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Ms6.6 Damxungearthquake in 2008 by InSAR measure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Xuejun Qiao Shanjun Ren Zhaosheng Nie Yu Zhou Qiang Shen Shaomin Y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0年第1期15-22,共8页
Three Envisat images from ESA were used to derive the pre - and co-seismic deformation interfereograms caused by the Damxung Ms6. 6 earthquake of Oct. 6,2008 ,by using InSAR. The result shows no significant crustal mo... Three Envisat images from ESA were used to derive the pre - and co-seismic deformation interfereograms caused by the Damxung Ms6. 6 earthquake of Oct. 6,2008 ,by using InSAR. The result shows no significant crustal motion more than 4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 but a maximum co-seismic displacement of about 0.3 m in an epicentral area of 20 km × 20 km. The deformation field wa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bout a NS axis, where the west side subsided and the east side uplifted. We used a linear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 in half space and a nonlinear constraint optimized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lip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ault. 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at 90. 374°E ,29. 745°N with a moment magnitude of Mw6. 35. The earthquake is dominated by normal faulting with a maximum slip of 3 m on a 12 km × 11 km fault plane striking S189°W,dipping 60° to NW at a depth of 9.5 km,and is located at a sub-fault of the southeastern Piedmont of the Nyainqentanglha mountains. The relatively shallow depth of earthquake is related to relatively high heat flow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co-seismic deformation damxung Yadong-Gulu rift southeastern Piedmont of the Nyainqentanglha mountains
下载PDF
Precision estimation and geomorph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EM generated by InSAR: Taking Damxung-Yangbajain area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
2
作者 Yaqiong Dai Jinwei Ren +2 位作者 Xuhui Shen Jingfa Zhang Shunying Ho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3期263-269,共7页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can be generated by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and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for Damxung-Yangbajain area in Tibet, ...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can be generated by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and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for Damxung-Yangbajain area in Tibet, using a pair of Europe remote-sensing satellite (ERS)-1/2 tandem SAR images acquired on 6 and 7 April 1996. A portion of the In- SAR-derived DEM is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1:50 000 DEM to determine the precision of the InSAR-derived DEM.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th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s (RMSE), which are used to evaluate error, are about 35, 60, 10, and 15 m in the studied area, mountainous area, basin area and near-fault area,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obvious errors are mainly in mountainous area. Besides, the limitation of InSAR technology to generate DEM is analyzed. Ou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nSAR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geodesy and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field surveying in some dangerous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DEM geomorphological analysis damxung-Yangbajain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下载PDF
LONG TERM HISTORY (DEXTRAL TO SINISTRAL AND DUCTILE TO BRITTLE) OF THE DAMXUNG—JIALI SHEAR ZONE IN SOUTHERN TIBET
3
