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ptimization of cast Cu-Al-Be-B alloys for high damping capacity 被引量:8
1
作者 S.Lu W.H.Miao +1 位作者 J.Chen P.H.Lin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04年第S1期32-37,共6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high-damping Cu-Al-Be-B cast alloys using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for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ryll...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high-damping Cu-Al-Be-B cast alloys using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for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ryllium can stabilize β phase, resulting in a thermo-elastic martensite microstructure leading to high-damping capacity in cast Cu-Al-Be-B alloys. Trace additions of boron to Cu-Al-Be alloys can significantly refine the grains, providing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to the alloys. A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cast Cu-Al-Be-B alloys. The optimal microstructure for thermo-elastic martensite can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amounts of aluminum and beryllium to eutectoid or pseudo-eutectoid compositions. An optimized cast Cu-Al-Be-B alloy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nsile strength σ_b=767MPa, elongation δ=7.62%, and damping capacity S. D. C=1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Be-B alloys damping capacity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o-elastic martensite grain refining shape memory alloys(SMA)
下载PDF
基于本构模型的超弹性材料有限元仿真
2
作者 蔡仁烨 李璐 +3 位作者 刘佳 吴敏 孔春玉 曾祥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3期18-21,共4页
超弹性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工程科学、医疗、人体工程学和制造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文将研究不同受载情况对变形血管力学性能的影响,预估动脉损伤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2阶多项式(Polynomial)模型可精确描述血管组织的力... 超弹性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工程科学、医疗、人体工程学和制造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文将研究不同受载情况对变形血管力学性能的影响,预估动脉损伤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2阶多项式(Polynomial)模型可精确描述血管组织的力学行为,随着外载荷的增大,动脉组织发生的形变和承受的应力均显著增加,动脉损伤的风险越大。研究成果为超弹性材料的工程制造、医学辅助治疗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弹性 有限元建模 本构模型 非线性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阻尼合金非线性本构关系及其在弹性机构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宏昭 王建平 +2 位作者 张忠明 原大宁 刘丽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49,共5页
对所开发的阻尼合金材料,测量其在不同力幅脉冲激励下的响应,发现其损耗因子随着应变值的上升而增大。在对多种拟合模型比较基础上,选取二次曲线函数描述该阻尼合金的比阻尼能力随应变的变化规律。将所得变化规律与等效粘性阻尼理论相结... 对所开发的阻尼合金材料,测量其在不同力幅脉冲激励下的响应,发现其损耗因子随着应变值的上升而增大。在对多种拟合模型比较基础上,选取二次曲线函数描述该阻尼合金的比阻尼能力随应变的变化规律。将所得变化规律与等效粘性阻尼理论相结合,给出了一种依赖于应变和频率的非线性阻尼本构关系式。根据变形体虚功原理,导出了包含该非线性阻尼关系的弹性连杆机构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将状态变量法与Pade逼近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求解该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数值算法。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了所提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合金 非线性 本构关系 弹性机构 动力学
下载PDF
工程结构的SMA超弹性阻尼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倪立峰 李爱群 左晓宝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分析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超弹性阻尼减振技术的机理 ,介绍了国外对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阻尼的研究成果 .通过试验研究了温度、加载频率、循环次数及预变形等因素对国产NiTi合金丝的超弹性阻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形状记忆合金的... 分析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超弹性阻尼减振技术的机理 ,介绍了国外对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阻尼的研究成果 .通过试验研究了温度、加载频率、循环次数及预变形等因素对国产NiTi合金丝的超弹性阻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温度区间在 5 0℃左右 ,阻尼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 ;②加载频率对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阻尼有一定影响 ,但在工程结构常用的频率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 ;③循环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行为 ,但在数个循环周期以后 ,基本趋于稳定 ;④通过施加预应变 ,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阻尼性能大为改善 .因此利用SMA的超弹性阻尼特性可以研制出性能良好的耗能减振装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形状记忆合金 SMA 超弹性阻尼 减振技术 振动 耗能减振装置
下载PDF
岩石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修力 黄景琦 +1 位作者 金浏 赵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8-985,共8页
