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VID-19 in tropical regions based on the pathogens of dampness and heat
1
作者 Xian Wang Wen-Long Zhang +3 位作者 Chang Liu Mi Li Kai Li Yi-Qiang Xie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9期10-14,共5页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COVID-19 in tropical regions based on the pathogens of dampness and heat.Methods:For heat pathogen,analyzing heat in the superfic...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COVID-19 in tropical regions based on the pathogens of dampness and heat.Methods:For heat pathogen,analyzing heat in the superficies,lung and Yang Ming based o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analyzing the stage of toxin and Qi deficiency induced by heat.For dampness pathogen,analyzing endogenous and external dampnes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Analyzing dampness pathogen's special disease location—Moyuan and special symptom of dry cough with less sputum caused by sticky and stagnant characteristic of dampness.Results: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heat and dampness pathogen were summarized.Conclusion:In the tropics,the pathogens of dampness and heat occur frequently and clinical treatments need to be diale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gens of dampness and heat TROPICS COVID-19 TCM Treatment strategies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被引量:1
2
作者 LU Fang-Guo WU TAO +2 位作者 XIAO Wen-Ming WANG Ping ZHAO Che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authors’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authors’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from 5 aspects:abnormal climate in"warm winter",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pathogenesis evolution of cold and dampness mixed with insidious dryness,transmission and change of"triple energizer"of toxic pathogens,and game between healthy Qi and toxic pathogens.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modest contribution to curbing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ith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 novel corona virus(2019-nCoV) Pneumonia pathogenic pathogens of cold and dampness Game between healthy Qi and toxic pathogen Hubei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下载PDF
从“湿”论半夏治疫的古今探析
3
作者 马丹 魏岩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50-954,共5页
湿疫是感受湿性疫疠邪气的一类急性传染病,湿性黏滞,缠绵难愈,且最易侵犯太阴,故其病位主要在肺、脾。半夏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在防治湿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湿立论,通过分析古今文... 湿疫是感受湿性疫疠邪气的一类急性传染病,湿性黏滞,缠绵难愈,且最易侵犯太阴,故其病位主要在肺、脾。半夏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在防治湿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湿立论,通过分析古今文献中半夏在疫病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为医者诊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疫病 湿邪
下载PDF
湿邪为患须详审细辨——窦永起教授论治湿邪相关病证学术思想探析
4
作者 王毓国 闫梓乔 +1 位作者 徐冉 窦永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08-1710,1755,共4页
湿邪有弥漫、重浊、黏腻、趋下的病理特性和隐袭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机、易寒化热化、易兼夹风寒暑热等致病特点,因此湿邪为病临床表现复杂,最易误诊。窦永起教授指出,年轻医生临证时,但见“多汗、畏寒、口干、疼痛、憋胀”症,不加... 湿邪有弥漫、重浊、黏腻、趋下的病理特性和隐袭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机、易寒化热化、易兼夹风寒暑热等致病特点,因此湿邪为病临床表现复杂,最易误诊。窦永起教授指出,年轻医生临证时,但见“多汗、畏寒、口干、疼痛、憋胀”症,不加以仔细辨别,便认为是“气虚、阳虚、阴虚、气滞或寒”证,从而导致用药失误而无效甚至适得其反者,比比皆是。而经详细问诊、察色按脉,这些症状常常是因湿邪所致。文中结合窦永起教授临证诊治病例的相关论述,总结其诊治湿邪相关病症的学术经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永起教授 湿邪 辨证论治 学术经验 师承制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荨麻疹的临证经验