作者 M. A. Edwards, L. Ratschbacher, members of INDEPTH field geology group(Asian Tectonics Research Unit, Institut für Geologie, 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gakademie Freiberg, Bernhard\|von\|Cotta Strasse 2, D\|09596 Freiberg, Germany,E\|mail: edwards@geo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The Damxung—Jiali shear zone is a shear zone in Southern Tibet that trends W—E for>180km.It appears to have a varied history of both displacement sense and deformation conditions.We have examined microscopic and ... The Damxung—Jiali shear zone is a shear zone in Southern Tibet that trends W—E for>180km.It appears to have a varied history of both displacement sense and deformation conditions.We have examined microscopic and field data (including fault plane populations) in the westernmost 40km of the shear zone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Damxung graben near to the route of the INDEPTH II deep seismic line). The shear zone outcrops along the southern flank of an W—E trending chain of hills in which all valleys run N—S, providing a series of sections of exposure through the shear zone. The shear zone is 3~5km wide and has varying degrees of deformation. It cuts across the main trends of, and does not seem to be restricted to any particular lithology. The principal fabric in the shear zone is steeply to moderately south dipping. The bulk of the shear zone is phyllite and lower grade schist with a consistent degree of both ductile and brittle strain. A mylonitized carbonate unit that is sometimes present within the phyllites may have locally provided a mechanical instability as indicated by the higher strain. Elsewhere a conglomerate unit contains carbonate clasts that are stretched (prolate) up to 30∶1.The most spectacular unit forms lozenges of quartzifeldspathic rich rock (several 100m wide & 2~5km long) whose microfabric indicates deformation mechanisms (e.g., wholesale grainsize reduction) that operated around 400~500℃; the highest grade of the deformation fabrics. The lozenges are remnant evidence of higher temperature strain (at higher strain rate?) that is preserved only in the quartzifeldspathic rock. They are interpreted to be mega\|scale boudins resulting from their strength contrast with the weaker phyllites and schists during later lower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All the presently preserved sense of shear indicators are observed to be left\|lateral, and bulk shortening directions resolved using slip data from fault plane popul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is sinistral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TIBET Nyenqengtanghla damxung Jiali SHEAR zone high strain
下载PDF
Origin of boron in the Damxung Co Salt Lake(central Tibet):Evidence from boron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
4
作者 Lü Yuanyuan ZHENG Mianping +4 位作者 CHEN Wenxi ZHANG Xuefei LIU Xifang WU Qian YU Jiangj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The origin of boron in boron-rich salt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The Damzung Co Salt Lake in central Tibet has high boron concentrations(B=276–313 mg/L)and is an ideal site for
关键词 Boron geochemistry ORIGIN Quaternary deposits damxung Co Salt Lake TIBET
下载PDF
RECOLLECTION ON CONSTRUCTION OF Damxung Airport
5
作者 GARXOI QOIGYI NYIMA 《China's Tibet》 2001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RECOLLECTION ON CONSTRUCTION OF damxung Airport
下载PDF
西藏当雄地区构造地貌及形成演化过程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2 位作者 刘崎胜 夏浩东 鄢犀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3-428,共6页
西藏当雄地区在区域性挤压缩短期后发育 2种典型层状地貌面 ,即山顶面与盆地面 ,不同地块具有不同特点与不同高度的山顶面。山顶面形态与分区性、分段性明显受早期逆冲推覆构造与晚期断裂所控制 ,山顶面梯级带对应于区域张性 张扭性断... 西藏当雄地区在区域性挤压缩短期后发育 2种典型层状地貌面 ,即山顶面与盆地面 ,不同地块具有不同特点与不同高度的山顶面。山顶面形态与分区性、分段性明显受早期逆冲推覆构造与晚期断裂所控制 ,山顶面梯级带对应于区域张性 张扭性断裂与盆 山构造 地貌边界。原始山顶面或高原主夷平面主要形成于 15~ 8Ma ,念青唐古拉山脉开始快速隆升与两侧地块初始断陷时代为 8~ 4Ma ,羊八井 当雄 谷露盆地快速裂陷事件发生于 2~ 1.5Ma ,区域NW向走滑断裂与现今河流峡谷主要形成于 1.4Ma以来。当雄及邻区层状地貌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层状地貌面 构造地貌 演化过程 当雄地区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的冰碛层 被引量:22