基于应变等效假设和真实应力概念的弹塑性损伤理论,在真实应力空间内,结合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以广义塑性剪应变为硬化参数,并同时考虑应力水平对硬化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无损状态下岩石材料的弹塑性表达式;在名义应力空间内建立考虑围压... 基于应变等效假设和真实应力概念的弹塑性损伤理论,在真实应力空间内,结合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以广义塑性剪应变为硬化参数,并同时考虑应力水平对硬化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无损状态下岩石材料的弹塑性表达式;在名义应力空间内建立考虑围压对损伤速率影响的损伤演化方程,从而建立了岩石材料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本构模型中各物理参数意义明确,与材料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岩石材料在多轴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与强度特性,为岩体工程的复杂非线性受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材料 本构模型 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 弹塑性 损伤力学
下载PDF
五参量结构阻尼模型及其在弹性机构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柏希 原大宁 +2 位作者 刘宏昭 饶建华 张忠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6-139,共4页
将阻尼合金视为粘弹性材料,利用五参量本构关系来描述阻尼合金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在试验的基础上, 利用优化算法拟合出本构关系式中的五个参量。导出了以五参量表示阻尼和刚度特性的单元运动微分方程。为便于计算,将包含卷积运算的微... 将阻尼合金视为粘弹性材料,利用五参量本构关系来描述阻尼合金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在试验的基础上, 利用优化算法拟合出本构关系式中的五个参量。导出了以五参量表示阻尼和刚度特性的单元运动微分方程。为便于计算,将包含卷积运算的微分方程转换成一个四阶微分方程,进而装配出含有阻尼合金构件的弹性连杆机构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状态空间法对导出的高阶时变微分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合金 五参量 时域本构 弹性连杆机构
下载PDF
机械弹性车轮径向刚度和阻尼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强 赵又群 +1 位作者 杜现斌 付宏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8-1413,共6页
针对新型机械弹性车轮刚度特性,利用曲梁理论建立了弹性基础封闭圆环曲梁模型,对车轮刚度与轮抗弯刚度、铰链组弹性基础刚度及激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车轮静态和动态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根据曲梁理论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分... 针对新型机械弹性车轮刚度特性,利用曲梁理论建立了弹性基础封闭圆环曲梁模型,对车轮刚度与轮抗弯刚度、铰链组弹性基础刚度及激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车轮静态和动态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根据曲梁理论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车轮刚度与车轮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激振频率之间的解析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车轮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解析模型,该模型反映了车轮变形量和激振频率对车轮刚度的影响,以及车轮变形速率和激振频率对车轮阻尼的影响,从而为车轮结构振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弹性车轮 轮层合结构 径向刚度 阻尼特性 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典型生物质冷压本构模型及黏弹塑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方 白雪卫 +2 位作者 刘德军 宫元娟 陈中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5,共8页
以Boltzmann原理为理论依据,对典型生物质进行冷压试验,结合成型过程各阶段的不同特征提出非线性黏弹塑性力学模型及本构模型并加以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通用性。分析本构模型黏弹塑性相关参数与生物质主成分(木质纤维... 以Boltzmann原理为理论依据,对典型生物质进行冷压试验,结合成型过程各阶段的不同特征提出非线性黏弹塑性力学模型及本构模型并加以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通用性。分析本构模型黏弹塑性相关参数与生物质主成分(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线性黏弹性当量黏度η_2和黏塑性表现黏度η_3随纤维素含量的增大而减弱,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大而增强,且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交互作用成正相关关系。分析本构模型可知:冷压生物质的压缩量与压缩力、受压截面积、物料充型长度和加载速度相关,其中压缩力和物料充型长度与压缩量呈正相关,受压截面积和加载速度与压缩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冷压 非线性 黏弹塑性 力学模型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锌基阻尼合金在含间隙机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国庆 刘宏昭 何长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提出了用锌基阻尼合金材料作为构件实现含间隙弹性机构振动控制的方法。采用符合接触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碰撞分离过程,建立了多间隙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用二次曲线函数拟合实验所得锌基阻尼合金的损耗因子随应变变... 提出了用锌基阻尼合金材料作为构件实现含间隙弹性机构振动控制的方法。采用符合接触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碰撞分离过程,建立了多间隙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用二次曲线函数拟合实验所得锌基阻尼合金的损耗因子随应变变化的规律,由等效粘性阻尼理论,给出了一种依赖于应变和频率的非线性阻尼本构关系式;推导出了含间隙弹性连杆机构单元运动微分方程和系统运动弹性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说明锌基阻尼合金材料应用于含间隙弹性机构的振动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机构 本构关系 阻尼合金 间隙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反映阻尼影响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建营 李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121,132,共7页