5
作者 王佳 郭峥 王有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时受先天禀赋及体质因素的影响。根据寒地儿童荨麻疹发病特点将其分为风邪袭表证、湿热蕴肤证、肺脾气虚证,治疗以调和脏腑为本,祛除病邪为标,运用合方随证施治,同时兼顾调体养护,防患于未然,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域 荨麻疹 儿童 风邪袭表 湿热蕴肤 肺脾气虚
下载PDF
从湿邪论治糖尿病前期
6
作者 于雪 吴海 +1 位作者 李秀铭 魏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211-215,共5页
糖尿病前期处于糖调节受损的初期阶段,其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符合中医湿邪的致病特征。中医湿邪致病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邪内羁为标,湿邪日久,瘀血内生。临床以益气健脾治其本,运化水湿治其标,通过多种方式除湿,... 糖尿病前期处于糖调节受损的初期阶段,其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符合中医湿邪的致病特征。中医湿邪致病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邪内羁为标,湿邪日久,瘀血内生。临床以益气健脾治其本,运化水湿治其标,通过多种方式除湿,治疗过程中注意兼顾五脏,辅以活血之品祛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湿邪 脾失健运 湿邪内羁 益气健脾 运化水湿
下载PDF
基于湿热虫邪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证治
7
作者 刘扬 江锋 +2 位作者 薛婧 于艳卉 宫朝玲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害人体,初期病邪轻浅,机体尚可耐受,侵袭日久病邪深入,变证由生。湿热虫邪由浅入深,由影响无形之气到有形之邪内生,此过程可见有虫邪郁滞、胃气失和,邪郁中焦、酝而化热,气血失和、虫毒相兼,脾胃内伤、气阴亏耗的病机演变过程,分别以和降胃气、清热除湿、活血解毒、平补脾胃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虫邪 幽门螺杆菌 取象比类 病因学
下载PDF
基于“气化则湿亦化”论治湿滞三焦 被引量:2
8
作者 莫小英 阮威君 +1 位作者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湿化 三焦气化 宣肺利气 健脾行气 淡渗通阳 《温病条辨》
下载PDF
从三因致湿论治2型糖尿病
9
作者 祝俊香 陈凤菲 +1 位作者 张传霞 岳文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794-796,共3页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多以消渴论治。历代文献论及消渴病机,多以肺燥、胃热、阴虚为主。近些年,湿邪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多验证。此文依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三因学说”中有关湿邪形成...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多以消渴论治。历代文献论及消渴病机,多以肺燥、胃热、阴虚为主。近些年,湿邪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多验证。此文依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三因学说”中有关湿邪形成的原因,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个方面探讨湿邪对消渴形成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选方用药作出指导,以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病 湿邪 三因学说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实践探索
10
作者 黄婉怡 薛亚静 +1 位作者 林杰文 王新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76-2580,共5页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疫病的启示主要为:气候反常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预警和外在条件;同气相求,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易内伤太阴,脾虚湿聚则成“伏湿”;从伏邪理论防治疫病,有助于辨识证候重点,制定针对病机的核心治法,截断病情。基于伏邪理论,针对伏湿的祛湿法为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治法。该课题组以燥湿、化湿、利湿、健脾等多种祛湿法组方,拟定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方“五指防冠方”(由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火炭母、苍术、广藿香、甘草组成),该方可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祛湿法的疗效机制主要与改善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恢复机体抗病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新冠病毒感染 伏热体质 伏湿 祛湿法 五指防冠方 中药防治
下载PDF
从伏邪致病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11
作者 李含梅 康亮 +1 位作者 陈昫 樊冬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91-495,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易受激惹、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及中医病机演变过程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基于IBS-D “湿邪内伏”“气郁内伏”及“瘀血内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易受激惹、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及中医病机演变过程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基于IBS-D “湿邪内伏”“气郁内伏”及“瘀血内伏”的中医病机演变特点,可通过区分患者大便性状、腹部切诊和舌下络脉表现以进行IBS-D“湿、滞、瘀”伏邪病机的分类和病情的分级,并提出了疏利内伏之湿邪、条畅内伏之郁气、疏通内伏之瘀血的治则。基于伏邪致病辨治IBS-D,为完善中医治疗IBS-D的理论和拓展伏邪学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伏邪 湿 大便性状 腹部切诊 舌下络脉