7
作者 吴中海 赵希涛 +1 位作者 朱大岗 吴珍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冰碛物的研究表明 ,在 70 0~ 5 0 0kaBP以来的更新世期间经历了 3次冰期 ,全新世期间经历了 2次冰期和 1次寒冷期 ,形成了可以与青藏高原及邻区相对比的冰碛物系列 ,指示了念青唐古拉山至少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冰碛物的研究表明 ,在 70 0~ 5 0 0kaBP以来的更新世期间经历了 3次冰期 ,全新世期间经历了 2次冰期和 1次寒冷期 ,形成了可以与青藏高原及邻区相对比的冰碛物系列 ,指示了念青唐古拉山至少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处于冰冻圈中。冰碛物中砾石成分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念青唐古拉山第四纪期间处于强烈隆升状态 ,冰碛物是盆地同伸展断陷期的堆积物。根据冰碛物与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间的关系可以得出 :中更新世以来构成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带的主要断层 (F2 )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 0 .5~ 1.2 5mm/a ,左旋走滑活动速率和相应的垂直活动速率基本上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西布冰川 冰期 正断层 当雄-羊八井盆地 更新世 冰碛层
下载PDF
当雄Ms6.6地震的InSAR观测及断层位错反演 被引量:16
8
作者 乔学军 游新兆 +2 位作者 杨少敏 王琪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3景Envisat雷达遥感图像,获取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地震的震前及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前4个多月震中区未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只是地震造成震中区(20 km×20 km范围)最大近0.3 m的明显变形。形变场近南北轴向对称分布... 利用3景Envisat雷达遥感图像,获取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地震的震前及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前4个多月震中区未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只是地震造成震中区(20 km×20 km范围)最大近0.3 m的明显变形。形变场近南北轴向对称分布,西部沉降,东部隆升。利用均匀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和约束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断层的位错量及分布的估算表明,地震以正断破裂为主,断面最大位错达3 m,震中位于90.374°E,29.745°N,震级Mw6.35;地震发生在走向189°、倾角60°的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裂带南段的次级断层上,发震断层长12 km,宽11 km,深度9.5 km,以东西向拉伸运动为主。较浅的震源深度与断层附近的地壳热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同震形变 当雄 亚东-谷露裂谷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裂带
下载PDF
2008年10月西藏当雄M_W6.3地震震后形变提取与余滑反演 被引量:4
9
作者 洪顺英 董彦芳 +2 位作者 孟国杰 张奎 陈立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27-4837,共11页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M_W6.3地震.本文利用震后2008年10月26日至2010年8月22日的16期ENVISAT ASAR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误差校正与MInTS(Multiscale InSAR Time Series)技术提取高精度的震后形变场,利用SDM(Steepest Descen...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M_W6.3地震.本文利用震后2008年10月26日至2010年8月22日的16期ENVISAT ASAR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误差校正与MInTS(Multiscale InSAR Time Series)技术提取高精度的震后形变场,利用SDM(Steepest Descent Method)方法反演断层震后余滑演化过程,并分析震后余滑与同震滑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雄M_W6.3地震的近场震后形变场主要位于断层西侧,在时间演化上具有明显的对数函数衰减规律;震后余滑主要集中于断层中南段深0~15km区间,最大的余滑量约0.07m,位于断层深约9.28km处,滑动角约-103°;震后余滑引起的地震矩能量M_0与矩震级MW在时间演化上具有指数函数递增规律;当剪切模量μ=32GPa,震后665天余滑释放的地震矩能量约为1.92×10^(17) N·m,约占同震滑动释放地震矩的4.8%,相当于矩震级M_W5.46;虽然震后余滑已经延伸到断层浅部0~5km区间,但由于余滑量相对较小,没有改变同震滑动在断层浅部区域的滑动亏损现象,这可能是2010年11月30日该区域又发生M_W5.3级余震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地震 余滑 INSAR MInTS SDM
下载PDF
2008年10月当雄M_W 6.3级地震断层参数的InSAR反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冯万鹏 许力生 李振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4-1142,共9页
2008年10月6日在西藏当雄发生了Mw 6.3地震.我们从一对降轨ENVISAT ASAR资料获得了这次地震的同震位移场,通过同震位移场的反演确定了发震断层参数.并且应用一维变异理论评估了InSAR结果中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直接用于评价断层反演参数的... 2008年10月6日在西藏当雄发生了Mw 6.3地震.我们从一对降轨ENVISAT ASAR资料获得了这次地震的同震位移场,通过同震位移场的反演确定了发震断层参数.并且应用一维变异理论评估了InSAR结果中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直接用于评价断层反演参数的不确定性水平.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于羊易盆地东缘的次级断层,走向178°,倾角58°,倾向近正西,以正断层运动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且资料的误差水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大.这次地震引起震中位置地表下沉至少30 cm,似乎是亚东谷露裂谷带北段的羊易地堑下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地震 InSAR反演 不确定性 亚东-谷露裂谷带
下载PDF