通过引入有效阻尼应力和阻尼应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的阻尼模型,并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相结合,建议了一类可以直接在材料层次考虑阻尼耗能影响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当材料处于线弹性阶段,该阻尼模型退化为经典的Rayleigh刚度... 通过引入有效阻尼应力和阻尼应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的阻尼模型,并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相结合,建议了一类可以直接在材料层次考虑阻尼耗能影响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当材料处于线弹性阶段,该阻尼模型退化为经典的Rayleigh刚度比例阻尼;同时,还可以描述材料非线性阶段损伤演化引起的耗能能力降低、裂缝闭合后耗能能力(部分)恢复等典型的非线性结构阻尼行为。利用建议的本构模型,通过HHT-α方法可以将结构的动力非线性分析转化为常规的无阻尼结构动力学问题来处理,十分方便有限元方法实现。对Koyna大坝的地震动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了建议模型及其数值算法的有效性,可以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本构模型 损伤力学 混凝土 阻尼 非线性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非线性弹性-塑性软化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磊 任青文 +1 位作者 王威 陈桂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2-465,共4页
在总结评述现有岩体结构面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将非线性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结合起来,并采用起伏角磨损演化方程来定量描述结构面的磨损软化,建立了岩体结构面非线性弹性-塑性软化本构模型。利用新建立的模型对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进行了... 在总结评述现有岩体结构面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将非线性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结合起来,并采用起伏角磨损演化方程来定量描述结构面的磨损软化,建立了岩体结构面非线性弹性-塑性软化本构模型。利用新建立的模型对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进行了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模拟能力。该模型概念清晰,参数易于确定,能够合理描述岩体结构面的非线性变形、塑性软化、弹塑性耦合、剪胀和磨损等主要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本构模型 非线性弹性 塑性软化 岩石力学
下载PDF
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非线性本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永敬 赵光辉 +1 位作者 阳建红 强洪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72,共4页
采用Schapery蠕变型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并用M C方法 ,分析蠕变实验数据 ,研究了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非线性本构关系。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减少加卸载时数据波动的影响 ,降低参数拟合对实验条件的要求。Schapery非线性模型较好地反映了... 采用Schapery蠕变型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并用M C方法 ,分析蠕变实验数据 ,研究了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非线性本构关系。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减少加卸载时数据波动的影响 ,降低参数拟合对实验条件的要求。Schapery非线性模型较好地反映了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力学 非线性结构 本构方程 固体推进剂
下载PDF
工程机械高速机构的非线性阻尼减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庆 刘宏昭 +1 位作者 刘稳善 孙柏俊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80,共4页
由于现代工程机械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要求,考虑构件弹性的机构剧烈振动对机构的工作性能和构件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提出了采用阻尼合金材料对构件的振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根据通过实测损耗因子与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得到的阻尼... 由于现代工程机械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要求,考虑构件弹性的机构剧烈振动对机构的工作性能和构件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提出了采用阻尼合金材料对构件的振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根据通过实测损耗因子与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得到的阻尼合金材料的非线性阻尼特性,建立了阻尼合金材料的弹性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非线性阻尼对构件振动的减振作用,证明了在非线性阻尼的作用下,弹性构件的振动得到了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阻尼合金 弹性机构 非线性阻尼 振动控制 被动控制 减振 动力学
下载PDF
附加非线性阻尼夹层的间隙弹性机构减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国庆 左建昌 +1 位作者 王帑 刘宏昭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了实现含间隙弹性机构低成本的振动控制,提出了部分附加约束阻尼合金夹层的方法。采用符合接触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碰撞分离过程,建立了多间隙连杆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用曲线拟合描述阻尼合金的损耗因子随应变变化的规... 为了实现含间隙弹性机构低成本的振动控制,提出了部分附加约束阻尼合金夹层的方法。采用符合接触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碰撞分离过程,建立了多间隙连杆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用曲线拟合描述阻尼合金的损耗因子随应变变化的规律,在考虑剪切的基础上给出了依赖于应变和频率非线性阻尼本构关系式;在计入阻尼层非线性阻尼特性和普通材料结构阻尼特性的2节点10自由度的夹层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附加阻尼合金夹层的系统运动弹性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对控制含间隙弹性机构的振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振动控制 间隙 阻尼合金 本构关系
下载PDF
一种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增荣 崔伟华 王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38-341,共4页
旨在提出一种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以现今普遍实行的地基载荷试验为基础,依据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理论,采用正演计算和遗传算法优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并依据某黄土场地地基载... 旨在提出一种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以现今普遍实行的地基载荷试验为基础,依据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理论,采用正演计算和遗传算法优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并依据某黄土场地地基载荷试验数据,实施了黄土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中相互关联的多个参数的组合优化,并在对初始值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参数反演精度。从而为土的变形特性分析和土与其中及相邻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提供了较好的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参数反演 组合优化