下载PDF
基于“湿邪”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
12
作者 王恺 卞陈晨 安晓飞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糖尿病肾病病因多有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肾虚;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湿邪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根据湿邪在糖尿病肾病中不同的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期进行论治:早期湿热内生,宜化湿清热养阴;中期湿瘀阻络,... 糖尿病肾病病因多有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肾虚;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湿邪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根据湿邪在糖尿病肾病中不同的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期进行论治:早期湿热内生,宜化湿清热养阴;中期湿瘀阻络,宜利湿化瘀通络;晚期湿浊泛滥,宜降浊解毒扶正;末期湿毒内聚,宜降浊解毒扶正。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邪正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当根据各期证候特点进一步研究不同化湿药的应用指征、用量及用法,正本清源,动态观察,提升用药精准性,使化湿不伤阴,补虚不滞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湿邪 辨证论治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冯丽娜 张琦君 +2 位作者 车勇 史晓岚 赵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2,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涌泉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涌泉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健脾利湿通络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肢症状及体征积分、患肢周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共34例患者纳入最终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31/34);对照组共33例患者纳入最终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69.70%(23/33)。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6)。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肢症状及体征积分、患肢髌骨下缘下15 cm处及胫骨内髁上缘上2 cm处周径、血清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各指标(除胫骨内踝上2 cm处周径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能够明显改善患肢的症状、体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 湿邪瘀阻证 健脾利湿通络方 艾灸 涌泉穴
下载PDF
郭恩绵教授以湿浊毒邪论治虚劳水气病
14
作者 包帅 郭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转归,也是高血压肾损害及糖尿病肾损害的最终结局。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多见慢性虚弱综合征,可累及多个系统及脏器。在此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延缓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转归,也是高血压肾损害及糖尿病肾损害的最终结局。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多见慢性虚弱综合征,可累及多个系统及脏器。在此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延缓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郭恩绵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诊疗五十余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具有深刻体会,郭恩绵教授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及脏腑虚损证候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命名为虚劳水气病,提出该病病机为“正虚毒蕴”,以脾肾亏虚为本,邪毒内蕴为标。临床以湿浊毒邪为其致病因素,且此湿浊毒邪具有毒剧、根深、内伏之特性,致此病难愈,并基于此提出解毒泄浊之法,采用多途径治疗、多脏腑同治,自拟肾衰方口服、降氮煎灌肠等方法,对虚劳水气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疗方案,对于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及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起到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浊毒邪 肾衰方 降氮煎 名家经验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诊疗策略
15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6 位作者 谢春娥 邢韵淇 张文基 王木源 卢心毓 李一桐 毛堂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关典籍,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对UC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湿热、瘀血是伏邪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而伏邪所致的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临证遣方用药时谨遵扶正祛邪、透邪外出的治疗总纲,提出清热利湿是祛除伏邪的首要治则,健脾温中为重要保障,理气活血是主要方式,而顾护胃气则需贯穿治疗始终,由此创立的清肠温中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防治UC的复发。该文分别从“伏邪理论”源流、伏邪在UC发病中的特点及在诊疗中的应用等探讨了中医药抗UC复发的诊疗策略,并附本团队防治UC复发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湿热瘀血 脾虚 肠络受损