2008年10月6日当雄Ms6.6级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星 段宗奇 +1 位作者 王卫民 郭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3-2090,共8页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发生M_s6.6级地震.震中位于亚东谷露近南北向裂谷带北段,是该活动构造带近年来发生的一次较大地震.我们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所(IRIS)提供的宽频带...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发生M_s6.6级地震.震中位于亚东谷露近南北向裂谷带北段,是该活动构造带近年来发生的一次较大地震.我们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所(IRIS)提供的宽频带地震记录资料,基于点源和有限断层模型,通过波形拟合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走向为183.3°,倾角为49.5°,滑动角约为-115°,最大滑动量达130 cm,地震震源的深度为9.6 km,地震的标量地震矩为2.85×10^(18)N·m,破裂持续时间约10 s.根据地震破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推测该地震主要发生在亚东—谷露南北向裂谷活动构造带内的一个高角度西倾断层上,是一个以拉张为主且有一定的右旋分量的破裂事件,这与青藏高原现今GPS测量所揭示的该地区地壳运动特征基本一致,暗示了青藏高原南部从西向东地表运动从北北东向到南东东向的运动学转变所导致的地壳在近东西方向上的拉张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当雄地震 同震破裂 波形反演 模拟退火
下载PDF
西藏当雄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小娟 程积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853-5854,5944,共3页
西藏当雄县草原畜牧业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天然草地退化、家畜存栏数过多、生产性能低、草畜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了当雄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西藏当雄县草地的现状、退化成因分析,提出当雄县草地合理开发... 西藏当雄县草原畜牧业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天然草地退化、家畜存栏数过多、生产性能低、草畜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了当雄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西藏当雄县草地的现状、退化成因分析,提出当雄县草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当雄县 草地退化 成因分析 利用对策
下载PDF
试论西藏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青藏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向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青藏铁路横穿处于强构造活动区和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发育冻土和融冻灾害,而且穿越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本文分析了铁路经过的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其对铁路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铁路的... 青藏铁路横穿处于强构造活动区和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发育冻土和融冻灾害,而且穿越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本文分析了铁路经过的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其对铁路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铁路的开通是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否真正解决了这些地质难题,还有待铁路长期运营的实践和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青藏铁路 当雄 羊八井
下载PDF
中国真缓步纲熊虫一新种及四新纪录种记述(离爪目,小斑熊虫科,近爪目,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潼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0-895,共6页
记述了采自中国安徽省黄山、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和海南省三亚市的减化小斑熊虫Milnesium reductum Tumanov,2006中国新纪录种;采自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伊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小隙大生... 记述了采自中国安徽省黄山、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和海南省三亚市的减化小斑熊虫Milnesium reductum Tumanov,2006中国新纪录种;采自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伊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小隙大生熊虫Macrobiotus areolatus J.Murr.,1907中国新纪录种;采自安徽省黄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伊春市,山东省曲阜市的懒惰大生熊虫Macrobiotus argueiPilatoet al.,1975中国新纪录种;采自安徽省黄山的具斑双相熊虫Diphascon(Adropion)punctatum(Iharos,1962)中国新纪录种;采自中国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的等高熊虫属标本因大的外爪不在底部分叉,有尖锥形的共同基部,较小的内爪在底部分叉,初级分枝与次级分枝顶部均成钩状弯曲而与该属中已知其它种均不相同,定名为当雄等高熊虫新种Isohypsibius damxungensis sp.nov.。所有的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缓步纲 熊虫 中国新纪录种 新种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的全新世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钢 雷东宁 +3 位作者 胡庆 蔡永建 郭纪盛 汤勇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0期32-38,共7页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厘定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有三条次级断裂在台地前缘平行展布,其切割台地前缘I级阶地并形成断层陡坎。通过测定错断地质体位移和收集沉积物年龄数据,认为该段全新世4ka以来,垂直活动速率约为1...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厘定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有三条次级断裂在台地前缘平行展布,其切割台地前缘I级阶地并形成断层陡坎。