下载PDF
多孔介质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于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介绍了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与细观结构连接的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一个多孔介质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其次 ,在 Gurson理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推出了一个规则多孔介质基体服从Drucker- Prage... 对于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介绍了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与细观结构连接的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一个多孔介质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其次 ,在 Gurson理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推出了一个规则多孔介质基体服从Drucker- Prager屈服准则的近似屈服面方程 ,进而得到了相关联的弹塑本构模型 .最后 ,以裂纹密度为细观损伤变量 ,修正裂纹密度细观损伤对屈服面中偏平面上 J2 的影响 ,推出了地基土弹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损伤力学 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弹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裂纹 地基土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减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德进 韩玉林 郭肖亭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章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SMA)的一种本构关系和一种简单实用的回复力模型及其回复力公式 ,并对SMA复合梁的减振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推导。试验结果表明 ,SMA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是一种优质的减振材料。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本构关系 回复力 减振
下载PDF
基于三维弹塑性损伤模型的木材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明谦 宋晓滨 顾祥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8,49,共8页
为预测木材复杂的受力行为,在弹塑性理论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框架内建立了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强化模型描述木材受压硬化行为;通过修正后的Hashin破坏准则和指数型损伤演化模型控制木材受拉、受剪的损... 为预测木材复杂的受力行为,在弹塑性理论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框架内建立了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强化模型描述木材受压硬化行为;通过修正后的Hashin破坏准则和指数型损伤演化模型控制木材受拉、受剪的损伤演化过程。基于应变增量法求解本构模型的数值解,并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塑性应变。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MAT)将本构模型嵌入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针对木材顺纹和横纹受压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木材的受压非线性硬化行为。针对木材斜纹受拉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坏准则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木材在横纹拉应力和顺纹剪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损伤演化模型可以合理地控制木材的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本构模型 非线性分析 弹塑性理论 连续介质损伤力学
下载PDF
磁场热处理对M2052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思斌 江泽超 +2 位作者 田青超 李传军 任忠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38-10144,共7页
对M2052合金进行磁场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XRD、动态机械分析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交变磁场对合金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磁致塑性效应和位错增值机制,磁场固溶可以提高合金的位错密度,且位错作为顺磁中心可使磁性... 对M2052合金进行磁场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XRD、动态机械分析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交变磁场对合金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磁致塑性效应和位错增值机制,磁场固溶可以提高合金的位错密度,且位错作为顺磁中心可使磁性转变温度T N上升,并加速磁性转变过程。磁场时效会提高合金的T M,同时增加合金的内耗峰值。磁场热处理后的合金晶粒尺寸减小,细晶强化作用使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约25 MPa。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存在孪晶-去孪晶现象,最后沿拉伸方向形成较强的[111]取向和微弱的[001]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热处理 阻尼合金 弹性模量 内耗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相组成Mg-Li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20
作者 徐丹丹 王敬丰 鲁若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854,共7页
在氩气保护下采用电磁感应真空熔炼制备出单一α-Mg相、单一β-Li相及两相共存的3种不同相态的Mg-Li二元合金,并运用光学显微镜、XRD、阻尼测试及力学测试方法对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Li含量的... 在氩气保护下采用电磁感应真空熔炼制备出单一α-Mg相、单一β-Li相及两相共存的3种不同相态的Mg-Li二元合金,并运用光学显微镜、XRD、阻尼测试及力学测试方法对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Li含量的增加使合金的相态发生改变,同时对合金起到晶粒细化的作用,且能有效地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体心立方结构的β-Li相会增大合金的临界应变振幅以及阻尼性能,但两相共存状态的Mg-Li合金具有最好的抗拉强度及伸长率。Mg-Li二元合金的新阻尼机制是由低温区域位错滑移、高温区域的晶界滑移以及合金中的晶格畸变这3种阻尼机制叠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合金 弹性模量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