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黄散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调节细胞自噬机制
1
作者 董源源 张春玲 +8 位作者 赵伟 魏良纲 陈露 邸铁涛 王艳辉 范燚 朱蕾 赵思思 罗智钦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579-582,587,共5页
目的: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管连接蛋白轻链3(LC3)及苄氯素1(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自发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空白组为6只db/m小鼠,制备糖尿病创面模型后... 目的: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管连接蛋白轻链3(LC3)及苄氯素1(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自发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空白组为6只db/m小鼠,制备糖尿病创面模型后空白组、模型组仅清创,不予药物处理,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清创后予以相应药物外敷,每日1次,连续干预21d。造模后第7、14、21天观察比较创面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创面病理情况、透射电镜下组织线粒体与自噬小体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观察第7、14、21天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创面愈合率均较模型组高(P<0.05);HE染色结果,丹黄散组与模型组、空白组相比较,丹黄散组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多、炎性细胞浸润较轻;透射电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空白组相比较,生长因子组和丹黄散组创面胞浆中出现较多自噬小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小鼠创面组织LC3、Beclin1蛋白表达增强。结论:丹黄散可能通过上调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达到改善小鼠溃疡创面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丹黄散 创面愈合 细胞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管连接蛋白轻链3 苄氯素1 小鼠
下载PDF
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新生皮肤中CK14、CK15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定安 仲晓宁 +2 位作者 张超 何光志 王安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02-709,共8页
目的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新生皮肤中细胞角蛋白14(CK14)、细胞角蛋白15(CK15)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成功后,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丹黄散组、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在所有... 目的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新生皮肤中细胞角蛋白14(CK14)、细胞角蛋白15(CK15)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成功后,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丹黄散组、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在所有实验动物背部两侧制作直径约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从造模当日开始,丹黄散组清创后外撒丹黄散后无菌棉纱覆盖;西药组清创后用山莨菪碱、庆大霉素和胰岛素的无菌棉纱外敷,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清创后无菌棉纱覆盖。分别于造模3 d、7 d、14 d、21 d后观察和记录各组创面未愈合面积,计算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取各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创缘组织修复情况及局部炎症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创缘组织中CK14和CK1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丹黄散组大鼠3 d时可见少量肉芽组织开始形成,21 d时创面基本愈合结痂,无死亡大鼠;西药组大鼠7 d时可见肉芽组织出现,到21 d表皮覆盖大部分创面,无死亡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愈合缓慢,7 d、12 d各死亡1只,21 d时创面大多未愈合;空白对照组大鼠3 d时即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成,18 d时死亡1只,21 d时创面基本愈合。西药组、丹黄散组大鼠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CK14、CK1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丹黄散组大鼠3 d、7 d时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CK14、CK15表达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 d、21 d时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结论丹黄散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有效调控CK14、CK1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4 CK15 糖尿病大鼠 丹黄散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小玲 冯大瓶 +2 位作者 赵巧 彭玉梅 阳贵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2644-2648,共5页
目的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从10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75只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模型,另外25只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3 d后,将糖尿病模... 目的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从10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75只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模型,另外25只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3 d后,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丹黄散组。各组大鼠背部两侧剪下2 cm×2 cm皮肤,伤后对照组、模型组不进行药物干预,西药物、丹黄散组分别敷用表皮生长因子和丹黄散,观察各组大鼠伤后第5天、第14天、第28天创面愈合情况。于第29天处死大鼠,分别采用HE染色、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创面组织的形态、超微结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中p-Akt、p-mTO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伤后第5天、第14天、第28天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西药组、丹黄散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西药组与丹黄散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E及电镜观察,模型组中炎性细胞明显增多,未见毛细血管新生;西药组、丹黄散组均出现成纤维细胞致密分布,少量新生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丹黄散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西药组与丹黄散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黄散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丹黄散 Akt/mTOR信号通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邸铁涛 张春玲 +4 位作者 陈露 侯丹 刘洹颖 龙丽 黄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溃疡组(DM组)、糖尿病溃疡-中药组(DM-中药组)、糖尿病溃疡-西药组(DM-西药组),后3组大鼠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NC组大鼠仅建立... 目的:探究中药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溃疡组(DM组)、糖尿病溃疡-中药组(DM-中药组)、糖尿病溃疡-西药组(DM-西药组),后3组大鼠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NC组大鼠仅建立溃疡模型;DM-中药组给予中药丹黄散外敷,DM-西药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外敷,NC组和DM组不予药物干预;干预后第14、28天检测各组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各组大鼠检测新生创面组织中bFGF、EGF及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第14、28天,与DM组比较,NC组、DM-中药组及DM-西药组创面愈合率,血清bFGF、EGF及VFGF表达水平及溃疡面新生肉芽组织中bFGF、EGF及VF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8天,DM-中药组创面愈合率,血清bFGF、EGF及VFGF水平及溃疡面新生肉芽组织中bFGF、EGF及VF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M-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黄散外敷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和新生创面组织中bFGF、EGF、VFGF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溃疡 伤口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丹黄散