通过测定错断地质体位移和收集沉积物年龄数据,认为该段全新世4ka以来,垂直活动速率约为1. 7 mm/a,左旋走滑活动速率约为0. 6 mm/a。综合分析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所积累应变能在1952年谷露7. 5级地震和1411年羊八井8. 0级地震中未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据此推断该区应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上的地震空区,且全新世以来仍在持续积累应变能。该地震空区的断裂长度可视为潜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小长度,利用Wells等模型计算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断裂上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至少为M6. 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 当雄 活动断裂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地震动 被引量:3
16
作者 拉巴次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3-586,共4页
随机法模拟地震动是在强地震断层破裂附近预测地震动的很重要工具之一.利用作者前期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所获得的震源参数,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采用Mo-tazedian(2009)提出的EXSIM算法,模拟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地震... 随机法模拟地震动是在强地震断层破裂附近预测地震动的很重要工具之一.利用作者前期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所获得的震源参数,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采用Mo-tazedian(2009)提出的EXSIM算法,模拟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地震,并与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记录符合得比较好.文章认为模拟方法和预测结果在本地区重大工程选址及地震危害性评价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有限断层 加速度反应谱 动力学拐角频率 地震动 当雄地震
下载PDF
西藏当雄10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光雨 沈振西 +2 位作者 邵小明 付刚 马和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3-1089,共7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在6 000~8 000 kg·hm^-2之间,青引3号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低于6 000 kg·hm^-2。10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8.54%,21.67%~58.33%,3.83%~5.23%,27.27%~37.50%,49.73%~67.51%和23.81%~34.27%。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当雄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1952年西藏当雄7.5级地震烈度的再评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章明 曹忠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文在综合1952年西藏当雄7.5级地震烈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烈度调查点的烈度值进行了重新评定.结果表明:等震线的形状为走向北东的不对称椭圆形,极震区从当雄县果青乡卓嘎若村向北东延至那曲县桑雄区,烈度达X度;等震线的几何中心在... 本文在综合1952年西藏当雄7.5级地震烈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烈度调查点的烈度值进行了重新评定.结果表明:等震线的形状为走向北东的不对称椭圆形,极震区从当雄县果青乡卓嘎若村向北东延至那曲县桑雄区,烈度达X度;等震线的几何中心在那曲县谷露区玛日布格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 等震线 西藏
下载PDF
岩浆矽卡岩铜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以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床Ⅴ号矿体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炜 刘宏伟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12-218,共7页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江让—伯舒拉岭多金属成矿亚带。从矿体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其Ⅴ号矿体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其成因应为岩浆矽卡岩型,其机制是深部熔浆在...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江让—伯舒拉岭多金属成矿亚带。从矿体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其Ⅴ号矿体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其成因应为岩浆矽卡岩型,其机制是深部熔浆在上侵过程中经分异作用,以钾、钠硅酸盐为主的熔浆浮于上部,以钙、镁、铁为主的熔浆(矽卡岩岩浆)沉于下部,从而形成含矿矽卡岩岩浆,进而形成岩浆矽卡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屋铜锌矿床 Ⅴ号矿体 岩浆矽卡岩 西藏当雄
下载PDF
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弘财 王冬经 +3 位作者 元振杰 石斌 曾江勇 德吉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第9期17-19,23,共4页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方式牦牛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个体阳性率为11.57%(130/1124),群体阳性率为89.66%(52/58);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12.96%)与牧户(10.92%)无统计学差异(P>0.05);公牦牛个体阳性率(10.07%)与母牦牛(12.45%)无统计学差异(P>0.05);3岁以下牦牛个体阳性率(5.08%)与6岁以上牦牛(22.81%)有统计学差异(P<0.01,OR=5.52)。结果表明,巴氏杆菌病在该县牦牛群中流行普遍,无养殖模式和性别差异,但老龄牦牛感染率较高。结果提示,当雄县需要加强牦牛饲养管理和巴氏杆菌疫苗免疫,及时淘汰老龄牦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 牦牛 血清流行病学 ELISA 当雄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