶液刺激联合番泻叶灌胃4周。建模结束后使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定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HE染色观察评价皮损区皮肤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和CD4^(+)、CD8^(+)浓度,计算CD4^(+)/CD8^(+)。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湿热蕴肤组、血虚风燥组、脾虚湿蕴组豚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降低(P均<0.05),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和皮肤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IL-17水平和CD8^(+)浓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虚风燥组豚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明显低于湿热蕴肤组和脾虚湿蕴组(P均<0.05);湿热蕴肤组豚鼠皮肤病理评分、血清IgE水平、CD4^(+)浓度均明显高于血虚风燥组和脾虚湿蕴组(P均<0.05);脾虚湿蕴组豚鼠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蕴肤组和血虚风燥组(P均<0.05),CD4^(+)/CD8^(+)明显低于湿热蕴肤组和血虚风燥组(P均<0.05)。结论湿疹样病变豚鼠模型血虚风燥证以低角质层含水量为突出表征,体现出“燥象”的证候特点;湿热蕴肤证以皮肤病理形态炎性渗出、高血清IgE为突出表征,体现出“湿邪”的证候特点;脾虚湿蕴证以低CD4^(+)/CD8^(+)、高血清IL-17为突出表征,体现出免疫紊乱“脾虚”的证候特点。研究结果为证候的实验研究探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蕴肤证 血虚风燥证 脾虚湿蕴证 湿疹 豚鼠
下载PDF
宋业强教授运用湿热清治疗皮肤病经验
13
作者 刘明晶 宋业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9期52-54,共3页
宋业强主任医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在皮肤病中,湿热型皮肤病居多,或者皮肤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湿热倾向。基于异病同治的思想,通过应用自拟方湿热清加减来辨证论治临床各类证属湿热型的皮肤病,取得... 宋业强主任医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在皮肤病中,湿热型皮肤病居多,或者皮肤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湿热倾向。基于异病同治的思想,通过应用自拟方湿热清加减来辨证论治临床各类证属湿热型的皮肤病,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据此进行总结,首先阐述湿热清的内容、功效及临床应用范围,根据不同疾病的临床特点加减用药,并列举了1则医案介绍临床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湿热证 湿热清 中医药疗法 临证经验 宋业强
下载PDF
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期湿热蕴肤证湿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晓庭 戈雪婧 +1 位作者 陈晓晖 杨耀忠 《河南中医》 2023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观察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期湿热蕴肤证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湿疹2号方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 目的:观察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期湿热蕴肤证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湿疹2号方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瘙痒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有效率为94.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EAS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OS、IgE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湿热蕴肤型湿疹,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湿疹面积,加速皮疹消退,缓解皮疹瘙痒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湿热蕴肤证 亚急性期 湿疹2号方 防风通圣颗粒 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三仁汤加减在治疗湿热瘀结证痤疮中的疗效评价
15
作者 姚彦 陈芳 +2 位作者 潘永正 陈力 徐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合三仁汤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瘀结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4例中重度痤疮(湿热瘀结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合三仁汤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瘀结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4例中重度痤疮(湿热瘀结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拉霉素口服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皮损症状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合三仁汤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瘀结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皮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皮损症状 中药汤剂 生活质量 湿热瘀结证
下载PDF
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损处皮肤菌群的影响
16
作者 张雪珥 叶晟桢 +4 位作者 郑派 刘娥 赵思琪 肖昕菀 郭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0-820,共11页
目的评价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内服楂曲消风散,对照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 目的评价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内服楂曲消风散,对照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4周两组患儿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评分、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CDLQI)评分、中医证候(心烦、口渴、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分别于两组中各随机选择25例患儿,在治疗前后进行皮损处皮肤取样,提取皮肤样本DNA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检测皮肤菌群水平,对菌种分布、菌群多样性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5例,最终两组各40例纳入分析。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周SCORAD评分、VAS评分、C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4周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2周(P<0.01)。治疗4周,治疗组SCORAD评分、VAS评分、C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烦、口渴、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口渴、纳呆、小便短赤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烦、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菌种相对丰度比较,对照组缓症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孪生球菌相对丰度下调,对照组缓症链球菌相对丰度下调(P<0.05)。