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
作者 李炳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和最基本特性,作为中国文化三大主干之一的道文化概莫能外。道文化主要是关于“心”的心理学思想,主要从个体生命构成的视界探究“心”的地位和作用,建构起以“心”为核心的生命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体系,可称之...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和最基本特性,作为中国文化三大主干之一的道文化概莫能外。道文化主要是关于“心”的心理学思想,主要从个体生命构成的视界探究“心”的地位和作用,建构起以“心”为核心的生命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体系,可称之为“道文化心理学”。道文化心理学是研究道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道”为核心的独具道文化特色的结构化的意义系统或心理系统,是解决人的存在矛盾性的独特的基本方式。它具有如下基本性质和特征:道法自然的基本态度,天乐的情感方式,体认式心理感悟模式,以道观之的认知方式,阴阳相即的辩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道文化 道文化心理学
下载PDF
“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本义考——兼论《大禹谟》“虞廷十六字”的真伪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名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共8页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律的束缚。其主旨是强调君主"无为而...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律的束缚。其主旨是强调君主"无为而治",反对其陷于事务主义。此与《论语·卫灵公》篇所载孔子"无为"说、《周易·系辞传》"垂衣裳而天下治"说等精神完全一致,《荀子》书中也很常見,属于典型的儒家的"无为而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之危 道心之微 无为而治
下载PDF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写经叙录 被引量:2
3
作者 夏伙根 王博 杨婧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馆藏敦煌藏文写经编目公布,以供学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敦煌 藏文写经 卫聚贤 心道法师
下载PDF
《周易》:《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 被引量:9
4
作者 戚良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0,共6页
不仅《周易》的形式架构和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到《文心雕龙》,而且《易传》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诸如"道"和"器","文"和"章","象"、"辞"和"意"等,对《文心雕龙... 不仅《周易》的形式架构和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到《文心雕龙》,而且《易传》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诸如"道"和"器","文"和"章","象"、"辞"和"意"等,对《文心雕龙》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易传》哲学乃是《文心雕龙》的思想之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周易》,就没有《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心雕龙 道器 文章 象辞意
下载PDF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国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129,共14页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就以上方面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性道之学 中国哲学
下载PDF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易》学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黎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74-377,共4页
在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龙场悟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机,而处于下锦衣狱、谪龙场驿的忧患中,王阳明曾精心研读《周易》,并有不少抒论之作。本文对此展开论析,以探明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易》学因素。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心学 易学
下载PDF
《文心雕龙》“封禅”与《文选》“符命”文体命名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俊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9-64,共6页
论者每以《文心雕龙》"封禅"体与《文选》"符命"体乃同体异称,但对其成因未作探究。"封禅"与"符命"的不同命名,应与魏晋南北朝无一帝王行封禅礼,而符命却被频繁利用,符命思想在这一时期走向整... 论者每以《文心雕龙》"封禅"体与《文选》"符命"体乃同体异称,但对其成因未作探究。"封禅"与"符命"的不同命名,应与魏晋南北朝无一帝王行封禅礼,而符命却被频繁利用,符命思想在这一时期走向整合等现实因素密切相关。在此问题上,萧统的政治敏感性无疑比刘勰更高。通过追溯"封禅"、"符命"的文体命名史可以发现,由于刘勰"封禅"体的内涵、外延不甚明晰,所以虽更早被命为文体,反不如"符命"这一命名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命名 《文心雕龙》 《文选》 封禅 符命 符瑞文化
下载PDF
道信“念佛禅”与心理分析中的“自我”问题
8