下载PDF
论暑热泄泻
16
作者 张玉凌 李蒙子 +2 位作者 谢晓宇 谷仁壮 周朋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泄泻常见于夏秋季节,大人和儿童均可出现,夏月当令,暑邪和湿邪确为主要病邪。湿邪所致泄泻常有饮食不节或者久居湿地的病因,表现为胸脘满闷、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泄泻、舌苔厚腻等湿邪内停的征象,此类泄泻的记载良多。暑邪侵袭导致的泄... 泄泻常见于夏秋季节,大人和儿童均可出现,夏月当令,暑邪和湿邪确为主要病邪。湿邪所致泄泻常有饮食不节或者久居湿地的病因,表现为胸脘满闷、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泄泻、舌苔厚腻等湿邪内停的征象,此类泄泻的记载良多。暑邪侵袭导致的泄泻,历代医家少有论述。暑热泄泻的发生先有感受暑邪的病因,患者或者在暑热天气下作业,或者长时间待在闷热的房间内,暑邪首先犯表,侵袭太阳表经,易袭于阳明,二阳相和,从而出现“发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的阳明经证,导致阳明里气逆乱,从而出现胃肠升降失序,水谷不分,下祛大肠,最后发为泄泻。暑热泄泻的治疗常囿于“无湿不成泻”“暑兼湿热”的治疗思路,常与湿热泄泻相混淆。发生暑热泄泻时,如果用利湿诸法治疗,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病情,导致津液耗伤,甚至昏狂等。文章基于六经理论,从暑邪的性质、暑邪致泻的机制、暑热泄泻与湿热泄泻的鉴别、暑热泄泻的治法、医案举例、结语这六方面分别阐述暑热泄泻这一疾病,以期为此类泄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邪 暑热泄泻 湿热泄泻
下载PDF
略论石氏伤科兼邪理论之热邪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东煜 詹红生 +3 位作者 石瑛 赵咏芳 王翔 石印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6-8,29,共4页
石氏伤科理论体系之兼邪理论认为,“痰湿”兼邪流注脉络可致疼痛等骨伤科常见症状迁延难愈,故提出化痰除湿通络治法,并应用牛蒡子汤治疗,获得良效。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认为,当代之兼邪,已非昔日之“痰湿”兼邪,而是逐渐演变... 石氏伤科理论体系之兼邪理论认为,“痰湿”兼邪流注脉络可致疼痛等骨伤科常见症状迁延难愈,故提出化痰除湿通络治法,并应用牛蒡子汤治疗,获得良效。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认为,当代之兼邪,已非昔日之“痰湿”兼邪,而是逐渐演变为阴虚内热或湿热之邪,提出兼邪之热邪说,并认为治疗原则应相应增加清热、解毒、凉血等方法。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疾病 疼痛 石氏伤科 兼邪理论 痰湿 热邪
下载PDF
从“湿”辨治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理论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静 徐鹏 +3 位作者 黎创 曾艳秋 毛炜 胡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810-1815,共6页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当分以下阶段:若湿在血脉,当健脾利水渗湿;若湿侵关节,可祛风除湿、清热利湿、化痰活血;若湿入脏腑,当清热利湿通淋、补肾活血利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邪 并发症 健脾利水渗湿 祛风除湿 清热利湿 补肾活血利水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从湿论治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芦丽莎 秦雯 +2 位作者 王有鹏 景伟超 朱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0-133,141,共5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首要病因,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儿童成长发育及社会活动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文章总结王有鹏教授调治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王教授认为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从湿邪论治,主...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首要病因,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儿童成长发育及社会活动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文章总结王有鹏教授调治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王教授认为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从湿邪论治,主要思路有三:一为疏风祛湿,开宣肺气;二为运脾建中,以杜生痰之源;三为分消走泄,布展气机,使湿热分解而化。临证治疗中多应用分消走泄法以调和偏颇,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湿祛则痰无以生,热势自孤,以期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中医诊疗拓宽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地儿科 湿邪 名医经验 分消走泄
下载PDF
孙冰教授理湿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经验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禹萱 王仃仃 +3 位作者 孙冰 宋宗辉 武琦琪 邓家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6期64-68,共5页
湿邪致病在临床上广泛多见,病情复杂且易与其他邪气合而为病,缠绵难愈。孙冰教授师从于邓家刚教授,将其理湿的理念实践于临床,认为百病多因湿为害,调治务当常理湿;理湿不忘分辨证、理湿不忘通瘀滞,既注重审因辨证,又强调因湿致瘀而致湿... 湿邪致病在临床上广泛多见,病情复杂且易与其他邪气合而为病,缠绵难愈。孙冰教授师从于邓家刚教授,将其理湿的理念实践于临床,认为百病多因湿为害,调治务当常理湿;理湿不忘分辨证、理湿不忘通瘀滞,既注重审因辨证,又强调因湿致瘀而致湿瘀合病乃临床疑难杂病之症结。此文针对孙冰教授理湿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理湿法 名医经验 孙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