治疗后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大肠杆菌、溶血孪生球菌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皮损部位菌群结构差异较大,治疗后治疗组菌群结构相似,对照组与治疗前菌群结构无明显变化。菌属结构差异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关键菌属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关键菌属亦不同。结论楂曲消风散可有效减轻AD湿热蕴结证患儿皮损严重程度、缓解皮肤瘙痒情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致病菌定植、增加有益菌定植,改变皮肤微生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应性皮炎 湿热蕴结证 楂曲消风散 皮肤菌群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四川文氏皮外科协定方马齿苋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及对IL-4、IL-22、IFN-γ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谭强 肖敏 +4 位作者 余倩颖 尤雯丽 雷晴 陈明岭 艾儒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外科协定方马齿苋汤加减对慢性湿疹(湿热蕴肤证)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马齿苋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湿疹(湿热蕴肤证)患者外周血I...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外科协定方马齿苋汤加减对慢性湿疹(湿热蕴肤证)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马齿苋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湿疹(湿热蕴肤证)患者外周血IL-4、IL-22、IFN-γ的水平,观察口服马齿苋汤加减治疗4周后对其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外周血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IL-22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马齿苋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可取得满意疗效,其可能通过下调IL-4、IL-22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湿热蕴肤证 马齿苋汤
下载PDF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观察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岚 李元文 +1 位作者 王萍 曲剑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4-787,共4页
目的:结合皮肤生理指标结果,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为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痤疮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64例湿热型痤疮患者按2∶1随机分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予清热除湿汤,对照组予丹参酮胶... 目的:结合皮肤生理指标结果,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为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痤疮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64例湿热型痤疮患者按2∶1随机分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予清热除湿汤,对照组予丹参酮胶囊,疗程4周。(2)测定受试者面部红色区、棕色斑、毛孔、紫质和皮肤水分、油脂、p H值,揭示特定皮肤生理指标改善与中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药有较好的改善皮肤炎症和棕色斑作用,在改善皮肤油脂、水分方面有一定优势。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湿热证 清热除湿汤 丹参酮胶囊 疗效评价 皮肤生理指标
原文传递
龙牡加味汤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风湿蕴热证3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迟慧彦 毛超一 +6 位作者 王泰一 马玉玲 黄尧洲 姚春海 陈少君 田凤艳 郎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观察龙牡加味汤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风湿蕴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敷,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加糖皮质激素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指数(SCORAD)评分(包括皮疹面积、皮疹严重程度、瘙痒指数... 目的观察龙牡加味汤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风湿蕴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敷,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加糖皮质激素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指数(SCORAD)评分(包括皮疹面积、皮疹严重程度、瘙痒指数与睡眠干扰度),判定临床疗效;对临床痊愈及显效患者随访2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31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疹面积、皮疹严重程度、瘙痒指数与睡眠干扰度评分及SCORDA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CORAD总积分、皮疹面积和皮疹严重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及显效患者共13例,其中复发2例(15.38%),对照组9例患者中复论龙牡加味汤在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风湿蕴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风湿蕴热证 龙牡加味汤 复发率 皮疹 瘙痒
原文传递
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玲 林素财 郑永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价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与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 目的评价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与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2周,随访3个月。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估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TNF-α、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观察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3)。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60、4.391、8.761,P值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IL-4[(0.15±0.06)ng/L比(0.31±0.08)ng/L,t=10.119]、TNF-α[(19.03±3.26)ng/L比(25.58±4.03)ng/L,t=7.992]及CD8+[(24.32±2.10)%比(28.03±2.51)%,t=7.476]水平均降低(P<0.01);CD4^+[(33.42±3.53)%比(27.38±3.06)%,t=8.177]水平及CD4^+/CD8^+[(1.37±0.28)比(0.97±0.19),t=7.170]值均升高(P<0.01)。结论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可有效减轻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敷贴疗法 除湿解毒汤 马齿苋 湿热蕴肤型 辨证分型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