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艳辉 吴绘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8-625,共8页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共11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研究组57例,对照组55例。(2)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98%(53/57),对照组为85.45%(47/55),组间比较,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均略有缩小,但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TIMP-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的下降幅度及对血清TIMP-2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随访1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30.19%(16/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9%(3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1例有生育要求,其中14例妊娠,妊娠率为66.67%(14/21);对照组20例有生育要求,其中4例妊娠,妊娠率为20.00%(4/20);组间比较,研究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EMS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各种疼痛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效调节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TIMP-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虚寒凝 养血散寒通脉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痛经 妊娠结局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廖春红 李凤珍 +9 位作者 刘霞 张海添 杨素芳 梁金玉 宇文思 李浩璇 李苗苗 成郅潼 秦祖杰 李宁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545-1554,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搜索EMT的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即获得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EMT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EMT的核心靶点。针对核心靶点,基于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活性成分189种,对应的作用靶点213个,EMT相关靶点1009个,取两者交集可获得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EMT的相关靶点84个。PPI网络拓扑分析显示,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白细胞介素(IL)-6、雌激素受体1、肿瘤抑癌蛋白p53、IL-1β。核心靶点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转录调控复合体等细胞组分,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内分泌抵抗、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均可与对应的活性成分自发结合,且结合较为稳定。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柰酚、槲皮素等)通过作用于核心靶点(TNF、IL-6等),调控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EM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潜在靶点
下载PDF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田 王珺 王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而成的汤剂内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风团发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价生命质量,测定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随访半年,统计治愈患者的复发率,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4.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风团发作情况明显改善,风团数目、风团最大直径、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IgE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13、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TSP-1水平则有所升高(P<0.05)(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82%(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利于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发作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整血清中IL-13、TSP-1、D-二聚体水平以降低IgE的异常分泌、改善血管通透性、机体凝血状态等途径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枸地氯雷他定片 IGE IL-13 TSP-1 D-二聚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北细辛对小鼠肾脏活性氧、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4
作者 邓毅 王昕 +2 位作者 张艳萍 王淳 余晓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原方去木通和北细辛对肾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4组,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及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21d。检测各组对肾脏组织中活性氧(OFR)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原方去木通和北细辛对肾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4组,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及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21d。检测各组对肾脏组织中活性氧(OFR)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药物组对肾脏组织中OFR含量的升高与SOD活性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北细辛组对OFR含量的影响最强。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组、原方去木通组、北细辛组对肾脏均产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北细辛 肾损害 过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氧
下载PDF
阳虚肝寒证证治发挥 被引量:6
5
作者 傅文录 《河南中医》 2011年第7期734-736,共3页
阳虚肝寒证之关键在于"水寒土湿,木郁不达",其症状表现一般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阳虚肝寒证,以畏寒肢冷为特点;二是肝气不升,气郁不畅证,以气短而善太息为特点;三是以肝经所循行经脉之路线上出现的各种病症表现为特点。在辨证上... 阳虚肝寒证之关键在于"水寒土湿,木郁不达",其症状表现一般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阳虚肝寒证,以畏寒肢冷为特点;二是肝气不升,气郁不畅证,以气短而善太息为特点;三是以肝经所循行经脉之路线上出现的各种病症表现为特点。在辨证上,脉弦细无力,或脉弦紧而沉是最主要的证据。其治法是温肝散寒,首选吴茱萸四逆汤,其次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附子,再次是温肝疏郁健脾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肝寒证 吴萸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温肝疏郁健脾汤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洛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8期103-103,10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散剂(装入胶囊)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结果:全部病例用药期间跟踪观察3~5年,本组36例,临床痊愈16例,占44.4%;显效11例,占30.5%;有效8例,占22.2%;无效...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散剂(装入胶囊)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结果:全部病例用药期间跟踪观察3~5年,本组36例,临床痊愈16例,占44.4%;显效11例,占30.5%;有效8例,占22.2%;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97.2%。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环磷酰胺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基于“保胃气”思想探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虚寒性偏头痛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晓鹏 弓鹏 +2 位作者 崔鹏飞 梁继丹 李孝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以中重度头痛、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中青年女性多见,具有病情反复、治疗棘手、迁延难愈的特点。中医学对于胃气思想都尤为重视,保胃气思想是临证中注重患者脾胃功能状态,疾病虽然繁多,但是却有其共...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以中重度头痛、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中青年女性多见,具有病情反复、治疗棘手、迁延难愈的特点。中医学对于胃气思想都尤为重视,保胃气思想是临证中注重患者脾胃功能状态,疾病虽然繁多,但是却有其共同规律。胃气足,则正气足,治病方能求本,抗邪则有力。以胃气为本,扶助胃气是中医取效的特色之处与有效途径。从保胃气思想入手,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养血散寒、调护胃气治疗虚寒性偏头痛方面具有确切疗效。治疗过程中还应注重生活中的调摄,标本兼治,证因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保胃气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下载PDF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伍兰萼 章青青 郭倩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8期3144-3146,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通过为期2周的临床治疗,记录2组风团...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通过为期2周的临床治疗,记录2组风团和瘙痒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总体治疗率、3个月内复发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组对于慢性荨麻疹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体治疗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治疗率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与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使用可以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相对单一西药治疗,具有低药物不良作用及复发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瘾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慢性荨麻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