作者 宇恒伟 毕秀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近些年来,禅在西方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西方心理学家特别注重从心理测量方面关注禅,而有些学者则力图用"比拟"方式进行对比阐释东西文化。针对禅宗四祖道信"念佛"法门,结合西方心理学的"自我"概念,从中... 近些年来,禅在西方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西方心理学家特别注重从心理测量方面关注禅,而有些学者则力图用"比拟"方式进行对比阐释东西文化。针对禅宗四祖道信"念佛"法门,结合西方心理学的"自我"概念,从中窥视两种思维和表现形态的些许差别,以从个案层面丰富东西文化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信 念佛 自我
下载PDF
道佛经典中的语言观比较研究
9
作者 刘雅倩 张丽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语言观的哲学家之一,其《道德经》用正言若反的方式展开哲学论辩,构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言语体系。佛教的语言观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另一个独具魅力的系统。以永明延寿的《唯心...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语言观的哲学家之一,其《道德经》用正言若反的方式展开哲学论辩,构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言语体系。佛教的语言观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另一个独具魅力的系统。以永明延寿的《唯心诀》与《道德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言语与存在的关系方面,两者都认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和必要性;在言语的表达方式上,两者都采用了单重否定、二分否定和多重否定方法;在言语的宗旨方面,老子主张以道为宗,延寿则是立心为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唯心诀》 言语 否定 宗旨
下载PDF
道:中国文化的字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道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概念 ,它起源于原始仪式 ,理性化于先秦 ,关联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通过与无、气、理的关联 ,与心、路、言的关联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
下载PDF
《洗心诗轴·尘垢辞虞夏》辨伪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觉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洗心诗轴·尘垢辞虞夏》有的字书写既不合草法,也与黄道周的书写习惯相悖。其行款,字距、行距相差无几,显得壅塞紧束,署款与正文也不协调,导致整件作品布白的不和谐。笔画轻浮,笔毫只是在纸面上滑行,尤其是一些长线条,基本上疲软... 《洗心诗轴·尘垢辞虞夏》有的字书写既不合草法,也与黄道周的书写习惯相悖。其行款,字距、行距相差无几,显得壅塞紧束,署款与正文也不协调,导致整件作品布白的不和谐。笔画轻浮,笔毫只是在纸面上滑行,尤其是一些长线条,基本上疲软乏力,全无劲健之质,许多方折和圆转的线条书写时,看似熟练流畅,实则生硬而拖沓,习气严重,笔法单一,每个字的向右上取势也少变化,且字与字间缺乏自然的过渡连贯。行气和线条的审美表现水准,与黄道周的作品相去甚远,整件作品似集字堆砌而成。王懿荣藏印十分模糊,不足为据;对章也是仿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洗心诗轴·尘垢辞虞夏》 草法 行款 线条 行气 钤章
下载PDF
朱熹《东归乱稿》的理学意蕴与理语情趣
12
作者 王利民 徐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4-59,共6页
朱熹的《东归乱稿》表现了理学家的旅途体验及确证自身的努力。该诗集的整体综合意蕴可归纳为“归心”与“道心”。作为朱熹个性化体验的“归心”包容了道德伦理的内涵 ,客子的羁旅愁思表现了天伦中的深情 ;其以理学心性为主体的“道心... 朱熹的《东归乱稿》表现了理学家的旅途体验及确证自身的努力。该诗集的整体综合意蕴可归纳为“归心”与“道心”。作为朱熹个性化体验的“归心”包容了道德伦理的内涵 ,客子的羁旅愁思表现了天伦中的深情 ;其以理学心性为主体的“道心”把心性体察和审美观照参融在一起 ,纯然是一派温润宁静的气象。朱熹诗歌语言的日常化是以理学为诗 ,以诗为讲学的结果。朱熹的理学诗在当时葆有着它的生命活力 ,它们不仅折射出朱熹的视境、朱熹的情思 ,显示了理学话语的形象特征 ,拓宽了宋诗的审美空间 ,强化了诗歌的致用功能 ,而且反映了朱熹日常生活的哲学化和哲学化的人生。朱熹在东归之行中 ,通过他的吟咏 ,为理学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一个理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东归乱稿》 归心 道心 理语 理趣 诗歌 理学诗 宋明理学
下载PDF
荀子与知性之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君梅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的思想和“虚一而静”的认识方法为中国古代哲学开出了知性之路,在荀子那 里,天是客观的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然而由于荀子哲学的主旨不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 而在于儒家的圣王之道,主张...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的思想和“虚一而静”的认识方法为中国古代哲学开出了知性之路,在荀子那 里,天是客观的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然而由于荀子哲学的主旨不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 而在于儒家的圣王之道,主张“学有所止”,将“知性”划定在“道”的藩篱之中,因此由 他开启的认知心在萌芽阶段便夭折于儒家的政治人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知性心
下载PDF
杜光庭的修道理论
14