下载PDF
丹黄散-纳米银海绵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桃 张春玲 +7 位作者 龙毅 邸铁涛 陈露 赵伟 龙丽 黄蔷 唐丽莎 罗开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95-3499,共5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丹黄散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但抑菌性能较差,因此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纳米银与丹黄散有机结合制成了丹黄散-纳米银海绵(以下简称丹银海绵)。目的:观察丹银海绵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含纳米银...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丹黄散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但抑菌性能较差,因此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纳米银与丹黄散有机结合制成了丹黄散-纳米银海绵(以下简称丹银海绵)。目的:观察丹银海绵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含纳米银高、中、低浓度(分别含硝酸银22.22%,16.67%,11.11%)的丹银海绵及高、中、低浓度(分别含硝酸银22.22%,16.67%,11.11%)的纳米银海绵裁剪为直径1 cm的圆形规格,均匀分置于涂满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的培养基上;用同规格纸片蘸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水溶液,置于涂满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培养基上,作为阳性对照组;将壳聚糖海绵裁剪为直径1 cm的圆形规格,分置于涂满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的培养基上,作为阴性对照组。各组均置于35℃恒温箱培养24 h,观察比较各组抑菌圈的大小。结果与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各浓度纳米银海绵组、各浓度丹银海绵组及壳聚糖海绵组(P<0.05);各浓度纳米银海绵组和各浓度丹银海绵组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海绵组(P<0.05);相同硝酸银浓度下,纳米银海绵组和丹银海绵组具有同等的抑菌效果(P>0.05);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海绵组抑菌效果无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丹银海绵组抑菌效果无差异(P>0.05);表明丹银海绵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效果,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散-纳米银海绵 丹银海绵 纳米银海绵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壳聚糖海绵 纳米银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效果 糖尿病足溃疡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中药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的促愈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庚新 张春玲 +5 位作者 赵伟 陈露 邸铁涛 张云 王艳辉 刘海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370-4375,共6页
目的:以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促愈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18只,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PF级db/m小鼠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 目的:以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促愈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18只,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PF级db/m小鼠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每组6只;6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使用4%水合氯醛麻醉,用无菌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建立直径为0.8 cm的皮肤缺损,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药物干预,对照组和丹黄散组分别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丹黄散外敷,每天换药1次,连续21 d。于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组织分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病理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组织线粒体及自噬小体情况;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LC3-Ⅰ和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第7天、第14天的小鼠创面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后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的炎症反应较轻,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加,创面中细胞排列紧密,创面基质形成丰富胶原纤维,创面表皮组织恢复佳;第7天创面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空白组、生长因子组和丹黄散组创面组织中线粒体肿胀情况较模型组轻,可见自噬小体数量高于模型组;Western-Blot检测发现,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小鼠创面组织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黄散通过上调PINK1/Parkin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保护创面细胞线粒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和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地促进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丹黄散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创面 护理
下载PDF
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观察丹黄散在糖尿病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春玲 陈露 +6 位作者 赵伟 邸铁涛 杨传经 龙毅 李莉 罗开中 唐丽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473-3476,3480,共5页
目的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在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kg-1链脲佐菌素和印章创口手术构建DFU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另取25只正常大鼠设... 目的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在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kg-1链脲佐菌素和印章创口手术构建DFU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另取25只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造模当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进行药物干预,仅在0.9%NaCl清创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在0.9%NaCl清创后,分别敷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丹黄散,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每日定时定点换药。4组大鼠均连续给药28 d。比较4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1、Smad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第28天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5.48±2.28)%,(61.03±3.73)%,(73.72±3.41)%和(72.20±3.97)%,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05,0.08±0.01,0.47±0.02和0.45±0.04,Smad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6,0.05±0.04,0.52±0.01和0.51±0.02,PC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3,0.03±0.04,0.53±0.03和0.52±0.04;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黄散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散 糖尿病足溃疡 转换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