作者 强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晚唐五代时期著名道教理论家杜光庭对于修道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论述,表明道教的成仙信仰及实践主张已成为其重玄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内丹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融汇重玄学与内丹学的可贵努力,反映了当时道教内部... 晚唐五代时期著名道教理论家杜光庭对于修道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论述,表明道教的成仙信仰及实践主张已成为其重玄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内丹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融汇重玄学与内丹学的可贵努力,反映了当时道教内部理论家力求把宗教实践与形上思辨统一的认识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 精气神 心性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之异同——兼论明代心学发展路向及贡献
15
作者 黄明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120 159,共10页
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是明代心学两大流派。阳明心学集中国心学之大成,既继承陆学又受陈湛心学影响,具有务实性、高远性与通俗性特色,曾风靡海内外。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同为心学既同又异。二学之同:以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是明代心学两大流派。阳明心学集中国心学之大成,既继承陆学又受陈湛心学影响,具有务实性、高远性与通俗性特色,曾风靡海内外。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同为心学既同又异。二学之同:以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呼唤平等、自由为旨趣,同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学理上,反对宋学"支离",兼容佛、道回归孟子之正统,倡导"求诸心"的涵养方法;设定先验道德,维护封建纲常。二学之异:以"心"为本还是以"道与气"同为本,心外有物还是无物;物与心、内与外、知与行等,是绝对无差异地"为一",还是既有差异又"合一";人固有的"良知"与后天的仁义道德是否等同。二学开启中华文化现代转型,可为当代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陈湛心学 求诸心
下载PDF
略论刘勰、钟嵘的“自然”论文学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晓青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风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钟嵘《诗品》则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并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诗品 自然英旨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注释翻译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湖初 《语文学刊》 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本来早已有学者指出前者“德”应训“得道”,后者“太极”是指伏羲氏作八卦,并作了详细的辨析。但译注家均未注意,应引以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太极 人文 八卦
下载PDF
原道心以敷章——中国古代的非构思写作学宣言
18
作者 万德凯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1-63,共3页
在写作学理论中,中国古代同样存在着所谓的“构思写作学”与“非构思写作学”两个路线。透视古代的写作学理论,可以发现,“构思写作学”的误区在于错误的规定了写作活动的活动领域和逻辑起点。而这个问题的实质,不仅是写作学的问题,同... 在写作学理论中,中国古代同样存在着所谓的“构思写作学”与“非构思写作学”两个路线。透视古代的写作学理论,可以发现,“构思写作学”的误区在于错误的规定了写作活动的活动领域和逻辑起点。而这个问题的实质,不仅是写作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中介问题
下载PDF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篇文字阐释
19
作者 杨现昌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忠信之道》是湖北省郭店楚墓出土的十四篇儒家文献之一,文章以《忠信之道》篇文字资料为基础,参考学术界对该篇的研究成果,全面释读了该篇文字,对篇中的疑难字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些字的构形原理以及它们在原简文中的含义,为进一步学... 《忠信之道》是湖北省郭店楚墓出土的十四篇儒家文献之一,文章以《忠信之道》篇文字资料为基础,参考学术界对该篇的研究成果,全面释读了该篇文字,对篇中的疑难字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些字的构形原理以及它们在原简文中的含义,为进一步学习利用该篇简文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忠信之道 疑难字词 阐释
下载PDF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新解
20
作者 李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6-49,共4页
刘勰《文心雕龙》的篇首《原道》 ,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认为 ,以单一的儒家之道或纯粹的道家之道来解释《原道》 ,都是不足据的。就“道沿圣以垂文 ,圣因文以明道”一句来看 :第一个“道” ,当为道家的自然之道 ,是天道 ;第二个“道” ,... 刘勰《文心雕龙》的篇首《原道》 ,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认为 ,以单一的儒家之道或纯粹的道家之道来解释《原道》 ,都是不足据的。就“道沿圣以垂文 ,圣因文以明道”一句来看 :第一个“道” ,当为道家的自然之道 ,是天道 ;第二个“道” ,实则圣化以后的道 ,是圣人所体悟的并在文章里表现的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原道》 "道" 儒家 道家 刘勰 天道 人道 文学思想 "圣" "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